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波娃

含有「西蒙波娃」共 2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文探討「表示」一詞從佛教經文中的「呈現」之意,到現代漢語中用法翻轉的現象,並結合現象學、雞尾酒與AI模型創作的個人經驗,深入淺出地闡述詞語意涵的演變,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體會其深層意境。
一個片中角色、一個片外演員,她們巧合地都談著「他者的凝視」,究竟是怎麼回事? 今年前後有兩部電影(皆為聯影發行): <誘見巴黎最後探戈>(Being Maria, 2024),<頤和園>(Summer Palace, 2006)重映,儘管兩部片本身的主題大不相同, 卻都呈現了影像中的性愛場面對女
Thumbnail
從未讀過她的作品,以為她的文字會讓我有點難讀,但其實一點都不,我竟然只用一天零碎的時間就把它讀完了。好喜歡她用如此溫柔又優美的文字紀錄那些陪伴母親到人生最後的心情轉折以及各種不論是自我的梳理或是與母親之間的各種愛恨交織。
Thumbnail
面對一位服膺父權體制又對女兒們施展強烈控制欲的母親,因為意外跌倒而被診斷出癌症的時候,該用何種心情去陪伴?當看到母親在死亡面前展現出對生命的熱情,到底是否該告訴她臨終的真相? 法國作家暨哲學家西蒙・波娃在《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裡描寫母親的人生以及自己與妹妹在這段期間與母親相處的過程,並回望
Thumbnail
喵喵-avatar-img
2024/10/30
大部份的人都認為他人的情緖要負責,尤其是親人,但實際上每個人的情緖是自己的功課,生病更是病人本身要面對的,也無須內疚,愛父母並不代表就要喜歡父母,很多親子之間的矛盾都是邊界不清的。
射手媽咪婷婷-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30
喵喵 現在很多人還是被困在「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也會拿這句話來當作自己壓迫子女的合理藉口,其實都是很沈重的負擔。
  自由要能夠成立的前提在於,這一自由者是一個具有其獨特性與獨立性的個體。這樣的個體並不是某種漂浮在真空中或邏輯世界的理想實體,而必須要是一個在歷史與物理世界中,被孕育與生長出來的世界中的存有。於是,我們會明白到,自由是「對我的獨特處境與唯一觀看視角的表達」。
一個人不是聲而成為女性而是演變成女性------西蒙·波娃
所謂的被決定與自由,是一種零和遊戲,還是一種光譜上的象限呢
Thumbnail
西蒙·德·波娃說,人們總是覺得孤獨對女性來說是很可悲的。每到晚上,一個孤獨的女人會在煎蛋的平底鍋旁哭泣。但她認為在工作過後,有時間讓自己冷靜下來,會比不得不服侍丈夫子女、沒有時間吃東西更快樂。女性一定要保留一定範圍的自由和孤獨,無論是做夢、閱讀、聽音樂、思考或是做任何事情。即便再好的兩人,也會被一個
Thumbnail
邱欣儀-avatar-img
2024/08/02
感觸良多,謝謝分享!
鹿湖與萊姆樹-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05
邱欣儀 謝謝妳❤️
我渴望能見你一面,但請你記得,我不會開口要求要見你。。。。惟有當你也想見我的時候,我們的見面才有意義。愛也一樣,只有你也愛我,我愛你這件事情­才有意義。 ─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 
Thumbnail
這樣的男人的確很有魅力,卻也是不會為誰停下來的,讓我聯想到繁花的寶總。兩人都有讓女人意亂情迷的吸引力呢!腦內性感~
5 月-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6/06
林燃(創作小說家) 對啊,愛情的迷惑,真的是一時的。咱們英雌所見略同啊😂
雙向奔赴充滿畫面感,使我連結到兩個人破除時間、空間的限制,也想要抵達彼此身邊的畫面。帶點悲壯感與迫不得已的感覺,讓關係顯得獨特而彌足珍貴。但事實是人都是自己世界的老屁股,沒人應該理所當然服貼於自己的身心靈。為了找出最佳共識,在關係裡思考「如何讓對方以更無痛的方式處理認知落差?」成為我與伴侶的反思。
Thumbnail
文西與莉莎-avatar-img
2023/10/04
最近也在思考一段關係成立的前提、意義,你的文章讓我思考了一些,雙向是很重要的,任何關係只靠一個人都撐不起來。
閒人 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0/04
Vincci et Lisa 我也覺得討論這種事情很有趣呢~畢竟關係是自己與人事物間的關聯,如果談人與人的關係,那麼就會如Lisa所言「只靠一個人都撐不起來」。謝謝Lisa的閱讀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