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上一代人總是像弱智?我們是變聰明還是變笨

2018/08/0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貝佐斯曾說:「聰明是種天賦,而良善是種選擇。」這種聰明的天賦猶如上帝賜予的禮物,你一出生上帝就在才智的技能量表裡點了八成滿,就個體而言,高智商的父母生下來的孩子,智商也高,但是會有回歸均值的概念,也就是會往“平均水平”的方向靠近,但是僅止於個體的研究。
如果想要分析整整一個世代的人與上一世代的人智商的差異,就不適用了。大陸的學者王爍在30日的認知訓練營裡就有一天的題目是“為什麼上一代人總是像弱智?”這個題目非常有趣,探討的是世代智商的變化,因此我們先問什麼是智商?
什麼是智商?
智商這個東西其實是非常歧視的產物,在20世紀上半那個種族歧視非常盛行的時期,德國的雅利安人歧視法國、義大利那些地中海地區的人種,甚至認為東歐的斯拉夫人根本就是垃圾,中國人...那就更不用說了;在美國也好不到哪去,白種人歧視黑人,認為黑人先天就是適合做低下的工作,因此當時的優勢人種認為如果有一個機制可以公平的區分出每一個人層級的高低,那不就是太棒了嗎?
比如說75分以下的人可以去幹些粗活,75~85分的人,可以做一些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比如廚師、理髮師;85分以上的人,應該去搞創造性活動。如果你想成為社會領袖、政商名流,你的智商一定得是115分、120分以上。
心理學家劉易斯·特曼(Lewis Terman)就決定認真地搞一個長時間的計畫,每個人長到一定歲數之後就到他那測驗一下,決定分數後就進入社會分工,適才適所,聽起來就像是採用螞蟻模式的大同世界。智商就是這種時代下的產物。
我們到底是變聰明還是變笨?
講到智商的研究就絕對不能漏掉著名的弗林效應(Flynn effect),弗林效應指的是二次世界大戰後到當前的這幾十年時間,世界各國人口的平均智商正逐漸上升,弗林效應是以詹姆斯・弗林(James R. Flynn)命名的,弗林在90年代發表時的結果顯示,美國人的智商大約每十年增加3分。
這大概是說如果1950年代的美國人平均智商是100,到了90年代平均智商約為112,是非常驚人的成長,但如果弗林效應是可延續性的,那也可以說如果美國人現在的平均智商如果是一百,那一百年前的人智商則只有70,基本上根本是弱智,在台灣現在當志願役都需要經過智力測驗,如果請一百年前的祖先來報考,則會通通不符資格,國軍是一個人都招不到。但現代人如果有穿越時空的能力回到一百年前,光帶著一顆腦袋瓜,就可能被認為是橫空出世的天才。
那為什麼會有弗林效應呢?基本上心理學家還沒有找出確切的答案,目前的答案大概主要圍繞於營養、教育等,因為弗林效應不只適用於已發展國家,發展中國家也一併適用,而研究指出只要改善貧困地區的營養狀態,當地智商普遍就能得到改善;有人則是說因為教育程度的提高,學生對於邏輯思維的理解能力變強了,導致智商逐年升高;甚至也有人說是因為二戰以來電燈的普及化讓孩子學習時間變長,所以智商變高,當然這些都還沒有統一的答案。
逆轉弗林效應
剛說完弗林效應,大多數的人可能很慶幸人類或許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之上,但是現在居然有研究指出弗林效應正在逆轉!
根據挪威的一項研究指出智商的平均上升趨勢似乎停止了,從出生於1990年的這一世代起,智商得分出現了下降。挪威的這份研究是採用每年新進的兵役人員測試所產生的數據庫,總共樣本數有73萬人,測驗了每個出生年份的人的智商成績,結果非常明顯,1960年代以後出生的人智商越來越高,到了1975年達到頂點,而1975年以後出生的挪威人智商越來越低,典型的逆轉弗林效應。
甚至有其他研究發現,就算從個別的家庭來看,如果一家有三個孩子,老大出生在1975年、老二出生在1980年、老三出生在1990年,老三的確不如老大來的聰明,而且智商差距有逐漸加大的趨勢。所以這就意味著以後的人就越來越傻了嗎?諸多理論目前著重在電子世代的影響,不過也許再過二三十年逆轉弗林效應又被逆轉了,只能說這是一個趨勢,會不會反轉沒人說得準。
結論
目前逆轉弗林效應只發生在已發展國家,發展中國家的智商水平仍然在提高,所以弗林效應的逆轉可能跟經濟條件有關係。不過心理學家連弗林效應都還沒搞清楚是什麼東西呢,現在又出現一個逆轉弗林效應,看來這個效應還需要時間頗析。
整體而言,二戰之後智商開始普遍上升,到了九零年代,智商又開始退化,有許多學者認為是因為網路功能的興起有關,大家使用網路去尋找、去查詢,而忽略了硬底子的思考功夫,這稱為“心智外掛”。
你跟別人講電話時使用google搜尋答案,讓你覺得自己很精明,就像聽說芬蘭的小學生現在已經不需要會用手算算術了,大家都用計算機,不過絕對的搜尋能力增加後,心智的記憶與思考能力會必然的下降,這種淺薄的生活也許會對我們智商產生影響,誰知道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查理
    查理
    嗨,我是查理,因為世界很大、很有趣,更希望用多元思維模型來了解不同的事物。 透過不同的角度,讓我們的生活可以更完整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