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我們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七月初到愛爾蘭的首都,都柏林。

就在住的民宿附近,有一個「真實人體展」。

記得在十多年前這個展覽曾經到台灣展過,可惜當時錯過了,這次就在異鄉彌補遺憾。

真實人體展是真的用死亡後捐出的遺體製作的各種標本,製作過程還有部紀錄片,(我也有收集到這片DVD),學生時代上過大體解剖課才會知道,這個展覽的標本製作真的是神乎其技。

B寶與她的兩個朋友,全都是讀醫學系,也都剛修過大體解剖,所以她們看得特別認真,倒是小時候就不敢看恐怖片的A寶,居然也敢行走在這麼多真實的死亡人體中,看來她真的是長大了。

到了一定年紀再來看我們這個軀殼,除了驚嘆人體奧妙與精細之外,還多了很多省思。

或許如所有宗教大師或哲學家不斷提醒我們的:「人應該直視死亡。」因為不正視死亡,對死亡的恐懼就會在暗處滋長。

死亡提醒我們每一天都不應該浪費,每個時刻都很重要。若是常常想到生命無常,轉瞬即逝,在面對當前許多困境或煩惱,會有奇蹟般地解決效果。

同時,常常思考死亡,也會改變我們生活的優先順序,創造更有意義的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3
 (一)拯救荒野 從拯救荒心開始 1992地球高峰會議上,當時担任參議員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曾經講了一段話:「什麼地方,人的精神被踐踏了,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感到無力時,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活於驚悸中時,生態環境便蒙災難;什麼地方,人活著感受不出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時,生態
Thumbnail
2025/05/03
 (一)拯救荒野 從拯救荒心開始 1992地球高峰會議上,當時担任參議員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曾經講了一段話:「什麼地方,人的精神被踐踏了,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感到無力時,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活於驚悸中時,生態環境便蒙災難;什麼地方,人活著感受不出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時,生態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當我思考「未來」時,我有無盡的想像、想做的事,那是因為我用「生」當作它的基礎;然而當我將「死亡」想成未來的一種可能時,想做的事會瞬間被過濾掉一大半,篩出最最重要的那些事,無謂的恐懼、憤怒、焦慮都被過濾掉。
Thumbnail
當我思考「未來」時,我有無盡的想像、想做的事,那是因為我用「生」當作它的基礎;然而當我將「死亡」想成未來的一種可能時,想做的事會瞬間被過濾掉一大半,篩出最最重要的那些事,無謂的恐懼、憤怒、焦慮都被過濾掉。
Thumbnail
當你出生的那刻起,死亡的陰影就朝著你逐步接近。亞洲文化避諱著談論死亡,不過,一旦感知人將有一死,對於生的渴望,與生命意義的追求會更為清晰。
Thumbnail
當你出生的那刻起,死亡的陰影就朝著你逐步接近。亞洲文化避諱著談論死亡,不過,一旦感知人將有一死,對於生的渴望,與生命意義的追求會更為清晰。
Thumbnail
終於跟風了好夯的殭屍展,其實從小就怕鬼,對於殭屍或鬼怪類的電影一律拒看,於是對於香港殭屍片是共同記憶一說,完全沒有共感。倒是記得小時候爸媽曾帶我們到廟裡設置的勸世地獄,只走了三步便嚇到回頭,待長大一些想回顧的時候,卻從此撤展了,那時曾對此很是遺憾,小小年紀的那時,就以為好多事就是這樣錯過不再。
Thumbnail
終於跟風了好夯的殭屍展,其實從小就怕鬼,對於殭屍或鬼怪類的電影一律拒看,於是對於香港殭屍片是共同記憶一說,完全沒有共感。倒是記得小時候爸媽曾帶我們到廟裡設置的勸世地獄,只走了三步便嚇到回頭,待長大一些想回顧的時候,卻從此撤展了,那時曾對此很是遺憾,小小年紀的那時,就以為好多事就是這樣錯過不再。
Thumbnail
這陣子因為身體的關係,開始思考「死亡」。 我並不害怕死亡,可是我害怕大家難過,我害怕失去,我們誰也沒有去過死後的世界,不論是地獄還是天堂。我每天我都想著我明天就會死去,身體每況愈下,還好看醫生後有安心許多。
Thumbnail
這陣子因為身體的關係,開始思考「死亡」。 我並不害怕死亡,可是我害怕大家難過,我害怕失去,我們誰也沒有去過死後的世界,不論是地獄還是天堂。我每天我都想著我明天就會死去,身體每況愈下,還好看醫生後有安心許多。
Thumbnail
死亡是一個靈魂從肉體抽身,靈魂透過大腦後腦勺到松果體,最後從頭頂上拉出來的過程。死亡真正發生的時刻只有幾秒鐘,靈魂愉快地離開肉身,和你們傳統認知到死亡會痛苦、悲傷的情緒截然不同。 如果你知道了這樣的實相,你還會害怕死亡,對死亡懷著莫名的恐懼嗎?
Thumbnail
死亡是一個靈魂從肉體抽身,靈魂透過大腦後腦勺到松果體,最後從頭頂上拉出來的過程。死亡真正發生的時刻只有幾秒鐘,靈魂愉快地離開肉身,和你們傳統認知到死亡會痛苦、悲傷的情緒截然不同。 如果你知道了這樣的實相,你還會害怕死亡,對死亡懷著莫名的恐懼嗎?
Thumbnail
曾是孩子的教學景點的台中科博館,長大後重遊,以成人的視角觀看展覽,許多的介紹語富有深意。 生老病死,人生的結局,就是死亡,那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Thumbnail
曾是孩子的教學景點的台中科博館,長大後重遊,以成人的視角觀看展覽,許多的介紹語富有深意。 生老病死,人生的結局,就是死亡,那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Thumbnail
2021/08/17 每週都去看屍體:首爾大學最熱門的死亡學 ISBN:7312570532920 最近的閱讀量好高 XD 書名乍看之下有點驚悚,但其實是一本不算厚重的入門書,也不用太擔心書裡面有太多驚悚的部分,反而我覺得還蠻有教育意義的,可以理解為什麼是最熱門的死亡學了。 死亡看似離我們很遠,但
Thumbnail
2021/08/17 每週都去看屍體:首爾大學最熱門的死亡學 ISBN:7312570532920 最近的閱讀量好高 XD 書名乍看之下有點驚悚,但其實是一本不算厚重的入門書,也不用太擔心書裡面有太多驚悚的部分,反而我覺得還蠻有教育意義的,可以理解為什麼是最熱門的死亡學了。 死亡看似離我們很遠,但
Thumbnail
我想,這應該是自有記憶以來最不切實際卻是最真實的作業吧! 任何人都會遇見死亡,如同出生一般的開始,只是形式稍稍不同而已,一個是有意識的起點;另一個則是這段意識的結束,之後呢?沒人知曉。那既然不知道死後世界如何,那死亡前總該知悉這種「事情」的存在,那我們為何不談談「事情」呢? 未知的恐懼很可怕,
Thumbnail
我想,這應該是自有記憶以來最不切實際卻是最真實的作業吧! 任何人都會遇見死亡,如同出生一般的開始,只是形式稍稍不同而已,一個是有意識的起點;另一個則是這段意識的結束,之後呢?沒人知曉。那既然不知道死後世界如何,那死亡前總該知悉這種「事情」的存在,那我們為何不談談「事情」呢? 未知的恐懼很可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