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練靜心、慢,因此分外可以以局外人的角度感受焦慮、緊張、其他拉里拉雜的感覺和情緒,這讓我理解這一切本來就有,而且累積著,發病只是它們衝破控制,或者說克制,大辣辣外顯。
今天看到愛智者書窩臉書貼文,覺得很貼切我的覺察,引用如下:
詹姆斯 ‧ 霍利斯在中年之路的最後提到了「靈魂的沼澤」,用它來形容當我們從人生的渡船上跌落時,那種泥濘不堪又深陷其中的困境。
但他沒說的是,你要做的不是脫困,而是慢慢地往下沉,然後緩緩睜開眼睛,直到你能從泥濘中找到靈魂。
我們要做的,是認識自己未知的另一面,他躲在夢境裡,以妖怪、89、外星人、陌生男人的形象現身。
它是被我們貶低的價值觀,刻意修飾掉的攻擊性,它在告訴我們,其實它是解決方案,是你面對外界洪流時得以自我肯定的建設性力量。
然後,最近按摩發僵的手部,屢屢排氣,超慢跑的時候,胃部打嗝也會嗝出情緒、哀哭、氣憤、無助,更加確定要從腸胃脾臟肝腹部內臟照顧好開始。
西藥一天最多吃兩種,減少了70%,那種「藥要逐步減,不然會出事」的說法,也不是真的。
舒緩胃腸脹氣之後很累,可以好好休息和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