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果的事
嗨!我是期儒🍎 政大新聞系畢,喜歡閱讀,相信紙上的蝴蝶效應。現在是一名傳播研究生,偶爾會在這裡發發碎語。
儒果的事
嗨!我是期儒🍎 政大新聞系畢,喜歡閱讀,相信紙上的蝴蝶效應。現在是一名傳播研究生,偶爾會在這裡發發碎語。
17
篇文章
0
專題
12
追蹤者
0
勳章
0
NFT
追蹤
贊助作者
文章
出版專題
NFT
勳章
熱門
・
全部
排序
如何不對男人感到絕望?讀《始於極限》女性主義往復書簡
先說,《始於極限》好好看!書中,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與《AV女優的社會學》作者鈴木涼美,藉由24封書信往復,精彩地討論了12個主題。包含:情色資本、母女、戀愛與性、婚姻、認可欲求、能力、工作、獨立、團結、女性主義、自由、男人。
2023-09-10
4
揭密矽谷性愛派對、深挖劍橋分析事件──讀前CNN科技記者回憶錄《記者、科技與改變世界的怪胎們》Laurie Segall
《記者、科技與改變世界的怪胎們》真正扣問的,是科技與人性。 我認為這本書之所以好看,除了作者羅莉縝密、細緻、精彩到不行的說故事能力,最棒的部分在於,每一個採訪故事除了報導本身的議題性,更包含著羅莉對媒體、職場、
2023-09-01
3
生活就是比賽,你們想讓最好的球員,長時間在場上比賽:讀《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生活就像比賽,也充滿競爭,我們要讓最有能力、最願意成為學習機器的人,發揮最大的功效。如果想要獲得很高的成就,就必須成為那樣的人。你總不希望在五十個輪流動手術的醫生中,用抽籤的方式決定誰來為你的孩子動腦外科手術;你也不會希望搭的飛機,是以一種平等主義的方式設計出來的。你們想要讓最好的球員,長時間在場上
2023-07-26
3
分享慾是怎麼一回事?一本關於創作與自我發掘的分享指南《點子就要秀出來》
「分享慾」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每天打開社群媒體,看著永遠滑不完的限時動態、沒有盡頭的貼文動態牆,總覺得好像所有人都在同時大聲說話,不知道該聽誰的。看著這些分享,有時越看越焦慮,有時越滑越麻木,也讓我反思究竟什麼樣的分享才是真正吸引、讓我願意停下來關心的。
2023-06-18
5
如果你想成為前1%,就不要在20多歲的時候加班:給初入社會的你從未聽過的工作建議
作者山口周讀文學、哲學出身,是保有感性與社會關懷的商管人,這點我覺得非常有趣。他畢業後在電通廣告公司任職,後轉到BCG管理顧問公司,之後以人才管理、領袖培育的管理顧問師作為人生志業。這本書是他工作多年來,整理出想給20代年輕人的職場工作建議。看到原文書名是《如果你想成為前1%,就不要在20多歲的時候
2023-06-05
15
The BCG Way:假說思考──沒有作為就是最大風險。
所謂假說思考,是透過少量的資料,先做出預設結論,再進一步去蒐集與預設結論相關的資料,並從中得到驗證的歷程。其中重點在於「鎖定問題」,也就是能有效率地消去不重要的問題,或捨去對解決問題無用作為的過程。
2023-04-30
6
將注意力變現的商戰歷史──讀《注意力商人:他們如何操弄人心?揭密媒體、廣告、群眾的角力戰》
我們的生活經驗最終取決於我們關注的事物。如果我們希望未來不要再受到宣傳的壓迫,或是不受消費者和名人文化的影響,我們必須先知道自己的注意力很珍貴,而且下定決心不要像平常那麼輕易或不加思索就交出自己的注意力。
2023-04-21
3
金屬外殼、熔岩內核,這世代最溫柔的科幻小說──讀金草葉《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
不管科技如何發展,人其實還是一樣的。我們仍然需要愛、害怕孤獨、擁有慾望,仍舊細分層級、排除異己、隱藏缺陷,也同樣無奈於須為現實做出犧牲。在本書未來感十足的科幻世界中,即便人類科技已進步到能實踐宇宙拓荒,但故事中的辯證與提問,依然是你我所在的現今世界中可見的那些。
2023-04-16
6
影響他人的一門藝術:讀《顧問成功的祕密》
讀完 BCG問題解決力 之後,因為對顧問工作感到好奇,或說是有很多困惑(?)幾天後,我就決定找一本經典級的書來翻看看,結果居然在圖書館預約系統中排了一個月的隊...... 本文前半會列點分享我讀到的東西,後半說說我沒有大推這本書的原因。
2023-04-05
5
停止思考、不要嘗試解決問題:《鬆綁你的焦慮習慣》
根據本書,焦慮是一種大腦運作失靈的表現。「前額葉皮質」是大腦的一個部分,它幫助我們思考,並依我們過去的經驗、精確的資訊預測未來。當前額葉皮質沒有足夠資訊以準確預測未來時,它會催促我們做出行動,並大喊:「快去蒐集更多資訊給我!」而這時候,焦慮就誕生了。
2023-03-29
6
此作者尚未建立專題
看看更多精彩內容
VAF - vocus and friends
此會員尚無此系列 NFTs
看看更多 NFTs
了解
如何蒐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