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在網路上討論「念研究所,值得嗎?」這問題首要的關鍵在於,你有沒有學到可以為人生加分的能力,其次則是你懂不懂得活用自己在研究所裡學到的能力。
博士學位必備的八大核心能力,可以進一步被分成三大類:主動取得並正確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自我批判與辨別是非的能力,以及創新的能力。如果你有確實學會這三種核心能力,並懂得活用,就可以在畢業後邁向更高的人生境界。
有些人譏諷博士為無用的「狹士」,那是因為他們對於「博士」這個頭銜的認知過於膚淺所致。博士的真正核心能力是「探索未知,明辨是非,推陳出新」,所以才會被冠以「哲學博士」這個頭銜。有這能力的人當然不可能受困於狹隘的知識範圍:當他需要取得新知識時,只需要把它們當作一個「未知領域」,活用文獻回顧的能力,就可以輕易達成任務,甚至還不需要用到「推陳出新」的高階能力呢!
可惜的是,大部分的碩士畢業時並沒有學到上述能力,碩士期間就像是「延畢兩年,多修幾門聽不懂的課,換另一張文憑」。還有很多人念完博士時只學會做實驗、推導公式、跟在國際學術界的屁股後面炒作熱門題材,依樣畫葫蘆作研究和寫論文,而沒有確確實實學到上述八大核心能力,甚至連自己拿到的「哲學博士」意味著什麼能力都不知道。這樣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地念研究所,思想的層次沒有明顯提升,也沒有能力活用與轉化,當然就會被譏諷為「專家只不過是訓練有素的狗」。
為了釐清充斥台灣社會的各種謬見,本章將談談如何在職場與人生中,活用研究所裡所學到的能力,讓自己「終生受用」。
研究所的首要學習目標不是知識領域的擴充,而是閱讀能力和思想層次的躍升。以閱讀的能力為例,大學與研究所的最大差別是:大學時代的學習重點在於閱讀,與活用教科書的知識,而研究所則是學習閱讀與活用期刊論文的能力。
在大學部接受四年閱讀教科書的訓練之後,優秀的畢業生應該要有能力讀任何教科書,甚至任何有系統、有組織寫就的專業書籍。因此,劍橋大學的很多學院、系所都不設碩士班課程,讓大學畢業生直攻博士,而且攻讀博士期間也不需要修課。有位教授曾跟我解釋過這個制度的設計理念:如果你大學畢業還沒學會自己讀書,應該去別的學校念碩士,而不是在劍橋念博士。事實上,劍橋的博士生還是有在念書──各系所的博士生都有讀書會,他們輪流報告、一起討論,而不需要老師帶領或講解。
因此,在研究所應該要培養更高階的閱讀能力,而不應該只是大學時代的延伸。而大學生較弱的能力,就是文獻回顧,包括搜尋、篩選、閱讀、分析、批判、彙整、創新的能力──這些不是大學時期的學習重點,即使嘗試過,也不曾有系統地學過。
在這個職場變遷迅速,資訊也同時爆炸成長的行動運算時代,文獻回顧的能力更是職場勝利組必備的能力。
陸游有言「少壯不經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少壯勤學仍是必要的,但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已經不符合今日時勢之需要-在這個職場迅速變遷的時代,你不可能知道自己十年後需要哪些職場知識,甚至連兩年後自己會在哪個職場就業都很難說,因此「書到用時方恨少」已經是必然;如果妄想靠拚命讀書來避免「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窘境,反而會陷入莊子所警告的陷阱︰「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所幸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網路無遠弗屆的時代,不論你需要什麼知識來解決職場或人生中的重大問題,幾乎都可以隨時從網路上找到答案或關鍵的資訊。以數位電路的設計為例,有些人設計各種數位電路時,是完全靠書本和自己腦袋裡的知識,從一無所有開始做起,結果卻曠日廢時、品質低劣。有些人則是在網路上找到很多別人分享的標準電路模組,以此為基礎,往上架構出符合自己需要的電路;此外他們通過網路上的討論群組,和全球專業工作者建立起人脈與資訊網絡,彼此分享想法和成果;最後,他們把自己的創意用在最具有附加價值,與最能強化競爭力的地方,以便形成自己的產品特色。後面這一種工作模式當然遠比前者更省事,而且還能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然而,前提是你要能找到這些專業的網站或討論群組,並且有能力分辨資訊的可靠性與品質,還要能修改、調節、整合不同來源的設計,以符合自己的需要。這些恰好是研究所訓練過程中可以培養出來的能力。
再以農產品的國際貿易與行銷工作為例,世界貿易組織(WTO)、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美國農業部(USDA)的網站,都有豐富的全球農業貿易統計數據,包括數量、價格、關稅與相關的法令規定等,可以用來鳥瞰全球貿易機會。歐美許多國家的外貿單位,也都有全球各國農產品市場分析與競爭策略的報告,還有管理顧問公司撰寫的各國市場現況與前景等專業分析報告,及以國家為單位,討論其貿易障礙、商界潛規則、市場行銷策略的專書、研究報告和期刊論文,可以作為草擬行銷策略的參考;此外網路上還有線上國際貿易網站,國際貿易討論群組,以及各國貿易公司和同業聯盟的網站,可以取得更細部的資訊。除此之外,網路上可以找到很多傑出的行銷案例,以及各種相關報導和研究報告,可以豐富你對行銷手法的創意與想像。有沒有能力搜尋、篩選、分析、批判、彙整與活用這些資訊和知識,將會明顯影響一個人對國際貿易的視野、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格局。
在這樣的時代裡,一個人如果完全只靠自己腦袋裡的知識去解決問題,絕對是輸家;只有那些能夠「站在巨人肩膀上」並充分利用行動運算的人,才能擠進職場勝利組。不過,網路上的資訊良莠不齊,你必須要有能力研判資訊的可靠性、迅速進行篩選,才能在最短時間內找到你所需要的所有文件。其次,網路上的文章彼此之間沒有明確的前後關係,且難易深淺不一,充滿未定義的術語,你必須要有能力自己搜尋出必要的補充材料,規劃出最有效的閱讀次序。最後,網路上的文章觀點不一,各有其隱藏之假設,以及預設的應用場合,你必須要有能力進行批判性的閱讀,並且進行分析、比對、校正、篩選與彙整,最後才能把網路上海量的資料整理成前後一致的系統性知識。
如果你沒有上述的能力,很容易就會淪陷在一大片是非難辨的資訊裡,而不知道要如何取捨,甚至不知何所適從。例如,關於石墨烯(graphene)的許多傳聞和評論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其中錯雜著各種是非難辨的訊息。
文獻回顧、理清脈絡不光是研究生的工作,也是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技能。
二○一○年,諾貝爾物理獎頒給兩位研究石墨烯的俄國學者,因為他們發現石墨烯的許多重要特性,為量子物理拓展新的視野,甚至很可能對人類科技造成革命性的衝擊。接著,近年內相繼傳出,中國和西班牙的公司分別開發出石墨烯電池,蓄電量大且充電時間短,據說即將取代石油而成為汽車的動力來源,在3C產品上的應用更不在話下。傳聞一出,許多「石墨烯」概念股紛紛飆漲。另一方面,網路上也有些自稱「電池專家」的人開始寫文章,批評相關的新聞報導太誇大而欠缺科學依據。然而,若是仔細閱讀網路上正反面意見的各種文章,就會發現大家還是憑有限的知識基礎在臆測,而不去查學術界最新的期刊論文,因而欠缺嚴謹可靠的事實基礎和推論過程,事實與臆測糾混成一團,難以分辨。
不過,只要你懂得活用文獻回顧的基本要領,就可以發現《自然》(Nature)雜誌所屬的新期刊《自然評論︰材料科學》(Nature Reviews Materials)已在二○一六年刊出一篇論文,顯示石墨烯有機會將鋰離子電池的充電時間,從目前的數小時陡降為十幾秒,並且將能量儲存密度提升大約六倍至十倍。這樣的改善對於電子產品意義重大,也有機會在電動汽車市場與氫燃料電池競爭占有率。但它的能量儲存密度還是無法跟石油競爭,根據美國國防大學較新的數據,汽油每單位重量的能量儲存密度是鋰離子電池的五十三倍,而每單位體積的能量儲存密度則是鋰離子電池的二十九倍。因此,即便電池的能量密度可以提升六倍至十倍,其能量密度還是遠低於石油。
不過,汽車的續航力不僅和能量儲存密度有關,也和能源使用效率有關。根據美國能源署的數據,汽油引擎的工作溫度太高,約有七○%的能量是以熱能的形式發散到空氣中,只有約一四-三○%是用來推動汽車,而電池的能源效率則可以高達汽油引擎的四倍。將這個因素加進去考慮之後,以石墨烯電池推動的汽車,確實有機會在續航力上接近汽油引擎。
最後還有一個需要考慮的技術問題:電池只不過是能量儲存的媒介,而非能量的源頭。如果電池的能源最後還是來自於石化燃料,想要用電池取代石油仍舊有問題。
不過,麻省理工學院正在開發一種可撓性石墨烯基底的太陽能電池板,可將能量轉換效率增強為目前矽基太陽能電池板的三至四倍,而達到理論的極限;此外,這種太陽能電池板的生產過程可以採用最經濟的捲筒式(roll-to-roll)製程,因而太陽能發電的成本可以降低數倍至十數倍,達到遠低於煤炭發電和瓦斯發電的價位。因此,未來除了航空器與軍事車輛仍舊可能會以汽油為能源之外,家用汽車有機會全面採用電動汽車,而能源則來自於太陽能電池板。
在這個案例裡,不論你聽了多少股市名嘴的評論,讀過多少篇自稱「電池專家」所寫的文章,都不足以正確研判事實和未來可能的發展。然而前面三段文字,從美國能源署與學術界嚴謹的期刊論文,篩選出關鍵的數據和資訊,並且通過批判性思考將它們彙整成可以被用來推論和演繹的系統知識,這樣你才能據以判斷是非,並且靈活運用。
這個案例突顯了優質的碩、博士所獨具的一項重要能力:將無組織、良莠不齊、是非難辨的資訊加以比對、篩選、分析、彙整,藉以產出有組織的知識。從這個角度而言,碩、博士和大學畢業生的關鍵差異在:碩、博士是知識的生產者,可以將無組織的資訊加以篩選和消化,之後產出系統性知識,並且和既有知識體系接軌以擴大其應用;而大學生則是知識的消費者,不曾學過如何生產知識。
全文摘自《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方法、秘訣、潛規則》,圖文由聯經出版提供
政治大學
9月20日(週三)中午12:00-14:00 政治大學社會科學資料中心數位展演廳
成功大學
9月26日(週二)下午13:30-16:00 成功大學圖書館B1會議廳 (成功校區)
清華大學水木書苑
10月11日(週三)下午14:00-16:00 清華大學水木書苑
交通大學
10月24日(週二)下午1:30-3:30 交通大學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
作者:彭明輝
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1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