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是多麼美好!Anita Moorjani 《Dying To Be Me》讀後感

更新於 2018/07/18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幾位名人自殺的新聞,讓我想起生病去世的人。一邊是主動選擇離開,一邊是被動離開;但殊途同歸,都離開了這個世界。
有極少數的幸運兒徘徊於生死之間,經歷瀕死時刻,最後奇蹟似地重回這個世界。在香港長大的 Anita Moorjani在她的《Dying To Be Me: My Journey from Cancer, to Near Death, to True Healing》書裡披露了她的傳奇經驗。
坦白說,這不是我平常會掏腰包買的書。幾年前午休時間去去逛太古廣場,Kelly & Walsh 書店辦夏日大拍賣,這本書封面上大大地貼著40HKD,於是我就順手放到了籃子裡。(現在回想起來,那真是個非常正確的決定。)
Anita在書裡提到了一個印度女生在香港這個中國社會成長時,還必須面對家裡的印度傳統的那種雙重壓力:讀書、選擇職業、婚姻,她是那麼希望獲得父母的認同。
她被診斷得了淋巴癌之後,在4年之間遊歷遍尋各國名醫,最後在香港養和醫院陷入彌留狀態。2006年2月2日,醫師告訴她的丈夫及家人她的全身器官已經衰竭,她只剩下幾個小時的時間了。
在她陷入彌留狀態的時候,她有了360度的全方位意識,並與她過世多年的父親與好友對話,理解她患病的真正原因 - 「恐懼」。在那刻,她了解自己可以選擇離開這個肉體的物質世界、也可以選擇留下來;而且她知道如果她選擇留下來、回到這個世界,她將可以成為一個健康的人,重新生活。
果然,在恢復意識的幾個星期後,她身上的癌細胞完全消失,健康地離開了養和醫院。
她在瀕死經歷中並沒有見到穿白袍的耶穌、沒有見到萬丈金光的佛祖、沒有走過黑色的通道;對於那時未信主、也不算有宗教信仰的我來說,反而覺得容易接受。
在這個瀕死經歷中,她理解到肉身是有所限制的,但真正的自我(soul mind) 卻是無限的、與全世界每個人心靈相通的 - One Consiousness。


 

瀕死經歷學到的5件事

我後來在YouTube上找到她2013年的TED talk,在這段影片中,她提到自己在這個瀕死經歷中所學到的5件事:
1)愛人也愛自己。Anita提到她生病的原因就是因為她未曾好好愛自己,才會讓別人強迫自己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我們一定要愛自己才有力氣對外愛別人。
2) 無懼地活著。我們從小就被教導恐懼(fear)-怕失敗、怕得癌症、怕吃錯東西。我們以為恐懼才能讓我們好好地活者。大錯特錯!「愛」才讓我們安全地活著,因為我們愛自己會想讓自己好,愛人才能讓別人更好。
3)幽默感、開懷大笑、與喜樂。嬰兒小時後總是咯咯笑,但我們長大卻越來越少開懷大笑。尋找生活中值得高興的事,是很重要的。
4)生命是一個禮物。很多人在失去之後,才知道生命的可貴。即使是生命中的挑戰,也是一個寶貴的禮物。Anita說她之前得癌症起因於自己不夠愛自己,是「癌症」救了她,「癌症」對她而言是個可貴的禮物。
5)做自己。不要再畏首畏尾,勇敢地做自己,每一天盡全力地活著!
 


信與不信 是個人選擇

有些人對Anita Moorjani的事蹟嗤之以鼻,認為她是個謊話連篇的騙子。我相信在養和醫院住過院的人都知道,養和醫院醫護人員極為嚴謹,不可能讓她捏造事實。養和也的確做了多次測試,確定她的癌細胞全部消失之後才讓Anita出院。
信與不信,是個人選擇問題。就如同愛因斯坦所說:“There are two ways to live: you can live as if nothing is a miracle; you can live as if everything is a miracle.”
精神的力量是遠大過肉體的。在我們的「肉體」之上,還有一個「靈魂」是永生不滅的;是可以改變我們生活的。
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後書裡也提到「可見的」是暫時的,「不可見的」才是永久的。[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哥林多後書 4:18, 中文和合本)]


心得:

對我來說,讓我覺得最感動的是她所傳達「無懼地活著(Live Fearlessly)」這個訊息。我們有太多的恐懼和顧慮 - 害怕「人言可畏」、害怕比不上別人、害怕沒有準備「積穀防饑」,害怕得不到認同 - 因此強迫自己做不想做的事,而最終受害最深就是自己。
「做自己」則是「無懼地活著」的執行步驟。真正愛自己,就可以讓自己理直氣壯地活著,不需要依照社會的時間表做該做的事 - 誰說一定要「五子登科」(車子、房子、妻子/外子、兒子、金子)?
請你專心地愛自己:不需要在意別人的想法,也不需要勉強自己成為別人眼中的模範生。
做自己活著是多麼地美好!
僅以此文獻給所有掙扎中的勇敢靈魂!
喜歡我的文章?請來“Like“ 我的部落格臉書,追蹤最新動態:https://www.facebook.com/NewLifeInAlbay/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離開台灣,在香港工作多年之後,落腳菲律賓馬榮火山底下的小城鎮 - 黎牙實比市(Legazpi City), 一個慢活、樂活的地方。這裏的人充滿了對生命的熱情與隨遇而安的淡定,讓我這個都市人既欽佩又慚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黎牙實比的生活靜謐簡單,我已經無法想像生活中沒有Kai和Janice這兩個得力助手的日子。 跟她們生活可以說是極為融洽。但有一件事她們兩個和我們卻非常地「理念不合」,那就是生病的時候。身體不舒服的時候,老爺和我會去找醫生;可是Kai和Janice 會找 Albularyo .....
我是個老派人,雖然每天有大半時間掛在網路上,閱讀的時候,我總是偏好紙本書。我喜歡書拿在手裡的份量,還有翻頁時似有似無的油墨味道。 不知怎的,我總覺得過去的日子特別美好。特別是手機還沒有流行之前的九十年代.....
以前我不在意幫人,但很不喜歡欠「人情債」。深怕開口請人幫忙之後,欠下了「人情債」,就不知何年何月才可以還清。這件事,讓我理解到「人情債」和「幫忙」其實只有一線之隔….
這個有山有海的小城鎮有隨處可見的椰子樹,還有湛藍得不像話的天空。這個背景讓人很難不注意到掛在電線桿上多不勝數的電線。
最近幾個月來我經常為了說話的分際而掙扎。 明明有不同的想法,但因為擔心自己可能判斷錯誤、怕當事人傷心、或不希望影響雙方的關係,只好硬生生把話吞回肚子裡。 無法說真話的原因是什麼?是怕傷害別人?還是怕傷害自己?
想改運?在香港和台灣你可能會找風水師傅來看風水;在菲律賓沒有看風水這碼事,不過還是有趨吉避凶的方法。 朋友家裏正在整修,跟我們家的工程一樣以龜速進行 ,有時會發生出乎意料的小插曲,例如:
在黎牙實比的生活靜謐簡單,我已經無法想像生活中沒有Kai和Janice這兩個得力助手的日子。 跟她們生活可以說是極為融洽。但有一件事她們兩個和我們卻非常地「理念不合」,那就是生病的時候。身體不舒服的時候,老爺和我會去找醫生;可是Kai和Janice 會找 Albularyo .....
我是個老派人,雖然每天有大半時間掛在網路上,閱讀的時候,我總是偏好紙本書。我喜歡書拿在手裡的份量,還有翻頁時似有似無的油墨味道。 不知怎的,我總覺得過去的日子特別美好。特別是手機還沒有流行之前的九十年代.....
以前我不在意幫人,但很不喜歡欠「人情債」。深怕開口請人幫忙之後,欠下了「人情債」,就不知何年何月才可以還清。這件事,讓我理解到「人情債」和「幫忙」其實只有一線之隔….
這個有山有海的小城鎮有隨處可見的椰子樹,還有湛藍得不像話的天空。這個背景讓人很難不注意到掛在電線桿上多不勝數的電線。
最近幾個月來我經常為了說話的分際而掙扎。 明明有不同的想法,但因為擔心自己可能判斷錯誤、怕當事人傷心、或不希望影響雙方的關係,只好硬生生把話吞回肚子裡。 無法說真話的原因是什麼?是怕傷害別人?還是怕傷害自己?
想改運?在香港和台灣你可能會找風水師傅來看風水;在菲律賓沒有看風水這碼事,不過還是有趨吉避凶的方法。 朋友家裏正在整修,跟我們家的工程一樣以龜速進行 ,有時會發生出乎意料的小插曲,例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在2023年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與挫折,我逐漸學會放下負面情緒並重新梳理自我。在這段自我發現的旅程中,我開始反思自己的選擇和人生的意義,最終邁向成為我想要的自己。這段經歷雖然艱辛,但卻也讓我發現了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並在過程中遇見愛與希望。
Thumbnail
奇蹟課程提到:你追尋什麼,它便成了你心目中的喜樂之源。你希望什麼,它對你也會顯得真實無比。你不可能期望得到一個自己不相信之物。 那麼,奇蹟又是什麼呢? 凡是出自愛的就是奇蹟。 我和《用願力召喚奇蹟》這本書,不僅存在強烈的連結,還有著妙不可言的共時性。 那就是,我和書中的作
Thumbnail
「不要解鎖付費喔」感恩🫶貼心叮嚀~ 來協助療癒的揚升大師:愛瑟瑞爾 在療癒過程感覺到空氣.身體上漸漸的寒冷 感受心中有些牽掛 請天使也打開多維度時空轉世之門 撿回雙方分開後與遺憾掉落的靈魂碎片 詢問對方是否有些話要帶給還在陽世的愛人呢? 「不要傷心、不要難過」 「無法繼續陪伴妳
Thumbnail
姊姊一家人與妹妹本預計 7 月去日本旅遊。在搭飛機當天,姊姊在桃園機場大門外被地面反光突起物絆倒。她手上拖著行李反應不及,臉部撞上了人行道的檻,傷得很重。
Thumbnail
#人生的轉機(癌症的身心自療法) #羅倫斯李山博士 #王季慶 #許添盛 #梁瑞安 #賽斯 書中提到:大多數的人,在癌症出現之前,都有「失去希望」的經驗,不相信自己能過令人滿足的生活方式,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也就是讓我們清晨歡喜起床、夜晚歡喜入眠、熱情期待每一天以及未來的那種意義。[無望感]
Thumbnail
生命就是無數個愛自己的機會 你也可以創造生命的奇蹟-自我療癒實證,是一種愛自己的練習, 它源自於「自我療癒界的第一夫人」露易絲,賀所寫的書。 透過肯定句,進行內在對話,我們就能感到被愛,與被照顧。 起初,我會有鏡子練習的想法是因為,我從書中看到這麼一段話,作者說:「每個人都有能力更
Thumbnail
⋯⋯他相信,人不會死,衰亡的只是肉體。如果這樣的觀念確立,那麼我們看待肉體衰亡(死亡)這件事就會比較坦然一點,接著才有辦法執行「放手」。
Thumbnail
莎莉是一個普通的人,過著平淡的生活,卻對生命感到迷茫。她在進入教會後,發現了靈魂的存在,但同時也懼怕神的審判。她堅信遍體麟傷是生命的禮物,直到有一天,她發現這一切都是騙局...
Thumbnail
《死亡與生命手記》是一本關於愛、悲傷、和成長的書。作者亞隆與妻子瑪麗蓮分享了他們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經歷,展現了愛與悲傷並存的故事。書中充滿了作者的個人故事和心理治療的投入,並提供了面對死亡和悲傷的正向方法。如果你對死亡有恐懼,這本書也能夠給你緩解焦慮的方向。
Thumbnail
作者透過此書分享生命當中最重大的轉折:自身罹患淋巴癌的無措、治療、康復後的重生; 以及母親確診阿茲海默症的生疏、慌亂、家人間逐漸形成的默契 既是一場災難 也是審視人生的契機 這本書可貴的地方在於以病人視角描述所有心理、外在的感受 我們真的很難同理病人說不出口的掙扎與不適 除非自己落入相同的處境當中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在2023年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與挫折,我逐漸學會放下負面情緒並重新梳理自我。在這段自我發現的旅程中,我開始反思自己的選擇和人生的意義,最終邁向成為我想要的自己。這段經歷雖然艱辛,但卻也讓我發現了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並在過程中遇見愛與希望。
Thumbnail
奇蹟課程提到:你追尋什麼,它便成了你心目中的喜樂之源。你希望什麼,它對你也會顯得真實無比。你不可能期望得到一個自己不相信之物。 那麼,奇蹟又是什麼呢? 凡是出自愛的就是奇蹟。 我和《用願力召喚奇蹟》這本書,不僅存在強烈的連結,還有著妙不可言的共時性。 那就是,我和書中的作
Thumbnail
「不要解鎖付費喔」感恩🫶貼心叮嚀~ 來協助療癒的揚升大師:愛瑟瑞爾 在療癒過程感覺到空氣.身體上漸漸的寒冷 感受心中有些牽掛 請天使也打開多維度時空轉世之門 撿回雙方分開後與遺憾掉落的靈魂碎片 詢問對方是否有些話要帶給還在陽世的愛人呢? 「不要傷心、不要難過」 「無法繼續陪伴妳
Thumbnail
姊姊一家人與妹妹本預計 7 月去日本旅遊。在搭飛機當天,姊姊在桃園機場大門外被地面反光突起物絆倒。她手上拖著行李反應不及,臉部撞上了人行道的檻,傷得很重。
Thumbnail
#人生的轉機(癌症的身心自療法) #羅倫斯李山博士 #王季慶 #許添盛 #梁瑞安 #賽斯 書中提到:大多數的人,在癌症出現之前,都有「失去希望」的經驗,不相信自己能過令人滿足的生活方式,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也就是讓我們清晨歡喜起床、夜晚歡喜入眠、熱情期待每一天以及未來的那種意義。[無望感]
Thumbnail
生命就是無數個愛自己的機會 你也可以創造生命的奇蹟-自我療癒實證,是一種愛自己的練習, 它源自於「自我療癒界的第一夫人」露易絲,賀所寫的書。 透過肯定句,進行內在對話,我們就能感到被愛,與被照顧。 起初,我會有鏡子練習的想法是因為,我從書中看到這麼一段話,作者說:「每個人都有能力更
Thumbnail
⋯⋯他相信,人不會死,衰亡的只是肉體。如果這樣的觀念確立,那麼我們看待肉體衰亡(死亡)這件事就會比較坦然一點,接著才有辦法執行「放手」。
Thumbnail
莎莉是一個普通的人,過著平淡的生活,卻對生命感到迷茫。她在進入教會後,發現了靈魂的存在,但同時也懼怕神的審判。她堅信遍體麟傷是生命的禮物,直到有一天,她發現這一切都是騙局...
Thumbnail
《死亡與生命手記》是一本關於愛、悲傷、和成長的書。作者亞隆與妻子瑪麗蓮分享了他們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經歷,展現了愛與悲傷並存的故事。書中充滿了作者的個人故事和心理治療的投入,並提供了面對死亡和悲傷的正向方法。如果你對死亡有恐懼,這本書也能夠給你緩解焦慮的方向。
Thumbnail
作者透過此書分享生命當中最重大的轉折:自身罹患淋巴癌的無措、治療、康復後的重生; 以及母親確診阿茲海默症的生疏、慌亂、家人間逐漸形成的默契 既是一場災難 也是審視人生的契機 這本書可貴的地方在於以病人視角描述所有心理、外在的感受 我們真的很難同理病人說不出口的掙扎與不適 除非自己落入相同的處境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