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讀書 21|親愛的,都是基因惹的禍——《天生變態》

陪你讀書 21|親愛的,都是基因惹的禍——《天生變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可以選擇的。」 —亞馬遜 Bezos


🌟導讀:


James Fallon 作為長期研究心理變態者大腦的科學家,意外發現自己的大腦圖像,同樣符合重刑犯的變態特色。

究竟是什麼因素,造成犯罪者與教授之間決定性的差異?意外發現的家庭犯罪史,是否在生物學上暗示他天生變態?


《天生變態:一個擁有變態大腦的天才科學家》

《天生變態:一個擁有變態大腦的天才科學家》


🌟核心內容:


|變態特徵 |✏️


在 Fallon 所提出的「三腳凳理論」,心理變態由三個支點構成

▲眼眶皮質及前顳葉皮質功能低下

▲基因出現多處高風險突變

▲童年受過精神、身體或性虐待

在隨後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的研究,讓他對於母體在懷孕期第四階段,即胎兒形體已發育完全等待成熟時,遭遇刺激是否會具關鍵影響,抱持高度好奇。

他也將自己並未走向歪路在歸因於良善的家庭環境與母親的教養,在這個有拋棄家庭基因的家族裡,母親因為過往不幸的經驗,選擇投入更多心力教導孩子。


| 先天論 or 人定勝天|✏️


暱稱為戰士基因,又稱為暴力基因,是存在在人體 X 染色體上的單胺氧化酶-A(MAO-A,Monoamine oxidase A)的突變態,他會導致體內有過多的單胺類物質,使管控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系統混亂,因為這是在 X 染色體上的共顯性基因,只有在兩條 X 染色體都帶有,才會導致女性單胺氧化酶-A 不足,血清素過高。

原先 Fallon 對於戰士基因(MAO-A)為何能存在並擴散,提出的理論在於這些惡劣、長期經受暴力困擾的環境下,女性會傾向依附更有攻擊性的男性即勇士基因的帶源者,因而產生擴散。

但作者在調查愛好和平的游牧民族貝都因人,因為在沙漠中不得不合作生存的民族,卻發現他們與外界社會也同樣是 30 %的等位基因頻率(Allele frequency),換言之,相比於基因,環境是影響互動模式的更為關鍵的因素。


作者進一步自我剖析,確實發現自己反社會面相,人生長達八次體重遽烈增減,在某時期過分沉迷於特定事物。但與此同時,他也以強大的意志力避免沉迷,並能盡可能表現善解人意。雖然那可能僅是認知同理心,而非情感同理心,「即了解對方有情緒,但並非理解對方感受」。但絕大多數時候,他仍然是名專業研究員、好友人、幽默風趣,甚至是熱心公益,雖然可能為追求刺激偶爾對朋友不管不顧,推向危險境地。


PET掃描(正子斷層掃描 )

PET掃描(正子斷層掃描 )



|變態存在的必要性|✏️


雖然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不喜歡心理變態,但不可否認,這些變態可能是強而有力的企業決策人,他們廢寢忘食、勇於承擔風險、以自我為中心、極富魅力;或可靠的鐵血軍人,在戰爭時豪不猶豫開槍,且不太存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更何況,我們確實需要親社會的變態來幫我們解惑,才能了解變態們異於常人的邏輯思維,如同《PSYCHO-PASS心靈判官》中先知系統,同樣會挑選犯罪係數超標的潛在犯,且有追捕犯人的才能而被選為執行官,追捕或處決犯人。


🌟結語:


2010年,美國田納西州一名男子布萊德利(Bradley Waldroup)與妻子發生爭執,向其友人連開八槍,接著他又用砍刀砍傷自己的妻子。所幸他的妻子逃得一命,致一死一傷。被告辯護團隊以犯人攜有非同常人的 MAO-A 基因,而經過審議後,布萊德利被判處一般殺人罪,而非足以判處死刑的一級蓄意謀殺罪。

此案後,基因證據是否該被納入判刑考量,起了很大爭議。因為如前所述該基因至少有 30 % 的突變率,卻僅有部分的人選擇犯罪。

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可以選擇的。如 Fallon 認為撰寫自傳的同時,其實也是在撰寫母親的自傳,除了基因,家庭環境與父母對人格的形塑,才是孩童順利社會化、擁有穩定情感關係的關鍵



以上就是本周的分享,喜歡請記得追蹤跟小紅心鼓勵創作者們持續更新~

下週預定是楊大輝的《思維進化:用思考突破人生所有障礙》,有興趣可以先閱讀,這樣下週看鎖定我書籍推薦時就能有線上讀書會的效果哦。



🌟衍生閱讀:

如果你對伴侶與人際關係感興趣 →

伴侶與人際關係

如果你對學術圈感興趣 →

我所知道學術圈的那些事


《天生變態》

《天生變態》



avatar-img
哈斯的煉金工房
414會員
270內容數
對社會脈動、產業現況提出觀點與省思,找尋進步空間或接受現況、活在當下,並有足夠智慧區分其兩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哈斯的煉金工房 的其他內容
本文探討瞭如何讓閱讀不僅僅是信息的吸收,而是實現知識的內化。作為書評人,筆者分享了三個關鍵步驟:首先是攫取核心概念,其次是使用第二大腦來整理和分析信息,最後是產生知識的連結。這些方法可以幫助讀者更有效地使用所學,轉化為生活中的實用知識,最終促進個人的成長和進步。
《子彈思考整理術》至2024年依然影響力持續。本文探討如何透過這本書提升時間管理,強調有效的工作與生活平衡,並提供實用的反思與修正方法。管理自己時間不是隻為了完成任務,而是要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提升生活滿意度。透過具體的書寫和反思技巧,可以有效減少心理負擔,提高生產力,打造有意識的生活方式。
「Me Time」,強調個人專屬時間對於放鬆與自我實現的重要性。 作者池田千恵以「SEE 法」提供切實可行的時間管理技巧。透過掌握早晨及其他時間的運用,我們能更有效地提升生活質量。此外,釐清人生目標,進而實現理想的生活方式,增強生活的快樂與價值感。
本文探討瞭如何讓閱讀不僅僅是信息的吸收,而是實現知識的內化。作為書評人,筆者分享了三個關鍵步驟:首先是攫取核心概念,其次是使用第二大腦來整理和分析信息,最後是產生知識的連結。這些方法可以幫助讀者更有效地使用所學,轉化為生活中的實用知識,最終促進個人的成長和進步。
《子彈思考整理術》至2024年依然影響力持續。本文探討如何透過這本書提升時間管理,強調有效的工作與生活平衡,並提供實用的反思與修正方法。管理自己時間不是隻為了完成任務,而是要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提升生活滿意度。透過具體的書寫和反思技巧,可以有效減少心理負擔,提高生產力,打造有意識的生活方式。
「Me Time」,強調個人專屬時間對於放鬆與自我實現的重要性。 作者池田千恵以「SEE 法」提供切實可行的時間管理技巧。透過掌握早晨及其他時間的運用,我們能更有效地提升生活質量。此外,釐清人生目標,進而實現理想的生活方式,增強生活的快樂與價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