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小說)心之語 第十五次心理諮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7 分鐘
我是小潤這章來到心理諮商我自己認為最難的部分,也就是『情緒探索』。依據我的了解很多人去心理諮商跟我一樣最怕的就是情緒探索,每次心理師問那發生這件事情你有什麼情緒?這些情緒代表了什麼?這些情緒會告訴你什麼?

通常一般人對於情緒的認識很淺,很容易回答「不知道。」
可是心理師希望個案可以好好覺察自己探索自己進行思考,諮商的進行就很容易停留在發掘情緒的地方,有時候諮商進展真的不多,光是探索、思考、覺察、發掘情緒就佔據了一大半的時間。最後就會一直覺得自己一直回答不知道很挫敗......

至於怎麼探索情緒,我已經用個人經歷,很淺白的放入這一章了。就跟著主角曉琪一起進入第15次心理諮商吧!

ps話說15次等於諮商快四個月了,投資自己新台幣三萬元了。

註:此諮商創作小說人物、內容、事件皆為完全虛構,是以個案角度為出發點的小說。

曉琪回到家,洗完澡後,躺在床上,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和小默的對話。她想起諮商所櫃檯曾不經意地透露,小默號稱是「最有挑戰性的個案」。

「最有挑戰性…?」曉琪在心裡反覆咀嚼著這句話。小默也常常自嘲自己是最有挑戰性的個案,但當時她並沒有深究其中的含義。

現在回想起來,她突然意識到,所謂的「最有挑戰性」,究竟是什麼意思?

「挑戰個案的善良跟底線嗎?」曉琪在心中自問。

她想起小默曾經說過,諮商所的人將問題歸咎於他個人,甚至建議他自行就醫。這對一個尋求幫助的人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諮商師不僅沒有給予支持和鼓勵,反而將責任推卸給個案,這無疑是對個案善良和信任的極大挑戰。

曉琪越想越覺得心疼。小默是一個充滿善良和同情心的人,他願意相信諮商師,願意敞開心扉,分享自己的痛苦。然而,諮商所的人卻沒有珍惜他的信任,反而傷害了他。

「難怪他總是這麼憂鬱…」曉琪喃喃自語,「連諮商都受到重創,還得到恐慌症…」

她開始明白,小默的憂鬱和恐慌症,並不僅僅是因為他自身的心理問題,更是因為他在尋求幫助的過程中,受到了不應有的傷害。

曉琪深吸一口氣,心中暗暗下定決心:她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學習,更加用心地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讓自己成為一個能夠真正幫助別人的人,而不是成為一個傷害別人的人。

她拿起筆,在筆記本上寫下了一行字:永遠不要挑戰別人的善良和底線。

寫完這行字,曉琪的心情平靜了許多。她關掉燈,閉上眼睛,很快就進入了夢鄉。在夢中,她看到自己變成了一個溫暖的光芒,照亮了許多需要幫助的人,給他們帶來希望和力量。

隔天一早,曉琪醒來,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念頭就是小默。她想起小默曾經戰勝了恐慌症,那說不定他也能幫忙自己戰勝完美主義的困擾。

「對啊!為什麼我沒有想到呢?」曉琪自言自語道。

她立刻拿起手機,撥通了小默的電話。

「喂,曉琪,早安。」電話那頭傳來小默溫柔的聲音。

「早安,小默。」曉琪興奮地說,「我昨天回家後,一直在想你跟我說的話,我覺得你真的幫了我很大的忙。」

小默笑了笑,說:「能幫到妳就好。」

曉琪鼓起勇氣,接著說:「小默,其實我還有一個問題想請教你…」

「什麼問題?妳說說看。」小默爽快地答應。

曉琪深吸一口氣,坦白地說:「我…我一直都很在意自己是不是做得夠好,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完美,這讓我感到很痛苦。我知道你戰勝了恐慌症,我想問問你,你覺得我該怎麼做,才能克服完美主義的困擾?」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傳來小默沉穩的聲音:「曉琪,妳能跟我說這些,代表妳已經踏出了很重要的一步。完美主義其實就像是一種心魔,它會不斷地告訴妳,妳還不夠好,妳還需要更加努力。要戰勝它,首先要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曉琪認真地聽著,她知道小默說的是真的。完美主義就像是一個無底洞,永遠無法填滿。

小默接著說:「妳可以試著從一些小事情開始,例如,允許自己犯錯,不要總是苛責自己。當妳做得好的時候,也要記得肯定自己,給自己一些鼓勵。最重要的是,要學會愛自己,接受自己的全部,包括優點和缺點。」

曉琪聽完,心中充滿了感激。「謝謝你,小默。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不用客氣。」小默溫柔地說,「如果妳需要幫忙,隨時都可以打電話給我。」

「嗯,謝謝你。」曉琪感動地說。

掛斷電話後,曉琪的心情輕鬆了許多。她知道,自己並不是孤單的,有小默的支持和鼓勵,她一定可以戰勝完美主義的困擾,找到真正的自我。

下班後,曉琪迫不及待地打電話給小默,約他到附近的公園聊天。微風輕拂,公園裡的人們悠閒地散步著。

曉琪找到小默,他已經坐在公園的長椅上等著她了。

「小默,不好意思,讓你久等了。」曉琪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沒關係,我也是剛到。」小默溫和地笑了笑。

曉琪在他身旁坐下,深吸一口氣,開口問道:「小默,我想問你,你是怎麼戰勝恐慌症的?」

小默沉默了一會兒,似乎在回憶著過去的痛苦經歷。然後,他緩緩地說:「一開始,我只是覺得喘不過氣,胸口很痛,還會冒冷汗。我以為自己得了什麼重病,趕緊去醫院檢查,結果醫生說我的身體沒有任何問題!」

曉琪連忙點頭,她自己也有過類似的經歷。「我也是!我常常覺得自己快要窒息了,心跳也很快,但是檢查結果都說我很健康。」

小默看著曉琪,眼神中充滿了理解。「後來,身心科醫師要我紀錄病發的時間,以及當時有沒有發生什麼事情。我仔細地回想了一下,發現每次恐慌症發作,幾乎都是在諮商前後,或者是進入諮商所的時候。」

曉琪驚訝地睜大了眼睛。「諮商所?為什麼?」

小默苦笑了一下,說:「原因是因為我不斷受到諮商所跟前任心理師的傷害,內心很恐懼每一次跟諮商所接觸,每一次諮商會不會再次受傷……這就是我恐慌症的主因。」

曉琪想起小默在咖啡店說過的諮商所事件,似乎能夠明白為何他會恐慌症。諮商所本應是幫助人們解決心理問題的地方,但對小默來說,卻成了他恐懼的來源。

「所以…你後來是怎麼克服的?」曉琪關心地問。

小默深吸一口氣,繼續說:「我開始學著面對自己的情緒,看見自己的情緒,一個個安撫內心受傷的地方。我甚至開始使用心理卡牌,幫助自己更瞭解內心的想法。」

曉琪好奇地問:「心理卡牌?那是什麼?」

小默解釋道:「心理卡牌是一種心理輔導工具,上面畫著各種不同的圖案或文字,可以幫助人們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發現潛藏的情緒和想法。」

曉琪點點頭,表示理解。

小默接著說:「當然,最重要的是,諮商所後來跟我道歉了。他們承認了過去的錯誤,並且承諾會進行改革。我也換了新的諮商師,她非常溫柔和耐心,給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勵。在她的幫助下,我才慢慢地走出恐慌症的陰影。」

曉琪聽完,心中充滿了感動。「小默,你真的很勇敢。能夠戰勝恐慌症,真的很不容易。」

小默笑了笑,說:「其實,我並沒有妳想的那麼勇敢。我只是不想被恐慌症控制住,我想重新找回自己的生活。」

他看著曉琪,溫柔地說:「曉琪,我知道妳現在也很痛苦,但是請妳相信,妳一定可以戰勝完美主義的困擾。只要妳願意面對自己的情緒,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妳一定可以找到真正的快樂。」

「曉琪,其實完美主義只是一個聚合反應。」小默看著曉琪,語氣溫和卻帶著堅定,「妳自己都說了,不穩定的自我價值感、矛盾的依附需求、習得性無助,再加上憂鬱情緒和低自尊,這些因素共同作用,會使妳長期處於高壓、高焦慮的狀態。」

曉琪聽著,眼眶開始泛紅。「嗯…對…就是這樣…」她哽咽著說。

小默繼續說:「可能以前在其他職場上,或是過去的經歷中,妳一犯錯就會被罵、被攻擊,甚至發現所謂的好同事、好朋友也是如此。於是,導致妳演變成這些心理狀態,然後妳給自己絕對不能出錯、不能夠展現脆弱的完美主義。」

「沒錯…沒錯…」曉琪連忙點頭,淚水開始滑落,「我一直覺得…只要我夠好…夠完美…就不會有人傷害我…」

小默嘆了口氣,輕聲說:「因為當妳不努力,就會覺得自己不好、自己很差、很沒有價值…對嗎?」

曉琪再也忍不住了,淚水奪眶而出。「對…就是這樣…我…我一直都很害怕…害怕自己不夠好…」

小默伸出手,輕輕地拍了拍曉琪的肩膀,給予她無聲的支持。

「這些才是主要原因吧……」小默輕聲說道。

曉琪聽著小默的分析,再也忍不住了,她突然抱住小默,放聲痛哭。「嗚…嗚…小默…你…你怎麼會這麼瞭解我…」她哽咽著說,「我…我憂鬱症恐慌症以來,第一次有人這麼瞭解我…」

小默輕輕地回抱著曉琪,溫柔地安慰她。「沒事的…沒事的…我在這裡…我會陪著妳…」

路燈的光輝灑在兩人身上,將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在這一刻,曉琪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溫暖和力量。她知道,自己不再是孤單一人,她有小默這個朋友,可以依靠,可以信任。

小默輕輕地拍著曉琪的背,等她的情緒稍微平復後,才輕聲說道:「曉琪,妳知道嗎?為什麼妳會有這些心理狀態?為什麼工作時妳會戴上面具?為什麼妳會有完美主義?為什麼妳會有恐慌症?這些整合起來起因都是同一個,就是剛剛說的來自過去累積下來的創傷,嚴重打擊了妳的心靈。在高壓高焦慮下,妳不斷害怕著,只要犯錯、只要做不好,就會受傷。」

曉琪抬起頭,淚眼婆娑地看著小默。「嗯…我知道…可是…可是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小默溫柔地擦去曉琪臉上的淚水,輕聲說:「現在找到原因了……這就是最重要的第一步。接下來,我們可以慢慢來,一步一步地去療癒妳內心的傷痕。我相信,妳的恐慌症一定可以好的。」

曉琪聽著,眼中閃過一絲希望的光芒。「真的嗎…?我…我真的可以好起來嗎…?」

小默握住曉琪的手,眼神堅定地說:「當然!妳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我。我也是恐慌症的過來人,我知道那種痛苦。但我成功地走出來了,我也一定可以幫助妳的。」

「你…你真的願意幫助我嗎…?」曉琪不敢置信地看著小默。

小默溫柔地笑了笑,說:「當然!我們是朋友啊!朋友之間,本來就應該互相支持,互相幫助的。」

曉琪聽著,心中充滿了感激。她緊緊地握住小默的手,輕聲說:「謝謝你,小默…謝謝你願意幫助我…」

小默眼神溫柔而堅定地看著她。「曉琪,戰勝恐慌症最重要的是看見原因、看見情緒。現在,這兩個我們都看見了。接下來,就是慢慢來,慢慢一個一個梳理,一定可以恢復的。」

曉琪聽著,心裡湧起一股暖流。「嗯…我知道…我會努力的…」她輕聲回應,心裡想著:小默說得對,我已經找到了原因,也開始學習面對自己的情緒,只要一步一步來,一定可以好起來的。

小默輕輕一笑,繼續說:「再加上妳現在有人際網絡系統支持…」他頓了頓,指了指自己,帶著玩笑的口吻說:「也就是我。」

曉琪噗哧一聲笑了出來,原本沉重的心情也稍微輕鬆了一些。「你啊…」她輕聲說道,心裡卻想著:小默總是這麼溫柔,總是用幽默的方式來安慰我,有他在真好。

小默收起笑容,認真地說:「這不是一般的人際支持。曉琪,相信妳跟我有一樣的困擾,跟朋友說諮商、憂鬱症、恐慌症,不但沒有人懂,還覺得很負面很討厭。」

曉琪聽著,眼眶又開始泛紅。「對…就是這樣…他們…他們總是叫我想開一點…說我太鑽牛角尖了…」她哽咽著說,心裡想著:他們根本不瞭解我的痛苦,他們只會說一些沒有用的話,讓我更加孤單。

小默握緊曉琪的手,溫柔地說:「但我們是同病相憐,所以妳經歷到什麼,我可以完全共感,給予妳真正需要的支持與幫助。」

曉琪看著小默,眼淚再也忍不住地流了下來。「小默…謝謝你…謝謝你這麼瞭解我…」她哽咽著說,心裡想著:小默是唯一一個真正瞭解我的人,他知道我的痛苦,他願意陪伴我,他是我生命中的一道光。

小默輕輕地抱住曉琪,在她耳邊輕聲說道:「別哭了,曉琪。妳不是一個人,我會一直陪在妳身邊,支持妳,幫助妳,直到妳完全康復為止。」

曉琪擦乾眼淚,抬頭看著小默,心中充滿了疑惑。「小默,我突然想到,為什麼諮商師沒有分析到這個地步,反而你可以?」她好奇地問道。

小默聽了,沉吟了一下,才緩緩開口:「第一個,我想是諮商師沒有憂鬱症跟恐慌症,她可以做的是盡力理解,卻無法完全理解。」

曉琪聽了,馬上點頭表示贊同。「嗯…諮商師確實說過類似的話…她說她只能盡力同理我的感受…」

小默接著說道:「第二點,我也有恐慌症憂鬱症,所以很明白妳發病的痛楚跟不舒服。我知道那種喘不過氣、心跳加速、全身發抖的感覺,也知道那種被憂鬱情緒吞噬、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的感覺。」

曉琪聽著,心疼地拍了拍小默的手背。她知道他看似堅強,卻連去諮商也受傷,只怕他的傷比自己還重吧!她心裡想著:小默…你承受了這麼多…卻還願意幫助我…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感謝你…

小默感受到曉琪的關心,輕輕地笑了笑,繼續說道:「再來,最後一點是,諮商一個禮拜一次,妳是每天跟我聊欸!我能夠瞭解的內容當然比諮商師還要多,所以說諮商師分析不出來是不公平的。」

曉琪聽了,噗哧一聲笑了出來。「你啊…總是這麼會安慰人…」她輕聲說道,心裡卻想著:小默說得對,諮商師畢竟不是我,她不可能完全瞭解我的想法和感受。而且,我跟小默每天都聊天,他對我的瞭解當然比諮商師還要深入。

她看著小默,眼中充滿了感激。「謝謝你,小默。你今天跟我說了這麼多,真的讓我學到很多東西。」

小默看著曉琪,溫柔地說道:「不過這些還是由諮商師幫妳統整梳理比較好,我給妳的是病友的分析以及建議。諮商師比較專業,可以從更客觀的角度來幫助妳,而我只是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分享我的經驗和感受。」

曉琪聽著,點點頭表示理解。「嗯…我知道…我會跟諮商師好好討論的…」她輕聲說道,心裡想著:小默說得對,諮商師還是有她的專業,我不能完全依賴小默,還是要跟諮商師好好配合,才能更快地康復。

小默看了看手錶,輕聲說道:「那麼時間不早了,該回家休息了。今天聊了這麼多,妳也累了吧?」

曉琪點點頭,輕聲說:「嗯…是有點累了…」她站起身,伸了個懶腰,感覺身體稍微放鬆了一些。

曉琪和小默道別後,獨自走在回家的路上。路燈昏黃的光芒灑在她身上,將她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她回想起今天和小默的對話,心中充滿了感激和希望。

回到家後,曉琪簡單地吃了點東西,便走進浴室洗了個熱水澡。溫熱的水流沖刷著她的身體,也洗去了她一天的疲憊。她感覺身體放鬆了許多,心情也稍微平靜了一些。

洗完澡後,曉琪換上睡衣,走到書桌前,打開筆記本,開始寫下今天的心得和感想。她寫下了小默的分析和建議,也寫下了自己內心的想法和感受。她仔細地梳理著自己的情緒,試著去理解自己為什麼會有這些心理狀態。

寫著寫著,曉琪感覺眼皮越來越重,她知道自己已經很累了。她放下筆,合上筆記本,走到床邊躺下。

她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出小默溫柔的笑容。她知道,自己不是孤單一人,她有小默這個朋友,可以依靠,可以信任。

帶著這份溫暖和希望,曉琪沉沉睡去。

諮商日這天,曉琪起了個大早。她走到衣櫃前,仔細地挑選著今天的服裝。她希望自己看起來精神奕奕,充滿自信。

她選了一件淡藍色的連身裙,搭配一雙白色的高跟鞋。她化了淡妝,讓自己看起來更有氣色。她對著鏡子仔細地整理了一下頭髮,確定一切都完美無缺後,才滿意地走出家門。

在前往諮商所的路上,曉琪不斷地告訴自己:「我可以的!我一定可以越來越好,能夠恢復得更有自信!」她深吸一口氣,努力地讓自己保持平靜和放鬆。她知道,今天的諮商非常重要,她要好好地跟諮商師討論,才能更快地走出困境。

ai繪製

ai繪製


ai繪製

ai繪製

曉琪走進諮商室,深吸一口氣,對著王心怡諮商師露出一個微笑。王心怡也溫柔地回以微笑,示意她坐下。

曉琪坐定後,便迫不及待地開始分享:「心怡諮商師,我這幾天跟小默聊了很多,他幫我分析了一些我的狀況,我覺得很有道理,想跟妳說說看。」

王心怡諮商師點點頭,鼓勵她說:「好啊,我很樂意聽聽看。小默說了些什麼呢?」

曉琪開始娓娓道來:「他覺得我的恐慌症、完美主義、工作時戴著面具,還有那些不穩定的自我價值感、矛盾的依附需求等等心理狀態,其實都是有原因的,是過去累積下來的創傷造成的。他說我因為害怕犯錯、害怕做不好會受傷,所以才一直給自己很大的壓力,要求自己做到完美。」

王心怡諮商師聽得很仔細,不時點頭表示理解。等曉琪說完後,她才溫柔地開口:「嗯,小默分析得很深入,也很有道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確實是一種創傷後的應激反應。當我們經歷過一些負面的事件後,可能會產生一些不健康的應對方式,例如完美主義,來保護自己,避免再次受到傷害。」

她繼續說道:「小默說妳害怕犯錯,害怕做不好會受傷,這代表妳的內心深處可能存在著一些未被療癒的傷痕。這些傷痕可能來自妳的童年經歷,也可能來自妳過去的工作或人際關係。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需要慢慢地去探索妳的過去,找出那些傷痕,然後慢慢地去療癒它們。」

曉琪聽著,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所以…我應該怎麼做呢?」她問道。

王心怡諮商師溫柔地笑了笑,說:「首先,妳要學會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沒有人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會犯錯。重要的是,我們要從錯誤中學習,而不是一直責怪自己。其次,妳要學會善待自己,給自己多一些關懷和鼓勵。不要總是對自己那麼嚴苛,要學會放鬆,享受生活。最後,妳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不要總是把所有的感受都藏在心裡。跟信任的人分享妳的感受,讓他們支持妳,幫助妳。」

曉琪聽完王心怡諮商師的建議,點點頭表示理解,但眉頭卻微微皺起。「心怡諮商師,我聽下來覺得最難的是…表達自己的情緒,不要總是把所有的感受都藏在心裡。我對自己的感受很不清楚,情緒的認知也無法像妳說得那麼生動。」

她有些沮喪地說:「我常常覺得自己好像沒有什麼感覺,或者是有感覺,但卻不知道那是什麼感覺。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也不知道該怎麼表達。」

王心怡諮商師溫柔地看著她,輕聲說:「曉琪,這很正常。很多人都跟妳一樣,對自己的情緒不夠敏感,或者是不敢面對自己的情緒。這需要時間去學習和練習,不用急。」

她繼續說道:「情緒的認知就像學習一門新的語言,需要不斷地練習和使用,才能越來越熟練。妳可以試著從一些簡單的情緒開始,例如快樂、悲傷、憤怒、恐懼等等。當妳感受到這些情緒時,試著去辨識它們,然後用簡單的詞語來形容它們。」

王心怡諮商師頓了頓,接著說:「妳也可以試著觀察自己的身體反應。當妳感到快樂時,妳的身體會有什麼感覺?當妳感到悲傷時,妳的身體又會有什麼感覺?透過觀察自己的身體反應,妳可以更深入地瞭解自己的情緒。」

她溫柔地鼓勵曉琪:「最重要的是,不要害怕面對自己的情緒。情緒是我們內心真實的反映,它們沒有好壞之分,只是需要被理解和接納。當妳學會接納自己的情緒時,妳就能更好地控制它們,而不是被它們控制。」

她看著曉琪,溫柔地說:「我知道這需要時間,也需要付出努力。但只要妳願意,我相信妳一定可以走出困境,找回真正的自我。」

曉琪點點頭,輕聲說:「我會嘗試看看的,快樂、悲傷、憤怒、恐懼這些都很基本,自己還是知道的,重點是在於那些無法描述的情緒,該如何察覺它們或知道它們是什麼情緒,不然自己都無法表達出來。」

她有些困惑地說:「那些感覺很模糊、很複雜的情緒,我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形容。它們不像快樂或悲傷那麼直接,它們更像是,一種混雜著很多東西的感覺,我不知道該怎麼把它們拆解開來,然後找到它們的名字。」

王心怡諮商師聽了,溫柔地笑了笑,說:「曉琪,妳說得很對。那些無法描述的情緒確實比較難以察覺和辨識,但這並不代表它們不存在。它們只是需要我們更用心地去觀察和體驗。」

她繼續說道:「妳可以試著用一些更具體的描述來幫助自己。例如,當妳感到焦慮時,妳可以問自己:『我現在在擔心什麼?』或者『我現在害怕什麼?』透過這些問題,妳可以更深入地瞭解自己的焦慮,然後找到它的根源。」

王心怡諮商師接著說:「妳也可以試著用一些比喻或形容詞來描述自己的情緒。例如,妳可以說:『我現在的感覺就像…被困在一個迷宮裡,找不到出口。』或者『我現在的感覺就像…天空陰陰的,好像快要下雨了。』透過這些比喻和形容詞,妳可以更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她溫柔地鼓勵曉琪:「最重要的是,不要害怕探索自己的情緒。情緒是我們內心的一面鏡子,它們反映了我們真實的想法和感受。當妳學會探索自己的情緒時,妳就能更深入地瞭解自己,也能更好地與自己相處。」

曉琪聽完王心怡諮商師的建議,喃喃自語地重複著:「我現在的感覺就像…天空陰陰的,好像快要下雨了…」她點點頭,表示自己生活中確實有很多這樣的時刻。

接著,她又有些困惑地抬頭看著王心怡,問道:「那用這樣的形容,是怎麼樣的情緒呢?我好像還是不知道它是什麼情緒。我知道這是一種不舒服的感覺,但它到底是悲傷、焦慮、還是其他的什麼…我真的搞不清楚。」

她有些沮喪地說:「我好像繞了一圈,又回到原點了。明明已經試著去表達自己的感受了,但還是無法確定那是什麼情緒。」

王心怡諮商師看著曉琪,溫柔地笑了笑,說:「曉琪,妳已經做得很好了。能夠用我舉例的『天空陰陰的,好像快要下雨了』來貼近自己的感受,代表妳已經開始學會觀察自己的內心世界了。」

她繼續說道:「至於這種情緒到底是什麼,這需要我們更深入地去探索。妳可以試著問自己:『當我感到天空陰陰的,好像快要下雨了的時候,我會想到什麼?』或者『當我感到天空陰陰的,好像快要下雨了的時候,我會做些什麼?』透過這些問題,妳可以更深入地瞭解這種情緒背後的原因和意義。」

王心怡諮商師溫柔說著:「或許,這種情緒代表著妳對未來的擔憂,害怕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或許,這種情緒代表著妳的疲憊和無力,想要找個地方好好休息。又或許,這種情緒代表著妳的孤單和寂寞,渴望有人陪伴在妳身邊。」

她溫柔地鼓勵曉琪:「情緒的探索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耐心和勇氣。不要害怕犯錯,也不要害怕面對自己的內心。只要妳願意持續探索,我相信妳一定可以找到答案。」

曉琪嘆了口氣,有些無奈地說:「王心怡諮商師,我現在最難的就是感受情緒吧!連那是什麼都不知道,只是覺得很負面。這樣我要如何善待自己,給自己多一些關懷和鼓勵呢?我連自己到底需要什麼都不知道。」

她有些沮喪地說:「我好像一直被困在一個黑暗的房間裡,看不到任何光亮。我想要走出去,但卻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走…」

王心怡諮商師溫柔地看著她,輕聲說:「曉琪,妳的心情我能理解。當我們對自己的情緒一無所知時,確實很難善待自己。但即使如此,我們仍然可以做一些事情來照顧自己。」

她繼續說道:「首先,妳可以試著給自己一些時間和空間,讓自己放鬆下來。妳可以做一些讓自己感到舒服的事情,例如聽音樂、看書、泡澡等等。這些事情可以幫助妳舒緩壓力,讓妳的心情稍微平靜一些。」

王心怡諮商師頓了頓,接著說:「其次,妳可以試著給自己一些肯定。即使妳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也要試著找到自己身上的優點。妳可以回想一下過去的成功經驗,或者想想自己為別人做過的好事。這些都可以幫助妳提升自信,讓妳對自己更有信心。」

她溫柔地鼓勵曉琪:「最重要的是,不要放棄自己。即使妳覺得自己很糟糕,也要相信自己有能力變得更好。只要妳願意持續努力,我相信妳一定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光芒。」

曉琪聽著,點點頭表示理解。「我會嘗試把這些情緒寫成形容的字句的,然後寫在筆記本。或許這樣可以幫助我更瞭解自己。」她輕聲說道。

王心怡諮商師看著曉琪,眼神充滿鼓勵:「曉琪,今天的諮商妳跨出了很大一步!妳願意開始探索自己的情緒,這對克服恐慌症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

她接著說道:「恐慌症的特徵是反覆、出乎意料的恐慌發作,而且經常持續擔心再次發作。妳知道嗎?恐慌發作的身體症狀雖然令人難以承受,但其潛在的情緒成分,其實在恐慌症的發展和維持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曉琪有些疑惑地問:「情緒成分?我一直以為恐慌症就是身體突然不舒服,然後就開始害怕,情緒跟恐慌症有什麼關係呢?」

王心怡諮商師溫柔地解釋:「關係可大了!首先,探索情緒可以幫助妳識別觸發因素。恐慌發作通常是由特定的情境、想法或內在感受所觸發。這些觸發因素可能與焦慮、恐懼、悲傷、憤怒,甚至興奮等潛在情緒直接相關。透過探索和理解這些情緒,妳可以開始識別可能引發恐慌的原因。」

她繼續說道:「再來,恐慌症的一個核心組成部分是『對恐懼的恐懼』。這意味著妳不僅害怕恐慌發作本身,也害怕與之相關的身體感受和情緒。探索這些恐懼有助於更深入地理解這個循環,並有助於挑戰通常伴隨恐慌的迴避行為。」

曉琪聽得入神,忍不住問道:「迴避行為?妳是說…因為害怕恐慌發作,所以我就會避免去某些地方,或是做某些事情嗎?」

王心怡諮商師點點頭,說:「沒錯!許多恐慌症患者會採取迴避行為來防止恐慌發作,但這反而會嚴重影響他們的生活。透過探索驅動這些迴避行為的情緒,妳可以逐漸面對妳的恐懼,並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

她接著說道:「有時候,恐慌症可能與過去的創傷經歷或未解決的情緒衝突有關。在治療師的指導下,探索這些過去的事件及其相關情緒,可以幫助妳處理和整合這些經驗,從而減輕它們對當前恐慌的影響。」

曉琪聽完,恍然大悟地說:「原來如此,我一直以為恐慌症只是身體的問題,沒想到情緒竟然扮演了這麼重要的角色。我會努力探索自己的情緒的,希望可以早日擺脫恐慌症的困擾。」

王心怡諮商師溫柔地笑了笑,說:「我相信妳可以的!情緒探索不僅僅是管理症狀,它更深入探討根本原因,並幫助妳發展更深層次的自我意識,從而實現更持久和有效的康復。」

王心怡諮商師看了看牆上的時鐘,溫柔地說:「曉琪,時間過得真快,今天的諮商時間到了。」

她接著說道:「探索情緒通常都會花費諮商很多時間,因為這是一個需要耐心和細心的過程。但是,當妳覺察到自我成長的部分時,妳會發現這一切都是值得的。不要急,慢慢來,我們一起成長向前。」

曉琪點點頭,感激地說:「謝謝妳,王心怡諮商師。今天我學到了很多,也更瞭解自己了。」

王心怡諮商師溫柔地笑了笑,起身送曉琪到諮商所門口。她看著曉琪,鼓勵地說:「記得我今天說的,每天記錄自己的情緒。即使只是簡單的形容詞,也沒關係。重要的是,要持續觀察自己的內心世界,慢慢地去認識和理解自己的情緒。」

她溫柔地說:「我相信妳可以做到的。加油!」

(待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曾經在格子裡聽說過 他去心理諮商時 卻一直感覺沒有用 壓力更大 那時候她說了 要找到合自己的諮商師 也是一種運氣 真是挺無奈地!
marsha小潤-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29
林燃(創作小說家) 心理諮商師也有分學派,現在最主要是傳統學派的心理師,跟後現代學派的心理師。 那可以從諮商所的資料去看見心理師學派跟經歷(我隨便找一個諮商所介面截圖的),也可以跟諮商所指定要什麼風格的心理師。 例如說可以指定條件:擅長傾聽並回應、溫柔有耐心的、能夠處理某類創傷的、擅長情緒引導的等等。 一般人去心理諮商,都是交由諮商所主動媒合,這樣真的就很需要運氣,因為不知道會遇到什麼學派什麼風格什麼個性的心理師。 假如自己很內向不擅言語,又交給諮商所媒合,媒合到以個案自我探索為風格的心理師,通常這類風格的心理師都會交給個案自己發言,稍微引導一下而已。個案心理壓力當然就會超級大......這種個案需要的就是擅長傾聽並回應、擅長引導的心理師,才能有效諮商。 可是當自己能夠主動說出條件表達訴求,基本上媒合到的心理師,會很貼近自己的需求!!!當然如果在諮商所看到某位心理師的資料很符合自己的需求,也可以指定喔!但能不能成功需要一點機緣。 有興趣的話也可以看看我寫的這篇 https://vocus.cc/article/67f6b27cfd8978000197139f 我想這也是我從個案角度寫心理諮商小說的原因吧!大家對心理諮商的認識太少了,希望能幫助需要心理諮商的人。
誠熙-avatar-img
2025/06/29
我覺得心理學最大的問題是在沒有答案的地方找答案。 簡單來說 : 七情六慾是人類的出廠設置。 你傷心就是傷心,傷心不是對比出來的,甚至有時候也會沒來由的就是突然感到悲傷,而每個人接受不同面向和課題的情緒放大器又不一樣,感受程度也不一樣,旁人能同理你的心境始終有限,所以「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衍伸出來的是你不是他,沒有經歷過他的感受,就不要輕易否定別人的不容易。 有時候逼瘋自己的恰好是心理學一直在探究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情緒,有什麼原因? 為什麼? 反而人很容易在諮商的過程中迷失了,我到底是來"找情緒出現的原因",還是"處理好我出現的這個情緒"? 我們之所以不快樂或憂鬱甚至抑鬱恐慌或絕望,很多時候是我們在探究"沒來由或沒盡頭"的迴圈。 我們其實需要的是 當我們來到名為A的情緒山頭時,好好接納它,原來我現在有A情緒的自己,然後告訴自己:「好,謝謝你的出現,我允許自己可以有這種情緒,但我不想持續這個狀態的自己,我要下山了」,而往下一個山谷或山頭爬去,這就過去了。 這才是真正的活在當下,而不是讓自己一直停留在過去的懊悔或糾結哪邊沒做好,或煩惱未來該怎麼辦。 但我也不是全盤否認心理學,它既然能長存於世間,就有它存在的道理,只是覺得在這條路上不是太容易活出真正的自己,所以如果去諮商的時候並不會讓你真正舒服,而處處心裡有刺,其實你自己的內心都在警惕和告訴你,這不是你要的地方和對待自己的方式。 - 我覺得小潤你在這段時間的過程問心很多,這是蛻變的跡象,雖然不容易甚至很痛苦,但我覺得從你這段時間的文章看來,你變得越來越好,也越來越棒,很勇敢,也更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我相信你有天就能找到屬於自己和自己相處及對待世界的模式,那時候的你就無所畏懼👍
marsha小潤-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29
誠熙 我覺得可能是我寫得不夠好,讓你有些誤解心理諮商的探索情緒。 心理學的探索情緒並不是讓自己一直停留在過去的懊悔或糾結哪邊沒做好,或煩惱未來該怎麼辦。而是看見情緒存在的意義試著去理解它、接納它。 我理解誠熙你所要表達的意思,但是實際上心理學探索情緒的意義跟你想得不一樣,你有機會的話可以看看『腦筋急轉彎』這部電影,你會有不一樣的體悟的。
avatar-img
marsha小潤心靈破碎修復之路
80會員
222內容數
心靈受重創後碎成無數碎片,從創傷慢慢修復自己的心之路。
2025/06/28
「正因為我們是人,所以不可能完美!既然如此,那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吧!或者我們可以為所有不完美的事物發聲,給予他們適當的愛和溫暖,一起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完美!」她不再感到迷惘和沮喪,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希望和信心。她知道,自己已經找到了前進的方向,她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更多的人,去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Thumbnail
2025/06/28
「正因為我們是人,所以不可能完美!既然如此,那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吧!或者我們可以為所有不完美的事物發聲,給予他們適當的愛和溫暖,一起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完美!」她不再感到迷惘和沮喪,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希望和信心。她知道,自己已經找到了前進的方向,她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更多的人,去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Thumbnail
2025/06/28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困惑,不知道自己的獨特性是什麼。其實,獨特性並不是指妳擁有一些與眾不同的才能或特質,而是指妳的個人風格、價值觀、興趣愛好等等,這些東西加起來,就構成了獨一無二的妳。」
Thumbnail
2025/06/28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困惑,不知道自己的獨特性是什麼。其實,獨特性並不是指妳擁有一些與眾不同的才能或特質,而是指妳的個人風格、價值觀、興趣愛好等等,這些東西加起來,就構成了獨一無二的妳。」
Thumbnail
2025/06/26
「所以,對諮商師來說,讓個案感覺到安心、放心,就是情境營造成功。一旦個案能夠信任諮商師,願意敞開心扉,諮商才能夠順利進行。」 「但是,一旦這個安心、放心的諮商濾鏡破滅,妳就會對諮商產生質疑、疑慮、懷疑,甚至是否定效果。這代表妳在對諮商師控訴著她的諮商失敗,認為諮商室跟外面的環境沒兩樣。」
Thumbnail
2025/06/26
「所以,對諮商師來說,讓個案感覺到安心、放心,就是情境營造成功。一旦個案能夠信任諮商師,願意敞開心扉,諮商才能夠順利進行。」 「但是,一旦這個安心、放心的諮商濾鏡破滅,妳就會對諮商產生質疑、疑慮、懷疑,甚至是否定效果。這代表妳在對諮商師控訴著她的諮商失敗,認為諮商室跟外面的環境沒兩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與其說被諮詢,倒不如說透過諮詢看見自己!
Thumbnail
與其說被諮詢,倒不如說透過諮詢看見自己!
Thumbnail
我們在生活中會面臨各種心理困擾和壓力,但不確定自己是否需要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幫助。當你感到長期的壓力或焦慮無法自行處理時,這可能是一個需要心理諮商的信號。
Thumbnail
我們在生活中會面臨各種心理困擾和壓力,但不確定自己是否需要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幫助。當你感到長期的壓力或焦慮無法自行處理時,這可能是一個需要心理諮商的信號。
Thumbnail
通過心理測驗找到自己的情緒主角,並強調了心理測驗如何協助個人探索自己,提供了不同的視角和促進自我接納的方法。此外,文章還提供了個人成長的行動計劃和改進方向。如果你對心理測驗感興趣,這篇文章將是一個很好的參考。
Thumbnail
通過心理測驗找到自己的情緒主角,並強調了心理測驗如何協助個人探索自己,提供了不同的視角和促進自我接納的方法。此外,文章還提供了個人成長的行動計劃和改進方向。如果你對心理測驗感興趣,這篇文章將是一個很好的參考。
Thumbnail
#璞成歡慶九周年回饋講座 #掌握心理健康關鍵技能 #學會做自己的療傷者 □你是否常感到孤獨無助,缺乏家庭、社會或友情的支持? □你是否曾經因各種原因無法立即獲得專業心理輔導,例如財務限制或地理位置? □你是否渴望提升自我認識、增強心理韌性並實現個人成長? □你是否希望了解
Thumbnail
#璞成歡慶九周年回饋講座 #掌握心理健康關鍵技能 #學會做自己的療傷者 □你是否常感到孤獨無助,缺乏家庭、社會或友情的支持? □你是否曾經因各種原因無法立即獲得專業心理輔導,例如財務限制或地理位置? □你是否渴望提升自我認識、增強心理韌性並實現個人成長? □你是否希望了解
Thumbnail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有時我們需要勇敢地打開心扉,尋找真正的自己。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和心理師的晤談中,逐漸放下偽裝,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透過與心理師的對話,慢慢地找回自己並接納自己的過程。心理師成為了作者生活中的重要陪伴,陪著他走過情感的起伏。
Thumbnail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有時我們需要勇敢地打開心扉,尋找真正的自己。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和心理師的晤談中,逐漸放下偽裝,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透過與心理師的對話,慢慢地找回自己並接納自己的過程。心理師成為了作者生活中的重要陪伴,陪著他走過情感的起伏。
Thumbnail
心理治療其中一個重要的目標,正是在所謂身心疾病的背後,試著找尋與看見那個獨一無二的你, 並讓你能夠成為那個獨一無二的自己。
Thumbnail
心理治療其中一個重要的目標,正是在所謂身心疾病的背後,試著找尋與看見那個獨一無二的你, 並讓你能夠成為那個獨一無二的自己。
Thumbnail
★自我心理學會讓你驚喜的發現自己的寶藏, 原來不必苦苦向外尋求答案,好好的開發自己現有的資源就足夠了!
Thumbnail
★自我心理學會讓你驚喜的發現自己的寶藏, 原來不必苦苦向外尋求答案,好好的開發自己現有的資源就足夠了!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心理學讓人知道為何在某些情境,人會有這些行為產生。而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應該在於給大家一個方向去嘗試,讓自己有機會透過心理學有機會變成更理想的自己。而這些方法沒想到出奇地容易,你一定會想試試看......
Thumbnail
心理學讓人知道為何在某些情境,人會有這些行為產生。而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應該在於給大家一個方向去嘗試,讓自己有機會透過心理學有機會變成更理想的自己。而這些方法沒想到出奇地容易,你一定會想試試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