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媽媽日常#1|青春期追星 × 媽媽底線 × 價值觀衝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她想飛去上海不是為了旅遊,而是為了「偶像潮牌」?!

你家的青春期孩子也在追星、追潮牌嗎?

你家的青春期孩子也在追星、追潮牌嗎?


我不是那種一天到晚談政治的人。

但必須誠實說,我對「找大陸代購」和「瘋去大陸旅遊」這件事,一直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排斥感。


那種感覺不是仇視,而是一種本能的反抗—

有些價值觀,我無法妥協;有些情緒,我還沒準備好放下。


作為單親媽媽,我面對青春期孩子的追星行為,不只感到衝擊,更在思考價值觀與消費選擇的界線。

所以,當我家那位青春期的孩子突然說出:「媽~我想去上海!」


我反射性地回:「蛤?幹嘛去?為什麼?」


🎬她追的不是一個人,是一整個偶像潮流世界

媽媽該煩惱要不要去朝聖菜市場的週年慶吧

媽媽該煩惱要不要去朝聖菜市場的週年慶吧


她最近迷上了多位中國的男明星偶像,迷到會上網找大陸代購、研究潮牌設計、追蹤潮牌店地點與開幕日程,甚至認真跟我討論:「如果可以飛去上海,我要朝聖一下。」

「我想買他設計的手鏈、鞋子,那是一種精神。」她說得堅定又熱血。

我內心OS:「那我是不是也該朝聖一下菜市場週年慶?」🙄


💥當青春期追星遇上媽媽底線,我為什麼會爆炸?


一、這不是旅行,是消費偶像的衝動

她嘴上說的是「我想去旅行」,但我知道她真正想的是:「我要買到那件明星同款」。


這不是對一個地方的探索,而是對消費慾望的投降


作為一個有思辨力、有原則的媽媽,我最受不了的是:

「花大錢去一個我無法認同的國家,只為滿足一場網路潮流幻象。」


我不想當那個什麼都說「不可以」的老派家長,

但我更不願讓「愛偶像」變成「盲目被商業操控的行為」。



二、我不是討厭中國,而是清楚那裡的風險

我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者,而是清楚知道那邊的政治氛圍與文化操作手法。


我知道他們如何把娛樂與民族自豪感綁在一起,讓年輕人甘願自我投降。


所以我當然會擔心,她不只是被偶像洗腦,還可能會在未來,為這個體系合理化甚至背書。


三、我是單親媽媽,錢要花在對的地方

我不是因為「小氣」才拒絕,而是因為我太清楚:


錢該花在哪裡,才能真正讓她有未來。


我是單親媽媽,撐起一個家。

怎麼可能為了偶像週邊加上一趟上海購物之旅,把儲蓄往外燒?

這不是計較,而是底線。


👩‍👧媽媽的立場這樣說出口

我沒有發火,也沒有冷處理。

我選擇在一個安靜的晚上,這樣告訴她:

好好的來場親子溝通

好好的來場親子溝通


「我知道你真的很喜歡他,也知道你不是只想買東西,而是想靠近你喜歡的世界。

但我現在沒有辦法,也沒有意願花這筆錢去一個我極度不認同的地方。這不是因為我不支持你,而是因為我對那個地方的價值觀與作法,完全無法接受。

就像你會為偶像的堅持一樣,媽媽也有媽媽的堅持。

這叫做原則,不是針對你。

我希望你能慢慢學會,喜歡一個人不一定要盲目追隨,

而是找到方式,在這個世界裡活得有個性、有底線,也有你自己的判斷。」

我是站著說話的媽媽,不是跪著花錢的提款機

我是站著說話的媽媽,不是跪著花錢的提款機


最後,我也加上一句 Boss 媽媽語錄:

「我是站著說話的媽媽,不是跪著花錢的提款機。」


💌青春期 × 媽媽底線,對決未完待續

青春期的孩子會用各種方式表達熱情,有時候方式讓人傻眼,但情感是絕對認真的。

青春期的崇拜與媽媽的煩惱對決

青春期的崇拜與媽媽的煩惱對決


而我們這些做父母的,總是在「想保護 vs 想放手」的邊界上反覆掙扎。

這次的「上海朝聖風波」還沒結束,

但我想先記下這段場景對話,

給我自己,也給每一位正在陪伴青春期孩子追夢又追星的家長。


🌱互動邀請

你家孩子也有過讓你瞬間爆炸的追星操作嗎?

價值觀 vs 青春期的熱情

價值觀 vs 青春期的熱情


或是你曾因為價值觀不同,而難以支持他們的選擇?

留言告訴我吧,也讓我知道,我不是唯一在「媽媽 vs 青春」戰場上迷路的人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是雞湯,是我認真活著的日常
29會員
54內容數
嗨,我是 Vicki,一名探索生活平衡的長照社工,也是正念學習者。我不灑雞湯,不賣熱血,只寫下生活中真實而微小的力量。在這裡,你會看到關於照顧者、身心平衡、自我對話和親子關係的故事。希望你能在這些文字中,找到曾經的疲憊和內心的溫柔。
2025/04/29
女兒長大了,媽媽卻哭了。不是因為難過,而是那種見證孩子獨立、懂事、自主的瞬間,讓人忍不住熱淚盈眶。這是一場關於母女關係、陪伴與自我肯定的靈魂儀式,一場不為悲傷、只為愛與驕傲的哭泣。寫給每一位在成長路上努力著的媽媽,也寫給那個從未放棄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4/29
女兒長大了,媽媽卻哭了。不是因為難過,而是那種見證孩子獨立、懂事、自主的瞬間,讓人忍不住熱淚盈眶。這是一場關於母女關係、陪伴與自我肯定的靈魂儀式,一場不為悲傷、只為愛與驕傲的哭泣。寫給每一位在成長路上努力著的媽媽,也寫給那個從未放棄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4/27
當我在育兒的混戰現場,沒有人可以仰賴,我選擇讓 AI 成為我的教養夥伴。這篇文章分享我如何運用 GPT + 星盤、人類圖、八字、MBTI,協助我更理解女兒,也幫助你開啟一段「不貼標籤,但有方向」的教養旅程。
Thumbnail
2025/04/27
當我在育兒的混戰現場,沒有人可以仰賴,我選擇讓 AI 成為我的教養夥伴。這篇文章分享我如何運用 GPT + 星盤、人類圖、八字、MBTI,協助我更理解女兒,也幫助你開啟一段「不貼標籤,但有方向」的教養旅程。
Thumbnail
2025/04/26
她說話像在放火,我卻學會了不再滅火。我不是不會當媽媽,只是太久沒聽懂她的聲音。這篇記錄我如何透過AI與命理工具,重新看懂女兒的情緒與靈魂,也慢慢找回我們之間的連結。
Thumbnail
2025/04/26
她說話像在放火,我卻學會了不再滅火。我不是不會當媽媽,只是太久沒聽懂她的聲音。這篇記錄我如何透過AI與命理工具,重新看懂女兒的情緒與靈魂,也慢慢找回我們之間的連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像是個情境題,看完後你能比較同理誰呢? 又該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 A在離職後的3月,又與論及婚嫁的同居男友分手,身在異地,頓時沒了去處,家裡整天吵吵鬧鬧的母親更不是她的避風港,令她完全不想回家投靠父母,她馬上想到了爸媽的大學同窗好友邱阿姨也住在這城市,每年逢年過節都有去拜訪,小時也都喊乾爸乾媽長
Thumbnail
這像是個情境題,看完後你能比較同理誰呢? 又該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 A在離職後的3月,又與論及婚嫁的同居男友分手,身在異地,頓時沒了去處,家裡整天吵吵鬧鬧的母親更不是她的避風港,令她完全不想回家投靠父母,她馬上想到了爸媽的大學同窗好友邱阿姨也住在這城市,每年逢年過節都有去拜訪,小時也都喊乾爸乾媽長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單親孩子的故事,他在學業和工作中努力奮鬥,對金錢的價值觀以及家庭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體會。文章描繪了他的掙扎以及追尋自己價值的過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單親孩子的故事,他在學業和工作中努力奮鬥,對金錢的價值觀以及家庭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體會。文章描繪了他的掙扎以及追尋自己價值的過程。
Thumbnail
透過回顧媽媽的言行,反映出她在專制威權社會長大的思維,以及重視面子、現實生活與電視劇之間的落差。這篇文章探討過去和現在的社會價值觀的分歧,影響給她和她的價值觀帶來的變化和衝突。
Thumbnail
透過回顧媽媽的言行,反映出她在專制威權社會長大的思維,以及重視面子、現實生活與電視劇之間的落差。這篇文章探討過去和現在的社會價值觀的分歧,影響給她和她的價值觀帶來的變化和衝突。
Thumbnail
很顯然...如果沒有家裡的支持,她根本沒辦法完全學業。 如果,現下要靠自己去打工賺錢,賺學費,她又沒有工作經驗,她該....怎麼辦? 現實的問題,如果沒有解決,她是不可能斷開家裡,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畢竟過去那麼些個日子裡,她的一切都掐在媽媽手裡。 想到這,齊悅更是心煩... 百般
Thumbnail
很顯然...如果沒有家裡的支持,她根本沒辦法完全學業。 如果,現下要靠自己去打工賺錢,賺學費,她又沒有工作經驗,她該....怎麼辦? 現實的問題,如果沒有解決,她是不可能斷開家裡,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畢竟過去那麼些個日子裡,她的一切都掐在媽媽手裡。 想到這,齊悅更是心煩... 百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