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衝突

含有「文化衝突」共 2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在二十多年前我很年輕的時候,我有段時間在深圳工作,收的薪水是人民幣。那時我跟其他香港差不多年齡的人,談及深圳的生活時,通常都是意見有很大衝突。因為他們看到的深圳跟我的太不一樣。 那是應該是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期,在他們的形容中,深圳是個很好的地方,非常的先進光鮮,到處都是華麗的高樓大廈,五光十色,消
  相信大家還猶記2015年,一名敘利亞庫德族3歲兒童艾蘭·庫迪(Alan Kurdi),因偷渡遇難,陳屍在沙灘上的照片。   《歡迎來住我家》(Welcome to Germany)是一部2016年上映的喜劇電影。內容正是描述2015年的「歐洲難民危機」(European refugee cri
Thumbnail
從「我的孩子很乖」到文化差異的衝擊與擔任外師保母的人生體驗,探討臺灣社會人情世故與西方直接的文化差異,反思「乖」的定義與「互相」的界限。
Thumbnail
作品連結︰小粉紅事件簿 ​​​​​​​ 在這個作品中,我發掘出自己也不曾知道的黑暗面。 我深究了自己和他人之間的文化衝突,每日都磨練了我表達不滿的技巧。 我觀察到自己如何深受膽小和虛榮的折磨。 我看透了自身在歷史洪流中的無力和渺小。 我感激了自己精神上的淵源,理清了自己邏輯形成的理由。
當青春期追星遇上媽媽的價值觀底線,我選擇誠實說出我的立場。她想飛去上海朝聖偶像潮牌,而我只看到一場不理性的消費風暴。作為單親媽媽,我願意支持她的熱情,但更希望她學會怎麼帶著底線去喜歡自己的偶像。
Thumbnail
許文德是一名四十幾歲的機械維修技師,是家中的獨子(指為家中唯一「男性」小孩,而非獨生子),工作穩定,與父母親同住,有過戀愛經驗,但已單身許久。而在機緣巧合之下,文德透過了母親朋友的介紹,輾轉認識了一名三十初歲的越南女子阮芳玲⋯⋯
Thumbnail
「外籍新娘」這個詞對於 90 年代的台灣人來說並不陌生。當時,許多台灣男子會遠赴中國或東南亞國家迎娶當地女性,而這一稱呼也成為社會對她們的普遍標籤。2003 年,部分台灣人認為這個詞有歧視之意,於是舉辦一場「請叫我 ,讓新移民女性說自己」的徵文活動。最終,多數女性希望被稱呼為「新移民女性」。
Thumbnail
2024年9月在艾美頒獎典禮上(Emmy Awards)連奪18獎的幕府將軍(shogun),囊括最佳劇情類男主、女主及最佳劇集獎絕對實至名歸。植基於James Clavell的原著小說,劇本主創由電影獨行俠(Top Gun: Maverick)編劇Justin Marks及其美籍日裔妻子Rac
Thumbnail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4/10/20
西方人對日本有刻板印象,咦,我可能也有。😄 巍峨的宮殿、枯山水的庭園、為了效忠與榮譽,犧牲生命視為當然...,剛剛看宣傳片,這部幕府將軍應當都摻入了,唯美又緊湊。一句「活棋有活棋的用法,死棋有死棋的用處。」也把宮廷的鬥爭刻劃得淋漓盡致了。 謝謝bookarchery推薦好劇,懂欣賞,文筆又好,就是我認識的bookarchery。❤️
bookarchery-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20
陽台觀察者 有刻板印象很正常,每個人大概多少都有,加上文化屬性不同,有更是不足為奇。該劇節奏緊湊,類似紙牌屋(house of cards)或者succession現代版吧!不過日本的服裝道具背景實在沒話說,精美絕倫啊!謝謝觀察者喜歡我的分享🙌🙌
在尼日利亞定居的香港女性分享她在當地遇到的文化衝突和困惑,尤其是周圍人對她的稱呼,帶著一絲幽默和無奈。
Thumbnail
真的變雞了,哈哈
如果說在英國看的20部電影,那一部讓我最有感,不做第二人想,絕對是《我的希臘婚禮》。為什麼?我的室友裡就有兩個希臘人,看完電影後再對照他們的日常生活,相似度還真的頗高,容我之後再來分享。
Thumbnail
5/5我的希臘婚禮
挺喜歡這部電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