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虛構寫作

含有「非虛構寫作」共 1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一段在中壢金石堂發生的真實故事,描述主角與同事間奇特的心靈感應,以及最終現實與超自然體驗的衝突與落差。
Thumbnail
一位臨時工在炎熱的暑假,前往鎖匙行打鑰匙的過程中,與老闆閒聊,意外聽聞老闆許多關於開鎖的故事,體會到一念之差的後果。
Thumbnail
零下六十八度是什麼感覺? 首先,零下二十度時,光是呼吸就會痛;在零下二十至四十度之間時,若將香蕉當槌子使用,有可能將釘子打進去;到負四十度時,熱水會在一瞬間變成雪。
Thumbnail
「喂,小泉,我是林經理,有空嗎?想和你討論一下新菜單的設計。」 一大早剛踏進公司,我就接到營業部林經理的電話。他提到新開店的計劃,想選擇近期推出幾款新產品當作茶點作為亮點,於是邀請我和西西一起參加會議,共同討論細節。 會議室裡,林經理合上筆電,語氣帶著些許輕鬆:「洪經理,新菜單文宣的設計就交給你
Thumbnail
0/5你,有職場故事嗎?
本文感謝麥田出版贈書。文中介紹三種契訶夫的薩哈林旅記的譯本。特別是近兩年由馬可孛羅與麥田出版的兩個繁體中文版,從中比較兩個版本編排、譯序與導讀,透過這些對照,讀者能更加深入理解譯本的差異,契訶夫薩哈林之旅的歷史與文學脈絡。
Thumbnail
雖然都是根基於訪談的整理,但《炭空》與《末代女礦工》的偏向於非虛構寫作,將訪談內容寫成故事,與礦場的發展、社會的變遷交織在一起,有較多感性的部分;兩本老礦工口述歷史報告書,則將訪談內容經整理後,以第一人稱口述的方式完整呈現出來,每年度並針對若干礦業勞動主題加以解說,有較多總體性結構分析的色彩。
Thumbnail
謝謝阿果、元植,謝謝橘子關懷基金會、寶瓶文化;歷經一年三個月的醞釀、雕琢,2023年來自世界第七高峰的記憶,終於進入出版倒數。 繼第一本書跟著布農青年翻越中央山脈回老家,這次我跟著台灣的冒險家走向人類的未知境地, 寫下這屬於我們三人的冒險故事,探索何謂高峰、何謂冒險。 《道拉吉里的風》即將出版!
Thumbnail
5/5屬於台灣的高峰冒險故事!
《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她如何謀弒母親、婆婆與丈夫》/胡慕情 三個章節安排流暢,胡慕情的文筆非常好,有令人能信服的報導查證,也有袒露內心的心路歷程。這不是要講道理的談論死刑與人權,而是嘗試描繪出「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的」的調查筆記,真誠動人,非常值得一看。
Thumbnail
5/5一位女性殺人犯的素描:她如何謀弒母親、婆婆與丈夫
今天要說的主題是,適時虛構。 適時?到底是「哪時候」要虛構? 虛構又是什麼?你是說要騙人或者唬爛嗎? 欸你不知道「任何」寫作幾乎都帶有唬爛成分嗎? (好啦我坦承唬爛是個過激的詞。)         我知道
Thumbnail
「她是這樣問的。「我不知道是你的生活真的很有趣,還是你把生活過得很有趣。」我想,是我把生活寫得很有趣。而且寫著寫著,我就更相信它真的很有趣了。」我喜歡這一段敍述。個人是不糾結作品真實性,生活中的相處,都不一定真,何必自苦。
晚飯過後,我站在書櫃前,認真思索接下來我要分享(賣掉)哪一本書。想著想著,我默默拿起了《非虛構寫作》,我想大概是因為儘管它有帶給我一些寫作上的啟發,但是多數章節撰寫的是我已經知道的事,所以也是時候暫時跟它道別了,這篇就好好地將共鳴之處筆記下來吧。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