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選舉

含有「地方選舉」共 2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自 2016 年總統大選敗選以來,國民黨的政治命運幾乎走在一條「循環往復」的路上:輸了全國性大選後愁雲慘霧,基層士氣渙散;但若在地方選舉中獲勝,便立刻揚眉吐氣,將之前的挫敗拋諸腦後。這種「大敗—小勝—再敗」的迴圈,已經重複了三屆,卻絲毫看不到結束的跡象。沒有中心思想的政黨 國民黨最大問題,不在
Thumbnail
傑克-avatar-img
5 天前
當初李登輝的國民黨本土化政策之敗後,國民黨大概回不到以前的樣子了.國民黨最大的問題就是兩岸論述,但是要他們放棄九二共識恐怕很困難.我覺得2028他們不管是派誰來選,整體政策還是會和2024侯友宜當時的政策差不多,整體就是九二共識 兩岸交流.除了一些政策上的細節外大概不會有太大的改變,現在國民黨的策略就是建立在反民進黨上.唯一慶幸的是2028的候選人不管是盧還是蔣,至少相比他們黨內其他的政客外是個正常人
普普文創-avatar-img
發文者
5 天前
傑克 那我來多寫這方面的想法,或許可以激盪一些創意。
如今身在資訊科技發展蓬勃的時代,政要每一次的公開行程,或發言,皆可能引發極端的情緒反應和潛在安全風險。立達專業保鑣深知,政壇風險與社會脈動息息相連的一面,故提供「政要保鑣」服務,結合預防、應變及戰術防護,守護您的人身安全,讓您更能專注施政或參選。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24小時#支援#方案
2025大罷免大成功,就是1980年代黨外世代集結,對抗國民黨蔣經國獨裁政治的重演。 蔣經國晚年知道無法抵抗台灣人追求民主自由的決心,引進吹台青,開放更多地方選舉。但卻也要到臨終前才解除黨禁、報禁,解嚴,然後讓自己選的副手:台灣人李登輝去處理台灣民主化。他應該也知道,如果接班的是外省人,那就會重演
引言:罷免潮的煙花與國民黨的空響 2025年上半年的大罷免潮以「31:0」的懸殊結果落幕,15起針對民進黨立委的罷免案中,11案已因連署不足或程序瑕疵宣告失敗,剩餘4案(高雄黃捷、許智傑,新北李坤城,宜蘭陳俊宇)成案希望渺茫。國民黨傾力推動的罷免行動不僅未撼動綠營,反而因不實連署風波導致黨部遭搜索
Thumbnail
IBNA溫和派和CBNA愛國者,為民主進步黨的主要政治風格。
Thumbnail
傑克-avatar-img
2025/06/04
雖然民進黨和國民黨在意識形態上截然不同.但感覺他們都在朝極端化的路上邁進,而那些不滿他們的選民很有可能成為民眾黨未來的潛在選票
酆景文-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04
傑克 沒錯,因為民進黨是執政黨,既有體制就盤在身上,所以激進派都會跑去投藍白。 雖然愛國者並不溫和,但也無可奈何,為了抗中只能跟著體制走。
川普、魯特尼克、納瓦羅這三個人的人格都是極度扭曲的,是毫無道德與羞恥感的人,對這種人只能以魔法對付魔法的方式,才能抑制它們的行為。對於這種需索無度的無恥之徒,不能以常理來判斷分析他們,稍微讓步吃點小虧是遠遠無法滿足他們強大私慾的,唯有讓它們自食惡果後才會停止攻擊。 川普一直叫囂他國偷竊了美國的工作
Thumbnail
台灣最早的「現代選舉」,不是總統直選,而是一場發生在殖民統治下、少數人能參與的地方議會投票。這段歷史,你一定沒聽過。
Thumbnail
黃國昌15日當上民眾黨黨主席,感覺像是坐上了一輛「高速列車」,但這列車的方向盤還沒調好,車廂裡還有一堆人在吵架,甚至車輪有些鬆。他上任之後,馬上面對七大燒燙燙的問題,每一個都像是關鍵的「政治大魔王」,稍有不慎就可能火燒連環船,燒到民眾黨自身難保。 第一把火:「2年條款」是保命符還是絆腳石? 民眾
近年來,日本地方選舉中「無投票當選」的現象愈發普遍,這種情況不僅引發對民主制度運作的質疑,也讓人開始思考地方政治的未來走向。無投票當選究竟是效率的體現,還是民主價值的流失?以下我們深入探討其背後原因與引發的爭議。    
Thumbnail
宗族、宗親會等組織在台灣地方政治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因此成為選舉兵家必爭之地,金門大學劉佩怡教授這篇〈宗族、宗親會與選舉動員〉,以大姓、宗親會與選舉最密切的桃園縣為例,分析兩者之間的關係,作為理解地方政治的一個切入點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