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貓的孩子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繼「媽媽的遙控器」之後,再次地批判台灣的升學主義,帶給孩子極大的壓力。「貓的孩子」看起來似乎沒有擺脫父母對孩子的控制以及在挫折中的情緒勒索,不過,若從片尾再回頭去看整齣劇,貓的孩子已經從「控制」的主題,轉變成在這升學主義高張力的壓力之下,如何透過「救贖」來達成彼此的饒恕,而不再讓人活在「控制」以及「被控制」的傷害之中。
  在整齣劇的內容中,那種透過孩子的「滿級分」,滿足自己的需求以及虛榮心的橋段不斷地出現。家族每個成員透過孩子們的考試成績、考取的成績以及所從事的職業,墊高自己在家族的地位。主角的父親在孩子無法得到「滿級分」,讓他覺得丟臉的情況下,選擇了毒打孩子、虐待太太,並且搞外遇,宣洩了自己無法透過孩子在家族中墊高自己地位的壓力。而母親呢?將自己所有的遭遇怪罪在孩子身上,並把所有的寄望與壓力放在孩子身上。
  透過「平行世界」表達了在升學主義高張力的壓力之下,孩子們往往需要找一個方式來宣洩自己的壓力。不過,這樣的壓力宣洩往往只是暫時得到緩解。宣洩完沒多久,壓力必然會再次臨到,因此必須一再地宣洩。片中,女學中羅志葳(阿志)透過毆打班上最後一名來宣洩自己的壓力,更讓自己保持「滿級分」,得到全班第一名。而劉國衍再一次偶然的機會,知道這樣的「平行世界」可能會讓自己達到「滿級分」的要求,向阿志詢問進入「平行世界」的方式。最後,劉國衍透過將貓殺死來宣洩壓力,最後能讓他得著「滿級分」。
  劇情的結尾,透過了母親所養的貓生孩子,那樣溫馨有愛的畫面,母子倆才得到了「救贖」。在他們擁抱的時候,母親對國衍說了一句話「我們可不可以學會一件事,不要一直說對不起。」這句話若沒有繼續將劇情完整看完之前,總覺得這句話太過於突兀,似乎與劇情要述說的無關。不過,整齣劇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當母親拿充滿愛的便當給在工地跟隨師傅的國衍,國衍帶著便當去與阿志見面時,他躺在草地上在看「新約聖經」。而透過兩人的對話,將劇情聚焦在基督教的「救贖」觀點。
國衍說:「我想搞懂一件事。如果你是耶穌,我殺了你,你要怎樣才能 原諒我?」,阿志回答說「我是神?」,國衍說「不是,是神的兒子。」,最後阿志說「所以,我根本不會死,我只是死給你看,我要你打從心底承認自己的愚蠢,再來乞求我的原諒。
  人是多麽愚蠢與罪惡啊!總是將自己過去或現在的遭遇,轉向去壓迫任何自己可以控制的人啊!因此,台灣教育就陷入了上一代壓迫著下一代。就如同這齣劇的一開始,家族在聚餐時所呈現的家族性壓迫。原來,那是老父親沒有讀過什麼書,因此就壓迫自己的孩子把書讀好,而這樣的壓迫延續到第三代,更昇華至家族式的壓迫。「不要一直說對不起」,表達了在台灣這個升學主義的壓力之下,父母應該透過承認自己的愚蠢與罪惡,並從中得著救贖。讓父母不會在現在或將來,對自己的孩子說「對不起」。孩子也不需要為了自己的成績,向「父母」說對不起。「分數」不再阻礙父母與孩子的愛,而父母的愛,更是從支持孩子做自己最喜歡以及最能勝任的事情或工作中展現出來。
  期待有一天,在台灣的教育上,不再有高壓式,扼殺孩子的青春與夢想的教育,也不再有父母與孩子一再地向彼此說「對不起」的情況發生,讓台灣的教育重新得著救贖。
avatar-img
9會員
26內容數
主日禮拜講章分享,請勿抄襲,可參考,吸收後再重寫擴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ano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刊載於《基督教平安園通訊季刊第71期》 近來,資深主播傅達仁先生因為得到胰臟癌,自知日子不多,他期待自己是好好的死亡,而不是在疼痛中,在許多醫療器材陪伴中死亡,因此,他開始提倡「安樂死」。甚至,他兩
近來,中華電信與其他家電信公司推出了所謂的「網路499吃到飽」,引起了台灣民眾申辦熱潮,特別是中華電信門市門庭若市,甚至有人早上天剛亮就開始在門口排隊。
台灣去年有一部電影叫做「大佛普拉斯」,看到這個名字,我們會誤以為是一個談論佛教的宗教電影。其實不是,這部電影是刻畫了台灣底層人民生活的辛酸與無奈,特別在電影中,故意在描述底層人民為生存而打拼,與那些有錢、有權的人,他們糜爛又帶著混亂的生活,但他們卻能夠輕易活在這世上來做對比。
這裡是日月潭,這是我人生重要的兩個起點,這兩個起點也開始了我SOSreader的寫作起點。
 刊載於《基督教平安園通訊季刊第71期》 近來,資深主播傅達仁先生因為得到胰臟癌,自知日子不多,他期待自己是好好的死亡,而不是在疼痛中,在許多醫療器材陪伴中死亡,因此,他開始提倡「安樂死」。甚至,他兩
近來,中華電信與其他家電信公司推出了所謂的「網路499吃到飽」,引起了台灣民眾申辦熱潮,特別是中華電信門市門庭若市,甚至有人早上天剛亮就開始在門口排隊。
台灣去年有一部電影叫做「大佛普拉斯」,看到這個名字,我們會誤以為是一個談論佛教的宗教電影。其實不是,這部電影是刻畫了台灣底層人民生活的辛酸與無奈,特別在電影中,故意在描述底層人民為生存而打拼,與那些有錢、有權的人,他們糜爛又帶著混亂的生活,但他們卻能夠輕易活在這世上來做對比。
這裡是日月潭,這是我人生重要的兩個起點,這兩個起點也開始了我SOSreader的寫作起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今社會中,愧疚式教養成為許多家庭潛在的教育問題。父母常以自己的辛勞和犧牲對孩子施加無形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感受到愧疚和虧欠。本文將淺談這類教養方式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父母在教養過程中應如何調整心態,避免讓下一代背負過多的情感負擔。
Thumbnail
《瘋人說》這本書是在講,作者(穆戈)在當精神病院的實習醫生時,與精神病患之間的故事,總共有十七個章回,其中「請幫幫我媽媽––雙重人格」這章回讓我特別有感,特別想寫成讀後心得,我記得當時我看完這章回時,心裡悶悶的,很想哭,特別想把心得寫下來。
如果你連教你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都沒有,那我勸那些人還是把孩子過繼到別人名下吧! 不懂為什麼台灣許多人當了父母之後,這個世界在他們眼中就妖魔(?化了。看到卡通有抽菸景象、看到電視劇有些誇張情節(太浮誇的以外)等,就小題大作的去罵電視台甚至演員。他們真正想要呈現的那些人知道嗎?那些人不知道,他們只是想
Thumbnail
看過動畫《龍貓》嗎?有一幕是小月和小梅的媽媽躺在床上對爸爸說:「懂事的孩子往往更讓人心疼。」畫面裡的母親,表情裡有很多的不捨。因為她明白當孩子表現得成熟懂事,代表內心壓抑了想耍賴、想偶爾不乖、想隨心所欲成為自己的渴望,並且盡量不惹人厭、不造成別人的麻煩。乖巧聽話的好處,是孩子換得了他人的喜愛;但付出
如何以父之名施於教誨?倒霉兒進入思考:我是父親嗎?如果我是父親,我希望有什麼樣的孩子?有倒霉兒的苦苦,有水靈兒的甜甜,有蘊情兒的酸酸,有尋色兒的辣辣。我們希望品嘗生活的甜酸苦辣,為什麼?因為我們想知道父親為什麼給我們這些?我們有了味覺才知道不可過量。 孩子們,你們要怎麼樣的父親?苦苦說:我為什麼這
倒霉兒把自己的筆給了尋色兒,尋色兒變成倒霉兒了。慈母不出孝子?尋色兒進入故事對蘊情兒說:我的母親是一個慈愛的母親,我從來沒有對母親說老大就在我心,要出來做次生佛這件事情,沒有辦法對母親說得清楚。這種匪夷所思的事情對誰都無法說得清楚,我們是局中人,到時我希望你可以幫我一把。 尋色兒又說:只要我們對母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波仔的原生,就是無一不是罪惡,無一不是更好的學習機會,無一不是修行,無一不是鬥雞的世界。小和寫下次生活法:次生世界自救的方法,就是要有夢想的慈悲,我們的內在就有一個小孩,因此可以演化孩子王心法。如果有人將這個內在小孩殺了,此人所演化的不是夢想的慈悲,而是鬥雞的精神。 小柔的次生,就是無一不是檢討,
「老實說,處理父母的問題,會比處理孩子的問題更加麻煩得多。我們可以 設法改變孩子,卻很難改變孩子的父母。如果父母不肯跟著改變,要讓孩子確 實改過自新,就會非常困難」~你說的話,對孩子是心靈雞湯,還是心靈毒藥?~   作者接觸過很多犯罪的少年,很多時候都是出自於父母管教太多或是忽略的狀態,甚至
Thumbnail
過去,人們常說:「天底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逐漸發現世界並非如此單純,在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我們得知可惡的父母不在少數。不是從小狠心虐待,就是不當的管教,造成孩童心靈受創,影響成年後的人格發展。   古人也告誡我們:「百善孝為先」。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也無法選擇孩子,現在因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今社會中,愧疚式教養成為許多家庭潛在的教育問題。父母常以自己的辛勞和犧牲對孩子施加無形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感受到愧疚和虧欠。本文將淺談這類教養方式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父母在教養過程中應如何調整心態,避免讓下一代背負過多的情感負擔。
Thumbnail
《瘋人說》這本書是在講,作者(穆戈)在當精神病院的實習醫生時,與精神病患之間的故事,總共有十七個章回,其中「請幫幫我媽媽––雙重人格」這章回讓我特別有感,特別想寫成讀後心得,我記得當時我看完這章回時,心裡悶悶的,很想哭,特別想把心得寫下來。
如果你連教你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都沒有,那我勸那些人還是把孩子過繼到別人名下吧! 不懂為什麼台灣許多人當了父母之後,這個世界在他們眼中就妖魔(?化了。看到卡通有抽菸景象、看到電視劇有些誇張情節(太浮誇的以外)等,就小題大作的去罵電視台甚至演員。他們真正想要呈現的那些人知道嗎?那些人不知道,他們只是想
Thumbnail
看過動畫《龍貓》嗎?有一幕是小月和小梅的媽媽躺在床上對爸爸說:「懂事的孩子往往更讓人心疼。」畫面裡的母親,表情裡有很多的不捨。因為她明白當孩子表現得成熟懂事,代表內心壓抑了想耍賴、想偶爾不乖、想隨心所欲成為自己的渴望,並且盡量不惹人厭、不造成別人的麻煩。乖巧聽話的好處,是孩子換得了他人的喜愛;但付出
如何以父之名施於教誨?倒霉兒進入思考:我是父親嗎?如果我是父親,我希望有什麼樣的孩子?有倒霉兒的苦苦,有水靈兒的甜甜,有蘊情兒的酸酸,有尋色兒的辣辣。我們希望品嘗生活的甜酸苦辣,為什麼?因為我們想知道父親為什麼給我們這些?我們有了味覺才知道不可過量。 孩子們,你們要怎麼樣的父親?苦苦說:我為什麼這
倒霉兒把自己的筆給了尋色兒,尋色兒變成倒霉兒了。慈母不出孝子?尋色兒進入故事對蘊情兒說:我的母親是一個慈愛的母親,我從來沒有對母親說老大就在我心,要出來做次生佛這件事情,沒有辦法對母親說得清楚。這種匪夷所思的事情對誰都無法說得清楚,我們是局中人,到時我希望你可以幫我一把。 尋色兒又說:只要我們對母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波仔的原生,就是無一不是罪惡,無一不是更好的學習機會,無一不是修行,無一不是鬥雞的世界。小和寫下次生活法:次生世界自救的方法,就是要有夢想的慈悲,我們的內在就有一個小孩,因此可以演化孩子王心法。如果有人將這個內在小孩殺了,此人所演化的不是夢想的慈悲,而是鬥雞的精神。 小柔的次生,就是無一不是檢討,
「老實說,處理父母的問題,會比處理孩子的問題更加麻煩得多。我們可以 設法改變孩子,卻很難改變孩子的父母。如果父母不肯跟著改變,要讓孩子確 實改過自新,就會非常困難」~你說的話,對孩子是心靈雞湯,還是心靈毒藥?~   作者接觸過很多犯罪的少年,很多時候都是出自於父母管教太多或是忽略的狀態,甚至
Thumbnail
過去,人們常說:「天底下沒有不是的父母」。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逐漸發現世界並非如此單純,在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我們得知可惡的父母不在少數。不是從小狠心虐待,就是不當的管教,造成孩童心靈受創,影響成年後的人格發展。   古人也告誡我們:「百善孝為先」。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也無法選擇孩子,現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