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飛去上海不是為了旅遊,而是為了「偶像潮牌」?!

你家的青春期孩子也在追星、追潮牌嗎?
我不是那種一天到晚談政治的人。
但必須誠實說,我對「找大陸代購」和「瘋去大陸旅遊」這件事,一直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排斥感。那種感覺不是仇視,而是一種本能的反抗—
有些價值觀,我無法妥協;有些情緒,我還沒準備好放下。
作為單親媽媽,我面對青春期孩子的追星行為,不只感到衝擊,更在思考價值觀與消費選擇的界線。
所以,當我家那位青春期的孩子突然說出:「媽~我想去上海!」
我反射性地回:「蛤?幹嘛去?為什麼?」
🎬她追的不是一個人,是一整個偶像潮流世界

媽媽該煩惱要不要去朝聖菜市場的週年慶吧
她最近迷上了多位中國的男明星偶像,迷到會上網找大陸代購、研究潮牌設計、追蹤潮牌店地點與開幕日程,甚至認真跟我討論:「如果可以飛去上海,我要朝聖一下。」
「我想買他設計的手鏈、鞋子,那是一種精神。」她說得堅定又熱血。
我內心OS:「那我是不是也該朝聖一下菜市場週年慶?」🙄
💥當青春期追星遇上媽媽底線,我為什麼會爆炸?
一、這不是旅行,是消費偶像的衝動
她嘴上說的是「我想去旅行」,但我知道她真正想的是:「我要買到那件明星同款」。
這不是對一個地方的探索,而是對消費慾望的投降。
作為一個有思辨力、有原則的媽媽,我最受不了的是:
「花大錢去一個我無法認同的國家,只為滿足一場網路潮流幻象。」
我不想當那個什麼都說「不可以」的老派家長,
但我更不願讓「愛偶像」變成「盲目被商業操控的行為」。
二、我不是討厭中國,而是清楚那裡的風險
我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者,而是清楚知道那邊的政治氛圍與文化操作手法。
我知道他們如何把娛樂與民族自豪感綁在一起,讓年輕人甘願自我投降。
所以我當然會擔心,她不只是被偶像洗腦,還可能會在未來,為這個體系合理化甚至背書。
三、我是單親媽媽,錢要花在對的地方
我不是因為「小氣」才拒絕,而是因為我太清楚:
錢該花在哪裡,才能真正讓她有未來。
我是單親媽媽,撐起一個家。
怎麼可能為了偶像週邊加上一趟上海購物之旅,把儲蓄往外燒?
這不是計較,而是底線。
👩👧媽媽的立場這樣說出口
我沒有發火,也沒有冷處理。
我選擇在一個安靜的晚上,這樣告訴她:

好好的來場親子溝通
「我知道你真的很喜歡他,也知道你不是只想買東西,而是想靠近你喜歡的世界。
但我現在沒有辦法,也沒有意願花這筆錢去一個我極度不認同的地方。這不是因為我不支持你,而是因為我對那個地方的價值觀與作法,完全無法接受。就像你會為偶像的堅持一樣,媽媽也有媽媽的堅持。
這叫做原則,不是針對你。
我希望你能慢慢學會,喜歡一個人不一定要盲目追隨,
而是找到方式,在這個世界裡活得有個性、有底線,也有你自己的判斷。」

我是站著說話的媽媽,不是跪著花錢的提款機
最後,我也加上一句 Boss 媽媽語錄:
「我是站著說話的媽媽,不是跪著花錢的提款機。」
💌青春期 × 媽媽底線,對決未完待續
青春期的孩子會用各種方式表達熱情,有時候方式讓人傻眼,但情感是絕對認真的。

青春期的崇拜與媽媽的煩惱對決
而我們這些做父母的,總是在「想保護 vs 想放手」的邊界上反覆掙扎。
這次的「上海朝聖風波」還沒結束,
但我想先記下這段場景對話,
給我自己,也給每一位正在陪伴青春期孩子追夢又追星的家長。
🌱互動邀請
你家孩子也有過讓你瞬間爆炸的追星操作嗎?

價值觀 vs 青春期的熱情
或是你曾因為價值觀不同,而難以支持他們的選擇?
留言告訴我吧,也讓我知道,我不是唯一在「媽媽 vs 青春」戰場上迷路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