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令進入了大暑,古人說:「大暑,乃炎熱之極也。」這真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也是最潮溼悶熱的日子。
在園子裡才工作一下就滿頭大汗,猛一抬頭看見了池子裡烈日曝曬下亭亭擎展的荷,那一份飽滿而酣暢的舒展,宛若是來自天外之光的灌頂,花的纖維葉的脈都在溶溶的光裡浸潤著,渾身散發剔透的華彩,投落的影子像水草般恣肆生長著......那一瞬間真是心蕩神馳,不似在人間!

大暑,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也是最潮溼悶熱的日子。在這人畜走避的季節,只有荷花亭亭擎舉,在烈日下散發華美的光彩!
就像李商隱的詩:「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世間只有綠色的荷葉襯着紅色的荷花,不管是卷是舒都是那麼隨性自然!荷花開得正鮮妍,攀條折其榮,就採個幾朵來做道最當令的花食吧!
炸荷花,是山東濟南的一道著名夏季節令花食。中國現代作家老舍曾有一篇短文〈吃蓮花的〉記述了這道特色菜餚。文中提到他在北京時,養了兩盆七、八朵白蓮(白色荷花),為了兩朵瓣尖上有點紅,還用檀香粉給塗了全白。

荷花入菜一般都用白荷,因為紅色荷花有個澀味
老舍說當時為了荷花寫了一大堆詩稿,光「亭亭玉立」四個字就被用了七十五次。當時常常不了解,為什麼門口賣菜的,竟把幾把蓮花和茄子、冬瓜等瓜果放在一塊賣?
直到有一位從濟南來的雅友摘了老舍缸裡的荷花,老舍看了差點中暑,天旋地轉,說不出話。這位雅友還吩咐他北京來的廚子:「把這用好香油炸炸。外邊的老瓣不要,炸裏邊那嫩的。」
廚子還以為香油炸蓮瓣是什麽偏方呢?「這治什麽病,燙傷?」他問。友人笑了:「治燙傷?吃!美極了!沒看見菜挑子上一把一把兒的賣嗎?」
在美食面前,還咬文嚼字個甚麼勁兒呀?!那不是太做作了嗎?老舍說後來他一把火把詩稿全燒了!哈哈哈~自我解嘲的老舍也實在太可愛了,可真是幽默大師呀!
今天要分享的這道「香油炸蓮瓣」,簡單說就是酥炸荷花,因為荷花的纖維較粗,但只要裹上雞蛋麵糊一酥炸之後,纖維沒了,一咬下去,滿滿都是荷花的清香。
酥炸荷花也是慈禧太后相當喜愛的花食。《御香縹緲錄》一書記載:在夏季裡,她常令御膳房採來許多新鮮荷花,摘下最完整的花瓣來,浸在用雞蛋調和的麵粉裡,分甜鹹兩種口味,鹹的在麵糊裡面加些雞湯、甜的則加些糖粒,再一片片放入油鍋炸透,做成一道極可口的小食。
這道酥炸荷花,吃起來外酥內軟,我們還會在中間夾入紅豆泥,讓荷花瓣的清香與甜美的紅豆泥巧妙的搭配在一起,更能凸顯蓮花的風韻。作法如下:
香油炸蓮瓣 作法:
1.選用蓮花內部較嫩的花,並取成對大小一樣的花瓣備用。
(※注意:一朵荷花的花期只有三天,只有前兩天的可用,不然花香就淡了)
2.取荷瓣,抹上一層紅豆沙,再取另一片蓋上黏住。
3.接著沾上雞蛋麵糊,油熱後入鍋炸一下,表面略為金黃撈起瀝油,再灑上白糖即完成。

酥炸荷花簡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