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性,別說不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從搖擺舞談起.......

  聽說過搖擺舞嗎?這是一種社交舞。搖擺舞就如同社交舞的規則一般,分為兩個角色:一個叫做領舞者(Leader);一個叫做跟舞者(Follower),雖為領舞和跟舞,但事實上更重要的是兩者之間的溝通。
  文化總是對我們影響深遠,彷彿約定俗成一般,在學習時不知為何地,我們也將對性別的刻板印象代入跳舞裡面,許多人覺得大概leader就應該是男生學的;follower應該就是女生學的。因此近來,有些教室在教學時,會特別注意用語,特別注意不以性別來決定角色。
等等,這只是跳舞,別扯到性別了吧?!
這只是跳舞,不用想得那麼嚴肅吧~
這不過就是文化的流行而已,今天流行性別平權,明天說不定就退回保守的狀態了
  先跟大家分享這個暑假我聽到的一個故事。這個暑假,我跟著朋友一塊到了瑞典長期的跳舞營隊叫做Herrang,是一個以學習搖擺舞相當著名為期一個月的夏日營隊,我在那待了一個半月。
  與我一同過去的朋友叫做傑森,傑森自從我認識他的時候,他通常跳的角色都是follower。在營隊中的某個炎熱下午,我終於知道了這個背後一個故事。傑森是在羅馬的小教室裡認識了搖擺舞,一開始學的角色不是Follower,而是Leader,因為他的生理性別是男性,所以順理成章地被老師分派成了Leader,但傑森發現自己總是被Follower的腳步吸引,那個我們叫做Swivel的腳步。
  傑森覺得Follower的腳步非常非常地好看,但他所見,好像只有女生可以跳這個舞步,他不敢學。於是,傑森只有在回到自己的房間裡面,會對著鏡子偷偷練習,練習Swivel的腳步。傑森說完這個故事,被自己的眼淚嚇到,他一直以為這是一個好笑的過往回憶,但想不到其實有多少的心酸藏在裡面。
應該有一個世界,是讓人能夠不用擔心地成為自己,不害怕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無論跳舞或是活著的每一天。
  如同近期以來討論熱烈的性平教育,也不只是課程而已,我們在談的是生命,是一種生活的方式。我們透過教育來讓不同特質的孩子知道:安心地做自己,你是被保護的,你可以在這個社會中安全長大。就像傑森他如果早一點知道他可以學任何他想學的舞步,他就不用在家裡的鏡子前偷偷地練習。
  在身為心理師的實務現場中,中高年級的學生已經會開各種跟性有關的笑話,包括取笑別人的性徵、歧視他人的性別氣質,更別提不知從哪兒學來的各樣的半錯半對的性知識。而在研究中也發現一個身為性少數的孩子,多半於中高年級時他開始懵懂地感受到自己的不同,當發現自己與他人的不同狀態時,孩子的感覺是混亂的:羞恥、害怕以及慌張。
  性知識的學習、性傾向的探索以及情愛關係的發展,不會從我們準備讓孩子學習之後才開始,孩子從生活和經驗中學習到這一切,特別是網絡時代,我們的孩子有太多資源可以去學習關於性的知識,而那些知識卻不一定正確。當我們不聽、不說、不看、不談的時候,並不會壓抑任何欲求,孩子會靠著自己去找,找到的資訊則可能與真實相形甚遠。
  性平教育便是由此而生,為了協助人們知道自己可以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我們根據孩子的性別發展階段給予適宜的教材內容,目前國家現行的教材包括了情感教育、性教育與同志教育,且皆依據兒童、青少年的發展需求訂立了以下的內容:

(一)性別未定時期:兩歲到七歲處於此時期。

1)已知生理性別有男有女,但是判定的依據全憑外在特徵,穿裙子留長髮的就是女生;穿褲子蓄短髮的的就是男生,因此性別是浮動的,會根據穿著而改變。
2)此時期為無性別社交,不是因為性別而選擇朋友。
  此階段性別平等教育學習重點為形別與種族平等之議題,包括性別認同和刻板印象,關懷尊重他人。

(二)性別恆定時期,七歲到十二歲處於此時期。

1)了解生理性別是不會浮動的,了解社會文化對性別的期待和規範。大部份的孩子於此便達到生理與心理性別一致。
2)此時期對於社交多會選擇同性的友伴,也對性別產生刻板印象,對於某個性別就要做某些事情開始產生內化規則。
  此階段性別平等教育學習重點為:衛生保健、人際互動、性別角色和刻板印象的辨識、身體自主權與其危害防範求助。

(三)性別分化時期,十二歲踏入青春期後。

1)第二性徵的發育以及累積的社會經驗,都讓性別差異更為分化。
2)關於親密關係的慾望也開始萌芽,尤其因為性成熟年齡提早和社會文化的影響,近來學生們選擇進入戀愛交往關係的年齡不斷下降,孩子們越來越早開始進入關係。
  此階段性別平等教育學習重點分為國小高年級、國中、高中三階段:
國小高年級:性傾向的認識、性別刻板印象坦討、友誼與情感關係的探討、性病認識與防治、性騷擾與性侵害的自我防護。
國中:青春期的生理現象和因應、多元性別特質與角色、性傾向的認識與尊重、性行為的探討以及法律規範、性別預防與關懷。
高中:性與親密的探討、性別多樣性的認識與尊重、避孕和人工流產的認識、性騷擾與性侵害被害人倡議行動。
  多少的孩子做不到接納;多少孩子等不到接納,只因為他們沒有對的訊息可以陪伴他們認識這個世界還有自己。這份教材能夠讓我們的孩子增添對於不同族群的認識,社會心理學說當我們不了解與我們相異的族群時,我們便會用刻板印象去詮釋他們,這便造就了歧視。唯有認識,才是打破歧視的唯一辦法。
  我們才知道我們可以自在地表現我們的性別氣質。我們才知道我們可以自然地發展戀愛情感。我們才知道我們可以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孩子說:「這個社會的本質不適合我們。」
孩子說:「即使消失會讓大家傷心,卻是短暫的,一定很快就被遺忘,因為這是人性。」
  11月24日,請為性平教育投下一票。
  我們不要讓孩子躲起來,不要再說出這些話,好不好?
希望我們打造一個從跳舞到存活的方式都可以讓人做自己的世界。
    Bi yourself-黃璧君心理師
    Bi yourself-黃璧君心理師
    一個喜歡跳舞的心理師。 想用文字陪伴你, 也許看見一些美好的事情, 也許看見你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