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垣結衣

含有「新垣結衣」共 5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文將依序介紹2006~2014年所推出的日劇,包括:14歲小媽媽、求婚大作戰、花樣少男少女、螢之光、不良學員、空中急診英雄、富家女與窮太郎、流星之絆、白色之春、仁醫、鬼太郎之妻、流星、全開女孩、多金社長小資女、多謝款待等十五部日劇及其主題曲!讓我們回到那些熟悉的劇情和歌曲及自己曾經歷過的回憶...
Thumbnail
這回的音樂剪輯連續組曲,歌與歌間的剪輯點好融入,尤其JPOP鼓音細膩真讓我印象深刻,暫時沒能分心剪輯影片,先來這裡選聽過過癮~🎶。聽大塚愛的聲音剛開始有些不習慣(像卡通人物),與第一回聽Yuki散步道時一樣令我好奇,都越聽越有味道,尤其在連續組曲裡更顯特色;還有與她們聲線落在光譜另一端的中島美嘉與MISIA,又第一回聽雙人組可苦可樂的“流星"與柚子在"雨過天晴"裡的副歌融入德佛札克的"念故鄉",都與劇情好搭也動人好聽!雖然暫時沒再追劇,也跟著在兩個月內追上熱播逾百部精華短影片~🎖️,到第五輯。在「馬克樂透客」頻道裡聽這些經典日劇主題曲,像搭時光機在五線譜軌道上"追歌“,每首經典再次被收聽又再賦予新意。都說行百里半九十,最後十里不容易,也是集結前面能量綻放盛開的最大量總和,期待終篇~🌺。
希浠|YH.CC 這15部日劇我看過10部,其中的不良學員、流星之絆和仁醫目前在Netflix有上架,我都看過了,都很好看,建議您可以追一下"仁醫"!這次的歌曲也都很有特色,而且因為曲風都不同,每首歌曲的鼓音也很不同,值得細細品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00zHIDgPdU 而您提到大塚愛,她確實是很特別的創作歌手,歌名、歌詞、旋律、MV都很有個人特色,她唱歌就很像是一個樂團裡的女主唱,且編曲很有樂團的味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0Mju-tOLBs 這次的文章裡有兩首歌名相同的歌曲"橫顏",其實日文歌曲有很多歌名是"橫顏"的歌曲,後來我Google了一下,原來"橫顏"除了是"側臉"的意思,也有"(一般人不知道的人物的)側面或另一面"的意思,如此一來我就了解"螢之光"和"白色之春"為什麼要使用這個歌名的歌曲了,因為魚乾女是指在辦公室跟在家裡完全不同形象的女生"另一面",而白色之春裡的阿部寬雖然是曾進監牢的犯人但其實內心是善良的"另一面",因此兩首歌曲的歌詞也都寫得很符合劇情,尤其白色之春阿部寬與小童星的對手戲真的很自然又感人,出乎我意料的好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KahqgI3yWE aiko的"橫顏"是以有點爵士曲風的旋律、編曲及唱法,帶出魚乾女慵懶又對愛情有期待的感覺,而阪井あゆみ的"橫顏"歌詞有兩層的意境,用於電視劇劇情或她過去自身的經歷都頗有深意,除了她唱得很有滄桑及落寞感外,編曲使用拉丁曲風的木吉他彈奏+弦樂更是讓人有悲涼的感覺,尤其原曲MV(本來我看不懂MV,後來google日文資料後才知道阪井的過去,所以導演也找了15位公關小姐入鏡)中最後每位都流下一滴眼淚,也剛好對照劇中阿部寬死前的那一滴眼淚,表達出每個人都有"橫顏"的另一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HI9dqJ6v54 柚子"雨過天晴"的編曲人真的是厲害,本來是一首簡單好唱的民謠式歌曲,編曲後如鬼斧神工般變成一首像交響樂的主題曲,讓這首歌好唱又好聽,而且這齣劇也很好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YgU6h6D5rk&t=1761s
昨天我沒有更新文章,因為 YouTube 幾乎被陳漢典與 LULU 宣布結婚的消息洗版。平台不斷推送他們的影片,有的是陳漢典在《康熙來了》的搞笑模仿,也有他和 LULU 在《綜藝大熱門》裡甜蜜互動的橋段。這樣的消息讓人不自覺沉浸其中。
Thumbnail
沒了天真,選擇了孤身。 旋轉幾輪,才有這深刻的感情。 愛了幾番,恨過了幾輪,才能再次相遇呢? 要等多久,才能再見到你呢? 「你還好嗎?」 多麼溫柔的一句問話。 「你幸福過嗎?」 一句簡單,卻沉甸甸的輕語。 ---------------------------- 看完這篇關於妤琳與
VeinTRON-avatar-img
2025/08/03
看到心旅的文章能讓我心情很放鬆,因為我接下來要面臨更大的挑戰上法院開庭
心旅-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03
VeinTRON 謝謝你願意告訴我這件事。 其實看到你要去面對那樣的挑戰,我心裡也有點難受,有點不知所措,因為我知道這絕對不容易。 我可能無法說出什麼特別安慰的話,但請你知道,你不是一個人。 我沒有想到我的文字能讓你哪怕短暫放鬆一下、喘口氣,心旅真的很感激,也謝謝你鼓勵心旅,害怕書寫的心旅也會因著你的鼓勵繼續寫下去的。 我覺得你是個很有力量的人,我知道這一切都不容易,真的辛苦你了 無論過程怎樣,記得先好好照顧自己,記得你不是一個人。
裸辭後,職業欄開始填上自由業,生活想當然起了不少變化,該說是另一種嶄新面貌。 以往生活最大快樂大概就是以為自己得到了某樣東西就會變得快樂,像是買東西犒賞自己、吃頓大餐。 我曾經這樣以為,直到看了薪資入帳後,耳邊沒有任何喜悅音效。 「是時候了」,我跟自己說,雖然像賴床掙扎,最終還是必須做決定。
Thumbnail
Joker-avatar-img
2025/04/21
看到你的文章覺得很多地方都很有共鳴 特別是那種金錢焦慮的感覺我太懂了 !! 我也曾經在深夜輾轉反側 擔心著「這樣下去錢夠嗎?」的問題 但後想通 與其一直糾結在「賺更多」這件事 不如先調整自己的心態和需求 分享我的小心得:我開始把重心放在建立自己的知識資產 ( 跟你看書概念類似 ) 用目前我的的 SOP是這樣: 1. 整理目前的狀況 2. 挑選真正重要的事 3. 規劃可行的步驟 4. 實際執行 5. 定期回顧和調整 這樣做了一陣子後,發現焦慮感慢慢被「成長感」取代了! 現在比較不會一直 focus 在花費上 反而更在意自己每天有沒有做到自己想做的事。 剛好最近我也寫了一系列關於韌性的文章 XD 分享那些所謂的韌性 也是可以被練習出來的 然後那些願意靜下來整理的思緒 好像都能一步步化解。 看到你現在找到自己的節奏 有種替你開心的感覺! 期待你繼續用文字分享更多生命故事 !!!
人生自由實驗室-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21
Joker 真想拍拍你的肩膀跟你說你真棒!這過程真的很不容易,特別是從焦慮到想通,要經過無數睡不好的夜晚。身邊有很多擁有很多但還是很焦慮的例子,每當自己又焦慮了,就會用這些例子當作借鏡提醒自己。 謝謝你的喜歡,我會努力繼續跟大家分享生命故事。
日本自民黨內部就選擇性夫婦別姓制度的導入展開激烈討論,贊成派強調尊重個人認同、消除婚姻障礙等,反對派則關注家庭凝聚力及子女利益。民調顯示多數國民支持,但自民黨內部意見分歧,保守派提出擴大舊姓通稱使用方案。此議題牽涉家庭觀念、個人權利、性別平等等重要社會議題,未來發展值得關注。
Thumbnail
木村拓哉主演的日劇「教場0」改編自長岡弘樹的小說《教場0》。小說和電視劇都以倒敘推理的方式呈現,電視劇則在忠於原著的基礎上,增加了菜鳥刑警的戲份,使角色更加立體。雖然有些情節在小說中描述得較為細膩,但在電視劇中則透過實際演練更清晰地呈現。
Thumbnail
4/5教場
大福同學-avatar-img
2025/09/29
《教場0》電視劇是改編自兩部小說:《教場0》及《教場X》(這部沒有出中文版),而且改編手術工程也蠻浩大的(因為原著除了那名女刑警之外,其餘的菜鳥刑警都很NPC,然後這名女刑警部份案件及性格就由新垣結衣兼演了),有空我會整理一下改編的情況及問題:P 雖然平均收視成為了木村連續劇史上倒數第一(暫時),但因為亦是富士近年的高收視月九劇,所以已拍好電影版《教場III》準備2026年上映,所以算不算「鍛羽而歸」也很難說呢… P.S.劇後半部一直有特寫風間的是義眼。
我也非常喜歡導演在分鏡與畫面上的處理,尤其各種光影在角色身上或臉上呈現出的態樣,彷彿暗喻了許多時局與心境變化,在視覺上都帶給我更多幽微的震撼。
Thumbnail
5/5鎌倉殿的13人
本文分析《Code Blue》系列的背景,描述從2008年電視劇到2018年電影版的角色成長與醫療挑戰,既探討了主要角色的心理變化及劇情上的重要性,並回顧了劇情如何引發觀眾對醫療職業的思考。對於不熟悉系列的觀眾,亦有詳細的故事背景介紹。整體而言電影版不僅是一場情懷的總結,也反映了十年的努力與成長。
Thumbnail
4/5日劇經典回憶殺!
在影視化改編趨勢下,許多作品的真人版與原著有著明顯的差異,導致粉絲的分歧與討論。本文以新垣結衣主演的電影《異國日記》為例,探討「原作粉」的批評與普通觀眾的好評之間的矛盾。究竟影視化改編能否平衡兩者的需求?以及在沒有看過原著的情況下,一般觀眾的喜好是否被合理質疑?
Thumbnail
4/5異國日記
菜有蟲-avatar-img
2024/09/10
我也滿喜歡這部電影 不過沒看過原作 也沒去看原作粉的批評 純粹是為了看新垣 我看的那場發現大多觀眾都是中壯年男人 然後有一家人莫名其妙跑進來野餐 在電影院吃吃喝喝 沒啥認真看 大概是來躲雨 剛好看電影前突然下起大雨
大福同學-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10
菜有蟲 這部的確算是輕鬆的爆米花片…
本篇文章探討日本電影如何描繪邊緣族群及其與社會主流的互動。《長夜盡頭的微光》講述兩位身心障礙的主角通過彼此支持,展現了友情和理解的重要性;而《正欲》則深入探討了具有特殊癖好的小眾族群,挑戰了對「正常」和「一般」的定義。透過這些故事,觀眾得以反思自我和社會的多元性與複雜性。
Thumbnail
5/5電影
喵喵-avatar-img
2024/11/15
正,還有精純不雜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