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的可看性 I 數碼複製時代的評論作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你寫過評論嗎?

先說明這一篇只是說明我眼中的評論,不管你是擅長評論,或是秉持Dont judge精神,我想這篇都不會提供你實際的操作方法。

評論的範疇可以很廣,從隔壁鄰居太吵到隔壁國家三不五時叫囂,哪有什麼不能講,不過這篇還是先侷限在創作物的評論,像是電影、書籍之類的來說。

我最早開始寫的文章類型是影評,大概也就寫了十來篇,現在已經沒在寫了,實在是覺得寫好評論的不容易。

「評論有什麼難的。」

看過一部作品,和其他不管有看過沒看過的人分享自己的感受,這有什麼難的?

普通寫影評的,我是說專業的影視評論會有一套格式,相較之下,其他一般愛好者的產出不過就是「心得」......,這樣的標準也太硬,其實單純的心得文誰都會寫、誰都在寫,我就寫心得文有意見逆。

只不過從讀者的眼光來看,單純的心得可能沒有太多參考價值。

數碼複製時代的評論作品

這篇最主要想提的想法就是,一篇評論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之所以會去評論一部作品,不管是吹是捧,總是要有作為談資的作品吧,這部作品的內容就是我們撰文的材料,那這樣寫下的評論應該要有多少比例是取自作品本身?

評論所有劇情作品都應該要意識到有沒有暴雷,這是很基本的觀念,也是一項挑戰,暴雷的話就會破壞作品本身的樂趣,但是不暴雷卻讓人無從下筆。

可以試想評論跟作品的定位,照理來說一部作品就是其中材料最完整的呈現,不管成品做好做壞,取用同一份材料、用作品內的框架來評論都不會有更好的呈現,要不然那就是另一部作品了。

而我想評論能作的會有兩種路線:

降key

在於一些有深度的作品,或是經典的舊作,其中的奧妙或許需要一些眼光才能看懂,而把觀賞當作娛樂的一般觀眾很容易會覺得無聊忽略,或體會不到十成的感動,像是電影如何分鏡、為何編劇放入這場戲、在台詞中蘊藏的言外之意這些,一份好的評論能夠搭上一座台階,讓觀眾領略完整的感動。

二創

另一種則是作品歸作品,我自寫我想寫的,用連結到其他作品、領域,展現作品本身無法發揮的光芒,最方便舉例的還是漫威電影,想評論漫威不可能只看作品拍得如何,而不說與其他影視、漫畫原著的關聯,用這些作品本身以外的材料來詮釋,才能展現評論人的功力。

評論的價值

回來說到什麼是評論的價值?花了時間打了一長篇文字,就只是把作品裡的內容換句話說嗎?

我在前面說的都是把評論當作創作的定位上,但評論實際上可以是擴散作品知名度的商業行為、可以是個人意見表態的社交行為,內容是不是有深度並不重要,跟風湊上流量要緊。

沒有好壞,都是追求的東西不同而已,只是無論如何寫評論都需要考慮跟原作的關係,如果不想只是寫工具性文章,寫半天被當作作品的附屬,就一定得考慮自己想說的內容,這就是我覺得寫評論的難點。

就像前面區分的,單純照作品的內容來,N分鐘看懂XXX,把劇情順一遍,這是最容易的作法,只是看這樣的評論不會得到完整的樂趣,之後再去看作品也會破壞高潮的驚喜感。

要用降key的寫法,這是必需要作品本身足夠有料,一般的爆米花片可沒有多少細節值得分析,說老實話大多數的作品都沒有拿來分析的價值,可能創作者真的有埋非常多隱藏的心思,但是普通的觀眾並不那麼在乎分鏡如何阿、場景設計什麼的,真的讓我從評論中找到收穫的,還是當初看到一篇「瘋狂麥斯」的評論,讓我從看完覺得好像有哪裡很厲害,到抓住核心主題後看懂整部片,差別不過是一兩個關鍵字,但是自己沒辦法抓到關鍵就怎麼樣也寫不出來。

而二創要求的是全面的見識,不能只是大量的見識,像是哪天看到一個獨特的創意,因而當作作品的突破展現,沒想過是早就被玩過的,近期的像是駭客任務四前半的後設演出,我是第一次見識這種作品,但其實也是被玩過的花招,這種取樣不夠廣的觀點,也只是在暴露自己的見識不足,而不會有客觀參考性。

結論

結果寫到結束才想起來當初想到這篇的動機,然後本來是另一個方向的東西說。

去年底的時候,很多的創作者,尤其是podcast之類的節目會有年度回顧的企劃,也會回應聽友的回饋,我有給過幾個創作者回應,而且我的回應一定都是給好給滿,就有其中一組創作者認為我給的回饋很有參考價值,誒......沒有直說哪位給的回饋,我是一聽就確定是我的那部分啦。

當然是說寫心得、寫評論,想怎麼寫都是隨人喜好,只不過拿出去給讓別人看的時候,是真的有明確讓看到評論的人該如何反應?還是吹捧吐槽一堆但是沒有多少參考價值?


*副標說的是班雅明的〈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有關係嗎?我覺得內涵有點接近,只是不好意思還沒拜讀過,實際上沒有相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來自那個光
39會員
106內容數
這邊的一系列文章裡,我會分享生活觀察中,各種跟其他人想法差異的內心論戰。 也許引用各種其實我不熟的理論來為思考下結論,希望能給各位帶來啟發,或各位帶給我啟發。
來自那個光的其他內容
2025/03/14
I still alive!!!! 離開學校這麼久,幾乎都要忘記這種痛苦了。 雖然說才剛經歷沒有可比性,過去兩周,幾乎是我所度過最艱辛的一段時間。 從2月底開始,公司參與到一場不只規模大,還很緊迫的競圖案。 剛拿到圖資的時候,好這規模可能需要一個月? 打開圖資後,資料亂七八糟,好這得需要多
2025/03/14
I still alive!!!! 離開學校這麼久,幾乎都要忘記這種痛苦了。 雖然說才剛經歷沒有可比性,過去兩周,幾乎是我所度過最艱辛的一段時間。 從2月底開始,公司參與到一場不只規模大,還很緊迫的競圖案。 剛拿到圖資的時候,好這規模可能需要一個月? 打開圖資後,資料亂七八糟,好這得需要多
2024/11/24
之前隨興打了一些個人想法,整理了現在一些很「虛」的觀念,事後沒幾天,又有了一些想法。 雖然說想要再次瞎雞巴亂打一氣,當我開始敲鍵盤時,才發現一些避不開的問題。 這篇基本上依舊是個人的想法整理,就不解釋太多了。
Thumbnail
2024/11/24
之前隨興打了一些個人想法,整理了現在一些很「虛」的觀念,事後沒幾天,又有了一些想法。 雖然說想要再次瞎雞巴亂打一氣,當我開始敲鍵盤時,才發現一些避不開的問題。 這篇基本上依舊是個人的想法整理,就不解釋太多了。
Thumbnail
2024/11/18
最近打在threads上的零碎想法,整理一下存過來。 / 覺得一些現在的觀念很虛,最近也有看見一些類似的貼文意見。 舉例像是PUA、情緒價值、靈性、mbti分類、邊界感等感覺系列,以上純屬想到隨便抓幾個代表。 以上共通點都是沒有實體,無法直接用具體的行為來界定這就是/不是PUA。
Thumbnail
2024/11/18
最近打在threads上的零碎想法,整理一下存過來。 / 覺得一些現在的觀念很虛,最近也有看見一些類似的貼文意見。 舉例像是PUA、情緒價值、靈性、mbti分類、邊界感等感覺系列,以上純屬想到隨便抓幾個代表。 以上共通點都是沒有實體,無法直接用具體的行為來界定這就是/不是PUA。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已經忘了從哪裏聽到「評論就是創作」這句話,反正印象深刻就是了。談起創作,很直觀便會想起故事、詩歌等類型,評論類的文章卻因為是建立在別人的作品上,彷彿缺乏了0到1的「純度」。直至最近參加了有關評論的寫作坊,我才明白評論為何裡頭包含了某種創作成份。在寫作坊中聽到幾個關鍵字,迅即在腦海中植根起來:「從重復
Thumbnail
已經忘了從哪裏聽到「評論就是創作」這句話,反正印象深刻就是了。談起創作,很直觀便會想起故事、詩歌等類型,評論類的文章卻因為是建立在別人的作品上,彷彿缺乏了0到1的「純度」。直至最近參加了有關評論的寫作坊,我才明白評論為何裡頭包含了某種創作成份。在寫作坊中聽到幾個關鍵字,迅即在腦海中植根起來:「從重復
Thumbnail
在看電影之前,許多人會選擇先去看一些影評,以了解電影的內容和質量,從而作出是否觀看的決定。那麼,看電影前真的要看影評嗎?
Thumbnail
在看電影之前,許多人會選擇先去看一些影評,以了解電影的內容和質量,從而作出是否觀看的決定。那麼,看電影前真的要看影評嗎?
Thumbnail
因緣際會當了某文學獎的評審,既然獎都頒完了,我想我可以來聊一下自己當評審的經驗。 話說在前頭,我只是小小初審評審,不是決審評審,這兩種雖然都叫評審,但任務不大一樣,所以我以下講的東西,是以我當初審評審的經驗來說。 以下我還是從評審角度提供一些建議。 不過好在依然努力把他寫完,然後被出版社看上。
Thumbnail
因緣際會當了某文學獎的評審,既然獎都頒完了,我想我可以來聊一下自己當評審的經驗。 話說在前頭,我只是小小初審評審,不是決審評審,這兩種雖然都叫評審,但任務不大一樣,所以我以下講的東西,是以我當初審評審的經驗來說。 以下我還是從評審角度提供一些建議。 不過好在依然努力把他寫完,然後被出版社看上。
Thumbnail
你寫過評論嗎? 先說明這一篇只是說明我眼中的評論,不管你是擅長評論,或是秉持Dont judge精神,我想這篇都不會提供你實際的操作方法。 這篇最主要想提的想法就是,一篇評論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Thumbnail
你寫過評論嗎? 先說明這一篇只是說明我眼中的評論,不管你是擅長評論,或是秉持Dont judge精神,我想這篇都不會提供你實際的操作方法。 這篇最主要想提的想法就是,一篇評論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Thumbnail
評論有分很多種,然而無論是無劇透的推薦文、導讀,或有劇透的解說、評析,都應該有做為作者和讀者橋梁的認知,應適當地去理解作者(作品),並傳遞給讀者,也就是說,該文章至少要寫得讓讀者看得懂,進而讓新讀者想去讀原作、讓舊讀者對原作有更深的體會;若能圓滿原作、或提升原作層次,又是更上乘的境界。
Thumbnail
評論有分很多種,然而無論是無劇透的推薦文、導讀,或有劇透的解說、評析,都應該有做為作者和讀者橋梁的認知,應適當地去理解作者(作品),並傳遞給讀者,也就是說,該文章至少要寫得讓讀者看得懂,進而讓新讀者想去讀原作、讓舊讀者對原作有更深的體會;若能圓滿原作、或提升原作層次,又是更上乘的境界。
Thumbnail
因緣際會當了某文學獎的評審,既然獎都頒完了,我想我可以來聊一下自己當評審的經驗。 話說在前頭,我只是小小初審評審,不是決審評審,這兩種雖然都叫評審,但任務不大一樣,所以我以下講的東西,是以我當初審評審的經驗來說。 我是第一次擔任小說評審,但不是我第一次當評審,以前我當過兒童寫生比賽的評審,不過也是初
Thumbnail
因緣際會當了某文學獎的評審,既然獎都頒完了,我想我可以來聊一下自己當評審的經驗。 話說在前頭,我只是小小初審評審,不是決審評審,這兩種雖然都叫評審,但任務不大一樣,所以我以下講的東西,是以我當初審評審的經驗來說。 我是第一次擔任小說評審,但不是我第一次當評審,以前我當過兒童寫生比賽的評審,不過也是初
Thumbnail
過去曾以藍色窗簾的角度切口影評這件事,並引出評論就是意識型態的表述、碰撞與交流。光譜上,這可能偏左,討論社會議題,也能偏右,討論商業手法。甚者,不只侷限於政治,擴張到方方面面,私密的生長經驗、藝術感動或專業視野的看見,至此,影評有較清晰的輪廓,意即你想透過「討論電影」這件事敘說什麼主題?
Thumbnail
過去曾以藍色窗簾的角度切口影評這件事,並引出評論就是意識型態的表述、碰撞與交流。光譜上,這可能偏左,討論社會議題,也能偏右,討論商業手法。甚者,不只侷限於政治,擴張到方方面面,私密的生長經驗、藝術感動或專業視野的看見,至此,影評有較清晰的輪廓,意即你想透過「討論電影」這件事敘說什麼主題?
Thumbnail
嗨大家好,在經營IG的一年多以來,最多人會問的就是有關於影評寫作的問題。在這裡會給大家一些提升你寫作技巧的方法,讓你更精準的能夠表達你的論述。
Thumbnail
嗨大家好,在經營IG的一年多以來,最多人會問的就是有關於影評寫作的問題。在這裡會給大家一些提升你寫作技巧的方法,讓你更精準的能夠表達你的論述。
Thumbnail
不久之前,我也曾認為作者應該虛心接受建議,想盡辦法讓自己的創作更好。 可是隨著時間的經過,進入職場並且將創作視為一種省錢娛樂、興趣交流之後,我的心態完全改變了。 我察覺自己不需要任何純粹的負評。 有很多人會覺得這樣的作者不思進取,尤為可悲,是作為創作者的死亡更是整個產業的淪喪——並不誇張,有很多讀者
Thumbnail
不久之前,我也曾認為作者應該虛心接受建議,想盡辦法讓自己的創作更好。 可是隨著時間的經過,進入職場並且將創作視為一種省錢娛樂、興趣交流之後,我的心態完全改變了。 我察覺自己不需要任何純粹的負評。 有很多人會覺得這樣的作者不思進取,尤為可悲,是作為創作者的死亡更是整個產業的淪喪——並不誇張,有很多讀者
Thumbnail
關於藝術的評論,我較偏好用「評論」取代「批評」。因為「批評」一詞給人的感覺是比較負面的,而「評論」則是比較中間立場的用詞。評論是有褒、有貶的,包括好的評語與負面的評價。藝術的評論是帶有主觀成分的,只是主觀與客觀的比例組合有所差異。沒有什麼是「完全客觀的藝術評論」...
Thumbnail
關於藝術的評論,我較偏好用「評論」取代「批評」。因為「批評」一詞給人的感覺是比較負面的,而「評論」則是比較中間立場的用詞。評論是有褒、有貶的,包括好的評語與負面的評價。藝術的評論是帶有主觀成分的,只是主觀與客觀的比例組合有所差異。沒有什麼是「完全客觀的藝術評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