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渡古文(一):燭之武退秦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 說明:「超渡古文」為全新的企畫,目標是針對高中國文十五篇推薦選文中的十四篇進行批判式的分析。而〈出師表〉相關部分已在其他著作中出版,因此予以排除。原輪動式內參系列,其原始概念已取得投資者與協力者等各方之初步共識,將在本年度或下年度轉換為實際執行的獨立專案,因此予以停刊。

各位鄉親大家好,歡迎來到超渡的世界。在《超渡莊子》之後,我要以不同的方法來超渡一堆東西。那要處理的第一堆「東西」,就是高中國文課最新版的推薦選文,全是古文。有些你很熟,有些則是所有學生大概都還沒看過(因為是新選的),我就來好好的作法超渡一下。

超渡的方式是這樣的。我會用我在政治圈打滾的經驗,搭配我的倫理學知識,來指出這些古文中隱藏的訊息。好像有點靈異味道?其實不會,我只是把事情裡頭的「大人世界」給找出來而已。這些文章都是給高中生讀的,那對於這些文章的解析,往往就會因高中生的理解能力而淺薄化。但阿伯、阿姨的世界,會有這麼清純嗎?

閒話不多說,我們就來看第一篇的目標物:〈燭之武退秦師〉。該文的全文與翻譯,各位可以參考這個連結

我來簡述一下這文章的故事。晉國拉秦國一起去扁鄭國,鄭國覺得快亡國,找燭之武出來當說客。燭之武一開始不想去,但後來還是被拗去。燭之武去找秦穆公說,打爆鄭國對秦沒啥好處,會被晉國收割,而且晉國一直都沒信用,不如和鄭國結盟。秦穆公覺得很爽,就答應了,還派兵幫忙守城。晉國將領建請晉文公去扁秦軍,但晉文公覺得自己欠秦國人情,所以就算了。

好,這篇為什麼能成為選文呢?

我不知道。因為我看了很多導讀說明,還是看不出這篇有啥重大價值意義。但這篇被選入課本已經很久了,搞不好從清朝就有了,又或許是因為台灣小國寡民,經常被列強夾殺,所以要大家學習小國求存的智慧。這緣由就交給國文課本專家解答了。

但這故事裡頭真有智慧嗎?我認為透過以下的幾個問題引導,可以讓這篇古文隱藏的訊息慢慢透出來。

第一,這故事是真的嗎?

戰爭過程基本是真的,而對話顯然是假的,為什麼?

你可以注意這篇文章的三段結構,第一段是鄭國宮庭秘話,只有幾個當事人,頂多外加鄭國史官知道。第二段是在秦軍營發生的,一樣是幾個當事人,頂多外加秦國史官知道。第三段是在晉軍營發生的,一樣是當事幾個人(燭之武這次不在了),頂多外加晉國史官知道。

本文出自《左傳》,請問左丘明(或左傳真實作者們)又是怎麼知道這些對話內容的?這三國的史官LINE給他喔?當事人受訪喔?

當然是看到資料、聽到傳聞腦補出來的。左丘明活躍在事件發生的一百年後,《左傳》實際成書應該是在兩百多年後,這段時間內「看戰爭說故事」的人鐵定是很多的,東補西補,就是一篇了。

因此要說本文對話內容為事件真相,那鐵定是腦殘。我現在找助理把我的直播轉成逐字稿,都會有一堆錯了,更不用講沒辦法倒帶重看影片的春秋時代。

如果不是真的,那這篇對話內容還有意義嗎?

還是有的。除了多少會參考一些相對可靠或普遍的傳聞來源外,我認為主要對話部分多半是後人對那場戰爭所做出的「詮釋」,也就是史官與文人所想像的戰爭脈絡、因果關係。這還是有一些學問在,說不定也能和真相產生連結。如果這些史官不打算刻意扭曲的話。

講得更直接一點,這〈燭之武退秦師〉,就是後人的「馬後砲」,以後見之明講的策略分析。當然很準又很神啦!

第二,晉國為何要拉秦國去打鄭國?

就恩怨來看,晉鄭是有一些過節的,主要是晉文公個人跑路時期在鄭國受到的羞辱。就實力來看,〈燭之武退秦師〉事件之時,晉國剛稱霸,秦也不弱,而鄭國就只有守都城的程度。聯盟關係上,晉秦兩國關係不錯,秦穆公曾經罩過跑路的晉文公,後來還把女兒嫁給他,不過晉國在城濮之戰打敗楚國後,已經爬到秦的上面。

依上述內外條件,晉應該沒必要找秦國一起開戰,但晉國還是找了秦國。最可能的理由,就是晉國擔心在攻打鄭國時,被秦國從後面背刺,因為鄭在晉國東南,秦在晉國西南(秦晉鄭三國的地理形式,就像是完成度很高的新阿姆斯特朗旋風噴射阿姆斯特朗砲),因此晉國就是要找秦穆公一起「粗乃丸」,這樣秦國遠征主力被拉出來,晉軍可以近距離看著,就算秦國倒戈,也比較好反應。

妙的是,秦國最後還真的倒戈了,但雙方就是你看我、我看你,各自帶回;造成的結果是秦國反欠晉國一次,這結果不理想,對於晉卻是相對有利的。為什麼呢?

其實晉國在一年多前會盟稱霸時,就想拗各國一起去打鄭國的,但後來只有秦國來(或比較重要的參加者只有秦),因此理論上晉國會欠秦國欠很大,不過〈燭之武退秦師〉事件後的結果反過來是秦國欠晉國,因此對於晉來講並非全是做白工,也是爽爽der。

有些分析是說,晉文公在最後選擇退兵,是展現了某種道德正面價值,這就有點太美化了。就現實面來說,他也不得不退,因為賽局就是這樣,量化部分拿個奈許均衡就回家了,美名部分呢,那就完全是後來撿到的。鄭國有教訓到,讓秦國背上醜一,還博得後世美名,讚!

第三個問題,是燭之武到底算什麼咖?

燭之武的工作就是現代的政治公關,負責喬的是也。鄭國之前沒重用他,應該就是基於他只是個政治公關,那功能性的確是差一點。像我也是政治公關,要我去執政,我就不會了,但要我去嘴砲,那我就蠻會的。

瞭解他的功能性之後,整個故事的脈絡就比較亮一點。在鄭國角度的版本,就會變成:晉國拉秦國一起去扁鄭國,鄭國覺得快亡國,有腦的大臣想到還有一個嘴砲燭之武呀!他很老,要犧牲就犧牲他吧!鄭文公於是火速去找燭之武代表鄭國去喬,但燭之武大概是怕死,所以東推西推不想去。反正他本來就是嘴砲,推事情是專長。

但鄭文公大概是說你去會死,不去也會死,看要不要死得漂亮一點,燭之武就只好去了。因為被包圍,連城門都不敢開,還是玩垂降下去的。那到了秦營之後,燭之武真用智慧說服了秦穆公嗎?

錯,會這樣想,就是政治公關的外行了。

身為同業,我可以告訴你,如果要去說服政客,我們不會是講什麼大戰略小戰術之類的「隆中對」(那是人家已經買單才講的),而是講「對方的心裡話」。就是順著對方的毛,把他摸得爽爽der。燭之武是老牌公關,一定知道這個道理。

就我來看,秦國是「本來就不想玩」了,因為燭之武講的,任何有腦的人站在秦國的賽局立場,都可以推得出來。如我前述,秦國一開始根本是被硬拉去的,晉國「真正的理由」是私人恩怨,而「表面的理由」是鄭國和楚國好,不和我們玩;對秦國「直接的推力」是晉國剛稱霸會盟,秦不得不配合出兵,但「實質交易的品項」,依故事原文,大概就是事成之後,把鄭的部分或全部城池讓給秦。

也就是秦國忙這一趟,就是獲得一些「飛地」,而且中間隔的是最強大的晉國(還有周天子啦,不過他不重要),很容易被幹走。這就是冠冕堂皇但註定虧本的生意,能跑就該跑,但要怎麼跑得漂亮呢?

秦國就是要有個退兵的理由,燭之武的出現就是個梗,可以確立「鄭國欠秦國人情」這個得分。既然都要退了,那就拿個伴手禮,不然咧?而且交換條件還蠻賤的:鄭國要讓秦國駐軍,等同是變成附庸國了。

依我的經驗,燭之武的對話分析是假的,他真正去談的,應該是讓秦國駐軍在鄭國,由鄭國去養(之後發生的事件證明這點),這樣秦不用真死一堆人就吃下鄭,又在晉的後方放了合法的伏兵,反過來背刺晉國。

所以燭之武並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他所提出的看法,也不是「兄弟個人獨獲之創見」,單純就是人家的心裡話;而談判結果嘛,也沒多好,國都旁邊被人蓋了三座箭塔,駐了一堆軍,哪裡好?所以原文記載是「秦伯悅」嘛!秦穆公不是懂,不是悟,是爽,還爽得咧。

好,接下來看到第四個問題,就是作者到底想表達什麼?

這篇就算不是左丘明寫的,也是某人或某些人寫的,那他或他們到底想表達什麼?

後人認為《春秋左傳》有某種保守派道德評價的意涵,有時一個用字用詞就藏了很多心機(看看我們「俗稱」的晉文公和秦穆公在文中是叫晉侯和秦伯),很多諷刺和幹話,想做莒光日,卻搞成眼球台的味道。那這一篇呢?心機在哪?

還是有心機的,但要串很多篇一起看,因為這只是一系列故事中間的一個。這整個脈絡,最起頭是晉文公還叫重耳的時候,在外跑路時,在鄭國被羞辱過。然後他到秦國,被秦穆公好好招待爽了一陣,把女兒嫁給他之外,還護送他回晉國奪權。

晉文公即(篡)位之後,實力大增,結合秦、齊,在城濮電爆了意圖北進的楚軍。然後他就會盟稱霸,再來就是這個燭之武退秦師。那之後呢?

多數人可能不知道,秦國駐鄭的軍隊,就真的一直在那裡沒移開。隔兩年,晉文公死了,秦穆公還沒死,秦國駐鄭的軍隊認為這時晉國不會來干擾,應該裡應外合把鄭國幹掉。

有沒有!有沒有!那個燭之武談的秦鄭之約根本是屁,晉文公一死,賽局各方力量一改,均衡馬上就變了,有效期限兩年而已。

秦穆公決定出兵,然後在半路碰到鄭國的「愛國商人弦高」,弦高花了大錢犒賞秦軍,讓秦國誤認鄭已得知大軍將至,而改變了戰爭的後勢。鄭國最後沒事,秦國駐軍落跑,而調頭回家的主力秦軍反而被晉軍滅了。End。

我記得小學時就讀過愛國商人弦高,高中時卻沒有和〈燭之武退秦師〉串起來。當然,愛國商人弦高是可以獨立來看的,就講愛國嘛!只不過我相信許多幼小的心靈應該都曾疑惑,為什麼A國商人突然帶很多東西去送給B國軍隊,雙方都還會嘻嘻哈哈的其樂融融呀?不是要打戰了嗎?B怎麼會收?

因為A國當時和B國是同盟國呀!A國的城門還是B國駐軍在守咧!只是事發之後落跑而已。

有了脈絡,「作者」要表達的意思就比較明確了,這整體就是一個充滿愛恨情仇然後最後死一堆人的故事,告訴我們歹路不可行。但如果切開來只看單篇,少了脈絡,這每個故事就都「怪怪的」。愛國商人弦高是如此,燭之武退秦師也是如此。

所以我認為最大的問題就是「單選此文」,沒頭沒尾,就看不出這文章在歷史上的位置。但普通的高中教師,又不可能講解完整的秦晉鄭恩怨。我上面簡單講講,你大概也看得很辛苦,何況是以為自己是在上國文,卻聽到一堆歷史的高中生呢?

我個人覺得,單篇來讀〈燭之武退秦師〉,所能得到的策略知識和道德價值比愛國商人弦高更弱。弦高至少有展現機智和謀略,燭之武嘛……單純就是執行一般政治公關業務,實在很難講出什麼深意。難不成是強調政治公關行業的重要性嗎?那我還蠻肯定這種態度的,但我想國文的學界先進應該不是持這種立場。

啊,對了,我文學是很弱,也許這篇有什麼文學價值也說不定。但至少就政治和倫理的角度,這就是篇讓人滿頭問號的文章。

我們超渡古文的第一篇,就在此做結吧。〈燭之武退秦師〉一文告訴我最重要的事,就是讀書時,不只「一句話」要看前後文,「一篇文章」也最好要看前後事,否則你會不知道自己在看三小。當然,看了前後事,你還是可能不知道這文章是在講三小,或不知道學界先進選這篇是在選三小。

算了。下篇來看〈諫逐客書〉吧,這篇和〈燭之武退秦師〉有點關係哦。


好渣誌!不訂閱嗎?滿六個月再送你紙本渣誌!

raw-image

封面圖片:曹魏(三國)時代的正始石經拓片。

編輯:宅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杜-avatar-img
2018/07/27
我高中是讀95暫綱的,以前教育部的古文40篇選文幾乎都是從古文觀止這本書選出來的,我想這只純粹是一種怠惰而已。
Ming-Jen Chuang-avatar-img
2018/03/20
作者有助理?不是說好的「薏仁雜誌社」?
avatar-img
人渣文本的沙龍
1.4K會員
234內容數
<p>各位鄉親父老大家好,我是人渣文本,我要做一個超小型媒體,你可以視它為具有網路版與紙本的一人雜誌社,所有文字內容都由我產出。新年度我推出50-60篇左右的網路版文章,以及2期紙本雜誌書。網路版渣誌將以「系列文」探究倫理學、宗教,運動與政治議題,而紙本渣誌則以一期一主題的方式整理個人的相關想法,你可以將之視為「議題專書」。因此渣誌不是新聞評論媒體,而是以深入論述為主的知識性媒體。</p>
人渣文本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1/12
〈勸和論〉能成為選文,應是基於其訴求族群和諧的本旨。我們雖然已經很久沒有砍來砍去,但族群之間的矛盾其實仍然存在,或是消退的非常慢,也很容易在政治意識形態對立的格局之下突然升高。他所講的解決方案,到底有沒有效呢?
Thumbnail
2019/01/12
〈勸和論〉能成為選文,應是基於其訴求族群和諧的本旨。我們雖然已經很久沒有砍來砍去,但族群之間的矛盾其實仍然存在,或是消退的非常慢,也很容易在政治意識形態對立的格局之下突然升高。他所講的解決方案,到底有沒有效呢?
Thumbnail
2018/12/21
讀〈勞山道士〉時我有點卡卡的。我不是卡在故事本身,而是卡在蒲松齡的感想那部分。蒲松齡對故事的聯想讓我有點「斷線」,邏輯上接不太起來。這故事本身自有一套寓言的價值理路,但蒲松齡的個人解讀卻是往某個非常偏的方向去推論。
Thumbnail
2018/12/21
讀〈勞山道士〉時我有點卡卡的。我不是卡在故事本身,而是卡在蒲松齡的感想那部分。蒲松齡對故事的聯想讓我有點「斷線」,邏輯上接不太起來。這故事本身自有一套寓言的價值理路,但蒲松齡的個人解讀卻是往某個非常偏的方向去推論。
Thumbnail
2018/10/26
乍看之下,〈晚遊六橋待月記〉只是篇「下重料」的遊記,把塞滿普羅大眾的西湖講成好像不去會死一樣的聖地,但若把這文章放在更大的脈絡中,許多細微之處就會突然「亮」起來。
Thumbnail
2018/10/26
乍看之下,〈晚遊六橋待月記〉只是篇「下重料」的遊記,把塞滿普羅大眾的西湖講成好像不去會死一樣的聖地,但若把這文章放在更大的脈絡中,許多細微之處就會突然「亮」起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如何讓人們為我賣命?」這是令政客們千百年來樂此不疲、孜孜不倦的管理學議題……讀歷史要很小心的,需要練習批判性思維。
Thumbnail
「如何讓人們為我賣命?」這是令政客們千百年來樂此不疲、孜孜不倦的管理學議題……讀歷史要很小心的,需要練習批判性思維。
Thumbnail
110學年度全國聯招國文科教師甄試第四大題問答題第二小題模擬答案。
Thumbnail
110學年度全國聯招國文科教師甄試第四大題問答題第二小題模擬答案。
Thumbnail
教科書基本上認為由於燭之武看清了秦晉間的利害矛盾關係,所以能夠利用談判的手法來說服秦國之後,也順應連帶著讓晉國也退兵。但是看完了左傳〈燭之武退秦師〉的部分之後,不免還是讓人很不解,僅僅只是去說個幾句話,就真的能讓鄭國阻止被併吞的命運嗎?即便對於秦國真的沒有好處,晉國僅僅以「不仁、不知、不武」如此高尚
Thumbnail
教科書基本上認為由於燭之武看清了秦晉間的利害矛盾關係,所以能夠利用談判的手法來說服秦國之後,也順應連帶著讓晉國也退兵。但是看完了左傳〈燭之武退秦師〉的部分之後,不免還是讓人很不解,僅僅只是去說個幾句話,就真的能讓鄭國阻止被併吞的命運嗎?即便對於秦國真的沒有好處,晉國僅僅以「不仁、不知、不武」如此高尚
Thumbnail
春秋時代的吳國,是姬姓,也就是跟周王室出自同源,但卻在長江這種蠻荒之地跟楚越這些南蠻子一同生活? 吳國的源起,史記自然也有一套說法,不過可信度欠佳,後世的學者也多提不同考據,這個就不細說了。 春秋時,楚國莊王北上問鼎中原,當時吳越是楚的屬國。
Thumbnail
春秋時代的吳國,是姬姓,也就是跟周王室出自同源,但卻在長江這種蠻荒之地跟楚越這些南蠻子一同生活? 吳國的源起,史記自然也有一套說法,不過可信度欠佳,後世的學者也多提不同考據,這個就不細說了。 春秋時,楚國莊王北上問鼎中原,當時吳越是楚的屬國。
Thumbnail
秦穆公的過世,是春秋時代一個重要的轉捩點。 在同一年,晉國的襄公也走了。 就像過去一樣,襄公的公子在秦國做為人質,隨著襄公去世,秦國跟晉國的大臣打算再次扶植傀儡晉侯上位。 然而,就在秦國大軍帶著新任的傀儡晉侯進入晉國領土時,晉國人突然擁立了襄公的另一個兒子繼位,並發兵狙擊秦軍。 秦軍大敗……
Thumbnail
秦穆公的過世,是春秋時代一個重要的轉捩點。 在同一年,晉國的襄公也走了。 就像過去一樣,襄公的公子在秦國做為人質,隨著襄公去世,秦國跟晉國的大臣打算再次扶植傀儡晉侯上位。 然而,就在秦國大軍帶著新任的傀儡晉侯進入晉國領土時,晉國人突然擁立了襄公的另一個兒子繼位,並發兵狙擊秦軍。 秦軍大敗……
Thumbnail
秦穆公的霸業定義,來自於翟泉之盟。 但實質上的武功霸業,則發生在更後面。 翟泉之盟最重要的決議,就是晉秦要聯合攻打鄭國。
Thumbnail
秦穆公的霸業定義,來自於翟泉之盟。 但實質上的武功霸業,則發生在更後面。 翟泉之盟最重要的決議,就是晉秦要聯合攻打鄭國。
Thumbnail
姬重耳跟晉惠公姬夷吾是兄弟,同樣在晉國的驪姬之亂中出逃。 夷吾很快獲得秦齊支持返回,重耳卻在外流亡長達十九年。 這個故事給晉國人說、給儒家說,那就是個忍辱負重的王子復仇記。 給秦國人說,就兩個字,無恥。
Thumbnail
姬重耳跟晉惠公姬夷吾是兄弟,同樣在晉國的驪姬之亂中出逃。 夷吾很快獲得秦齊支持返回,重耳卻在外流亡長達十九年。 這個故事給晉國人說、給儒家說,那就是個忍辱負重的王子復仇記。 給秦國人說,就兩個字,無恥。
Thumbnail
我們超渡古文的第二篇,要來看到〈諫逐客書〉。這篇文章,是古代的外籍移工因為政爭要被趕走,所以緊急寫給老闆的信。政治鬥爭,常是你死我活,而這〈諫逐客書〉,看來是外籍政治移工在極度劣勢之下的逆轉一擊,也成功的保住飯碗。但,真是靠這封信,就改變了皇上的想法嗎?
Thumbnail
我們超渡古文的第二篇,要來看到〈諫逐客書〉。這篇文章,是古代的外籍移工因為政爭要被趕走,所以緊急寫給老闆的信。政治鬥爭,常是你死我活,而這〈諫逐客書〉,看來是外籍政治移工在極度劣勢之下的逆轉一擊,也成功的保住飯碗。但,真是靠這封信,就改變了皇上的想法嗎?
Thumbnail
「超渡古文」為全新的企畫,目標是針對高中國文的推薦選文進行批判式的分析。我會用我在政治圈打滾的經驗,搭配我的倫理學知識,來指出這些古文中隱藏的訊息。好像有點靈異味道?其實不會,我只是把事情裡頭的「大人世界」給找出來而已。
Thumbnail
「超渡古文」為全新的企畫,目標是針對高中國文的推薦選文進行批判式的分析。我會用我在政治圈打滾的經驗,搭配我的倫理學知識,來指出這些古文中隱藏的訊息。好像有點靈異味道?其實不會,我只是把事情裡頭的「大人世界」給找出來而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