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一齣戲學到的宏觀與微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們的教育多由微觀拼湊宏觀,就像盲人摸象,要教導宏觀敘事,師長首先要宏觀
台灣教育比較微觀,每個科目分開,所謂好老師就是會補充很多細節,做很多題目,讓學生面對什麼考試都沒問題。
但學科是把這個世界拆成不同分科方便傳授,最後學生要像拼拼圖一樣地再把所學各科都組合回原來那個世界。如果你去買了一盒拼圖,一定有一張拼好後的全圖可參考,我們的孩子在學分科時,卻沒人告訴他所有科目整合後的「全局」是什麼樣子,組合這盒拼圖真是太困難了。
這就是盲人摸象,除非學生摸遍了整頭大象,不然他沒有能力組合成一頭完整的象,但學生年紀小,怎麼去摸遍整頭象呢?
結果是,我們的社會偏向人人有個專業,但少有人能看到全局。
108 課綱中,開始拋棄這種拆碎成零件的 17 世紀工業革命教育方式,而走向歐洲學校的教育方式,是由師長提供宏觀的視野,學生自發研究細節,當他帶着全局觀來做微觀的事情,他理解手上工作的脈絡(Context),所以他能做得更好,更能跟上下游合作愉快。
我想這就是爲何,那些思想家、知名品牌...等需要整合全局目光的工作、產業、角色,多半出在歐美,而不是台灣,就算我們都會生產。
我們的師長能否宏觀的敘事?很難,在我看了一部歷史影集之後。

一齣歷史影集串起的各種歷史電影

如果你不是軍武達人,也不是歷史專家,跟我一樣對二戰的印象就是學校歷史課所上到的那些,納粹是橫空出世的大壞蛋,德軍強大,而隔壁其他國都弱不禁風,因此它摧枯拉朽地快速侵略各國,殺人如麻,最後英勇的盟軍在諾曼底登陸搞定德國,兩顆原子彈讓日本嚇到尿褲子,二戰結束了。
前陣子看 Netflix 的《二戰大事記》時,才因爲這一齣宏觀的紀錄片把所有的歷史電影組合起來,直到跟朋友講述,才把學到的在我自己的腦中過了一次。
  • 二次大戰緣起於一次大戰時,凡爾賽和約對德國的屈辱性條約,包括割地、限制軍備、屈辱性賠款,讓德國過得很慘
  • 一戰是世界大戰,德國不認為自己應負所有戰敗責任,只覺得被欺負,失去民族自信心。
  • 希特勒早年與蘇聯接觸,提到猶太人,產生了「猶太人是共產黨來源」理論
  • 他新創出「亞利安人」這種高貴人種,在當時天演論帝國主義流行完不久,清洗有色人種
  • 有色人種離開的職位由白人填補,全球經濟不景氣下,社會也默默支持種族清洗。
  • 希特勒領導的納粹全面勝選後把其他反對黨都消滅了,一黨獨大的納粹得以成爲獨裁政權
《辛德勒的名單》描述一位德國商人救了大量猶太人免於殺戮的故事。
《真善美》的故事也說明猶太人的逃亡。
  • 納粹嘗試增軍、入侵奧地利,這些違背凡爾賽條約的事情,英法都沒出面阻止,他們與德國的默契是不可侵略波蘭
  • 英國首相張伯倫飛到德國簽下一紙和約,回英國時,綏靖政策讓剛打完一戰的英國人給他英雄式的歡迎,因爲人人不想再打一戰,累了
  • 但隨後德俄簽約,分別從東西兩方侵入、瓜分波蘭
《狙擊.309 火線邊緣》的故事背景是俄德聯合瓜分了波蘭後,德軍進擊蘇聯,共軍戰士對抗德軍的故事。
  • 英國派兵進入歐陸,此時法國陸軍是全世界最強大的陸軍,設下馬其諾防線(Maginot line)認爲德軍不可能突破,所以並沒有攻擊,雙方僵持。
  • 張伯倫下台,主張強硬的邱吉爾對德國不和談
《最黑暗的時刻》所說的是丘吉爾接手首相後的對抗。
  • 服用安非他命的德國軍隊發明閃電戰,在 3 天內走完需要 2 週的路程,繞過馬其頓防線侵入法國,直達大西洋
  • 英國以敦克爾克大撤退竭力救回被圍困的英國軍隊。
《敦克爾克大行動》
  • 德國對英國持續轟炸,英國一面派情報人員進入歐陸,另方面破解德國密碼。
《模仿遊戲》講述英國科學家圖靈開發出電腦的雛形用來破解德國密碼。
《惡棍特工》講述英美派到歐陸間諜刺殺希特勒。
  • 此時美國總統因競選承諾絕不派美國人的孩子去送死而按兵不動,只對歐、亞交戰國提供物資對抗德、日,封鎖日本取得石油、鋼鐵的管道
  • 日本因佔領中國東北獲得鐵礦,但企圖佔領印尼獲得石油,突破美國的封鎖
  • 當時美國並不是世界最強國,卻把原本駐軍加州的艦隊改駐夏威夷,企圖牽制日本,而日本對夏威夷發動珍珠港事變,希望一舉摧毀美國的海軍
《珍珠港》
  • 因爲交戰到了美國土地,美國終於有參戰理由
  • 美國參戰,展開歐亞兩線作戰,對歐陸推動諾曼第登陸,參戰國包括美、英、法及加拿大
《搶救雷恩大兵》以諾曼底登陸爲背景
  • 對日在中途島戰役後成功削弱了日本海軍,擋住日本以免日本獲得印尼的石油供應,在這個戰役中,美國的情報單位破獲的日軍動向使美軍佔了優勢
《決戰中途島》
  • 美軍對印尼的日軍作戰,包括硫磺島最艱難的戰役。
《硫磺島的英雄們》
《來自硫磺島的信》
  • 支持美國進行戰爭的,是在國內募集戰爭債券,向人民借錢來支持戰爭,所以民主國家的運作大概清楚,需要彙集民意才能開戰。
《美國隊長》就是在此背景下募集戰爭債券的明星
  • 美國接受從德國逃離的猶太科學家,研發出原子彈,但美國並不知道原子彈的威力,但在羅斯福總統時期一直沒有同意使用。
  • 羅斯福總統病逝,詹森副總統即位,對於局勢不太清楚,撤換了反對原子彈的官員,因而作出對日投下兩顆原子彈的決定
  • 第一枚原子彈投下,日本軍閥並沒有打算停止戰爭,他們認爲這跟一般轟炸差不多,而日本天皇瞭解俄軍即將進攻,但日本的經濟條件已經無法跟蘇聯作戰了,軍閥才投降
《螢火蟲之墓》美國應該是認爲投下原子彈是罪行,所以美國劇情片並沒有着墨,而是日本電影講述
  • 聯軍在歐洲也逐漸獲勝,清理戰後殘餘。
《英倫情人》講述了英、德、加拿大、印度多國在歐陸的交集。

「去脈絡化」的教學

什麼是去脈絡化呢?假如在 20 年後的 2040 年,我有個孫女,她的歷史課本寫着「2020 年新冠肺炎」,有幾個要點:
  • 2019 年 12 月在武漢發現一個案例
  • 2020 年 1 月初中國政府在年前封閉武漢,卻已經有 50 萬人離開
  • 2020 年 2 月初中國政府公佈離開武漢的近 500 個航班、車次
  • 2020 年 3 月,造成世界性傳染病
  • 歷史上幾場大瘟疫比較:xxxx 年歐洲鼠疫,死亡 xxxxx 人;xxxx 年西班牙流感,死亡 xxxxx 人;xxxx 年 SARS,死亡 xxxxx 人;2020 年新冠肺炎,死亡 xxxxxx 人
  • 瘟疫流行的原因:1)xxxx;2)yyyy;3)xxxx。
這樣條列式的歷史,對我們經歷過的人來說是很好的總結,但對我(還沒出生的)孫女來說,沒經歷過,就算用 2 頁說明,都無法傳達恐怖的原因,看到這樣的歷史課本,學生除了背下來實在是束手無策啊!
本文每部片我都看過,但來龍去脈混亂,歷史只是去脈絡化地「xxx 年開始打 yyy 戰爭,zzz 年結束」、「nnnn 年開了和會」這些「事件」,但什麼導致了這些事件,卻說不清楚。
政治、經濟、學術、社會、地理,這幾個科目是彼此互相影響的,它們其實是同一個科目的不同面向,我們的課本卻企圖把這麼大的故事拆成一大堆條列事實,要學生自己去總結。
如果沒有《二戰大事記》,老實說,我沒能力總結這一場近代史大事件,要更小的孩子做到就更難了。
教育要先教導宏觀,未來中文世界也會有能力總結大事件,才有夠宏觀的影視創作,我抱着期待,但我知道這是一條長路。
首先要從宏觀的師長做起。

Hi 我是六叔,正努力撰寫、述說《福爾摩斯學習法》,它是從長期自學和跟孩子的教學相長中萃取出來的,也因爲關懷教育,發現這方法符合認知科學的理論,是對自學者以及家有學生的父母有用的學習方式,歡迎按讚、分享及回應我給我建議。
avatar-img
14會員
18內容數
- 各種學習方法,多是讓孩子「讀好指定教材」,而身爲父母,痛點是他「根本沒意願讀書」啊! - 讀書很好!但網路這麼大,書籍只提供小部分知識,怎麼從茫茫網海學習呢? 六叔從不愛讀書變成「會讀書的人」,瞭解您孩子的學習哪裏卡住。 六叔用這個教女兒,她從台灣中等生成了高壓北京的優等生。 學習升級從此開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六叔觀察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DCA迭代起自於美國,在日本發揚光大,讓售價不高的豐田汽車造就「神車」傳奇,好多幾十年前的豐田汽車到現在還好好地開,因爲 PDCA讓它改良到很難損壞。
一次次調整水溫的「PDCA 迭代」,就是我們人類正常的學習方式,騎自行車也是這麼學的,但是學校教育卻忘記給我們犯錯的機會。 你下班好累,想泡個熱水澡,習慣的洗澡水溫 40 度,如何調整呢? P 目標 40 度→D 開水龍頭→C 摸一摸太冷→A 要調熱點; P 目標 40 度→D 水龍頭調左
「六叔這個企劃案麻煩你處理一下!」客戶這麼說 「沒問題,這只要用《企劃大全》第 3 章提到的方法就搞定了!」我回答他 很可惜的是,企劃人很少有這種奢侈,他每天所遇到的問題很少是某一本書已經提供解法了,如果有這麼一本書,那客戶自己也會讀,還需要你嗎? 專注非常重要,寬廣的常識更重要,但吸進大腦的常識如
學科和職位之間有明顯的楚河漢界?這些界線都是人造的,身為學習者要融合各學科才能看到全貌,這些位置可以重疊、可以互相參考,這就是跨界學習。 MIT 科學家運用 AI 研發出最強大的抗生素,這在武漢肺炎嚇到全球時真是個好新聞,不過在亞洲,「生物學家」和「電腦科學家」卻沒有這麼合作無間,電腦科學家覺得用
 別強迫鳥學習游泳,別強迫魚學習飛翔。 你有沒有發現這種「發現自己」的雞湯文好多?我們看到時都說:「對呀對呀!我以前就是太在乎別人的想法了,要不然我......」 奇怪的是,人類雖然天生自私,但對自己喜好卻不堅持。 把無奈傳下去的學校教育 身為一個每天一早把孩子送去學校、天黑接回來的父母,你是否覺得
上面是交叉筷子的錯誤用法,下面是正確筷子用法 許多孩子剛開始使用筷子都會交叉,這樣夾起切得很小的食物沒問題,但如果要夾滑溜的或是體積大的食物就很困難,例如夾起一顆蛋。 正確使用筷子應該是把一支筷子放在虎口上,用中指和無名指夾住,這支是不太動的,而另一支用拇指、食指、和無名指像拿筆一樣夾住,而這支負責
PDCA迭代起自於美國,在日本發揚光大,讓售價不高的豐田汽車造就「神車」傳奇,好多幾十年前的豐田汽車到現在還好好地開,因爲 PDCA讓它改良到很難損壞。
一次次調整水溫的「PDCA 迭代」,就是我們人類正常的學習方式,騎自行車也是這麼學的,但是學校教育卻忘記給我們犯錯的機會。 你下班好累,想泡個熱水澡,習慣的洗澡水溫 40 度,如何調整呢? P 目標 40 度→D 開水龍頭→C 摸一摸太冷→A 要調熱點; P 目標 40 度→D 水龍頭調左
「六叔這個企劃案麻煩你處理一下!」客戶這麼說 「沒問題,這只要用《企劃大全》第 3 章提到的方法就搞定了!」我回答他 很可惜的是,企劃人很少有這種奢侈,他每天所遇到的問題很少是某一本書已經提供解法了,如果有這麼一本書,那客戶自己也會讀,還需要你嗎? 專注非常重要,寬廣的常識更重要,但吸進大腦的常識如
學科和職位之間有明顯的楚河漢界?這些界線都是人造的,身為學習者要融合各學科才能看到全貌,這些位置可以重疊、可以互相參考,這就是跨界學習。 MIT 科學家運用 AI 研發出最強大的抗生素,這在武漢肺炎嚇到全球時真是個好新聞,不過在亞洲,「生物學家」和「電腦科學家」卻沒有這麼合作無間,電腦科學家覺得用
 別強迫鳥學習游泳,別強迫魚學習飛翔。 你有沒有發現這種「發現自己」的雞湯文好多?我們看到時都說:「對呀對呀!我以前就是太在乎別人的想法了,要不然我......」 奇怪的是,人類雖然天生自私,但對自己喜好卻不堅持。 把無奈傳下去的學校教育 身為一個每天一早把孩子送去學校、天黑接回來的父母,你是否覺得
上面是交叉筷子的錯誤用法,下面是正確筷子用法 許多孩子剛開始使用筷子都會交叉,這樣夾起切得很小的食物沒問題,但如果要夾滑溜的或是體積大的食物就很困難,例如夾起一顆蛋。 正確使用筷子應該是把一支筷子放在虎口上,用中指和無名指夾住,這支是不太動的,而另一支用拇指、食指、和無名指像拿筆一樣夾住,而這支負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很推薦大家去看的原因,就是在孤獨中總有個能意外理解、並成為你好夥伴的人,當在戰場上你只能被量化成效判斷有沒有用時,仍有那麼一個人是純粹的擔心你、為你想發揮的喜好展現熱情而大力鼓掌,一起對著彼此說聲「我要活著,你也要活著」的人,也為自己開始有了找尋「為什麼」的動力。
Thumbnail
在閱讀完胡昌智博士的《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的第一個章節後,深感胡博士在章節末尾對1980年代台灣(中華民國)歷史教育的思慮是非常當下也非常發人省思的。
Thumbnail
到底是戰爭抹殺了人性,還是毫無感情的殘殺即是人的劣根性?原本對勝利還抱有一絲希望的他,在戰爭的摧殘下漸漸逼出人性卑劣的黑暗面。
Thumbnail
  我們距離獨裁有多遠?答案是5天。片中描述中學老師文格爾(Jürgen Vogel 飾)在活動周為學生上了一周的獨裁政治。第一天,學生意興闌珊,認為獨裁不過是舊時代納粹獨裁的遺物。但獨裁真的結束了嗎?文格爾請學生發表何謂獨裁?有人說是意識形態、是少數人控制多數人、是有一位偉大的元首、是在失
Thumbnail
  何謂德意志文化?何謂德意志意識形態?文化之間的差異又是在何時顯現的?若說文化是後天的,那麼幼兒之間便沒有文化的差異,因為每一位幼兒來到世上都是一張白紙。然而,是什麼讓白紙上產生了巨大的差異?是什麼讓德意志文化顯現?或許能夠從德國的幼兒教育看出一些端倪。   本書作者莊琳君,是英國教
Thumbnail
你認為高中時所學的學科畢業後哪一科最先被學生放棄?數學?物理?化學?我認為是歷史。讓我們回想一下,國高中的歷史課都教了些什麼,歷史做為一門國高中生必修的學門,它的價值是什麼?而它的教學或者內容,是否達到以古鑑今的目的,啟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與重視的理由,並引導學生思考歷史做為還原過去曾有的選擇
Thumbnail
臺灣日治初等教育受政策和殖民地政策影響,當中出現了現代教育系統無法想像的課程,如農業、手工和商業等科目。想知道老一輩上學都學了些什麼?歡迎閱讀本文了解更多。
Thumbnail
丁宣智老師的一個重要的教學工具,就是心智圖。心智圖的原理是利用大腦的兩個半球的特性,左半球負責邏輯思考,右半球負責創造思考,通過使用關鍵字、線條、色彩、圖像等元素,將資訊以具有邏輯性或非邏輯性的方式,組織成一個有層次和關聯的圖形,讓學生可以同時運用左右腦的功能,增強記憶和理解。
Thumbnail
這本書針對假新聞、後真相、資訊戰的議題進行詳細的解析,深入探討了大腦快思與慢想的機制、大腦認知偏誤的機制以及虛幻真相效應等,並從舅舅是佛洛伊德的公共關係之父愛德華.伯內思和希特勒的角度出發,藉由大量引用美國真實案例,讓讀者更清楚理解這些複雜的概念。這本書不限年齡,值得學齡生一讀。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聊一聊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终是如何意识到了,进攻苏联是一个不明智的决策。要说这个原因的话那是有很多种的,今天我们来聊一个不太容易出现在公众面前却又是一个同样至关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德军的情报机构阿勃维尔的问题。说到德军情报机构,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很推薦大家去看的原因,就是在孤獨中總有個能意外理解、並成為你好夥伴的人,當在戰場上你只能被量化成效判斷有沒有用時,仍有那麼一個人是純粹的擔心你、為你想發揮的喜好展現熱情而大力鼓掌,一起對著彼此說聲「我要活著,你也要活著」的人,也為自己開始有了找尋「為什麼」的動力。
Thumbnail
在閱讀完胡昌智博士的《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的第一個章節後,深感胡博士在章節末尾對1980年代台灣(中華民國)歷史教育的思慮是非常當下也非常發人省思的。
Thumbnail
到底是戰爭抹殺了人性,還是毫無感情的殘殺即是人的劣根性?原本對勝利還抱有一絲希望的他,在戰爭的摧殘下漸漸逼出人性卑劣的黑暗面。
Thumbnail
  我們距離獨裁有多遠?答案是5天。片中描述中學老師文格爾(Jürgen Vogel 飾)在活動周為學生上了一周的獨裁政治。第一天,學生意興闌珊,認為獨裁不過是舊時代納粹獨裁的遺物。但獨裁真的結束了嗎?文格爾請學生發表何謂獨裁?有人說是意識形態、是少數人控制多數人、是有一位偉大的元首、是在失
Thumbnail
  何謂德意志文化?何謂德意志意識形態?文化之間的差異又是在何時顯現的?若說文化是後天的,那麼幼兒之間便沒有文化的差異,因為每一位幼兒來到世上都是一張白紙。然而,是什麼讓白紙上產生了巨大的差異?是什麼讓德意志文化顯現?或許能夠從德國的幼兒教育看出一些端倪。   本書作者莊琳君,是英國教
Thumbnail
你認為高中時所學的學科畢業後哪一科最先被學生放棄?數學?物理?化學?我認為是歷史。讓我們回想一下,國高中的歷史課都教了些什麼,歷史做為一門國高中生必修的學門,它的價值是什麼?而它的教學或者內容,是否達到以古鑑今的目的,啟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與重視的理由,並引導學生思考歷史做為還原過去曾有的選擇
Thumbnail
臺灣日治初等教育受政策和殖民地政策影響,當中出現了現代教育系統無法想像的課程,如農業、手工和商業等科目。想知道老一輩上學都學了些什麼?歡迎閱讀本文了解更多。
Thumbnail
丁宣智老師的一個重要的教學工具,就是心智圖。心智圖的原理是利用大腦的兩個半球的特性,左半球負責邏輯思考,右半球負責創造思考,通過使用關鍵字、線條、色彩、圖像等元素,將資訊以具有邏輯性或非邏輯性的方式,組織成一個有層次和關聯的圖形,讓學生可以同時運用左右腦的功能,增強記憶和理解。
Thumbnail
這本書針對假新聞、後真相、資訊戰的議題進行詳細的解析,深入探討了大腦快思與慢想的機制、大腦認知偏誤的機制以及虛幻真相效應等,並從舅舅是佛洛伊德的公共關係之父愛德華.伯內思和希特勒的角度出發,藉由大量引用美國真實案例,讓讀者更清楚理解這些複雜的概念。這本書不限年齡,值得學齡生一讀。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聊一聊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终是如何意识到了,进攻苏联是一个不明智的决策。要说这个原因的话那是有很多种的,今天我们来聊一个不太容易出现在公众面前却又是一个同样至关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德军的情报机构阿勃维尔的问题。说到德军情报机构,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