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體悟

含有「生活體悟」共 1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一起來玩玩一個不一樣的自我介紹吧!  在IG上看影片時剛好看到有人玩一個很特別的自我介紹方式,規則是不能提到 家人、工作、愛好、宗教信仰、國籍種族。  很有趣的是,這是一場不僅僅是對他人的自我介紹,也是一場內心自白,對自己深挖後的重新自我認識。
Thumbnail
近年網上大量「閱讀心得」文章,甚至有網站、Podcast以書籍要點整理作為賣點,收費訂閱。因為他們看到一個市場: 人們愈來愈不願投放時間閱讀,只想快捷掌握要領。 走捷徑,是近年愈演愈盛的都市趨勢。 然而,到底短短幾篇閱讀筆記,能否真正促進你的成長? 1.專業與業餘的分別
Thumbnail
Vivi Hsu-avatar-img
2024/08/01
這篇的內容寫得很好,特別是每個人對每本書有不一樣的詮釋、解讀與共鳴,所以寫出來的書評也會因人而異,書評的多元性百花爭鳴。現在除了閱讀心得跟書評外,甚至還多了聽書(用聽的,聽完一整本書),像podcast一樣,讓重度用眼的現代人,眼睛可以適時的休息又能從書本吸收知識。個人覺得這些並沒有什麼不好,如果你的生活非常的忙碌,能透過這樣的方式獲取較為碎片化的知識,並沒有不好,總比完全都沒有好。但的確,如果剛好看到或聽到有共鳴的書評,推薦進一步買來閱讀。另外,爾偶可以去實體書店逛逛,有時會邂逅一本完全是在你閱讀類型與清單外,但卻意外的能讓你有共鳴的好書,也可以當作散步運動。
I'm just Ordinary-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01
Vivi Hsu 謝謝你得詳細分享,高興你來細讀我的文章😊😊是的,現代都市人愈來愈繁忙,私人時間很少,許多事也講求快捷、多工、效益。那些途徑確實能吸收點知識。然而,閱讀要真正有效益,沒什麼捷徑,好書只有親自細讀、讀懂讀透,才有真正的成長。當然,前提是,很想有更多私人時間你😌🥹
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曾提出「厭惡損失」這個研究, 一個人在地上撿到一千元,就會感到特別的興奮, 而這種開心程度很快就消失了。   同一時間, 若這一千元緊接著不見了, 則會感到非常的痛苦, 且失去產生的痛苦, 是撿到1千元開心程度的2倍至2.5倍。   也就是說, 失去的
Thumbnail
Joker-avatar-img
2025/04/15
看完你的文章 覺得我們很剛好的 有很多共同的體悟~ 我也很喜歡丹尼爾・卡尼曼的研究~ 今天我寫的文章剛好也用到他的「損失厭惡」 對你用拳擊手的比喻很有共鳴~ 現實的每一拳都是在讓自己變強~昨天我文章也有提到類似概念~我說那是在粹體 XD 最後那句「只怕你失去的是面對生活的勇氣」我也覺得很認同~ 重點果然不是失去了什麼 而是我們要用什麼態度去面對~ 真的~到處都需要勇氣 謝謝你寫了這麼有深度又充滿希望的文章,讓我感受到不同角度看待生活中的共同性~ 願你自我成長的方向~往自己滿意的方向走~
懸緝-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8
Joker 看到你花了時間認真回覆我的文章,讓我很感動;更開心的是,居然你的想法與我相似,可見你對生活也很有體悟,更能活在當下。很謝謝你的反饋,讓我知道我的文章可以讓人有所共鳴,在創作的路上也彼此互相打氣,加油!
年輕的我有時間,選擇省錢,中年的我有錢,所以用錢買時間~
自從聽了「大人的small talk 」廣播節目,#387集 後,對人生似乎變得比較容易釋懷……
Thumbnail
十多個年頭走過,曾經歷的一切、曾向你說過的話,此刻都裝在那玻璃瓶裡讓時間釀著,或許來日,我們都滲透那每一個當下的不明白
Thumbnail
熟齡文青-avatar-img
2022/12/03
如果和她不能回到過去,那麼就讓那些未說出的話在瓶子裡釀著。 那些想說的話期待另一位她傾聽。
申子辰-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2/08
確實是啊,如果回不到過去了,那就先留著,或許哪天會遇到可以說得出的時候。不過,這不由得讓我想到最初找到和氏碧的那位匠人。有時真的言語好說,但,心裡頭的卻不一定了
於是如何使用金錢,紮實的成了一種遊戲。從來以為自己是玩家,但直到理解世界上有許多套規則,才漸漸感知到自己其實才是被金錢牢牢制約,而使心靈僅能看待更有限的事物,並在不知覺中,做出了基於習性的抉擇。
Thumbnail
生活總是起起伏伏,有時候精彩,有時候無趣;有時忙碌,有時很閒,不知道大家喜歡過哪種生活?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