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手記: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 | 方法、秘訣、潛規則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 / 彭明輝著

詳讀此書,拉近與教授的距離

  之前提過,上次找黃貞祥老師詢問關於國外博士班申請的問題,討論結束後,老師給了我兩本書,一本正是《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而另一本則是之前介紹過的《研究所這條路》,連結在下方。兩本都是很棒的工具書,內容提及的技巧,讓我不禁想起一直以來給予建議的諸位教授,我猜,那就是為何每次教授都能找到重要文獻,我翻遍 Google Scholar就是找不到的關鍵能力差距之一。

讀研究所除了拿文憑,其他什麼也沒有?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全書重點環繞在兩個能力:文獻回顧批判思考。
  作者彭明輝退休前為清大動機系專任教授,清大人類所及交大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書中提及教授如何與產業界合作,得到絕佳技術合作發展的故事,說明研究所要學的不該只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具備上述兩項能力,絕對受用終生。另外,針對每個章節提及的技巧,也很詳細的以案例說明,雖然本人說讀一遍可能會不太懂,但我覺得已非常清楚,若你曾做過實驗,讀起來肯定更有感覺。

現在讓我們談談,本書反覆論述的兩個能力。

  1. 文獻回顧:
      科學發展業已好幾年了,不同於過往,身處資訊發達的網路時代,很容易查到所需文獻,但全球研究機構發表過的論文非常多,其中良莠不齊,也有很多跟自己的研究題目不相關,如何有效搜尋,選擇有用的內容至關重要,況且鑑往知來,避免做別人做過的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遠,理應是大家都懂的道理。
  2. 批判思考:
      找到文獻後,下一步是整理已知,從宏觀的角度理解領域發展,列出每個發表文獻所用的方法,接著判斷哪個方法適用,還有該怎麼創新,有的時候只需要作出一些改變,就能收取極大的成果。對不確定的事情抱持懷疑,提出各式各樣的疑惑,來回論證的結果才能確保「知識」是正確的

說了這麼多,跟未來人生有什麼關係?

  不管從事什麼工作,應該都有過往案例參考,怎麼做事、機器怎麼設計等等,如果所有人都從頭開始,土法煉鋼的結果只是浪費時間,沒有任何進步,所以若能做好文獻回顧,找到前人留下的經驗,再使用批判性思考的能力,選擇適當的方法,甚至做出改變,這樣才有效率,也是唸研究所該學會的事
這讓我想到一件事,之前書報討論葉世榮教授大罵讀雙博士的人是在浪費時間,因為讀博士的重點是學會思考邏輯,所以只需要讀一次博士,學會方法後就能應用在不同領域。
  主軸思想大概如此,其他還有關於論文怎麼寫,研究題目怎麼訂定的建議,感覺每一個看起來都很眼熟,都是教授耳提面命的重點,像是叫我不要把題目訂太複雜,希望之後這些能力可以越磨越厲害,習得跟教授們相同的學術研究能力。
再來,該想想論文怎麼寫了。
2.7K會員
179內容數
寶可夢可能是許多人的兒時回憶,但它不僅是一部卡通,裡面其實蘊含相當多的生物知識,讓我們一起從演化生物學、生態學、發育學、比較解剖學……,一起從頭到腳認識寶可夢,成為寶可夢大師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閱讀|死亡與生命手記關於愛、失落、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avatar
子非魚
2024-06-15
娘娘的寶貝閱讀心得筆記-2.隨手紀錄在上回講了 #用一個每日必須要做的事情連動閱讀這件事之後,如果你開始嘗試,也開始有個樣子,那恭喜你,萬事起頭難,最難的都做到了,後面都很簡單,所以,你也已經奔向養成閱讀習慣的成功之路了! 那接下來,還有什麼關鍵重點嗎? 有,當然有,不然,娘娘怎麼繼續騙讚數呢?笑~
Thumbnail
avatar
LUCKY A&B.好運阿寶
2024-03-02
【閱讀隨手記】《只因我們天生一對》:劇的精采程度大於原著泰國BL戲劇《只因我們天生一對》於2020年大紅,粉絲如我在數年後找了原著翻譯小說來看,小說內雖有些獨特之處,但令人失望的地方卻更明顯。本文試圖分享原著小說讀後感,只是個人偏好。
Thumbnail
avatar
天涯草
2024-02-06
閱讀日記「文案訓練手冊」⋯原來如此!閱讀日記「文案訓練手冊」⋯原來如此! 寫書的人是美國傳奇人物,他大至飛機;小至迴紋針都能賣的出去,就靠手下的筆寫出一篇篇讓人著迷的廣告文案讓貨出得去;錢進得來JS發大財(JS是他的公司😂),看過他的作品後讓我了解到台灣傳單真無趣!大家看到的標題都是「破盤價」、「跳樓大拍賣」老實說⋯剩下我完全沒有
Thumbnail
avatar
宇牛
2023-07-25
【閱讀_守著孤島的女孩】沒有一件事情是容易的,但是沒有關係,只要繼續工作就行了。做好一件,再做另一件。【守著孤島的女孩】 ◎ 哈利.梅瑟 #書摘 天空逐漸亮了,她已在昨夜死去。不是永遠死去,也不是最後一次死去。死亡的方式太多太多。 她已不再期望事情照她的計畫進行,因爲事情要怎麼發生,它就會怎麼發生。沒有一件事情是容易的,但是沒有關係,只要她繼續工作就行了。她會做好一件,再做另一件。
Thumbnail
avatar
默默
2023-06-27
閱讀筆記《首爾大學一開課就秒殺的邏輯寫作課》「閱讀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敏,而寫作使人精確。」這是英國哲學家培根的隨筆集,《論學問》當中收錄的一段話。 無論培根為何這麼說,這句話確實包含了教學方法的精髓, 也就是說,閱讀、聽講、討論和寫作等應該要齊頭並進。 ●文章有各式各樣的類型,但本書討論類型則是「包含個人主張的論述文章」。那什麼是「包含個人
Thumbnail
avatar
偶希都理
2023-02-23
閱讀筆記《拯救手機腦:每天5分鐘,終結數位焦慮,找回快樂與專注力》★為什麼比爾蓋茲不給小孩用手機、賈伯斯不讓孩子碰iPad?注意力喪失的時代,你不得不面對的手機依存問題! ●我們面對的現實是: -人們一天平均碰手機2600次,每天平均盯著手機4小時。 -手機沒有讓人類升級為2.0版,反而降級成為0.5版。 -光是把手機放在身邊,學習效果、記憶力和專注力就會變差。
avatar
偶希都理
2022-08-31
閱讀筆記《壓力管理大腦使用手冊》你的大腦就像個缺乏安全感的兩歲小孩。 壓力是無可避免的,壓力或說壓力反應是個人安全和健康的起源,人體一切構造就是為了感受壓力,才能學習集中思緒,是為了保障安全和維持警覺,然而多數時候我們會選擇避開引發壓力的事物,表現出拖延傾向,或試圖忽略自己的感受,然後還是無法逃離壓力,因此要學會有效管理壓力。
Thumbnail
avatar
Carol | 職涯諮詢師
2022-08-29
【閱讀隨手記】重讀〈鴻門宴〉: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那項羽知道嗎?我為什麼寫這篇文章 每次教到史傳類文章,我總會試著帶學生代入其中一位人物,去思考自己會怎麼做?而這個人又為何這麼做? 這個方式是臺大歷史系教授呂世浩教的: 「怎麼讀歷史才能有用呢?當你讀一本歷史書,讀到書中的古人面臨重要的抉擇關頭時,請你這時立刻把書蓋上。」 (《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秦始皇》)
Thumbnail
avatar
天涯草
2022-08-10
【閱讀隨手記】延禧攻略如何「順勢溝通」我為什麼寫這篇文章 張忘形的《順勢溝通》在談如何「好好與人說話」,書中內容讓我聯想到《延禧攻略》中,魏瓔珞的「溝通」技巧。 《順勢溝通》的前提 作者張忘形很強調幾個「溝通前提」: 但實際上,人們都嘛覺得自己是「好人」!(就像萬磁王跟X教授,在他們的立場,他們都是在維護更大的利益一樣。) 任務達成。
Thumbnail
avatar
天涯草
2022-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