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年來全球席捲了一股瘋康普茶的熱潮,市面上也有多家食品大廠爭相推出康普茶產品。奇怪的是,喜歡發酵的我們卻完全自外於這股熱潮之外,直到最近才發現這麼有趣的東西,於是一個勁就投進去了。本篇先介紹康普茶、紅茶菌的菌膜,以及與菌膜混為一體的太歲。
一、康普茶是甚麼?
康普茶(Kombucha),是一種發酵的紅茶醋飲。在含糖的茶湯中,加入一種名為紅茶菌(Scoby)與啟動液(上一批的康普茶液)一起天然發酵而成的飲品,因為富含益生菌與多種維生素,普遍認為對身體有特殊的保健效果;重點是透過這種方式釀造出來的醋飲,酸酸甜甜很好喝,還可以自行調味進行二酵,引發創意的驚奇感,因此帶動一股釀造與飲用熱潮。

這一塊就是釀製康普茶的功臣:紅茶菌膜(Scoby)
用來釀製康普茶的紅茶菌菌膜,因為形似在茶湯裡長出的菇,所以稱為「紅茶菇」;又因形似海蜇皮,所以也稱為「海寶」;據說能幫助消化,治療多種胃病,所以有些地方也稱為「胃寶」。
但紅茶菌其實不是菇類,而是一種生物薄膜,其菌體根據分析,是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等菌叢的共生物,其中尤以醋酸菌的含量最多,我們吃的椰果就是這個東西。
二、紅茶菌與太歲
第一次看到「紅茶菌」,覺得這東西實在太不可思議了!直覺就跟有「肉靈芝」之稱的「太歲」聯想在一起。我們常聽人家說「犯太歲」、「別在太歲頭上動土」這些話。但太歲到底是甚麼呢?

肉靈芝,據說就是太歲星的化身(圖片出自網路)
在遠古時代,人們觀測到天上有一顆巨星對地球影響很深,它繞行太陽一周需要十二年,按照這周期誕生了十二生肖。這顆巨星其實就是木星,古人稱之為歲星。
但人們又假想有一顆與歲星運行速度一致但方向相反的星,稱為太歲。相傳每當太歲運行到哪兒,在地球的相應位置,地底下就會出現一塊肉狀物質,此乃太歲星的化身,若在上面動土,就會驚動太歲,招來厄運。
這塊肉狀的太歲化身就是肉靈芝。

這一坨罕見但極其珍貴的肉靈芝,據說就是《山海經》裡具有神奇再生能力的怪獸,名為「視肉」(圖片出自網路)
近年來不時可看到許多關於肉靈芝的報導,以前人們認為挖到它會遭到厄運,現在人們只要一挖到牠就發了,因為一塊肉靈芝動輒可賣到上百萬上千萬的高價。到底是為什麼?因為傳言吃到肉靈芝可延年益壽,甚至長生不老(簡直就是妖怪想吃的唐僧肉)!相傳就是當年秦始皇一直在尋找的不死仙藥。
(一)延年益壽肉靈芝——古文獻的記載
這一坨罕見但極其珍貴的肉靈芝,據說就是《山海經》裡出現頻率極高(多達13次),具有神奇再生能力的怪獸,名為「視肉」,後世註家郭璞說:牠長得就像牛肝一樣,有兩隻眼睛,割下牠身上的一塊肉,馬上又會再長出來,和原來一樣,永遠割不完。

《本草綱目》稱太歲為「封」,並記載了歷代人們都曾遭遇這莫可名之的肉團,可以吃,且對身體有莫大助益。(圖片出自網路)
《本草綱目》又稱為「封」,在「獸部」有幾個記載:北宋有本筆記小說提到徐積在廬州河邊撿到一個小孩,他的手沒有手指也沒有血,徐積很害怕就把他埋了,這就是《白澤圖》(華夏上古精怪百科全書)所說的「封」,吃了會力大無窮。明代《西湖志》也提到董表儀拆房子挖土時,挖到一塊肉團,術士說這是「太歲」,把它丟掉,也沒有什麼壞處。另外,《山海經》記載,務隅山和開明南北、東南海外都有「視肉」。這些都是像「封」一樣可以吃的東西,只是人們不知道罷了。另外,海裡還有一種像土的肉,是黑色的,長約五寸,像小孩的胳膊一樣粗,有肚子但沒有嘴巴和眼睛,有三十隻腳,可以烤著吃,這屬於蟲、魚之類,和「封」有點類似。
另外在「菜部」「芝」類,記載「肉芝狀如肉,附於大石,頭尾具有,乃生物也」。稱其可食用、入藥,功效為「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並引用《仙經》提到肉芝有很多種形態,如「千歲燕、千歲蝙蝠、千歲龜、萬歲蟾蜍、山中見小人,皆肉芝類也,凡百二十種」,吃到肉芝可延年益壽。
從上述古文獻的記載,可發現歷代人們不時可發現一團型態各異、莫可名狀的肉團,有的甚至有小孩形、有時在挖土時發現、有時在海裡、有時跟靈芝一樣長在石上、有些是物老成精,都是可以吃,對人體大有補益的神奇之物。總而言之,都充滿一種神異的色彩。
(二)第四種生命形式——近代科學研究
近年來人們對太歲進行了各種科學研究,卻發現越研究越是疑雲重重!生物學家認為牠「三不是」,既不是動物,也不是植物,更不是微生物,很有可能是存在於地球上的第四種生命形式,是介於原生物與真菌之間的大型粘菌複合體,其結構不是由單一的細胞構成,而是由細菌、粘菌和真菌三類構成稀有的聚合體。
太歲細胞結構完整,有呼吸機能且能正常代謝二氧化碳,但同時又具備葉綠體,可進行光合作用,兼具動植物的機體特徵。牠的進化程度大概介于藻類(藍藻)和原生物之間。由於在演化過程中的一些因素,讓牠停止了進化,所以處於生命演化的一個源頭與岔道口上。

太歲以不死生命力著稱。牠既不是動物,也不是植物,更不是微生物,很有可能是存在於地球上的第四種生命形式。
讓它既不是發展成為植物,也不是發展為動物,也不是原地不動像蘑菇靈芝一樣的真菌類,而成為自然界中非植物、非動物和非菌類的第四種生命形式,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古生物活體標本,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祖先。
太歲以不死的生命力著稱,據說已經存活了上億年。太歲生長于地底20-100米的厭氧環境中,生活于土壤中,靠水存活,所以放在水中不會腐爛、變質。同時,這種粘菌主要靠孢子、菌絲繁殖,活性很强,隨意切割都能够再生。古往今來所有生命無不遵循著生老病死的規則,唯有太歲能繁衍至今,因此又被稱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三、小結
關於康普茶的起源,有很多離奇的說法,有人認為是起自秦始皇時代所尋求的不死仙藥。但明明秦始皇時代還不喝茶,又如何會有康普茶的起源一說呢?現在我們大概可以明白這種奇怪說法的緣由了,其實就是人們把紅茶菌的菌膜跟太歲混為一體所致。
紅茶菌的菌膜跟太歲,感覺上雖有一些性質類似,但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紅茶菌只是一些尋常菌種的聚合,太歲卻是第四種生命形式,小大之辨,真是不言而喻!
原作時間:2023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