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教養
含有「正向教養」共 49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囡仔話 tinytalks
2025/08/29
說書人|《我的身體哪裡最重要》|給孩子的第一堂身體自主課
很多家長一聽到「性教育」,直覺就是「孩子還小,太早了吧?」或自己也不知道怎麼談論這件事。 但事實上,性教育不是青春期才要開始,而是從孩子懂得「身體」這件事起,就應該慢慢建立。因為孩子每天都在經歷身體被觸碰:洗澡時、換衣服時、被親吻或抱抱時。這些日常動作,就是最好的教育時機。 如果我們選擇避而不談
#
繪本
#
親子
#
早教
喜歡
留言
養樂多之旅
2025/08/27
寫給一歲的你們|早產、托嬰與全職陪伴:雙胞胎成長路上的第一封生日信
從早產到托嬰,從哭泣到邁步,這一年是你們的成長,也是我們的學習。一歲只是開始,我們會陪你們走向更遠的旅程。
#
育兒生活
#
育兒日常
#
文字創作
4
留言
縫日子・暖時光
2025/08/20
別再誤解蒙特梭利!「不陪玩」是育兒神招?打破育兒迷思,找回親子間的平衡
本文探討「不陪玩能提升孩子專注力」的育兒迷思,指出蒙特梭利教育並非放任孩子不管,而是成人應提供支持性環境、觀察孩子需求,在孩子需要時給予協助與引導。文中強調陪伴是長期投資,並非短期操作,分齡與孩子的準備程度是陪伴選擇的根本。作者以自身經驗說明,陪伴的過程需要觀察、理解孩子的需求,選擇適切的陪伴方式。
#
溫柔教養
#
插畫日記
#
親子日常
2
留言
養樂多之旅
2025/08/19
調整生活的節奏|從托嬰適應到學會放手的失落與成長
從一打二的混亂,到孩子上學後的空蕩失落,我學會放手,也開始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
#
心靈成長
#
自我成長
#
親子教養
3
留言
地球旅行日記
2025/08/19
《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從49個練習開始,用鼓勵提升孩子的歸屬感與自我價值
《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從49個練習開始,用鼓勵提升孩子的歸屬感與自我價值 「追求優越與自卑感是同一種心理現象,如果我們沒有感受到自卑或落居下風,我們就不會有超越當下處境的期望。」-《阿德勒心理學講義》 近年正向教養經常被討論,與其看遍影片教我們怎麼正向教養,不如直接看書吧!了解基本概念,運用則
#
孩子
#
心理學
#
教養
2
留言
縫日子・暖時光
2025/08/15
妡妡小日子|三歲女兒模仿同學跪地,竟說『我不喜歡芬芬老師了!』老師的反應讓人暖心
3Y1M30D 3歲女兒妡妡愛模仿同學跪地,老師提醒後,妡妡表達不喜歡老師,並與妹妹結盟,隔天又說最喜歡老師。文中探討孩子情緒表達與行為背後的意義,肯定老師接納孩子情緒的態度,並反思教育方式。
#
親子日常
#
育兒日記
#
插畫日記
2
留言
養樂多之旅
2025/08/12
風雨之後的挑戰|從谷關暴雨到托嬰分離焦慮:雙胞胎父母的情緒與成長練習
旅途的風雨剛停,生活的挑戰又來。從谷關到托嬰的第一天,我們和孩子,一起學著面對分離與成長。
#
心靈成長
#
正向教養
#
親子教養
5
留言
縫日子・暖時光
2025/08/12
《媽媽,我這樣敲會不會沒禮貌?》——孩子不是不乖,而是在學著理解世界
外出用餐時,孩子敲碗發出聲音,常被視為「沒禮貌」。但那真的是孩子「不懂事」嗎?還是大人太急著套上社會化的框架?這篇文章分享我與妡妡之間的一段日常,也從分齡發展與心理動機出發,探討孩子越制止越故意的背後訊號。每個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有原因,而我們能做的,是學會溫柔地看見與說明,而不是急著糾正與否定。
#
親子日常
#
溫柔教養
#
育兒日記
2
留言
言橋英語
2025/08/07
正向教養。不用再叫警察把小孩抓走
以生活中常見的親子對話,反思家長背後的心理需求以及如何做出改變。
#
父母
#
孩子
#
親子教養
1
留言
縫日子・暖時光
2025/08/07
孩子的體貼,是愛的迴響:安全感與信任的培養
孩子的體貼,不是早熟懂事,而是源自於對關係的信任與安全感。當她感受到自己被理解、被接住,就會自然地用她的方式回應愛。那些看似成熟的舉動,其實不是學來的,而是在被溫柔對待的日常中,一點一滴長出來的。
#
溫柔教養
#
親子日常
#
育兒日記
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