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lie-avatar-img

Sharlie

12 位追蹤者
分享書,分享療癒,分享所見所聞。以一顆柔軟而喜悅的心,將生活過成喜歡的樣子。
avatar-img
12會員
8內容數
我喜歡閱讀,更喜歡生活與書本內容產生的共鳴,在這專題裡向大家分享作家們的智慧結晶,純屬個人的感受和體驗,也希望分享的內容能陪伴大家度過生命的重要時刻。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你不覺得奇怪嗎?我們只看得見外在,但幾乎所有事都發生在我們的內心。」
Thumbnail
這是一本很溫暖的繪本,我很喜歡謝謝分享~
近兩三年一心想跳脫舒適圈,遠離穩定的上班生活,因為深知現在的工作未來發展樣貌不是我心嚮往,於是開始向不同領域伸出觸角,希望攫取一絲轉職的機會。在探索種種的可能性中,有半途而廢的,也有雖未成功但頗有成就感的,以下是我的幾段經歷:
Thumbnail
我發現你很愛學習,只要有興趣的,就會真實去嘗試,很欣賞這個特質!我相信你所學的,都不會白費,將來的某一天一定會靈機一動,派上用場。我常記得Steve Jobs說的,當時他學習字體藝術,當時看起來沒什麼用。可是,現在的電腦有這麼美麗的字型,多虧他當初的學習。過去的每個點,會串聯成線,將來某一天就形成一張網。 (有感而發😁)
《我的章魚老師》是一部Netflix於2020年的紀錄片,亦奪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這項榮譽。本片主要紀錄電影工作者克雷格·福斯特 (Craig Foster)在南非一處海藻林潛水與章魚邂逅的故事。影片幾乎紀錄了章魚的一生,讓我看盡了章魚過人的智慧與勇氣,以及生命的奇蹟和偉大。
Thumbnail
覺得這份信任,很珍貴,也很美麗!
我們通常會把現在疊加在過去之上。現在已知的一切像個鏡片,我們透過這個鏡片回望過去,所以我們不是用我們過去的角度來看過去,而是用我們現在的角度來看過去,也就是說,所謂的過去已經產生了根本的變化。
Thumbnail
很喜歡這篇讀後分享,除了將書裡的結構、綱要梳理得很清晰外,也讓讀文的人感受到書中的溫度起伏……文中很多段句子都很動人,尤其發表你自身感觸那段,特別令我共鳴,想起我也曾搬家多回,但住在印象中的那個家時,才是最完整的家……
當員工說出「我不會。」時,企業是否該好好檢討,究竟是坐領乾薪的老油條的推託之詞,抑或是盡心負責卻被壓榨的員工發出的抗議?
Thumbnail
同一個職場待久了,這句真的變成擋箭牌,或許不是真的不會,背後隱藏的意思可能是" 請找其他人"。
穆罕默德曾經問拉辛:「 拉辛,我沒看過你禱告、沒做過禮拜、沒拜過神明,為什麼?」 拉辛回道:「我媽媽常說,宗教是瘧疾(戰爭)流行的原因。每個人心中都有真主,媽媽有,我有,你也有。」
Thumbnail
我喜歡"把握心即把握命運"。從Sharlie介紹的拉辛正傳,可以看到電影中正向的力量,讓我對這部印度電影也很有興趣喔! 謝謝妳的用心分享~
所謂活得真實,就是誠懇地回應當下的需求,如此便能打破從童年延續的因果循環,讓真實的自我擺脫過去的束縛,在自由中成為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avatar-avatar
野口夏
Sharlie很擅長介紹書呢!
「世界上每一個人,在某個地方,都有他不能勝任的職位。只要給他足夠的時間、升遷夠多次,他終究會到達那個職位。」
Thumbnail
這本書我聽過謝文憲的導讀,印象深刻。 台灣人說「戲棚下站久了,早晚輪到你」, 似乎足以呼應<彼得原理>一書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