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投票當選增加的背後原因與民主的代價:是效率還是危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近年來,日本地方選舉中「無投票當選」的現象愈發普遍,這種情況不僅引發對民主制度運作的質疑,也讓人開始思考地方政治的未來走向。無投票當選究竟是效率的體現,還是民主價值的流失?以下我們深入探討其背後原因與引發的爭議。



無投票當選激增的四大原因


  1. 候選人不足:政治「接班人」難尋

   在日本許多地方自治體,特別是人口減少與高齡化嚴重的偏鄉地區,「沒人願意參選」已成為普遍現象。這些地區面臨著年輕人口外流、社會結構老化等挑戰,導致能夠承擔政治職務的人數大幅減少。此外,地方議員或首長的薪酬偏低,加上政治活動需要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也讓許多人望而卻步。



  1. 居民政治冷感:參與意願低迷

   隨著地方選舉對民眾吸引力下降,居民對於參與政治活動或支持候選人出馬的熱情也逐漸消退。這種「政治冷感」進一步削弱了地方選舉的競爭性,使得候選人數量難以超過法定名額。



  1. 選舉制度設計:無競爭即無投票

   根據日本《公職選舉法》,若候選人數恰好等於或少於應選名額,即可直接當選,無需進行投票。這種制度雖然簡化了程序,但也使得「競爭不足」成為無投票當選的結構性問題。



  1. 地方治理困境:小規模自治體的縮影

   在一些人口稀少的小型自治體中,整個社區可供挑選的領導人才本就有限,這種情況讓無投票當選成為一種無奈的常態。某些地區甚至出現「輪流坐莊」式的政治安排,以避免社區內部衝突。



民主危機?無投票當選帶來的三大爭議

  1. 民主價值稀釋:誰來代表民意?

   無投票當選意味著居民失去了透過投票表達意見與偏好的機會。缺乏競爭的政治環境不僅削弱了政策辯論,也可能導致領導者欠缺正當性,進一步損害民主制度在地方層級的運作。



  1. 正當性挑戰:缺乏民眾授權基礎

   當候選人未經競爭直接當選時,其領導合法性容易受到質疑。尤其在政策推行或重大決策中,這種「未經檢驗」的領導者可能難以獲得廣泛支持。



  1. 社區活力流失:從對立到冷漠

   某些地區為避免因競爭而引發社區內部分裂,刻意減少參選者數量,但這樣做卻可能進一步削弱地方政治活力,使居民對公共事務更加冷漠。




民主成本:4億日圓是浪費還是必要?

儘管無投票當選可以省下大量舉辦選舉的費用,但也有人認為,這樣做實際上剝奪了居民參與政治過程的權利。例如,一場知事(縣長)級別的地方選舉可能耗費高達4億日圓(約新台幣8,800萬元),這筆巨額開支常被批評為「浪費」,但支持者則認為,這是維持民主制度運作所必須支付的代價。




解決之道:如何重振地方政治?


1. 改善待遇與工作環境

   提高地方議員薪酬、減少不必要的行政負擔,以及推動夜間或假日議會等措施,有助於吸引更多人參與政治。




2. 促進多元化參與

   鼓勵女性、年輕人以及各類專業人士參政,不僅能增加候選人人數,也能提升政策討論中的多樣性。




3. 強化居民參與意識

   透過舉辦公民論壇、政策說明會等活動,加深居民對公共事務的了解與興趣,進一步激發他們支持候選人的動機。



無投票當選反映的不僅是地方治理的人才短缺,更是整體社會結構變遷帶來的新挑戰。在追求效率與維護民主之間,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以確保每位公民都能真正參與到決定自己未來的過程中。



資料來源

[1] なぜ地方議会で無投票当選が増加しているのか?深刻化する議員の ... https://www.theheadline.jp/articles/812

[2] [PDF] 町村議会議員のなり手不足に潜む3つの危機 ~議会の取組と幅広い ... https://www.nactva.gr.jp/php/files/20240514050336_3.pdf

[3] 道府県議選では371選挙区、無投票当選という仕組みの副作用 - 政治山 https://seijiyama.jp/article/news/nws20190401.html

[4] 【独自】斎藤知事「議会解散」なら選挙費用は約16億 ...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2HeacwuC5E

[5] <社説>無投票当選増加 町村の自治が危機だ:東京新聞デジタル https://www.tokyo-np.co.jp/article/245125

[6] 選挙運動費用の公費負担(選挙公営)制度について | 北海道新ひだか町 https://www.shinhidaka-hokkaido.jp/hotnews/detail/00004925.html

[7] 全会一致で「不信任」    兵庫・斎藤知事の“覚悟”は? 辞職で税金 ... https://news.ntv.co.jp/category/society/5507dd3c98bd4798af5f6d11d6a076e2

[8] 無投票当選が増加傾向 - TBS NEWS DIG https://newsdig.tbs.co.jp/articles/tbc/738759?display=1

[9] 政治の劣化(投票率の低下・無投票当選者率の増加)の打開策(1) https://gnv-jg.d1-law.com/article/20230525/51251/

[10] [PDF] 無投票の原因について - 小諸市 https://www.city.komoro.lg.jp/material/files/group/29/2019anketo2.pdf

[11] [PDF] 地方議会の課題に係る対応等について - 総務省 https://www.soumu.go.jp/main_content/000838665.pdf

[12] 無投票当選を考える - 全国町村会 https://www.zck.or.jp/site/column-article/25715.html

[13] [PDF] 地方議員のなり手不足の 背景と地方議会改革の意義 https://www.rengo-soken.or.jp/dio/dio351-2.pdf

[14] [PDF] 無投票当選の計量分析 : 都道府県議会選挙の分析 https://koara.lib.keio.ac.jp/xoonips/modules/xoonips/download.php/AN00224504-20200128-0117.pdf?file_id=150380

[15] 小池百合子三連任達成:東京都選戰的勝負關鍵與政界影響?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8080764

[16] 日本眾院大選開跑東京都知事失利蓮舫表態不參選| 國際 - 中央社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410150354.aspx

[17] [PDF] 無投票当選に関する一考察 - 日本大学法学部 https://www.publication.law.nihon-u.ac.jp/pdf/political/political_56_2/each/10.pdf

[18] 日本東京都知事選舉,一場民主「鬧劇」? - 紐約時報中文網 https://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240708/tokyo-governors-election/zh-hant/

這裡分享有關日本的大小事,主要關注政治經濟的話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日籍經營學大師野中郁次郎教授辭世,享壽89歲。其經典著作《失敗的本質》與《知識創造企業》影響深遠,本文回顧其學術貢獻,並探討其思想對現代企業管理的啟示。
隨著社會意識抬頭,稱呼已婚女性為「奧さん」的習慣引發性別平等的討論。本文探討「奧さん」一詞的歷史文化背景、為何其引發不適感,以及以名字稱呼的更佳替代方案,並提供實踐建議,從日常對話、引導他人到場合靈活應用,期盼促進更平等尊重的溝通環境。
日本即將廢除年金制度中的「106萬日圓之壁」與「130萬日圓之壁」,此改革將影響勞動市場、家庭經濟與社會保障。本文深入探討兩道「壁」的問題核心與改革影響,並涵蓋第3號被保險者制度存廢之爭與改革展望。
軟銀集團與OpenAI於2025年2月3日宣佈在日本成立合資公司SB OpenAI Japan,推出名為「水晶智能」的AI服務,為日本企業提供客製化AI解決方案。此舉是軟銀全球AI戰略「星門計劃」的一部分,並獲得日本政府支持,預期將重塑日本AI格局,但市場反應仍存在期待與謹慎並存的複雜心態。
近年來日本藥妝店頻傳一起起組織性竊盜案,犯罪集團「特流」利用社群媒體招募成員,流動性高且難以追蹤,造成店家巨額損失及社會不安。本文探討「特流」的犯罪手法、造成的影響,以及零售業和警方採取的因應措施。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日籍經營學大師野中郁次郎教授辭世,享壽89歲。其經典著作《失敗的本質》與《知識創造企業》影響深遠,本文回顧其學術貢獻,並探討其思想對現代企業管理的啟示。
隨著社會意識抬頭,稱呼已婚女性為「奧さん」的習慣引發性別平等的討論。本文探討「奧さん」一詞的歷史文化背景、為何其引發不適感,以及以名字稱呼的更佳替代方案,並提供實踐建議,從日常對話、引導他人到場合靈活應用,期盼促進更平等尊重的溝通環境。
日本即將廢除年金制度中的「106萬日圓之壁」與「130萬日圓之壁」,此改革將影響勞動市場、家庭經濟與社會保障。本文深入探討兩道「壁」的問題核心與改革影響,並涵蓋第3號被保險者制度存廢之爭與改革展望。
軟銀集團與OpenAI於2025年2月3日宣佈在日本成立合資公司SB OpenAI Japan,推出名為「水晶智能」的AI服務,為日本企業提供客製化AI解決方案。此舉是軟銀全球AI戰略「星門計劃」的一部分,並獲得日本政府支持,預期將重塑日本AI格局,但市場反應仍存在期待與謹慎並存的複雜心態。
近年來日本藥妝店頻傳一起起組織性竊盜案,犯罪集團「特流」利用社群媒體招募成員,流動性高且難以追蹤,造成店家巨額損失及社會不安。本文探討「特流」的犯罪手法、造成的影響,以及零售業和警方採取的因應措施。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日本外務省發函要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要求不得將日本提供的資金,用於旗下的「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CEDAW),理由是「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去年呼籲日本修改《皇室典範》,讓女性也能繼承皇位。日本政府此舉屬於極為破例的作法。
誰會在一日之內折返新宿與河口湖? 有些事情,一輩子做一次就好了,譬如折返這件事。 當初訂票的時候,只搶著訂新宿往河口湖,因為覺得河口湖回返新宿不是問題。 豈料一上富士洄游號,人海如恐懼淹沒我——如果回程沒有位置,我與我的28吋行李箱該何去何從? 上東日本的JR網站訂票
日圓匯率貶值!!衝去日本補貨啦🔥🔥2025最新推薦必買清單排行!專櫃美妝、家用電器、超夯Dyson這款一定要購入🎟️藥妝保養品、京都限定!必買保養品!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日本外務省發函要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要求不得將日本提供的資金,用於旗下的「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CEDAW),理由是「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去年呼籲日本修改《皇室典範》,讓女性也能繼承皇位。日本政府此舉屬於極為破例的作法。
誰會在一日之內折返新宿與河口湖? 有些事情,一輩子做一次就好了,譬如折返這件事。 當初訂票的時候,只搶著訂新宿往河口湖,因為覺得河口湖回返新宿不是問題。 豈料一上富士洄游號,人海如恐懼淹沒我——如果回程沒有位置,我與我的28吋行李箱該何去何從? 上東日本的JR網站訂票
日圓匯率貶值!!衝去日本補貨啦🔥🔥2025最新推薦必買清單排行!專櫃美妝、家用電器、超夯Dyson這款一定要購入🎟️藥妝保養品、京都限定!必買保養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有關「成功罷免立委人數」的預先思考(假設補選全由民進黨選上) 0~5票:中共可控票數仍多於民進黨票數,毁憲亂政哄搶資源開洞給鑽永無寧日 0~1票:國民黨不感到壓力,也不需要和民眾黨合作 2~5票:國民黨必須服從於民眾黨才能使自己要的法案通過,資源將被民眾黨吸走一塊。 6 票以上:國家回復正軌
  只要是對民主要較深刻的認識的人,都會知道,民主絕不僅僅是每隔兩年上街投票一次。更不會是只要有人數優勢就能輾壓不同意見者。我們之所以認可民主勝過於威權獨裁,就是因為沒有人應該要被規定去「服從」另外一些人。不管對方是基於血統、基於武力還是基於人數,沒有人可以不經討論地要求另一方放棄自己的意見。
Thumbnail
民進黨國會過半時只會要人少數服從多數,怎麼當自己變少數就又一個樣了😃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柯文哲敗選檢討歸咎「選舉制度」,台灣資通進步卻沒有電子投計票、沒有手機投票,所以他的支持者都在上班沒有時間投票等。 我本身在過去十七年,到過日本、韓國、蒙古、菲律賓、泰國、柬埔寨、斯里蘭卡、尼泊爾、印尼甚至東帝汶觀選,甚至有些國家都觀選次數超過三次。其中有二國家是採取電子投計票,一個
Thumbnail
台灣大選落幕,所謂作票的聲浪隨機四起。有網紅、民眾開始不斷轉傳各種作票的影片,許多人在網路上開始質疑這次選舉結果,甚至質疑台灣的民主制度,因而使中共達成其破壞民主信心的統戰目的。 當我們產生質疑時,應該主動追尋真相,不要讓有心人士綁架了我們的思考,拘限了我們的視野。應該回歸理性,守護我們的民主自由。
Thumbnail
一黨之勝負,不等於一國之成敗,這是現代民主體制精要所在。
Thumbnail
2024總統、立委大選來到,你我面對這場對於台灣這個民主國家而言相當重要的一場重大選舉,甚至習以為常的投票,內心有什麼樣的想法呢? 不管是對民主充滿了無力感、對政治充滿了失望,我們都應該相信自己是國家的主人,要用自己手上的選票,改變自己國家的未來。
Thumbnail
首要聲明:此文章不含有任何政黨色彩,舉例皆是隨機 過往對於選舉與政治,我一點都不感興趣。然而,在去年抽空看了人選之人,讓我對於選舉有新的體悟,尤其是對於小人物的刻畫。加上某一次和藥廠的前輩聊天,他以政治案例來說明驅動人行為改變的原因,才讓我也開始觀察選舉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
在台灣,每四年就會有一次總統大選,大家打著民主的招牌實踐自己的公民意識去投票。但究竟是甚麼驅使每個公民做自己認為正確的決定?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有關「成功罷免立委人數」的預先思考(假設補選全由民進黨選上) 0~5票:中共可控票數仍多於民進黨票數,毁憲亂政哄搶資源開洞給鑽永無寧日 0~1票:國民黨不感到壓力,也不需要和民眾黨合作 2~5票:國民黨必須服從於民眾黨才能使自己要的法案通過,資源將被民眾黨吸走一塊。 6 票以上:國家回復正軌
  只要是對民主要較深刻的認識的人,都會知道,民主絕不僅僅是每隔兩年上街投票一次。更不會是只要有人數優勢就能輾壓不同意見者。我們之所以認可民主勝過於威權獨裁,就是因為沒有人應該要被規定去「服從」另外一些人。不管對方是基於血統、基於武力還是基於人數,沒有人可以不經討論地要求另一方放棄自己的意見。
Thumbnail
民進黨國會過半時只會要人少數服從多數,怎麼當自己變少數就又一個樣了😃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柯文哲敗選檢討歸咎「選舉制度」,台灣資通進步卻沒有電子投計票、沒有手機投票,所以他的支持者都在上班沒有時間投票等。 我本身在過去十七年,到過日本、韓國、蒙古、菲律賓、泰國、柬埔寨、斯里蘭卡、尼泊爾、印尼甚至東帝汶觀選,甚至有些國家都觀選次數超過三次。其中有二國家是採取電子投計票,一個
Thumbnail
台灣大選落幕,所謂作票的聲浪隨機四起。有網紅、民眾開始不斷轉傳各種作票的影片,許多人在網路上開始質疑這次選舉結果,甚至質疑台灣的民主制度,因而使中共達成其破壞民主信心的統戰目的。 當我們產生質疑時,應該主動追尋真相,不要讓有心人士綁架了我們的思考,拘限了我們的視野。應該回歸理性,守護我們的民主自由。
Thumbnail
一黨之勝負,不等於一國之成敗,這是現代民主體制精要所在。
Thumbnail
2024總統、立委大選來到,你我面對這場對於台灣這個民主國家而言相當重要的一場重大選舉,甚至習以為常的投票,內心有什麼樣的想法呢? 不管是對民主充滿了無力感、對政治充滿了失望,我們都應該相信自己是國家的主人,要用自己手上的選票,改變自己國家的未來。
Thumbnail
首要聲明:此文章不含有任何政黨色彩,舉例皆是隨機 過往對於選舉與政治,我一點都不感興趣。然而,在去年抽空看了人選之人,讓我對於選舉有新的體悟,尤其是對於小人物的刻畫。加上某一次和藥廠的前輩聊天,他以政治案例來說明驅動人行為改變的原因,才讓我也開始觀察選舉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
在台灣,每四年就會有一次總統大選,大家打著民主的招牌實踐自己的公民意識去投票。但究竟是甚麼驅使每個公民做自己認為正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