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離開某群組後有感而發的感想。
近期在各類社群(其實只有推特、臉書、噗浪,還有討論到最後會一直逼人退出的某line群組。XD)上看到各種立場、主張的噴發和彼此攻堅,然後細看內容後的一些感想:無論再怎麼有力的論述,經過傳播和各種框架與再現,最終難免成為「廣大同溫層」中,用來消費他人的符號;如果落到不加思考,只接受片面詞彙就拿去亂砸人的隊友手上,那這些符號便不具深度,只是一種扁平的碎花符徵而已。
(註:符號主要由「符徵」(signifier)與「符旨」(signified)構成。前者意指可察覺的、聽得到或看得到的信號;後者則是抽象的心靈意象。)
英國伯明罕學派中強調個體能動性的文化研究提到,當代人類的「主體性」,大多是來自藉由挪用媒體元素來標定自身而得,並藉此進一步區分我群跟他群。比如,穿戴偶像代言的飾品服裝,或是聽特定歌手的歌曲等等,來彰顯自己與他人的不同。
實際上,在文化研究的討論脈絡下,不太會去爭論符號元素的本質到底是好是壞。它大多把焦點放在我們取用各種「符號」的目的,主要是要彰顯出什麼樣的特質供人觀看。用白話來講:「即我們希望在他人眼中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因此,最初的文化研究,只是對當今「多元社會」的成因提供了個體視角的解釋,並以此回應過於偏重結構宰制的馬克思主義者的文化觀。而這樣的解釋成果,也成了許多學派用來定義何謂「主體性」和「個體認同」的論述養分;就是上一段提到的,用來區分我群跟他群,進而形成自我認同或群體意識。但是,如果依循這樣的討論邏輯,並對照現實的運作經驗,這種原本看似中性的討論,卻陷入了因不斷被再現、框架、挪用,甚至是拼貼後,失去符號厚度的困境。
就以在社群媒體上看到的各種言論主張來講,許多概念幾經解釋,多已失去原本的意涵。如果這些概念是朝著更加豐富的內涵和具結構視野的方向建構,即便與原本的意思相去甚遠倒也無關痛癢,畢竟概念的意義總是受到不同詮釋社群的影響而有所轉變。但現在眼前所看到的景象是,多數概念意義的建構方向大多只有相互拼貼、挪用,並朝著削弱自身論述力道的方向發展,最後只是變成拿來攻伐與自己立場相異的群體的工具。可是,一旦被要求提出具有邏輯性與思想厚度的論述就GG惹。然後更靠夭的是,以上述方式使用這些符號的群體還會認為自己處於智識上的優越位階,甚至是站在道德高地上頤指他人。久了,就飄出了「某種味道」;甚至,使個不好,就成了整個同溫層裡的豬隊友。
所以,結論:「脈絡」這東西很重要。雖然我不喜歡把它掛在嘴邊被當成是個假掰的文青,但還是覺得應該適時地把它召喚出來提醒自己還有身邊有志一同的朋友。唯有這樣才不會被螢幕前的碎花符徵給搞到氣死。因為,氣死驗無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