人事

#人事含有「人事」共 10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隱形經營者(三十)我看職場的競技由於先前有過近十年的“隱形”生意經營模式經驗,如今在這盤自己擁有的法人實體,我仍然傾向於把自己在實體經營團隊裡完全的虛化,最好是趨近於“隱形”。這是我的目標,只是不知道會是中程的,還是會在遙遠的未來。 所謂的“隱形”,就是在公司人事結構和管治體系建構完成後,投資者不在公司的操作體系內擔任實際支薪職
Thumbnail
2024-06-17
25
隱形經營者(二十九)步步為營同時接手紐澳兩家公司,是源自於一個願景,那也是策略執行的起點。思考的基調是,藉由公司本身橫跨紐澳兩地的自有通路優勢,期望逐步壯大原有的核心生意,有朝一日擁有自己可控的產品範圍,自創品牌,然後走出大洋洲市場。 因此,按照策略的執行,我應該是在第二階段完成之後,在最短的時間內併入全新的產品項目,讓產品
Thumbnail
2024-06-16
31
人事阿崴-EP.22 人事價值的自我定位 #人事有什麼價值 對於許多企業來看,人事工作很常就是那種不是很被關注,然後大大小小雜事就會淪落於此的單位。相較於生產單位,業務單位,對公司來說沒有直接的收入也不能幫忙製造,隨之而來就會是相對的薪酬偏低。不過另一邊又同時因為大環境的改變,人事單位普遍的被需求來自於大缺工的環境,因為就很難找人
Thumbnail
2024-06-10
5
直覺猜一猜每天早上我老婆都會幫我準備早餐,有煎餃、地瓜、水煮蛋、蘿蔔糕和蔥油餅等,不一而足。 因為我起床較晚,所以他都會放在電鍋中保溫,以便我起床吃到時,還是熱騰騰的一頓早餐。 每當我在揭起鍋蓋之前,總會預先猜測一下:「今天早餐吃什麼?」目前來講,直覺猜測的準確率還滿高的。之所以在意這件事是因為以往的慘痛
Thumbnail
2024-06-08
6
職海浮沉(七十九)細水長流再理順一下想要離開的初始動機,就是不要一味的工作,想要騰出生活的空間,為家庭、為小孩多付出一些。由於職務關係,很難主觀找到兩全其美的做法,因而只能尋求暫時離開緊湊步調的職場,陪伴家人,趁機再進修,幾年後再重出江湖。這就是那一年當下“生涯規劃”的基調。 整個計畫的執行,過程沒有絲毫的“怨念”。如果把
Thumbnail
2024-06-04
44
人事阿崴-EP.21 想進入人事工作領域的二三事 近期逐漸接近畢業季節,因為人力銀行的履歷健診抬頭是人資行政課長因素,滿容易會遇到求職者來問想要從事人力資源人員,履歷自傳的編修重點。又或者是想要往人力資源的實習機會可以如何修改履歷等等。這邊先暫時撇除原生就是人資相關專業系所畢業的人來看,也許是一般管理科系,又或者是比較偏文組的同學,有什麼樣的方
Thumbnail
2024-06-02
4
職海浮沉(七十八)蛻變近一年來,我回台北不過三次,和經營團隊的實際面對面互動,準確來說,就是兩次。有幾次出差亞洲市場都採過境方式前往目的地,也就是過家門而不入。 我和團隊常態的遠端互動,使得管理模式和領導風格,無形中起了變化。我無法對團隊成員做太細部的督導,更無法提供最即時的貼身支援。譬如,重大客戶投訴,我不可能當天或
Thumbnail
2024-06-02
42
職海浮沉(七十五)枝頭兩隻烏鴉就在一年多前執行長提議我調新加坡時,第一時間我事實上有點反應遲緩,竟然隨口說出東方文化裡頭的「一山豈能容二虎」。話聲一落,他馬上微笑著說,「你是說兩隻烏鴉嗎?」。他那是直覺反應,因為西方的諺語沒有二虎的說法,倒是有個笑話和烏鴉有關。 就我所理解的, 英美人士對這個譬喻並沒有一個共識,它只在民間當個
Thumbnail
2024-05-27
48
人事阿崴-EP.20 人事的勞資角色 曾經看過一個職場文章討論,人資工作被作者歸類到表面行為跟內心傾向差異最極端的公司職務,也就是表面是關懷人本提勞工著想,但內心卻又同時算計如何替公司創造與壓榨最大利益。文章留言也有非常多非人資工作者出來贊同。同樣的內容在自己所處的人資群組就正反兩面意見均有,所以到底我們是勞方還是資方角色呢?
Thumbnail
2024-05-26
3
職海浮沉(七十四)失敗好過放棄我的新加坡工作經驗,所以那麼刻骨銘心,是一路走下來,它有著很多職業生涯的“第一次”。 首先,那是我第一個外調海外的工作。先不說對公司能否交得了差,就從家族角度來看,這樣的榮調海外,要是敗了,而且是一年不到的時間,我是要如何“面對江東父老”? 再就是,我當時近十年跨國機構的工作, 經歷過無數的困難
Thumbnail
2024-05-25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