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5恐慌症日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過去一星期獨處在新店,感受一個人的生活。發現這是很好的處境,練習靜心,我自己以為靜心是在寂靜的時空中,能夠面對自己與自己、自己與萬物的關係。就是鍛鍊自己和自己,自己和神的互動是否滿盈。

平常有工作、有民生照顧、有人際來往,當這一切停止,那是最好練習的時刻。這些練習獲得的平靜,會回饋到其他關係,更加明亮清澈。

首先發現這點,是休息的時候,我習慣聽電影或看電影,讓自己放鬆。但慢慢這件事的質地也在改變。過去可以全然投入,忘記自己,但最近,卻越來越清醒,心思意念更多時刻被察覺著。

我的生活,會因此有什麼轉變我不知道,但跟著前行......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ingLee 津李
5會員
77內容數
小說.新詩.散文.論述.譯文.雜記
GingLee 津李的其他內容
2025/06/21
本文探討作者透過靜心、慢跑等方式,覺察並處理焦慮、緊張等情緒,並引用詹姆斯‧霍利斯《中年之路》中的「靈魂的沼澤」概念,說明接納並認識自身陰暗面,進而尋求解決方案的重要性。同時,作者也分享自身經驗,強調從腸胃等內臟調理開始,並逐步減少藥物使用,才能有效舒緩身心壓力。
Thumbnail
2025/06/21
本文探討作者透過靜心、慢跑等方式,覺察並處理焦慮、緊張等情緒,並引用詹姆斯‧霍利斯《中年之路》中的「靈魂的沼澤」概念,說明接納並認識自身陰暗面,進而尋求解決方案的重要性。同時,作者也分享自身經驗,強調從腸胃等內臟調理開始,並逐步減少藥物使用,才能有效舒緩身心壓力。
Thumbnail
2025/06/12
作者在持續高強度寫作後,感到虛無和焦慮,懷疑幸福的真實性,並以吃藥幫助睡眠。文章探討了這種感受的本質,以及對自我、孤獨和生命意義的質疑。
Thumbnail
2025/06/12
作者在持續高強度寫作後,感到虛無和焦慮,懷疑幸福的真實性,並以吃藥幫助睡眠。文章探討了這種感受的本質,以及對自我、孤獨和生命意義的質疑。
Thumbnail
2025/06/09
身心俱疲的截稿日寫作體驗,連結了家庭紛爭、個人焦慮與對未來的恐懼,作者透過情緒抒發、覺察與轉向,嘗試治癒童年陰影,並為即將到來的獨立生活做準備。
Thumbnail
2025/06/09
身心俱疲的截稿日寫作體驗,連結了家庭紛爭、個人焦慮與對未來的恐懼,作者透過情緒抒發、覺察與轉向,嘗試治癒童年陰影,並為即將到來的獨立生活做準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繁忙帶來的無力感,怎麼辦? 經歷了上半學期後,筆者即將面對多個專案和國際合作,這些大多都是首次嘗試。如何在每次面對新活動或新專案時,減壓並保持冷靜,成為了一項重要的課題。筆者發現,「放空」有時候確實很重要,儘管這看似與繁忙的日程相矛盾。當時間緊迫時,休息似乎成了一種奢侈,然而正是在這些時刻,我們需
Thumbnail
繁忙帶來的無力感,怎麼辦? 經歷了上半學期後,筆者即將面對多個專案和國際合作,這些大多都是首次嘗試。如何在每次面對新活動或新專案時,減壓並保持冷靜,成為了一項重要的課題。筆者發現,「放空」有時候確實很重要,儘管這看似與繁忙的日程相矛盾。當時間緊迫時,休息似乎成了一種奢侈,然而正是在這些時刻,我們需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常使人感到精神壓力,導致身心不健康。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自我安頓及重新與身體聯繫,擺脫情緒的羈絆,找回內在的安定。南希京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因追求他人的認同而忽略自己的需求,最終造成身心分離。適當的放鬆與自我關懷,能幫助我們從焦慮中解脫,邁向真正的幸福與平靜。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常使人感到精神壓力,導致身心不健康。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自我安頓及重新與身體聯繫,擺脫情緒的羈絆,找回內在的安定。南希京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因追求他人的認同而忽略自己的需求,最終造成身心分離。適當的放鬆與自我關懷,能幫助我們從焦慮中解脫,邁向真正的幸福與平靜。
Thumbnail
「我所看待的「自由」是一種有餘裕的狀態,餘裕並不是偷懶,而是讓自己有充電的時間。自律也是為了同樣的目的。因此不必區分工作和生活,每一刻都是我之為我的展現。—摘自《給未來的讀者》」
Thumbnail
「我所看待的「自由」是一種有餘裕的狀態,餘裕並不是偷懶,而是讓自己有充電的時間。自律也是為了同樣的目的。因此不必區分工作和生活,每一刻都是我之為我的展現。—摘自《給未來的讀者》」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需要學會如何利用獨處來釋放自己,調整生活的節奏,重新思考目前的生活,並重新架構時間和空間。透過這篇文章,您可以瞭解到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給自己一段空白時間,並重新活出新生活。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需要學會如何利用獨處來釋放自己,調整生活的節奏,重新思考目前的生活,並重新架構時間和空間。透過這篇文章,您可以瞭解到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給自己一段空白時間,並重新活出新生活。
Thumbnail
經過疫情的這些年,人們對病毒的恐懼感或因隔離所帶來的疏離、孤獨感,以及眼前的世界、生活中大大小小改變所造成的不安情緒,使得越來越多人求助於身心照護,選擇慢慢的練習探索自己內在,觸碰自己的心,並正視健康源自於身心靈的和諧平衡。
Thumbnail
經過疫情的這些年,人們對病毒的恐懼感或因隔離所帶來的疏離、孤獨感,以及眼前的世界、生活中大大小小改變所造成的不安情緒,使得越來越多人求助於身心照護,選擇慢慢的練習探索自己內在,觸碰自己的心,並正視健康源自於身心靈的和諧平衡。
Thumbnail
生活與工作持續著,持續專注在事情本身,而不是感覺,放大生活中感恩的每一刻;另一方面,也因為持續的接觸/熟悉新的業務,新業務量比較少,實際給予我時間與精神力的喘息空間,感覺自己比之前更放鬆,展現在言談間,有自娛娛人的空間,同時,感受到自己呼吸更為深層。 這個階段,能感覺因為稍微放鬆了,覺得頭腦也
Thumbnail
生活與工作持續著,持續專注在事情本身,而不是感覺,放大生活中感恩的每一刻;另一方面,也因為持續的接觸/熟悉新的業務,新業務量比較少,實際給予我時間與精神力的喘息空間,感覺自己比之前更放鬆,展現在言談間,有自娛娛人的空間,同時,感受到自己呼吸更為深層。 這個階段,能感覺因為稍微放鬆了,覺得頭腦也
Thumbnail
在這快節奏的時代中,人們常常感到壓力重重,應學會停下腳步,尋找內心的寧靜。例如透過靜心、運動、親近大自然以及與親友共度時光,這些都是讓我們重新與自己連接的方法。
Thumbnail
在這快節奏的時代中,人們常常感到壓力重重,應學會停下腳步,尋找內心的寧靜。例如透過靜心、運動、親近大自然以及與親友共度時光,這些都是讓我們重新與自己連接的方法。
Thumbnail
我來了🚶‍♀️🚶‍♀️🚶‍♀️ 🤭休息無非就是讓自己的腦袋清空💃 🫰也是讓自己好好的放鬆放空放飛🎈 在生活的“美”一天裡,很多事情總該用認真的態度來面對,然而該“好好休息”,“好好吃飯”,就該盡心像個樣子。 人,有時難免會在過生活這檔事,太過用力~ 抓得太緊,手疼,抓得太鬆
Thumbnail
我來了🚶‍♀️🚶‍♀️🚶‍♀️ 🤭休息無非就是讓自己的腦袋清空💃 🫰也是讓自己好好的放鬆放空放飛🎈 在生活的“美”一天裡,很多事情總該用認真的態度來面對,然而該“好好休息”,“好好吃飯”,就該盡心像個樣子。 人,有時難免會在過生活這檔事,太過用力~ 抓得太緊,手疼,抓得太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