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小說)心之語 第十四次心理諮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5 分鐘

註:此諮商創作小說人物、內容、事件皆為完全虛構,是以個案角度為出發點的小說。

曉琪向王心怡諮商師道別後,獨自走出了諮商所。陽光灑落在她的身上,卻沒有讓她感到特別溫暖,反而覺得有些刺眼。

她漫無目的地走在街上,腦海中不斷地回想著今天諮商的內容。價值觀探索、設定界線、接納不完美、尋求支持……每一個詞語都像一顆小石子,在她的心湖中激起一圈圈漣漪。

她知道王心怡諮商師說的都很有道理,但要真正做到,卻並不容易。尤其是「尋求支持」這一點,讓她感到特別的困難。在職場上,她真的能夠找到可以信任的同事嗎?她真的能夠建立起一個屬於自己的支持網絡嗎?

她想起了小默,那個唯一可以跟她談諮商問題和憂鬱狀況的人。小默是她非常重要的心理支持來源,但人際網絡僅僅只有一個人,真的足夠嗎?

她抬頭望向天空,灰濛濛的一片,彷彿也映照著她此刻的心情。她感到有些迷茫,有些徬徨,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

曉琪回到家,仍舊感到一團亂麻。她拿起手機,撥通了小默的電話。「小默,你今晚下班後有空嗎?我想找你聊聊。」

「好啊,怎麼了?聽起來妳心情不太好。」小默關心地問。

「嗯…今天諮商說了很多,但我還是沒有頭緒,想聽聽你的意見。」曉琪聲音有些低落。

「沒問題,老地方見。」小默爽快地答應。

ai繪製

ai繪製


晚上,兩人坐在熟悉的咖啡廳裡。曉琪將今天諮商的內容告訴了小默,包括價值觀探索、設定界線、接納不完美、尋求支持等等。

小默聽完,笑了笑說:「人際網絡這個議題,我好像沒有,或者說,我不認為是問題吧!真實的我只喜歡跟熟悉的人談心,工作上的同事就算了吧!讓大家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裡,彼此互相補足不足之處,有默契地完成工作就夠了。」

「所以你的人際網絡人數大概一隻手數得出來?」曉琪好奇地問。

小默點點頭。「差不多吧!對我來說,重要的不是人數,而是品質。」

「那…那諮商師說的『尋求支持』,我該怎麼辦?」曉琪苦惱地問。

小默想了想,說:「這樣吧,我幫妳規劃下次諮商詢問的兩個重點:第一,人際網絡可以不深交嗎?第二,與其擁有一個龐大但缺乏信任和理解的支持網絡,不如擁有一個小而精的支持網絡。這句話說的很好,但多少人才足以構成諮商師說的網絡系統呢?」

曉琪聽完,眼睛一亮。「小默,你真是太棒了!我下次諮商就問這些問題!

「價值觀探索、設定界線、接納不完美…」小默啜了一口咖啡,繼續說道:「這些就要妳實際去嘗試了,我想這些不會太難,因為都跟自己相關,只要妳願意去面對,去調整,一定可以慢慢地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曉琪點點頭,表示同意。「嗯,這幾個我會努力的。」

「人際網絡是最難的一個,因為是與他人相關,我們無法掌握別人的思考以及行為。」小默的表情變得有些嚴肅。「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覺得人際關係很複雜的原因。妳永遠不知道別人心裡在想什麼,也不知道他們會做出什麼樣的事情。」

「所以你才只跟熟悉的人談心?」曉琪問道。

小默笑了笑。「可以這麼說吧!跟熟悉的人相處,比較輕鬆自在,也比較有安全感。跟不熟悉的人相處,總是需要戴著面具,小心翼翼地應對,很累。」

「可是諮商師說,建立支持網絡很重要,可以幫助我們應對壓力、增強自信、提高幸福感。」曉琪有些困惑地說。

「我知道,但建立支持網絡並不一定要強迫自己去跟不喜歡的人相處。妳可以從一些小地方開始嘗試,例如主動地關心身邊的人、積極地參與社交活動、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感受等等。只要妳能夠保持真誠和善良,相信總有一天,妳會遇到一些值得信任的朋友,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支持網絡。」小默溫柔地鼓勵著曉琪。

「與其擁有一個龐大但缺乏信任和理解的支持網絡,不如擁有一個小而精的支持網絡…」曉琪喃喃自語,彷彿在咀嚼這句話的含義。「這句話說的很好,但猶如你剛所提出的多少人才足以構成諮商師說的網絡系統呢?」

小默聳聳肩,笑著說:「這我怎麼知道?這就要問妳的諮商師了。但我自己認為,太龐大的人際網絡,反而容易造成自身能量的消耗,難以負荷。所以我才希望妳從諮商師身上得到專業的解答。」

曉琪看著小默,眼神中充滿了感激。「小默,謝謝你,每次我遇到問題,你都會幫我分析,給我建議。」

小默笑了笑,故意裝出一副輕鬆的樣子。「然後妳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支持網絡,可能就不需要我啦!」

曉琪聽了,忍不住笑了出來,輕輕地拍了一下小默的肩膀。「怎麼會?你永遠都是我最重要的朋友,不管我有多少個支持網絡,你都是無可取代的。」

小默看著曉琪,眼神中充滿了溫柔。「傻瓜,我知道。我只是開玩笑的。不過,我還是希望妳能夠找到更多可以支持妳、鼓勵妳的朋友,讓妳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曉琪點點頭,心中充滿了希望。「嗯,我會努力的。」

曉琪收起笑容,輕輕握住小墨的手認真地看著小默,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安。「其實我比較害怕你不需要我…每次都是我找你訴苦、討論事情,好像都沒給你什麼支持跟幫助…」

小默聽了,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溫柔和心疼。他輕輕回握住曉琪的手,眼神真摯地看著她。

「沒有這回事。」小默的聲音低沉而溫柔。「妳的存在就是最美好的事情。妳不需要做任何事情來證明妳的價值,妳只需要做妳自己就好。」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妳知道嗎?每次妳找我訴苦、討論事情,我都覺得很開心。因為我知道妳信任我,願意跟我分享妳的心事。這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支持和幫助。」

小默輕輕地揉了揉曉琪的手。「而且,妳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妳的善良、妳的真誠、妳的努力,都深深地影響著我,讓我變得更好。所以,不要再說這種傻話了,好嗎?」

曉琪聽了,眼眶微微泛紅,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她握住小默的手,用力地點點頭。「嗯,我知道了。謝謝你,小默。」

「價值觀探索、設定界線、接納不完美…」曉琪在心中默默地複誦著諮商師給她的課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反思,曉琪在工作中漸漸地找到了自己的獨特性。她發現,自己總是能夠冷靜地應對各種突發狀況,即使面對再無理取鬧的客人,也能夠保持耐心和冷靜。她也總是能夠敏銳地察覺到客人即時的需求,例如及時為客人添水、主動詢問客人是否需要額外的服務等等。

此外,曉琪還發現,自己最擅長的就是安撫客人的情緒。當客人因為等待時間過長而感到不滿時,她總是能夠用溫柔的語氣和真誠的態度,化解客人的怒氣。加上自己從不遲到不早退,個性雖然不多話但是親和力非常夠,這造就了她獨一無二的獨特性。

「為客人帶來好的用餐體驗就是她工作價值觀所在。」曉琪在心中默默地告訴自己。

她也努力在下班後,聽從諮商師的建議,設定工作界線。她開始學會在下班後關閉工作訊息,不再隨時隨地回應老闆或同事的要求。她發現,設定工作界線實際上並沒有自己想得那麼難,只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就能夠保護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然而,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就比較難了。曉琪總是覺得自己做不夠好,總是覺得自己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她總是對自己要求過高,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壓力。

諮商日這天,曉琪一如往常地早早起床,但今天的她卻顯得格外興奮,因為她決定為自己做一番全新的打扮,迎接這次的諮商。

首先,她打開衣櫃,挑選了一件淡藍色的連身裙。這件裙子是她新買的,材質輕柔飄逸,裙襬隨著她的動作輕輕擺動,給人一種清新脫俗的感覺。裙子的剪裁簡約大方,恰到好處地勾勒出她的身形,展現出她優雅的氣質。

接著,她搭配了一件米白色的針織外套。這件外套質地柔軟舒適,穿在身上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外套的款式簡單大方,與淡藍色的連身裙搭配在一起,更顯得清新自然。

在鞋子的選擇上,曉琪沒有選擇高跟鞋,而是選擇了一雙白色的帆布鞋。這雙帆布鞋款式簡約時尚,穿在腳上舒適自在,讓她可以輕鬆地走在街上,享受陽光和微風。

在飾品的搭配上,曉琪選擇了一條銀色的項鍊。這條項鍊的款式簡約精緻,吊墜是一顆小小的珍珠,散發出淡淡的光澤。項鍊戴在她的脖子上,襯托出她白皙的皮膚,更顯得優雅迷人。

除了項鍊之外,曉琪還戴了一對小巧的耳環。這對耳環的款式同樣簡約精緻,鑲嵌著幾顆小小的鑽石,在陽光下閃閃發光。耳環戴在她的耳朵上,襯托出她精緻的五官,更顯得俏麗可愛。

最後,曉琪拿起化妝包,為自己化了一個淡妝。她先用粉底液均勻地塗抹在臉上,遮蓋住臉上的瑕疵,讓皮膚看起來更加光滑細膩。然後,她用眉筆輕輕地勾勒出眉形,讓眉毛看起來更加自然立體。接著,她用眼影刷沾取少量的粉色眼影,輕輕地塗抹在眼皮上,讓眼睛看起來更加明亮有神。最後,她用唇膏塗抹在嘴唇上,讓嘴唇看起來更加飽滿水潤。

化完妝後,曉琪對著鏡子仔細地端詳著自己。她發現,今天的自己看起來格外美麗動人,充滿了自信和活力。她知道,今天的諮商一定會很順利。

ai繪製

ai繪製

曉琪一坐上諮商室的沙發,就迫不及待地開口:「王諮商師,我今天想問兩個問題。第一,人際網絡可以不深交嗎?第二,與其擁有一個龐大但缺乏信任和理解的支持網絡,不如擁有一個小而精的支持網絡。這句話說的很好,但多少人才足以構成諮商師說的網絡系統呢?」

王心怡溫柔地笑了笑,說:「曉琪,妳的問題很好。關於深交這部分,我的答案是:當然可以。人際網絡深度完全取決於個人的意願與需求。不深交、維持淺層的連結也是一種健康且常見的人際關係模式。」

「真的嗎?」曉琪驚訝地問。「可是大家都說要建立深厚的人際關係,才能在職場上獲得成功。」

王心怡點點頭,說:「深厚的人際關係固然重要,但並非人人都適合。人際關係的深度,其實取決於很多因素,例如個人性格。內向者可能偏好較少但深入的關係,淺層社交對他們來說可能更舒適;外向者可能享受廣泛的社交圈,淺層連結也能帶來滿足感。」

「還有時間與精力。」王心怡繼續說道。「深交需要投入時間與精力維護,若時間有限,維持淺層關係是務實的選擇。另外,個人需求也很重要。若需要廣泛的人脈資源,淺層連結可能更有效;若渴望情感支持,則需要建立更深層的關係。」

「生活階段也會影響人際關係的需求。」王心怡補充道。「不同人生階段對人際關係的需求可能不同,有時淺層連結就足夠了。」

「所以…淺層人際關係也有它的優點?」曉琪好奇地問。

「當然。」王心怡肯定地說。「淺層人際關係可以減少壓力,因為妳不需要承擔深入關係的責任與壓力。同時,它也可以擴展人脈,連結更多不同領域的人,增加機會。而且,淺層人際關係更具彈性,妳可以隨時調整人際關係,更自在。」

「那…要怎麼維持淺層人際關係呢?」曉琪追問道。

王心怡笑了笑,說:「很簡單。保持禮貌友善,展現友善態度;參與共同活動,參加社團、聚會,建立共同話題;適度關心,在特定節日或場合給予關心;最重要的是,尊重對方界線,避免過度干涉,不主動探詢隱私。」

「總之,人際關係的深度應以個人舒適度為優先考量。」王心怡總結道。

曉琪聽完王心怡對第一個問題的詳細解答,心中的疑惑頓時消散了不少。她點點頭,接著問道:「那…第二個問題呢?與其擁有一個龐大但缺乏信任和理解的支持網絡,不如擁有一個小而精的支持網絡。這句話說的很好,但多少人才足以構成諮商師說的網絡系統呢?」

王心怡笑了笑,說:「曉琪,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其實,人際網絡的數量完全沒有『一定要很多』的規定。兩個到三個親密的、支持性的人際關係絕對是足夠的,而且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比擁有龐大的社交圈更有價值。」

「真的嗎?」曉琪驚訝地問。「我一直以為,人際網絡越大越好。」

王心怡搖搖頭,說:「重點不在於數量,而在於關係的品質。妳要考量這些關係是否能提供妳情感支持、認同與歸屬感?在需要幫助時,是否能向這些人尋求協助?彼此之間是否有信任、尊重與真誠?是否能自在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所以…關係的品質比數量更重要?」曉琪問道。

「沒錯。」王心怡肯定地說。「與其追求數量,不如重視以下幾點:深耕現有關係,花時間與精力維護現有的親密關係,讓彼此更瞭解、更信任對方;高品質的互動,專注於每一次的互動,真誠地傾聽、回應,建立有意義的連結;還有,自我滿足。若內心對人際關係的需求不高,享受獨處時光也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結論是,人際網絡的數量多寡取決於個人需求與偏好。兩個到三個高品質的、支持性的人際關係,遠比擁有數十個淺層的、缺乏連結的人際關係更有價值。重要的是,妳對自己的人際關係感到滿足,並能從中獲得支持與力量。」王心怡總結道。

曉琪聽完王心怡的解釋,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說:「所以…妳上次要我建立人際網絡,真正的意思是,不是指跟一堆人建立深刻的感情,而是淺層的連結也是可以的,但更重要的是建立幾個高品質的關係,對嗎?」

王心怡溫柔地笑了笑,說:「曉琪,妳理解得非常正確。我希望妳建立人際網絡,並不是要妳強迫自己跟每個人都變成好朋友,也不是要妳追求龐大的社交圈。而是希望妳能以更開放的心態,去認識更多不同的人,建立各種不同層次的連結。」

「淺層的連結可以讓妳擴展人脈,接觸不同的觀點和資源。而更重要的是,在這些人之中,去尋找那些能讓妳感到信任、支持和理解的人,建立幾個高品質的關係。這些關係才是妳真正的力量來源。」王心怡補充道。

「妳可以把人際網絡想像成一個同心圓。」王心怡接著說。「最內圈是妳最親密的朋友和家人,他們是妳最堅強的後盾,能給予妳最直接的支持和幫助。中間圈是妳比較熟悉的朋友和同事,他們能提供妳情感支持和社交互動。最外圈是妳認識但不深交的人,他們能擴展妳的人脈,增加妳的機會。」

「重要的是,每個圈子的人際關係都應該讓妳感到自在和舒適。妳不需要強迫自己去維護不喜歡的關係,也不需要害怕拒絕不適合的人。只要保持真誠和開放的心態,自然就能建立起一個讓妳感到幸福和滿足的人際網絡。」王心怡總結道。

「可是淺交對自己很難…」曉琪苦惱地皺起眉頭。「我不善言詞,常常怕說話得罪人,怎樣做出舒服的發言,既不用討好對方也能保有自我呢?我覺得這是我最大的問題。」

王心怡溫柔地看著曉琪,說:「曉琪,妳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這已經是很棒的一步了。要做出讓人感到舒服的發言,並非一蹴可幾,它需要真誠、尊重、傾聽、理解,以及不斷的練習與調整。」

「首先,要記得真誠與尊重。」王心怡繼續說。「發自內心的言語最能打動人,避免虛假或敷衍。同時,也要顧及對方的感受,避免冒犯或貶低。這並不是要妳委屈自己去討好別人,而是要妳用更溫和、更體貼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想法。」

「傾聽與理解也很重要。」王心怡補充道。「積極傾聽對方說話,不打斷或急於表達意見。試著理解對方的立場與感受,用同理心去回應。當妳能真正理解對方時,就能更自然地說出讓人感到舒服的話。」

「在用詞遣字方面,要避免負面詞彙,多用正向、鼓勵的字眼。使用溫和語氣,避免尖銳或強勢。最重要的是,避免使用攻擊性或歧視性言論,不論是性別、種族、宗教或任何其他方面。」王心怡提醒道。

「適當的語氣與肢體語言也能幫助妳傳達善意。」王心怡接著說。「適度注視對方,表示專注。微笑,表達友善與親切。開放的肢體語言,避免雙手交叉或身體過於僵硬。」

「提供支持與鼓勵也是很棒的方式。」王心怡鼓勵道。「讚賞對方的優點與努力,提供協助,若對方需要協助,表達願意提供支持。」

「還有,要避免過度自我中心。」王心怡提醒道。「不過度談論自己,給予對方足夠的發言空間。避免打斷對方,讓對方完整表達想法。」

「最後,要記得因應情境調整。」王心怡總結道。「觀察對象反應,根據對方的反應調整說話方式。尊重個人差異,不同的個體因生長環境與社會影響,有不同的個性不同的行為言論存在。」

「最重要的是,用心體會對方的感受,並以友善、支持的態度與之互動。」王心怡溫柔地說。「只要妳願意嘗試,我相信妳一定能找到讓自己和對方都感到舒服的說話方式。」

「關於人際網絡這部分,我大致上都理解了。」曉琪點點頭,接著說:「上次的諮商生活實踐上,自己認為最難的部分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她低下頭,聲音有些沮喪:「我總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好像永遠達不到自己心目中的標準。即使別人稱讚我,我還是會覺得他們只是在安慰我,或是沒看到我真正的缺點。」

王心怡溫柔地看著曉琪,輕聲說:「曉琪,妳能坦誠地說出自己的感受,這非常重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確實是很多人都會遇到的挑戰,包括我自己也是。」

曉琪驚訝地抬起頭:「諮商師也會這樣嗎?」

王心怡笑了笑,說:「當然。我們都是人,都會有缺點,都會犯錯。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如何溫柔地對待自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首先,要同理與接納。」王心怡繼續說。「讓自己知道,感受到不完美是普遍的,妳並不孤單。在諮商中,我會盡力營造一個接納、不批判的氣氛,讓妳願意坦誠地說出自己的感受。」

曉琪點點頭,輕聲說:「我知道…我只是…很難不去想那些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

「接著,我們要探索完美主義的成因。」王心怡說。「完美主義從何而來?是來自家庭、社會還是個人?我們要挑戰那些不合理的信念,評估完美主義帶來的影響,以及是否合理、可行。」

曉琪皺起眉頭,回憶道:「我媽從小就對我很嚴格,總是希望我做到最好…是不是因為這樣,我才會這麼追求完美?」

「我們要區分健康與不健康的標準。」王心怡補充道。「健康的標準是激勵與成長,不健康的標準是苛求與貶低。我們要訂立更彈性、更可達成的目標。」

曉琪嘆了口氣,說:「我好像總是給自己訂太高的目標,難怪覺得自己永遠都達不到。」

「專注優點與成就也很重要。」王心怡說。「回顧自己的優點、能力與成就,即使是不完美也能有所成就。要鼓勵自己,肯定自己。」

曉琪想了想,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其實…我對客人還蠻有耐心的,也蠻會察言觀色的…只是…」

「練習自我關懷是關鍵。」王心怡強調。「學會如何溫柔地對待自己,學習自我安慰。在犯錯時,給予自己支持與鼓勵,而非批評與責備。」

曉琪疑惑地問:「自我關懷…要怎麼做呢?我好像不太會安慰自己。」

「我們可以從角色榜樣中學習。」王心怡說。「看看其他人,即使是成功人士也會犯錯、也會有缺點。重要的是,他們如何面對自己的不完美,並從中成長。」

曉琪若有所思地說:「嗯…我好像可以看看小默是怎麼做的,他好像不太會被這些事情困擾。」

「最後,我們可以進行一些行為實驗。」王心怡建議道。「嘗試一些『不完美』的行為,例如允許自己犯錯、不追求完美。觀察這些行為帶來的結果,挑戰原有的信念。」

曉琪有些害怕地說:「允許自己犯錯…聽起來好可怕…」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耐心與持續的支持。」王心怡溫柔地說。「別擔心,我會一直陪伴在妳身邊,幫助妳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並發現自己的獨特價值。」

曉琪深吸一口氣,點點頭,說:「謝謝妳,諮商師。我會努力試試看的。」

ai繪圖

ai繪圖

王心怡看了看手錶,溫柔地說:「曉琪,今天的諮商時間差不多到了。妳今天願意敞開心房,分享自己的感受,真的很棒。」

曉琪點點頭,露出一個淡淡的微笑:「謝謝妳,心怡諮商師。我覺得…好像比較輕鬆一點了。」

王心怡起身,帶著曉琪走到諮商所門口。陽光灑落在兩人身上,溫暖而舒適。

「記得,要給自己一些時間,慢慢練習。」王心怡叮嚀道。「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有任何問題,諮商中歡迎提出討論。」

曉琪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說:「我會的。謝謝妳,心怡諮商師。」

兩人互相微笑告別。曉琪轉身離開,腳步似乎比來時輕快了許多。她知道,雖然前方還有許多挑戰,但她不再孤單。她有一個溫暖的支持,以及一顆願意改變的心。

曉琪走進熟悉的咖啡店,空氣中瀰漫著濃鬱的咖啡香。她找了一個靠窗的位置坐下,望著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每次諮商完,她總覺得有好多思緒需要梳理,獨自一人梳理,不如找小默一起。

沒過多久,小默就到了。他點了兩杯熱卡布,一杯遞給曉琪。

「今天諮商得怎麼樣?」小默關心地問。

曉琪啜了一口咖啡,暖意在心中蔓延開來。「我覺得…上次你說的那兩個人際網絡,確實是大重點欸。」

小默挑了挑眉,示意曉琪繼續說下去。

「諮商師說,人際關係的深度取決於個人意願和需求,淺層連結也是健康且常見的模式。重點不在數量,而在關係的品質。她說,兩個到三個親密的、支持性的關係就足夠,甚至比龐大的社交圈更有價值。」曉琪一口氣說完。

小默笑了笑,說:「我當初覺得這邊是重點的原因是,一個人每天的時間體力有限,不可能跟每個人都深交,一定有深有淺。如果會想對每個人都很好,那又是另外一個人際議題了,討好型人格。總之,保持高品質的交友跟維持一定網絡是重要的。」

曉琪聽完,眼睛一亮,興奮地說:「對啊!諮商師也說,淺層連結可以減少壓力、擴展人脈和保持彈性。而且,她還教我怎麼維持淺層人際關係,像是保持禮貌友善、參與共同活動、適度關心和尊重對方界線。」

她停頓了一下,繼續說:「我突然覺得,好像不用那麼害怕跟人相處了。以前總覺得一定要跟對方變成好朋友,壓力好大。現在想想,只要保持基本的禮貌和尊重,偶爾關心一下,好像也沒那麼難。」

曉琪放下咖啡杯,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謝謝你,小默。你上次的建議,真的幫了我很大的忙。」

ai繪製

ai繪製

曉琪看著小默,好奇地問:「那你呢?你對『不完美』有什麼看法?你好像不太會被這些事情困擾。」

小默笑了笑,神秘地湊近曉琪,壓低聲音說:「要跟妳講一個大秘密,不過妳不能講出去喔!」

曉琪睜大眼睛,好奇地看著小默,也壓低聲音說:「好!我保證!而且…」她自嘲地笑了笑,「我也沒什麼人可以講,絕對可以放心。」

小默看著曉琪,確認她真的不會說出去後,才緩緩開口:「其實…我也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啊!只是…我比較不在意而已。」

曉琪驚訝地看著小默,不敢相信他竟然也有不完美的地方。在她眼中,小默總是那麼自信、那麼從容,好像沒有什麼事情可以難倒他。

「真的假的?你也有不完美的地方?」曉琪好奇地問。

小默聳聳肩,說:「當然啊!我也有很多缺點,像是…我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情感、不太擅長跟陌生人打交道、有時候會太過直接…」

「那你…怎麼不去在意這些缺點呢?」曉琪不解地問。

小默笑了笑,說:「因為我知道,沒有人是完美的。如果我一直糾結在自己的缺點上,只會讓自己更痛苦。倒不如把精力放在自己的優點上,讓自己變得更好。」

他看著曉琪,溫柔地說:「妳也是一樣。妳有很多優點,像是妳的耐心、妳的細心、妳的同理心,這些都是很棒的特質。不要一直盯著自己的缺點看,要多看看自己的優點,肯定自己。」

小默深吸一口氣,眼神黯淡下來,緩緩開口:「其實…我原本只有憂鬱症的。」

曉琪驚訝地看著小默,她一直以為小默是個很陽光、很開朗的人,沒想到他竟然也有憂鬱症。

小默苦笑了一下,繼續說:「可是…跟諮商所,還有前任心理師發生太多錯綜複雜的事情了。」他的聲音有些顫抖,似乎在努力壓抑著內心的情緒。

「一開始也沒有人願意出面處理,導致這些創傷…演變成嚴重的恐慌症。」小默的聲音越來越小,幾乎聽不見。

曉琪心疼地看著小默,她能感受到他內心的痛苦和掙扎。她輕輕握住小默的手,給予他支持和鼓勵。

小默抬起頭,看著曉琪,眼神中充滿了憤怒和無奈。「我跟諮商所,還有前任心理師反應,他們都說,這是我自己的問題,要我自己去看醫師吃藥。」

他頓了頓,深吸一口氣,聲音突然變得高亢起來。「妳猜猜如何?我就整個爆炸了!化身綠巨人浩克模式,跟整個諮商所體系大戰!」

曉琪被小默突如其來的爆發嚇了一跳,她能感受到小默內心的憤怒和委屈。她緊緊握住小默的手,輕聲說:「小默…沒事了…都過去了…」

小默激動地說:「我就跟諮商所幹部還有所長說,心理師們也是人,別以為個案是不對等關係,你們就自以為是神!你們不過也是凡人,不願面對自己會出錯,不肯承認諮商所已經出問題的普通人而已,只是用心理專業包裝著自己,好像一切都是別人的錯別人的問題,這裡改名叫創傷所別叫諮商所好了,你們在進行的究竟是心理諮商還是心理創傷!?」

曉琪聽得目瞪口呆,難以掩飾心中的震驚。她從未見過小默如此激動、如此憤怒,也從未想過他竟然經歷過這麼可怕的事情。

「小默…」曉琪聲音有些顫抖,「你…你說的是真的嗎?諮商所…他們…」

小默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自己的情緒,苦笑著說:「是真的。那時候我真的覺得自己快要崩潰了,他們不但沒有幫助我,反而讓我更痛苦。」

曉琪心疼地看著小默,輕聲問:「那…後來呢?你怎麼解決的?」

小默嘆了口氣,說:「後來因為我鬧太大,底層再也壓不住了,由幹部跟所長出面親自跟我開會。」

他停頓了一下,繼續說:「整整開了一個晚上的會議,我把所有的問題一一點出來,他們才發現諮商所原來充滿這麼多漏洞瑕疵。」

曉琪驚訝地問:「什麼漏洞瑕疵?」

小默解釋道:「像是人員的專業訓練不足、督導機制不完善、對個案的權益保障不夠等等。很多櫃臺人員都只是還沒畢業的菜鳥,沒有足夠的經驗和能力處理個案的臨時狀況,而且諮商所也沒有提供完善的監督,更沒有個案可以好好溝通反應的管道,導致有問題出現下面就亂壓下來,怎麼可能不出問題。」

「那次以後,諮商所才逐漸改變大改革,變成妳現在看到的模樣。」小默語氣平靜地說。

曉琪聽完,心中百感交集。她一方面為小默感到心疼,另一方面也為諮商所的改變感到欣慰。她沒想到,自己現在接受諮商的這間諮商所,背後竟然有這麼一段黑暗的歷史。

「所以妳說完美是什麼呢?就連諮商所這樣充滿心理健康專業形象的地方,自身都不完美了。」小默看著曉琪,眼神充滿了堅定。「我認為完美根本不存在,人本身就是不完整的動物,需要因應環境跟狀況適時調整自己,更何況時代永遠在變化,法與時轉則治這句話很好,人也是一樣,原則跟自我也要不斷成長,人生就是一趟完成自我的旅程,懂得不完美才能看見周遭的美好。」

曉琪聽完,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她覺得小默說得很有道理,完美根本就是一個不存在的概念,人本來就是不完美的。

「可是…要怎麼才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呢?」曉琪有些困惑地問。

小默笑了笑,說:「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不斷地練習和嘗試。不過,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學會愛自己。」

他接著說出如何克服恐慌症的經驗:「我現在已經沒有恐慌症了,戰勝恐慌症我不是全靠吃藥,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吃藥只是輔助!」

曉琪點點頭,她知道小默說的是真的。藥物只能暫時緩解症狀,但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至少對我來說,吃藥只是讓症狀減輕,但是並未減少發作的嚴重性及頻率。」小默繼續說。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靠找出恐慌症的創傷原因及壓力來源,如果源頭從未被好好看見、好好被撫平、好好被療癒,那麼恐慌症就像是不曾癒合的傷口,不斷的發炎惡化,只靠藥止痛而不去正視它,怎麼可能真的會好呢!?」小默的語氣有些激動。

曉琪聽完,心中有所感觸。她覺得小默說的很有道理,要解決問題,就要找到問題的根源。

「承認不好、不完美才是真正需要勇氣的,就是因為不好才會有恐慌症,就是不完美才需要別人的慰藉跟關心,坦承自己沒有力量就是一種力量,當能看見自己的脆弱、無助,才會明白那也是自己的一部分,不好不完美又怎樣?那就是自己呀!」小默看著曉琪,眼神充滿了鼓勵。

曉琪聽完,心中湧起一股勇氣。她覺得小默說得很有道理,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就要先承認自己的不完美。

「謝謝你,小默。」曉琪看著小默,真誠地說。「你今天跟我說了這麼多,真的幫了我很大的忙。」

小默笑了笑,說:「不用客氣。我們是朋友嘛,互相支持是應該的。」

小默喝了一口咖啡,稍微潤了潤喉嚨,接著說:「說到能夠撼動諮商所,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分享了很多小故事給他們。」

曉琪好奇地問:「小故事?什麼樣的小故事?」

小默嘆了口氣,眼神變得有些沉重。「都是一些…我自身的事情,還有我當時的心情和想法。」

他看著曉琪,緩緩地說:「我當初告訴他們!!!我要表達一個想法給您們,『溝通沒有對錯,不是為了改變對方,而是為了找到彼此都能理解的地方。』」

曉琪認真地聽著,她能感受到小默話語中的真誠和力量。

小默繼續說:「我跟諮商所說道:『您們覺得我持續跟您們對話,還有溝通的原因是什麼呢?我並不是要去打擊您們,或是去爭是非對錯,我希望您們思考的是…同理是什麼?!每一個需要諮商的人填下的表單、傳來的訊息背後的涵義是什麼!?』」

曉琪點點頭,她能理解小默想要表達的意思。諮商所的工作,不僅僅是提供專業的知識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要能夠同理個案的感受,理解個案的需求。

小默的聲音有些哽咽。「我想會去諮商的人,大多都是有極大的痛苦,或是難以啟齒的傷痛,真的已經撐不下去了才會去吧!」

他抬起頭,看著曉琪,眼神充滿了期待。「我繼續跟諮商所說著:『不知道您們有沒有想過,您們的一字一句,在每一個需要別人伸出援手的人,都可以瞬間摧毀他們,或是救贖他們,言語跟文字都是蘊含著力量的,能帶給別人什麼,則是取決於您們自己。』」

曉琪聽完,心中百感交集。她沒想到,小默竟然如此深刻地理解諮商的意義。

「小默…」曉琪輕聲說,「你說的真好。我…我以前從來沒有想過這些。」

小默笑了笑,說:「沒關係,現在想也不遲。妳要記得,妳也是一個有力量的人,妳也可以用妳的言語和文字,去幫助別人,去支持別人。」

曉琪看著小默,心中充滿了感激。她知道,自己從今天開始,要更加努力地學習,更加用心地去聆聽,更加真誠地去關懷,讓自己成為一個能夠真正幫助別人的人。

小默又喝了口咖啡,接著說:「我再分享個實際經歷的故事給妳,這也是我後來跟諮商所說的。」

曉琪睜大眼睛,好奇地問:「什麼故事?」

小默笑了笑,說:「我曾在某知名連鎖餐廳工作,我們的廁所離內場入口很近,很多客人都會走錯走進來內場。有一天又有人走進來內場,我直覺反應就是跟對方說,『走錯了,廁所在另外一邊喔!』」

曉琪點點頭,表示理解。

小默接著說:「但對方直接回應我了,『小兄弟你都是這樣回應客人的嗎?』我說,『是!因為不認識的走進來基本上都是找廁所走錯的。』對方又問,『那如果不是找廁所的呢!?』我愣了一下,說,『啊!?什麼!?』」

曉琪忍不住笑了出來。

小默繼續說:「對方說,『像我就不是找廁所的,我們不能用自己的主觀意識去判定對方,這樣是不對的。你剛剛那個說法是充滿不禮貌的,修正一下比較好。』我問,『請問我應該怎麼修正比較好呢!?』對方說,『小兄弟你可以這樣說,您好,請問有什麼可以協助或是為您服務的地方嗎!?這樣聽起來是不是舒服多了。』我說,『的確,是我失職了,抱歉。』對方說,『沒事的,人生就是不斷的學習,我今年60多了也還在學習新的事物呢,說話的藝術很簡單也很難,可是有個要訣,說出口前先問自己聽到能否接受。』」

曉琪聽得津津有味,忍不住讚嘆:「哇!這個長輩好厲害!」

小默點點頭,說:「事後我才知道那位老人是公司最高層行政總主廚,那天短短幾分鐘的對話卻影響了我到現在。」

他接著說:「那時諮商所聽完這個故事,我接著跟他們說同時我也想分享個概念給您們,在餐廳我每天上班基本上都是重複一樣的動作跟事情,那是很枯燥乏味跟令人倦怠的,這就只是我的日常生活,但對於客人來說這可能是對方久久才來一次並期待的一餐,能帶給對方滿足並讓他們微笑離開這才是有意義的。」

曉琪聽完,若有所思地說:「嗯…好像真的是這樣。」她眼神閃爍,似乎在努力消化小默所說的每一個字。

小默接著說:「那時我繼續跟諮商所說著,諮商所又何嘗不是這樣的一個地方呢!?也許對您們而言,收到申請表單、諮商的電話、諮商的訊息,就是工作中日常的一環沒什麼特別的,但另外一頭也許是好不容易才鼓起勇氣填了表單、忽然憂鬱了打了電話、梳理一整晚的情緒傳了訊息,您們的回應是很重要的,不如這樣說好了,如果角色互換,換作是您,您會期望諮商所如何回應您呢!?在此我想再說一次,『溝通沒有對錯,不是為了改變對方,而是為了找到彼此都能理解的地方。』」

曉琪深吸一口氣,抬起頭,眼神中充滿了感動和領悟。「小默…」她輕聲說,聲音有些哽咽,「聽完你說的故事,我真的覺得…我以前的想法太狹隘了。」

她停頓了一下,繼續說:「我一直以為,工作就是工作,只要把事情做好就好,沒有想過背後還有這麼多意義。就像你說的,對於餐廳的客人來說,那一餐可能是一年一次的期待,對於諮商所的個案來說,那通電話可能是鼓起莫大勇氣才打出去的。」

曉琪的眼睛有些濕潤。「我以前總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總是想著要達到完美,但是聽完你說的故事,我才發現,其實只要用心去做,用真誠去對待別人,就能帶給別人溫暖和力量。」

她看著小默,真誠地說:「謝謝你,小默。你今天跟我說了這麼多,真的讓我學到很多東西。我以後會更加努力,更加用心地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讓自己成為一個能夠帶給別人溫暖和力量的人。」

曉琪聽完小默的故事,又經過一番沉澱,眼神閃爍著光芒,語氣充滿了喜悅:「我懂了!我終於懂了不完美的意義了!」

她興奮地說:「正因為我們是人,所以不可能完美!既然如此,那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吧!或者,我們可以為所有不完美的事物發聲,給予他們適當的愛和溫暖,一起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完美!」

曉琪的聲音充滿了力量,她不再感到迷惘和沮喪,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希望和信心。她知道,自己已經找到了前進的方向,她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更多的人,去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小默看著曉琪,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曉琪已經走出了困境,她已經學會了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並且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

「我相信妳一定可以做到的。」小默溫柔地說。

曉琪看著小默,感激地笑了笑。「謝謝你,小默。沒有你,我可能還在原地踏步。」

兩人相視而笑,彼此的心中都充滿了溫暖和感激。

時間差不多了,曉琪看了看手錶,說:「時間不早了,我該回去了。」

小默點點頭,說:「好,路上小心。」

曉琪站起身,對小默揮了揮手。「掰掰,小默。」

「掰掰,曉琪。」小默也揮手回應。

兩人微笑道別,曉琪轉身離開了咖啡店,她的腳步輕快,心中充滿了希望和力量。她知道,自己的人生將會因為今天的相遇而變得更加精彩。

曉琪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她的眼神中充滿了希望和力量。她知道,自己的人生將會因為小默的分享而變得更加美好。

(待續)

ai繪製

ai繪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rsha小潤心靈破碎修復之路
81會員
227內容數
心靈受重創後碎成無數碎片,從創傷慢慢修復自己的心之路。
2025/06/28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困惑,不知道自己的獨特性是什麼。其實,獨特性並不是指妳擁有一些與眾不同的才能或特質,而是指妳的個人風格、價值觀、興趣愛好等等,這些東西加起來,就構成了獨一無二的妳。」
Thumbnail
2025/06/28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困惑,不知道自己的獨特性是什麼。其實,獨特性並不是指妳擁有一些與眾不同的才能或特質,而是指妳的個人風格、價值觀、興趣愛好等等,這些東西加起來,就構成了獨一無二的妳。」
Thumbnail
2025/06/26
「所以,對諮商師來說,讓個案感覺到安心、放心,就是情境營造成功。一旦個案能夠信任諮商師,願意敞開心扉,諮商才能夠順利進行。」 「但是,一旦這個安心、放心的諮商濾鏡破滅,妳就會對諮商產生質疑、疑慮、懷疑,甚至是否定效果。這代表妳在對諮商師控訴著她的諮商失敗,認為諮商室跟外面的環境沒兩樣。」
Thumbnail
2025/06/26
「所以,對諮商師來說,讓個案感覺到安心、放心,就是情境營造成功。一旦個案能夠信任諮商師,願意敞開心扉,諮商才能夠順利進行。」 「但是,一旦這個安心、放心的諮商濾鏡破滅,妳就會對諮商產生質疑、疑慮、懷疑,甚至是否定效果。這代表妳在對諮商師控訴著她的諮商失敗,認為諮商室跟外面的環境沒兩樣。」
Thumbnail
2025/06/24
「為自己而活,就是要學會傾聽自己的內心,瞭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並且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這並不是說我們要完全不顧別人的感受,而是說我們要學會平衡自己的需求和別人的需求,不要為了迎合別人而委屈自己。」
Thumbnail
2025/06/24
「為自己而活,就是要學會傾聽自己的內心,瞭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並且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這並不是說我們要完全不顧別人的感受,而是說我們要學會平衡自己的需求和別人的需求,不要為了迎合別人而委屈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放鬆的人會生種種異象,譬如說,窺探別人的內心世界,察覺到誰難以言明的痛苦和無助。這時候該怎麼才好呢,不少人會問。問是正常的,遇上了不尋常的狀況,自然無法用常理解決。 心懷祝福,該說出口的言語自然會浮現,我答。
Thumbnail
放鬆的人會生種種異象,譬如說,窺探別人的內心世界,察覺到誰難以言明的痛苦和無助。這時候該怎麼才好呢,不少人會問。問是正常的,遇上了不尋常的狀況,自然無法用常理解決。 心懷祝福,該說出口的言語自然會浮現,我答。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試著自我對話整理內心的混亂,並努力接納自己的聲音。面對情感糾結,她經常覺察與整理,但接納自己並不容易,需要一段長時間的歷程。雖然外人不理解她的鑽牛角尖,但這是她內在成長和對抗小鬱的過程。曉錄下自己的想法,回聽時發現自己既可愛又勇敢。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試著自我對話整理內心的混亂,並努力接納自己的聲音。面對情感糾結,她經常覺察與整理,但接納自己並不容易,需要一段長時間的歷程。雖然外人不理解她的鑽牛角尖,但這是她內在成長和對抗小鬱的過程。曉錄下自己的想法,回聽時發現自己既可愛又勇敢。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面對環境的轉變總是感到焦慮,但她知道不認識朋友會讓日子更難過。於是,她勇敢嘗試社交,儘管耗費大量精力,但最終認識了幾個很棒的人,接納她的不安,讓她能自在地做自己。曉感謝這些摯友,也感謝自己願意打開心胸,去認識他人、認識世界。她學會了依靠他人,不再擔心。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面對環境的轉變總是感到焦慮,但她知道不認識朋友會讓日子更難過。於是,她勇敢嘗試社交,儘管耗費大量精力,但最終認識了幾個很棒的人,接納她的不安,讓她能自在地做自己。曉感謝這些摯友,也感謝自己願意打開心胸,去認識他人、認識世界。她學會了依靠他人,不再擔心。
Thumbnail
一位出色的心理諮商師,不會片面追求給來訪者帶來快樂,而是努力讓他們認識到自我完整的價值。
Thumbnail
一位出色的心理諮商師,不會片面追求給來訪者帶來快樂,而是努力讓他們認識到自我完整的價值。
Thumbnail
分享敘事實踐團體的陪伴經驗,探討在挫折中持續照顧自己並陪伴他人的心得。透過敘事對話方式,看見自己的亮點與力量,並期盼所有受傷的人都能找到療癒的方法,過上幸福的人生。
Thumbnail
分享敘事實踐團體的陪伴經驗,探討在挫折中持續照顧自己並陪伴他人的心得。透過敘事對話方式,看見自己的亮點與力量,並期盼所有受傷的人都能找到療癒的方法,過上幸福的人生。
Thumbnail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有時我們需要勇敢地打開心扉,尋找真正的自己。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和心理師的晤談中,逐漸放下偽裝,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透過與心理師的對話,慢慢地找回自己並接納自己的過程。心理師成為了作者生活中的重要陪伴,陪著他走過情感的起伏。
Thumbnail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有時我們需要勇敢地打開心扉,尋找真正的自己。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和心理師的晤談中,逐漸放下偽裝,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透過與心理師的對話,慢慢地找回自己並接納自己的過程。心理師成為了作者生活中的重要陪伴,陪著他走過情感的起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