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昌

含有「楊德昌」共 7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楊德昌用一場夢境,揭露一名守規矩的醫生如何在壓抑社會中失控崩潰。《恐怖份子》不是尋找真兇的故事,而是對於制度、婚姻與努力無效的深刻控訴。當李立中發現信仰瓦解,那最後的槍聲,不是殺意,而是無聲的絕望。誰才是真正的恐怖份子?也許是這個讓人無處可逃的社會本身。
Thumbnail
5/5恐怖分子
當1993年,奧黛莉赫本因癌症離世,《直到永遠》便成了她的最後銀幕演出,就像「Smoke Gets in Your Eyes」這首歌的不朽,她的最後一個角色也成了一種餘音、一段餘暉,就像是不言而喻的祝福,也是逝者之愛的最後擁抱。
Thumbnail
其實大多數的漫畫要比攝影集多了一個元素:文字,以圖為主文為輔更多時候也被視為一種敘事藝術,相較起來攝影和電影的關係就較為單純和互為一體系和邏輯:所有動態的影像都可被拆解成一格格或一張張的靜態圖像。
Thumbnail
下圖展示台灣、香港、大陸三地電影1996年-2024年在歐洲的累積觀影人數: 首先看台灣電影。2000年前後,侯孝賢《海上花》、楊德昌《Yi Yi》等在歐洲打開市場;2000年,李安《臥虎藏龍》更上層樓,令台灣電影在歐洲票房接近千萬人次(圖中未展示);2015年票房貢獻來自侯孝賢《聶隱娘》
Thumbnail
最近陸續看了幾部電影 想不到至今碎影片花仍在腦中不時閃回的 卻是(?)以現在眼光來看 無論敘事方式 劇情節奏 甚至人物對白都偶爾令人有些消化不良的 八零年代老電影 -- --《恐怖分子》 那些流光搖曳 眼神流轉 壓抑空蕩 低溫的城市光景 以及彷彿命定的蒼白死亡 即使過了好一陣子 仍在空
Thumbnail
Kazama-avatar-img
2025/05/16
最後開槍了... 同時期還有一部類似的「黑皮與白牙」
nim-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16
Kazama 我恐怖分子好像也是在MOD上看的~
《一一》以一場婚禮開場,鋪陳出家庭、愛情與工作的多線交錯。楊德昌用長鏡頭捕捉生活的沉默與重量,讓觀眾看見日常裡的不完美與遺憾。從洋洋的童言童語到NJ的沉默善良,電影刻畫出我們都只能看見「一半人生」的無奈,而選擇就在於怎麼走完剩下的那一半。
Thumbnail
5/5一一
chezbig-avatar-img
2025/04/08
認真以各種不同角度分析給推
《放映週報》蔡主編精修語句通順好讀版|https://funscreen.tfai.org.tw/article/38703 (文章冗長,歡迎善用目錄) 採訪—黃以誠 文—黃以誠、顏皓軒 攝影—蘇郁涵 一、《不可能的任務》|電影之初 「我從小時候就很喜歡看電影,像是一
Thumbnail
以《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為例,對讀空音央自言受其啟發的楊德昌,除開作品選題、相似的人物設定和背後的意識形態,更有類似或刻意就意義上完全悖反的物件應用與手段。
Thumbnail
從那種時代過來的人,每個人心中的其實深深滿滿埋藏著呼之欲出的驚悚感。所以楊德昌與侯孝賢必定會處理這揮之不去的經驗遺緒。他們想透過這些作品搜尋同代人的記憶呼應...
Thumbnail
5/5青少年暴力
1984.07.22:丘丘合唱團:「雪克33」 民國73年7月22日,民生報有一則丘丘合唱團「雪克33」統一飲料宣傳廣告。    1987年黃韻玲《藍色啤酒海》帶來夏日浪漫,那首有羅紘武、庾澄慶合聲的超夯單曲〈訂做一個他〉,正是統一集團「Miss me蜜思蜜」飲料廣告歌,但這種新歌+飲料廣
Thumbnail
Kazama-avatar-img
2025/05/19
懷念的雪克33,買了要喝得先搖33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