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症日常 2025072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從每天行事曆安排看到一件事。

三年多以前,即使恐慌症癱瘓了我的日常生活,不能如往常工作、開車、甚至走進全聯買東西。但工作型態的行事曆安排,還是牢牢鑄在我的世界。躺在床上太久,會有罪惡感,看著行事曆上,應該工作的檔期,越來越無法完成,心中越加沉重。

即使到麟洛鄉間休養,寄人籬下應該注意的家事或農事貢獻時間,精進英文的時間,都還是擺進去,繼續因為完成度不高,成為掛在心中的擔憂。

一直到台南朋友農場這八個月。生活慢慢轉換為耕讀、友誼支持的無要求打工換宿。過去工作才算的行事曆,才慢慢轉變成以烹食食物,料理好三餐,和運動調理身體,還有大量溝通為主的行事曆。這一切的轉換不是一蹴可及,當中很大的助力,來自農場主對「自然發生」的堅持。

堅持「自然發生」帶來關照與停滯的空間,雖然也有荒蕪的風險,我身上「人的價值來自所生產」的框架,所產生的壓迫,雖然也有秩序推進那一面,在這八個月,在這個如世外桃源的農場,互相消融,也各自成長。

放下很多,也增加自信或自性親近。不管喜歡或不喜歡,我的人生劇本是這樣。

有機會檢視過去的設定,重新安排,感謝上蒼!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ingLee 津李
5會員
83內容數
小說.新詩.散文.論述.譯文.雜記
GingLee 津李的其他內容
2025/07/10
本文探討恐慌症的成因與應對策略,作者分享自身經驗,並以放大鏡比喻恐慌症的放大效應,最後提到察覺到自身抗拒世界醜陋的真實,以及一些舒緩方法。
2025/07/10
本文探討恐慌症的成因與應對策略,作者分享自身經驗,並以放大鏡比喻恐慌症的放大效應,最後提到察覺到自身抗拒世界醜陋的真實,以及一些舒緩方法。
2025/07/05
獨處新店一週,感受獨處生活,練習靜心,覺察自我與萬物關係,在平靜中提升與人互動的品質。
Thumbnail
2025/07/05
獨處新店一週,感受獨處生活,練習靜心,覺察自我與萬物關係,在平靜中提升與人互動的品質。
Thumbnail
2025/06/21
本文探討作者透過靜心、慢跑等方式,覺察並處理焦慮、緊張等情緒,並引用詹姆斯‧霍利斯《中年之路》中的「靈魂的沼澤」概念,說明接納並認識自身陰暗面,進而尋求解決方案的重要性。同時,作者也分享自身經驗,強調從腸胃等內臟調理開始,並逐步減少藥物使用,才能有效舒緩身心壓力。
Thumbnail
2025/06/21
本文探討作者透過靜心、慢跑等方式,覺察並處理焦慮、緊張等情緒,並引用詹姆斯‧霍利斯《中年之路》中的「靈魂的沼澤」概念,說明接納並認識自身陰暗面,進而尋求解決方案的重要性。同時,作者也分享自身經驗,強調從腸胃等內臟調理開始,並逐步減少藥物使用,才能有效舒緩身心壓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憂鬱症/躁鬱症的情緒起起伏伏,一下子心情好一下子又反常,身為患病之人,實在痛苦。無盡的累、疲乏總讓人不想做事、昏昏欲睡,這段無解的低落期,該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憂鬱症/躁鬱症的情緒起起伏伏,一下子心情好一下子又反常,身為患病之人,實在痛苦。無盡的累、疲乏總讓人不想做事、昏昏欲睡,這段無解的低落期,該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當我開始自由揮霍時間之時,我反而陷入了恐懼......
Thumbnail
當我開始自由揮霍時間之時,我反而陷入了恐懼......
Thumbnail
連假症候群!? 清明連假剛過遇到比較多想轉職的焦慮來訪者。 連假前的地震,讓身為花蓮人的我也很緊張。面對天災這種我們無法控制的外在事件,讓我回想到幾年前COVID-19疫情剛開始時自己差點被裁員的經驗...
Thumbnail
連假症候群!? 清明連假剛過遇到比較多想轉職的焦慮來訪者。 連假前的地震,讓身為花蓮人的我也很緊張。面對天災這種我們無法控制的外在事件,讓我回想到幾年前COVID-19疫情剛開始時自己差點被裁員的經驗...
Thumbnail
前一秒還思緒雜亂,想著這個連假要回老家掃墓⋯⋯下一秒地動天搖,看著時鐘顯示7:58。 散落一地的狼藉,我慢慢慢收拾著,剛剛害怕的躲到上方沒有物品的角落,心中只掛念著家人是否平安。 我想起自己在剛發病那段日子也是這樣的感覺,整個人都很混亂,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只感覺自己的生命不斷搖晃⋯⋯
Thumbnail
前一秒還思緒雜亂,想著這個連假要回老家掃墓⋯⋯下一秒地動天搖,看著時鐘顯示7:58。 散落一地的狼藉,我慢慢慢收拾著,剛剛害怕的躲到上方沒有物品的角落,心中只掛念著家人是否平安。 我想起自己在剛發病那段日子也是這樣的感覺,整個人都很混亂,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只感覺自己的生命不斷搖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經歷生意上的失敗和心理健康問題後的感悟和成長。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焦慮症和憂鬱症經歷,以及對身邊人和人性的觀察和認識。文章表達了對過去和自己的反思,以及對未來的希望和正能量。這些內容使讀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心靈成長,並帶有正面的啟發意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經歷生意上的失敗和心理健康問題後的感悟和成長。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焦慮症和憂鬱症經歷,以及對身邊人和人性的觀察和認識。文章表達了對過去和自己的反思,以及對未來的希望和正能量。這些內容使讀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心靈成長,並帶有正面的啟發意義。
Thumbnail
最近我重新去面對我逃避了一段時間的關卡,我的嗜睡,或者某種意義上的「現實」,當然可以的話我根本不想面對,因為對我而言面對就是增加失敗的機率,增加我對自己更加負面的評價(寫出來發現超典型憂鬱的想法顆顆顆),反正因為經濟關係,我現在被迫面對,然後進展非常不順,讓我很挫敗,覺得我的生活一團糟,但我覺得某方
Thumbnail
最近我重新去面對我逃避了一段時間的關卡,我的嗜睡,或者某種意義上的「現實」,當然可以的話我根本不想面對,因為對我而言面對就是增加失敗的機率,增加我對自己更加負面的評價(寫出來發現超典型憂鬱的想法顆顆顆),反正因為經濟關係,我現在被迫面對,然後進展非常不順,讓我很挫敗,覺得我的生活一團糟,但我覺得某方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從國中開始感受到情緒上的不對勁,經歷了躁狂與憂鬱交替的折磨,最終認識並接受自己患有躁鬱症。作者描述了躁期和鬱期的特點,以及對藥物的依賴和自我調整的過程。這篇文章對於瞭解躁鬱症患者的心路歷程有著獨特的價值,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調適能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從國中開始感受到情緒上的不對勁,經歷了躁狂與憂鬱交替的折磨,最終認識並接受自己患有躁鬱症。作者描述了躁期和鬱期的特點,以及對藥物的依賴和自我調整的過程。這篇文章對於瞭解躁鬱症患者的心路歷程有著獨特的價值,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調適能力。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在面對疫情壓力和生活壓力時,透過正念、改寫人生課程以及靈氣療癒,逐步克服過去的限制性想法和心理壓力,實現身心靈的平衡和療癒。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在面對疫情壓力和生活壓力時,透過正念、改寫人生課程以及靈氣療癒,逐步克服過去的限制性想法和心理壓力,實現身心靈的平衡和療癒。
Thumbnail
生活裡有數不清的時刻感到焦慮,或許是工作狀態,也可能是日子裡的瑣事,有時候當下的問題解決,心情就會跟著平復,然而卻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種「習慣性焦慮」,一旦這樣的情緒起伏來來去去,焦慮的範圍會隨之擴大,程度也將慢慢上升。 你可能會意識到焦慮的存在,也可能不知道自己正在焦慮,在每個無法坦誠快樂的時刻
Thumbnail
生活裡有數不清的時刻感到焦慮,或許是工作狀態,也可能是日子裡的瑣事,有時候當下的問題解決,心情就會跟著平復,然而卻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種「習慣性焦慮」,一旦這樣的情緒起伏來來去去,焦慮的範圍會隨之擴大,程度也將慢慢上升。 你可能會意識到焦慮的存在,也可能不知道自己正在焦慮,在每個無法坦誠快樂的時刻
Thumbnail
[蘇絢慧好書嚴選] 最近的你,都安好嗎?最近的你,是不是很疲累呢?或是厭倦了某些不變的日子? 經歷了疫情以來的四年,全球的憂鬱及焦慮人口不斷攀升。自律神經失調及精神衰弱的人也越來越常見,生活在各種壓力中的現代人,一不注意,可能就會走到了心靈懸崖邊緣,感受到力不從心、疲倦不堪。
Thumbnail
[蘇絢慧好書嚴選] 最近的你,都安好嗎?最近的你,是不是很疲累呢?或是厭倦了某些不變的日子? 經歷了疫情以來的四年,全球的憂鬱及焦慮人口不斷攀升。自律神經失調及精神衰弱的人也越來越常見,生活在各種壓力中的現代人,一不注意,可能就會走到了心靈懸崖邊緣,感受到力不從心、疲倦不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