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症

含有「恐慌症」共 8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一個大腦功能失常者的故事:我與我的幾位好朋友,強迫症、憂鬱症、恐慌症、完美主義
2019 年急症發作後我首先選擇較大醫院的精神科就醫,等待 1.5 小時,進診間時我有點愣住,因為眼前這位醫生眼神空洞,好像我手指輕輕一推他就會飄走。
Thumbnail
從恐慌症的癱瘓到臺南農場的療癒,作者分享了三年多來心境轉變的歷程。透過調整生活步調,放下「人的價值來自所生產」的框架,在「自然發生」的空間裡,找到身心平衡與自我成長。
Thumbnail
本文探討恐慌症的成因與應對策略,作者分享自身經驗,並以放大鏡比喻恐慌症的放大效應,最後提到察覺到自身抗拒世界醜陋的真實,以及一些舒緩方法。
獨處新店一週,感受獨處生活,練習靜心,覺察自我與萬物關係,在平靜中提升與人互動的品質。
Thumbnail
「即使妳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也要試著找到自己身上的優點。妳可以回想一下過去的成功經驗,或者想想自己為別人做過的好事。這些都可以幫助妳提升自信,讓妳對自己更有信心。」 「最重要的是,不要放棄自己。即使妳覺得自己很糟糕,也要相信自己有能力變得更好。只要妳願意持續努力,我相信妳一定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光芒。」
Thumbnail
曾經在格子裡聽說過 他去心理諮商時 卻一直感覺沒有用 壓力更大 那時候她說了 要找到合自己的諮商師 也是一種運氣 真是挺無奈地!
marsha小潤-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29
林燃(創作小說家) 前幾章有提到『心理諮商情境』,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可是一般人比較不會意識到諮商情境這件事情,心理師通常也不會說。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諮商沒有幫助沒什麼效果?講真話很大因素就是心理師學派跟個人風格不適合這個個案,導致個案無法對諮商感到『安心』、『放心』。 諮商情境無法營造出來,諮商室不過就只是個密閉的小空間而已,毫無療效可言!!!而心理師無法讓個案感到『安心』、『放心』,甚至還造成『個案心理壓力』與『抗拒』,說穿了心理師此刻的存在不過比陌生人好一點點而已...... 心理師無法營造出心理諮商情境,這種狀況下找朋友去速食店聊天,還比諮商效果更好。
「正因為我們是人,所以不可能完美!既然如此,那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吧!或者我們可以為所有不完美的事物發聲,給予他們適當的愛和溫暖,一起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完美!」她不再感到迷惘和沮喪,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希望和信心。她知道,自己已經找到了前進的方向,她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更多的人,去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Thumbnail
她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這些渴望,都是很珍貴的。它們代表著妳內心深處的需求,妳可以試著去滿足這些需求,給自己多一點愛和關懷,給自己多一點擁抱和保護,讓自己回到那個無憂無慮的時光。」
Thumbnail
本文探討作者透過靜心、慢跑等方式,覺察並處理焦慮、緊張等情緒,並引用詹姆斯‧霍利斯《中年之路》中的「靈魂的沼澤」概念,說明接納並認識自身陰暗面,進而尋求解決方案的重要性。同時,作者也分享自身經驗,強調從腸胃等內臟調理開始,並逐步減少藥物使用,才能有效舒緩身心壓力。
Thumbnail
她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而且…而且每個人都討厭充滿負面能量跟情緒的人,就算我不想、不願意這樣,事實上我就是充滿滿滿負面能量跟情緒的人。很多人都說會陪伴著我,到最後還不是都離開了,什麼『妳不會是孤單一個人』根本都是假的。騙人……」
Thumbnail
這些情緒和想法,我都經歷過。最後幫助我走出來的,不是心理諮商,而是花草的陪伴。有的人可能得到寵物的陪伴而治癒。從人的身上,很難得到那種無條件的愛,只有心靈的感受,才能獲得極深層的療癒。 其實,真正可以理解和陪伴我們的,就是自己。有時候,連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又如何得到他人的理解呢?所以,第一步,就是認識自己。 所有的傷害都是源自於內心的空虛,外求只是更大的傷害吧! 禪宗公案的斷除妄念,專注當下,就是在斷除這個情緒產生的思想,而專注花草的照顧,或是投入興趣和熱情,也是一種轉移,反倒是心理諮商,會製造更大的思想起伏,不如安靜去做點事。 此時,園藝治療、寫作治療、繪畫治療等等,可能會比心理諮商更有用。 這是我個人的經歷,未必適合其他人,就是分享而已。
marsha小潤-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22
星心(Rosemary) 心理問題是很多層面的,例如恐慌症來說,有時候還真的很難照出原因,必須透過專業來協助幫忙,才能真正找出原因,重新找回自己的力量。 我文章裡的理解,其實是心理師能不能夠明白個案需要的幫忙跟想被看見的問題點在哪。 當然,有些創傷是更複雜的,像是原生家庭暴力、校園霸凌、目擊重大意外等等,這些都是難以對他人訴說,也需要專業的保密性安全性,來理解來陪伴,才能夠真正修復創傷走出來。 看到妳的留言,我覺得我確實把個案在諮商中會遇到的困難、質疑、疑惑、煩惱等等,非常寫實的描寫出來了。 卻也感嘆著,不少人因為諮商受到傷害,或者是覺得沒有幫助。 我寫這篇小說不是要評論諮商,而是希望幫助大家看見諮商是什麼,能夠有效的使用諮商資源,並避免受到傷害。 願大家都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