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芳譜

含有「餐芳譜」共 17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為了讓西瓜有更好的抗病與環境適應力,種苗場會將西瓜芽嫁接到南瓜苗上頭,好讓更為強健的南瓜根系來為西瓜輸送養分。但結果往往是不甘作嫁的南瓜苗,奮力長出自己的芽,更取而代之長出了南瓜。除了分享有趣的嫁接知識,也分享兩道南瓜花料理。
Thumbnail
南瓜花經酥炸或水煮調理後仍保有橙黃色澤,很美~ 會捨不得食用哩😅
芳菲主人-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5
小島森林輕唱 確實很美,烹調過後又不變色的美味食用花哩 幸好,南瓜花的產量豐富,眼下是盛花期,除了授粉外還可以摘來做花食呢!
這幾年來全球席捲了一股瘋康普茶的熱潮,市面上也有多家食品大廠爭相推出康普茶產品。奇怪的是,喜歡發酵的我們卻完全自外於這股熱潮之外,直到最近才發現這麼有趣的東西,於是一個勁就投進去了。本篇先介紹康普茶、紅茶菌的菌膜,以及與菌膜混為一體的太歲。
Thumbnail
知名的滿族遺老美食家唐魯孫在〈吃在北平〉一文回憶民國二十年左右,有一道流行在抗戰前的知名花食,是宴席必備的辦桌菜:茉莉竹蓀湯。講述一個突發奇想的撒了一把茉莉花,竟讓一個原本默默無名的小幫手變成赫赫有名的大廚的故事!做法不難,很適合炎炎夏日來品嘗的一道清雅的花料理。
Thumbnail
夏季是火炬薑盛開的時節,來自熱帶的火炬薑,有著獨特的生長狀態,層層如蓮臺般的苞片有著瓷質的光澤感,故名「瓷玫瑰」。火炬薑瓶插時間很長,是夏季的熱門花材。此外,火炬薑的花苞與嫩莖在馬來西亞也是一種獨特的香料,其特殊而濃郁的香氣,是當地「娘惹料理」極為重要的香料。本篇是我們嘗試這種花材入菜的實驗之作。
Thumbnail
巴基魯,是阿美族語,是指一種熱帶的麵包樹果實,與熱帶水果波蘿蜜是近親。每年六、七月是盛產季節,可惜只有東部人才懂得吃,對西部人卻是相當陌生的美食,常常結了一樹果實,不是落了滿地,就是餵鳥了。直到來自東部主任與印尼同學的指導下,才開始體驗到巴基魯的美味!
Thumbnail
炸荷花,是山東濟南的一道著名夏季節令花食。小說家老舍在〈吃蓮花的〉一文中曾生動描寫濟南友人如何興致勃勃的指導老舍家廚子炸荷花,而來自北京的廚子卻以為在做奇怪偏方的笑話。炸蓮花吃起來外酥內軟,我們還加入了紅豆餡,荷花瓣的清香與紅豆泥巧妙的搭配在一起,更能凸顯蓮花的風韻。
Thumbnail
〈蘇合山賦〉是史上第一篇歌頌冰淇淋的文字,出自唐代詩人王泠然之手。王泠然以竭盡視覺之能事、以寫山水的磅礡筆法與華麗鋪張的賦體形式,洋洋灑灑、興致高昂地頌揚這座前所未見的酥山。我們透過晚明吃貨文學家的張岱的〈乳酪〉一文的啟發,成功用鮮奶發酵複刻出唐代冰淇淋——酥山。
Thumbnail
今年家裡種的荔枝大豐收,身在荔枝鄉裡大嗑荔枝的痛快情景,不禁想起古代文人藝術家筆下各種對荔枝窮形盡相、光輝燦爛的讚嘆。2020年出示自大英博物館館藏,有一幅相傳出自宋徽宗之手,名為《寫生翎毛圖》的荔枝古畫,荔枝果樹實景與宋徽宗真跡對照兩相輝映,讓品嘗荔枝一事更顯快意!
Thumbnail
Yeah Chen -avatar-img
2025/06/23
我也很喜歡吃荔枝!但我只要吃超過五顆就會流鼻血,我已經放棄吃了。
芳菲主人-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23
Yeah Chen 哇~那您一定要喝荔枝殼水呀 請見以下這篇文章連結〈能解荔枝火的荔枝殼水〉 https://vocus.cc/article/6695d233fd897800013152ef
六月是構樹結果的時節,早在明代構樹就是救荒的食材。明代《救荒本草》一書記載了構樹餅的製法,我們則改良純用構樹漿果做餅。本文也特別介紹《救荒本草》的作者朱橚,他出身大明皇室,卻身世坎坷,兩度被流放雲南,看盡百姓缺醫少糧的疾苦,因此編寫下荒年可以救荒的野生食用植物專著,影響甚偉。
Thumbnail
每年只要一分享到阿勃勒果實料理,不管解釋得再詳盡,都會引來正義魔人的質疑與批判。透過檢視食藥署的法規,餐芳譜並不存在正義魔人所批判與質疑的點。餐芳譜旨在研究與複刻古代的可食食物,透過自身研究與實踐,將心得發表出來以供大眾檢視;且不從事任何阿勃勒商品的販售,只是我們實踐開拓飲食新領地的心願。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