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推薦|就算不完美,還是喜歡當媽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又被頂嘴惹毛了!

 

在我們家,有一條禮教規範的線我始終無法跨越,也無法在孩子頂嘴爭辯時視而不見。

 

我知道老師未必是孔子再世,阿公、阿嬤說的也不一定就全對,然而,他們就跟媽媽一樣,或許身教不夠完美,但都渴望盡一己之力培育後代,而那些付出都是扎實的存在。

 

*之一:「不干你的事!」

 

晚餐時,孩子們笑談學校的事,阿公好奇地問了一句,老二竟回嘴:「不干你的事!」

 

「不可以這樣對阿公講話。」我制止老二,他安靜,沒說什麼。

 

沒多久,阿嬤要孩子們喝湯,隨口說了句:「不喝,我就不再煮湯了喔!」

 

老二又回:「好啊!不稀罕,不要煮就不要煮。」

 

我氣得放下碗筷,轉過老二的椅子,讓他看著我。

 

「你知道你在頂嘴嗎?你知道你正在傷阿公、阿嬤的心嗎?」

 

老人家疼孫子,想打圓場,直說:「吃飯就好,沒關係。」

 

我只能先回應:「他這樣不對。你們對他這麼好,他不可以這樣。」

 

吃完飯上樓,老二繼續說:「老師也這樣對同學講,同學之間也會這樣講,為什麼我不可以對阿公說?」

 

這個「高級頂嘴模式」顯示出他很有資格參加辯論社,也告訴我心臟要練得更強大些。

 

「你問得好。你們三個也一起聽著。別人怎麼說、怎麼做,你們就可以照做嗎?自己不能想想,那樣說會不會傷害到別人、讓別人難過?」

 

「我知道啊,我不對,可是老師也是這樣……」老二繼續爭辯。

 

「就算是老師說過的話,他有對著長輩這樣講嗎?他說『不干你的事』的時候,你知不知道他為什麼這樣講?」

 

「他不是對我說,是對同學說,叫他不要講話。」老二說。

 

「你可能覺得不公平,為什麼可以跟同學或朋友那樣說,不能這樣跟長輩說。但你們要記得,不對長輩頂嘴,是你們能做到的尊敬他們的方式,是感謝阿公、阿嬤照顧我們長大的一種方式,就像說『請、謝謝、對不起』一樣,就是這些規則讓我們能和別人好好相處,知道嗎?」

 

「好啦!我知道了,我剛剛只是不想喝湯……」

 

就算孩子們還不能理解這些道理也沒關係,先一次次嵌進他們的腦袋瓜裡吧!

 

也許談禮教是沉重的,但我想,自己試圖扭轉而不輕易放過,是出於對孩子的呼喚,除了教孩子獨立思考之外,也希望他們能體會老師、長輩對自己生命的付出,並懂得表示尊重和感謝。

 

為了這份呼喚,我寧可展現媽媽的老派。

 

是非判斷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可以透過學習與辨證,逐漸累積清明的視角。但真正成熟的界線,或許只能靠孩子在「禮貌與衝撞」的經驗中,學會尊重和感謝吧?

 

也必須感謝老二的時常衝撞,讓媽媽釐清教養價值觀啊!

 

●●●●

 

幾天後,晚餐時,老二問:「為什麼今天沒有湯?」

 

阿嬤說:「你們不是不要喝?」

 

老二嘀咕:「我又不是真的這麼想。」

 

重聽的阿嬤聽不清楚,問他:「啊?什麼?啊?」

 

老二這次老實了。「沒有,我沒有不要喝。」

 

阿嬤摸摸他的頭,說:「想喝,阿嬤明天再煮給你喝。」

 

真是老人家的智慧啊!

 

老二的硬頸頂嘴,在阿嬤加碼的「自然後果」承擔體驗下,使得孩子和學習標的之間不只有知識的獲得,而是經驗的重組了。這效果就像我們總在開車上路以後,才確定自己會開車,接著就會內化成想忘也忘不掉的能力。

 

*之二:「不行嗎?」

 

又被老二惹毛了。一整晚,不論爸爸、媽媽或阿公、阿嬤,總被他話尾一句「不行嗎?」搞得又心煩又惱火。

 

「我想先畫畫,不行嗎?」

 

「我等一下再吃飯,不行嗎?」

 

「書包放這裡,不行嗎?」

 

「現在玩玩具,不行嗎?」

 

他斜眼對我講這三個字,就像按下挑釁的按鈕。集滿五次,我的怒氣也集滿一缸了!

 

「你這是什麼態度?為什麼要一直說『不行嗎』?想問問題就好好問,惹媽媽生氣你很高興嗎?看著人好好講話不行嗎?為什麼教那麼多遍,你還是這種態度……」我連珠砲似的吼了老二,心裡飄過的是:等等大概又要追悔自己失控的E Q了吧……

 

老二嚇到了,抬頭看我,說:「沒有……只是習慣這樣說而已……」

 

習慣?!

 

我前一秒還怒氣沖沖,下一秒火氣卻消失無蹤,一下子不知該怎麼反應,腦袋就會轟然一片空白。也罷。我總忘記這孩子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做什麼,麻煩的是,我卻仍自以為是地「聽」。

 

「兒子啊,你想表達想法是好事,但常常這樣對別人說話不是好習慣,我會以為你在生氣或想找我吵架。如果你是要問我意見,可以加一句:『這樣好嗎?』」

 

老二先跟著我練習說了一會。沒多久,不忘補上一句:「可是妳剛剛也說:『看著人好好講話不行嗎?』」

 

也是啦……只是……唉!若把孩子當成魔鬼,我會覺得備受折磨;若當他是面照妖鏡,或許就能感謝他前來擺渡我的行為和心性。

 

那風生水起的怒氣啊,我看見了,但也消融了,還得收下當怒氣灰飛煙滅後,餘燼裡的淡淡無奈。

 

不爭了,我本是一介凡人啊。凡心,煩心……這一回合,我苦笑,但也笑納了。

 

●●●●

 

跟老二生氣,就像跟他爸生氣一樣,總有拎著自己的頭去撞牆的感覺。做爸爸的看著我們母子爭戰,笑說老二的回答有點像他──對他們而言,心口之間,可以斷得俐落,毫無瓜葛。

 

不過,過去他還會辯稱自己真的沒那個意思,只是嘴巴賤,習慣那樣講話而已。現在,問起時不時也會接到老二無心之「箭」的他,「感覺如何?」

 

「哪有什麼感覺?氣都氣死了!」這下爸爸可笑不出來了。

 

*之三:「那我就不要回家!」

 

 

一早,衝撞再起。

 

老大和老二無視我的阻止,在家裡踢球,把牛奶給撞翻了。我除了要他倆收拾乾淨外,也處罰他們今天不能玩玩具。

 

古意的老大問:「那在學校可以玩嗎?」

 

我只回:「在學校就聽老師的,在家才不能玩。」

 

硬頸老二嘟著嘴碎唸:「那我就留在學校,不要回家。」

 

唉!孩子啊,你這是何苦?

 

「你真的會因為不能玩玩具,就不要回家嗎?」我語氣緩和地問,同時心想:磨到沒脾氣就是這麼一回事吧!

 

「不會。」他搖頭。

 

「那你為什麼要這麼說?」

 

「不知道……」

 

「老二啊,有些話,媽媽知道你沒有這樣想,可是別人不會像媽媽一樣知道呀!」

 

聽我這麼說,老二哭了。

 

老大擋在弟弟前面,展現護航姿態,說:「媽媽,妳不要再講了!」

 

我欣賞老大的大哥個性,但仍越過他的頭頂,看向老二,問他:「你剛剛到底怎麼了?」

 

「我只是不開心……」

 

「很好,那就說『我不開心』。你說說看。」我教他。

 

「我不開心。」老二展現硬頸性格,正眼看著我,把整句話說了一遍。我眼底浮上了笑意。真是好樣兒的老二!

 

旁邊的老三也來攪和,「我就會用哭的。」

 

「你不會覺得你太愛哭了嗎?」妹妹問。

 

老三扠腰,說:「哼,有什麼關係!」

 

妹妹回:「你哭什麼?別人不像媽媽會知道啊!」

 

這個小妹妹,真是無法想像地強大啊! 

 

全文摘自《還是喜歡當媽媽——心理師媽媽的內心戲》,圖文由寶瓶文化提供 


raw-image
書名:還是喜歡當媽媽——心理師媽媽的內心戲》

作者:洪美鈴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17年8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重讀者的沙龍
94會員
186內容數
<p>傳說中,曾經有一群愛好閱讀、勇於嘗試的讀者與編輯們,為了對抗不景氣的出版環境,維持出版界與寫作的多元生態,嘗試以集資訂閱的模式創造新選項,讓更多優質的創作者、出版品被讀者看見。成員包括社群行銷達人、活動規劃神手、資深雜誌編輯及龜毛讀者們。</p>
重讀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8/03/05
「爽片」其實是台灣電影觀眾的觀影文化,將不太需要理解劇情、以動作為主、聲光效果強的片子稱之為「爽片」。
Thumbnail
2018/03/05
「爽片」其實是台灣電影觀眾的觀影文化,將不太需要理解劇情、以動作為主、聲光效果強的片子稱之為「爽片」。
Thumbnail
2018/03/05
禮是禮、貌是貌,因貌而知禮 ──外表不像樣,就沒有本質;這是中國人講禮的精神。
Thumbnail
2018/03/05
禮是禮、貌是貌,因貌而知禮 ──外表不像樣,就沒有本質;這是中國人講禮的精神。
Thumbnail
2018/02/06
<p>他在門口掛了塊紙牌,上面一半寫著德文,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另一半是他請我媽媽用希伯來文為他寫下的「柏林高級裁縫及剪裁師。承做各種款式。款式新穎。價格合理。信譽保證。」一、兩天後,有人撕下寫著德文的那一半:我們無法忍受在這裡使用劊子手的語言。</p>
Thumbnail
2018/02/06
<p>他在門口掛了塊紙牌,上面一半寫著德文,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另一半是他請我媽媽用希伯來文為他寫下的「柏林高級裁縫及剪裁師。承做各種款式。款式新穎。價格合理。信譽保證。」一、兩天後,有人撕下寫著德文的那一半:我們無法忍受在這裡使用劊子手的語言。</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回想「好好學廚藝」這件事,從沒發生在我身上,讀書時代課後就得去補習根本沒回家吃晚餐,就算回家吃飯,也因時間不同各自草草了事;後來外地求學、工作,跟家人吃頓飯的次數屈指可數;當然,也因為我有個會煮好吃料理的媽媽,所以想吃什麼,或根本沒想過要吃什麼,萬能小叮噹媽媽就會
Thumbnail
回想「好好學廚藝」這件事,從沒發生在我身上,讀書時代課後就得去補習根本沒回家吃晚餐,就算回家吃飯,也因時間不同各自草草了事;後來外地求學、工作,跟家人吃頓飯的次數屈指可數;當然,也因為我有個會煮好吃料理的媽媽,所以想吃什麼,或根本沒想過要吃什麼,萬能小叮噹媽媽就會
Thumbnail
親師之間努力經營交心,而非交戰,才是教育幸事!
Thumbnail
親師之間努力經營交心,而非交戰,才是教育幸事!
Thumbnail
不只如此,你敢講,也要能聽。你能說你的想法,就要能聽懂別人的想法,這樣才會有「進步」—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而最重要的,是「沒有是非對錯」,所有人說的都是對的,這也代表著,你得學會尊重不同的看法—就算你不同意,這很重要,如果無法學會尊重他人的想法,那你也沒有被尊重的資格。
Thumbnail
不只如此,你敢講,也要能聽。你能說你的想法,就要能聽懂別人的想法,這樣才會有「進步」—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而最重要的,是「沒有是非對錯」,所有人說的都是對的,這也代表著,你得學會尊重不同的看法—就算你不同意,這很重要,如果無法學會尊重他人的想法,那你也沒有被尊重的資格。
Thumbnail
「你真的不跟我們去吃晚餐,那你來一下就要走,這樣沾醬油(台語)是有什麼意思!?」 難得來一趟看自己媽媽的大學生女孩,說晚上有事不跟我們吃飯。於是她媽媽跟以往一樣感到不滿發牢騷。 十分鐘前,女孩才因為媽媽抱怨她而大聲跟她媽媽說:「你講話為什麼都要這樣,我不想跟你說話」 氣氛開始僵住。準備往吵架的方向發
Thumbnail
「你真的不跟我們去吃晚餐,那你來一下就要走,這樣沾醬油(台語)是有什麼意思!?」 難得來一趟看自己媽媽的大學生女孩,說晚上有事不跟我們吃飯。於是她媽媽跟以往一樣感到不滿發牢騷。 十分鐘前,女孩才因為媽媽抱怨她而大聲跟她媽媽說:「你講話為什麼都要這樣,我不想跟你說話」 氣氛開始僵住。準備往吵架的方向發
Thumbnail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而父母便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任教師,應當以身作則,尊老愛幼,為孩子樹立榜樣。如何對待長上,便是在示範,你老了以後,孩子應該如何對待你!
Thumbnail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而父母便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任教師,應當以身作則,尊老愛幼,為孩子樹立榜樣。如何對待長上,便是在示範,你老了以後,孩子應該如何對待你!
Thumbnail
說話不難,好好說話很難。委婉令人誤解、直率可能傷人;從惡意出發的讚美如刀上蜜,從善意出發的諍言禍福難料。怎麼說話?說些什麼?用6個W(when、who、 where、 why、 what and how) 一次明瞭我們該怎麼教孩子好好說話。
Thumbnail
說話不難,好好說話很難。委婉令人誤解、直率可能傷人;從惡意出發的讚美如刀上蜜,從善意出發的諍言禍福難料。怎麼說話?說些什麼?用6個W(when、who、 where、 why、 what and how) 一次明瞭我們該怎麼教孩子好好說話。
Thumbnail
說到家庭教育, 就不由得想起之前的一段記憶. 之所以記得, 因為那家人的對話太經典. 哇!! 那位媽媽一次指責了好多人, 婆婆, 老公, 還有兒子. 狠角色. 我彷彿感受得到, 他們家的東西, 應該都是會物歸原處的.
Thumbnail
說到家庭教育, 就不由得想起之前的一段記憶. 之所以記得, 因為那家人的對話太經典. 哇!! 那位媽媽一次指責了好多人, 婆婆, 老公, 還有兒子. 狠角色. 我彷彿感受得到, 他們家的東西, 應該都是會物歸原處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