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料理:阿勃勒涼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每次接受採訪的時候總會被問到的問題:在如神農氏嚐百花的過程中,是否有吃壞肚子或中毒的經驗嗎?腦中浮現的一個畫面就是阿勃勒!

每年盛夏是阿勃勒盡情展現風華的時節

每年盛夏是阿勃勒盡情展現風華的時節

一、阿勃勒果實食用爭議

2013年寫了一篇「黃金花雨───阿勃勒食記」的網誌,本義是想驗證古籍《本草綱目》所提「味甘如貽可食」的記載。以下也把《本草綱目》中關於阿勃勒藥用功效節錄下來:

主膈間熱風,心黃,骨蒸寒熱,殺三蟲。(陳藏器)炙黃入藥,治熱病,下痰,通經絡,治小兒疳氣。(李時珍)

依我粗淺的理解,唐代陳藏器的看法是,阿勃勒果實可治療一種犯於胸膈之間的熱病,與一種名為「心黃」的黃疸病,還有一種從骨髓深處透發出來的寒熱夾雜的病,還可殺死寄生蟲;明代李時珍的看法是,把阿勃勒果實炮製後可治療熱病,排痰、通經絡、治療小孩子的疳病(俗稱疳積,是一種以脾胃虛弱、消化功能失調為主要特徵的疾病,常表現為形體消瘦、面黃肌瘦、食慾不振等問題)。感覺古代醫家比較是把阿勃勒當作中醫排毒三法(汗、吐、下三個排毒法)的「下法」,就是透過拉肚子來排毒。

《本草綱目》中關於阿勃勒的記載

《本草綱目》中關於阿勃勒的記載

透過親身實驗,發現阿勃勒有瀉肚子的作用,實踐改良後把安全食用法發表在部落格上,沒想到卻被斷章取義甚至誤用。以致多年後傳出一個報導:一位婦人因長期為便秘所苦,聽信朋友建議,竟撿阿勃勒的果實來吃,連續吃了3天出現噁心、拉肚子、頭暈症狀,就醫發現肝指數飆到一般人的10倍。之後阿勃勒有毒的傳言就開始甚囂塵上...

為此,我們在2019年還特地拍攝了影片宣導:阿勃勒不能食用過量,也分享了安全的食用方法。但食藥署鑒於長期使用阿勃勒果實有安全上的疑慮以及無法訂出每日安全食用量,於是明訂:自2021年起,阿勃勒將不得作為食品原料使用。

但每年只要我們一分享到阿勃勒果實料理,不管解釋得再詳盡、加註多少警語,都會出現正義魔人的質疑與批判:法規都說不能吃了,你們為什麼還要分享、鼓勵大家去吃?出事了誰負責啊?

二、衛福部對阿勃勒的使用限制

好吧,我們今天就翻開衛福部公告的法規來好好檢視一下:

食藥署對阿勃勒果實的使用限制

食藥署對阿勃勒果實的使用限制

1.自111年7月1日起,阿勃勒果實不得作為食品原料使用

在110年5月12日衛福部發布「阿勃勒使用限制」之前,阿勃勒果實部位主要是供茶包、膳食調理包原料或經萃取後作為飲料、錠狀、膠囊狀、粉末狀、顆粒狀等食品之原料,也就是作為商業販售的商品。

餐芳譜旨在研究與複刻古代可食食物,並不從事任何阿勃勒商品的販售,而是透過自身研究與實踐,將實踐心得以符合邏輯的論述方式發表出來以供社會大眾參考與檢視,作為一個有理性思辨能力之人應該不會錯解我們的用心。

2.阿勃勒果實所含活性成分主要為羥基蒽類衍生物(hydroxyanthracene derivatives),國際間已有相關科學研究報告指出,長期食用含羥基蒽類衍生物的食品或膳食補充品,具有安全上之疑慮,且依據目前可獲得文獻,無法訂定羥基蒽類衍生物的每日安全食用量

這段文字的重點,有兩個。第一是長期使用有安全上的疑慮;第二食藥署無法訂出每日食用的安全劑量。如果只是像我們這樣只是透過淺嚐來品味阿勃勃勒果實,又怎麼會有安全上的疑慮?

那人們為什麼會有長期食用阿勃勒的問題?其實是因為阿勃勒曾被一些廠商當作食品添加劑加在益生菌、酵素或減肥茶裡,透過刺激消化道來促進排便,因為每天補充才會有長期食用的疑慮。最近也查到過去有一個阿勃勒軟糖,那是將阿勃勒果實精萃製成酵素所做成的軟糖,有趣的是這還是一位毒理專家的團隊研發出來的,不過現在應該都全面禁制販售了。

阿勃勒果實

阿勃勒果實

三、開拓飲食新領地

raw-image

說到飲食這件事,我覺得其實跟我們的想要拓展的意識很類似,有人終其一輩子就想待在特定的圈圈,只吃特定安全的食物;有些人卻會想不斷突破既定的領地,想向未知探索更深。

花食屬於非典型飲食,大部分都是目前食藥署尚不認可的東西,我們其實是抱著戰戰兢兢很謹慎的態度在文獻的基礎上摸索與實踐。

很多人或許會質疑:能吃的東西那麼多,為什麼偏偏要去吃這種非典型的「野」食?這是個大哉問!值得專文論述,簡言之只能說是花食裡有種耐人尋味的神祕動力吧!

在此也呼籲大家看文不要斷章取義,不要很多資訊還沒看完就急著去試,也要再次強調並不是「天然的尚好」。但如果對它的藥性與劑量有一定的掌握與了解,不需要有東坡那種「拚死吃河豚」為美食殉身的精神,也能品嘗它的風味唷!

我們過去曾用它的果實做過阿勃勒果凍,今天就分享一道阿勃勒涼糕,是道很有風味的甜點,做法也容易,這個劑量全家都吃了,一點問題也沒有的。(不過再次聲明:這是我們的實驗心得,請抱持理性探討的研究精神!)

四、阿勃勒涼糕做法

材料:木薯粉80克、糖50克、阿勃勒夾片20克、少許炒熟的玉米粉。
作法:
1.將 300克水加20克阿勃勒夾片,煮沸取200克阿勃勒汁備用。
2.不沾鍋加入木薯粉、糖、阿勃勒汁,先攪勻。再開火加熱不斷攪拌直至粉漿呈現透明成團。
3.再將成團的粉漿倒入已事先抹油的容器,放置電鍋蒸(一杯水),待至跳起即可取出。
4.將粉漿放涼,再沾上玉米粉,即可切塊,再用篩子抖掉多餘的粉,即可食用。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餐芳譜——芳菲主人的沙龍
85會員
221內容數
是傳統花饌、現代花食與文人飲食的研發實踐者。 矢志將古老的文獻記載,還原為活生生的充滿美感與情意的體驗,再現古代文人宴與群芳宴的風華。在祭典召喚活色生香的花神,宴會裡有來自傳聞、典籍與想像等各種不可思議的百花料理。
2025/06/17
本文原作於2019年,自從2013年發表阿勃勒食記後,就開始有人跟進吃起了阿勃勒果實。後來媒體報導一位為便秘所苦,迷信天然尚好的婦人,因連續三天吃阿勃勒果實,直到身體不適,就醫後發現肝指數飆到正常的10倍。為了避免閱聽者斷章取義,也為了自己的傳播責任於是拍攝相關影片,宣導「安全食用阿勃勒」的方法。
2025/06/17
本文原作於2019年,自從2013年發表阿勃勒食記後,就開始有人跟進吃起了阿勃勒果實。後來媒體報導一位為便秘所苦,迷信天然尚好的婦人,因連續三天吃阿勃勒果實,直到身體不適,就醫後發現肝指數飆到正常的10倍。為了避免閱聽者斷章取義,也為了自己的傳播責任於是拍攝相關影片,宣導「安全食用阿勃勒」的方法。
2025/06/17
本文原作於2013年,原文發布在痞客邦部落格。當初實踐阿勃勒果實的吃法,是為了驗證《本草綱目》中所提「味甘如飴」的記載,親身體驗到有輕瀉的作用,證實了埃及人使用其當瀉藥的說法,後來經實踐改良訂出安全劑量。但食藥署已明令:自2021年起,阿勃勒將不得作為食品原料使用,敬請民眾務必小心,以免有中毒風險!
Thumbnail
2025/06/17
本文原作於2013年,原文發布在痞客邦部落格。當初實踐阿勃勒果實的吃法,是為了驗證《本草綱目》中所提「味甘如飴」的記載,親身體驗到有輕瀉的作用,證實了埃及人使用其當瀉藥的說法,後來經實踐改良訂出安全劑量。但食藥署已明令:自2021年起,阿勃勒將不得作為食品原料使用,敬請民眾務必小心,以免有中毒風險!
Thumbnail
2025/06/14
西洋接骨木是近年來非常流行的藥用植物,前陣子有人揭發接骨木全株有毒,透過網友不斷分享引用,昔日美好的藥用植物竟一夕之間成了接骨木之亂。本文旨在提出人們對毒的迷思、對接骨木的藥用價值與毒性的文獻做一番考察,並提出西洋接骨木的食用須知。
Thumbnail
2025/06/14
西洋接骨木是近年來非常流行的藥用植物,前陣子有人揭發接骨木全株有毒,透過網友不斷分享引用,昔日美好的藥用植物竟一夕之間成了接骨木之亂。本文旨在提出人們對毒的迷思、對接骨木的藥用價值與毒性的文獻做一番考察,並提出西洋接骨木的食用須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阿斯拉帶著有些靦腆的笑容在招待來客,殷勤的放上一碟碟阿拉伯蜜棗和鹽炒的乾果在茶几上,在聊天的中間她更奉上滿滿草苺的水晶盤勸大家多吃些,到這時候的我其實已呈現半飽狀態只是還無法停止拿水果的手。
Thumbnail
阿斯拉帶著有些靦腆的笑容在招待來客,殷勤的放上一碟碟阿拉伯蜜棗和鹽炒的乾果在茶几上,在聊天的中間她更奉上滿滿草苺的水晶盤勸大家多吃些,到這時候的我其實已呈現半飽狀態只是還無法停止拿水果的手。
Thumbnail
從這一刻讓我附刻下我喜歡的香甜風味是如此自然可口的好滋味,也是童年的味道
Thumbnail
從這一刻讓我附刻下我喜歡的香甜風味是如此自然可口的好滋味,也是童年的味道
Thumbnail
在《魔法餐作室》製作餐點時,不同食材混合後風味變化的判定方法。
Thumbnail
在《魔法餐作室》製作餐點時,不同食材混合後風味變化的判定方法。
Thumbnail
  乾燥後更馥郁的肉香與稍微失了新鮮度、但依然刺激的辛香料,讓碗中撥碎的乾糧也成了宅邸庭院裡,那簡單卻美味的夏日晚餐。
Thumbnail
  乾燥後更馥郁的肉香與稍微失了新鮮度、但依然刺激的辛香料,讓碗中撥碎的乾糧也成了宅邸庭院裡,那簡單卻美味的夏日晚餐。
Thumbnail
過了多少日子,找回烹調的手感。
Thumbnail
過了多少日子,找回烹調的手感。
Thumbnail
菜餚的香氣色調極限味蕾 如愛戀的詩情畫意 變化萬千 稍微的不同烹調 隨意 認真來點異國風味 古早味也偶爾能回味 腦袋有的 偶而也可休憩放風 觀摩廚神如何滿漢全席上桌 激盪出溫暖的花火 滿足的依偎許久 幸福一直沒有遠走 只是俯瞰著你我 怎麼將一道道 鮮美的菜餚
Thumbnail
菜餚的香氣色調極限味蕾 如愛戀的詩情畫意 變化萬千 稍微的不同烹調 隨意 認真來點異國風味 古早味也偶爾能回味 腦袋有的 偶而也可休憩放風 觀摩廚神如何滿漢全席上桌 激盪出溫暖的花火 滿足的依偎許久 幸福一直沒有遠走 只是俯瞰著你我 怎麼將一道道 鮮美的菜餚
Thumbnail
魔鬼藏在細節中。精挑細選適合減重的菜餚,會少些熱量。仔細品味你喜愛的美味,會比不知不覺狼吞虎嚥,更多些享受。
Thumbnail
魔鬼藏在細節中。精挑細選適合減重的菜餚,會少些熱量。仔細品味你喜愛的美味,會比不知不覺狼吞虎嚥,更多些享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