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氣開口 — — 學習英語的天然姿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學英文最大的困難是什麼?你英文最好的時候是你的高中嗎?

就自身本科與些許翻譯經驗,我覺得學語言最難的是沈浸在該文化的「日常環境」裡頭。當然,在台灣的升學環境中,我們在高中以前於文法、單字上進步很多,但多少人真正見到外國人又能夠侃侃而談、自由書寫?即使你英文檢定樣樣高分,也不代表到異國土地上時,聽到慣用語有足夠的想像力去理解、意會,進而融入他們。

更重要的,沒有勇氣、去出錯。
那是我們教育文化中所不鼓勵的一塊。




ha

丟你到異國的土地上,或者……就上堂課看看?

但是,我們之中,不是每個人都能在生命的某段時期踏上異國的土地體驗學習,甚至需要到一定的語文程度過了檢定才能賺到機會。但除此外,英語能力也許賦予我們在當代社會能接到國外的機會或進外商的可能,促進自己的跨文化知能跟跨國溝通能力籌碼。

前陣子有個機會,來到英國文化協會試聽他們的「myClass 大人的英語課」。參加的是他們最難的中高級班(總共有三個級數)。這套課程標榜自由配 60 堂課,沈浸在大量的五感環境中學習,無論想要嚴師或有趣,注重聽讀文本抑或口說辯論,都能在課程中找到。



其一:彼此對話的重要 — — 帶我們進入狀況

由於個人生命經驗,進到一間教室遇到很多異國生面孔早已不是第一次。然而,在這些人面前游刃有餘而不支支吾吾,又需要多少勇氣跟恥力。英國人維珍集團董事長理查・布蘭森 (Richard Branson) 曾在他的自傳《管他的,就去做吧!》寫到自己兒時的經歷,五歲時被丟到離祖父母家幾十公里的雪地上要求他自己走過去 (他也提到這要是在現代算是虐童吧!)但也培養了他學會自主面對問題的態度,對他未來創業的態度大有影響。

若要成長,所需要的就是踏出第一步。

開始上課時,我們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在熱身跟討論。本堂課的主題是「Living without money (我們能否不靠金錢存活)」,除了開場的猜字遊戲,作為一個儀式,讓我們進入英語腦的思考模式,其餘的討論都非常切題,例如:「你一天都花多少錢?花在哪?你覺得你能花更少些嗎?」雖然這次主題有點隱私,但也很生活化,有種在上生活檢討會的感覺 XD

更重要的是,在討論的過程中,對坐在對面的夥伴形象也漸趨立體 — — 畢竟是自由選課,每堂課的成員也都不盡相同,儼然是個小聯合國,有來自南美、歐洲當然還有台灣的朋友,一起就一個主題討論,並依照每個人自身意願自我揭露 (例如有沒有談戀愛、手機對某人有多重要、喜歡睡覺等生活小事),也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更能夠放膽開口。

其二:用異國語言解決問題、自主組織答案


接著,在進入閱讀正文以前,老師要我們試想作者的情境:

你覺得你能一年不靠金錢生活嗎?那麼,住處、食物、保暖、旅行、其他你想要的事情,還有你最想念的人事物,又該怎麼辦呢?

並依照情境,發表自己的想法。於是,我們閱讀了一篇關於一名英國青年成功放棄大多數的物質生活,在鄉間自給自足、依賴交換跟一點金錢度日的故事。除了確保我們閱讀後理解文意,我們還要練習寫下文章的大意。即使是中文作文,我們也很少在成長過程被要求動用腦袋,用自己的看法抓出文章的大意 (大概都拿去背題解註釋,或是考卷上認為作者的「詩眼」什麼的吧),更何況使用英文,這對思考、寫作能力是非常好的訓練。

課間老師也不斷突然提到生活中生動的案例,例如《極簡人生》(Minimalist Life) 那部紀錄片,當成課程的補充教材,還有些相關的片語跟慣用語等等,例如 Go cold turkey 代表突然對某樣東西失去興趣、 Cost an Arm and a leg 代表花很大等。


其三:注重學生的看法,就是鍛鍊思考

貫串整堂課讓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們很重視「讓學生思考」這件事,表面上好像只是注重學生、讓學生說說話,但這跟那種考試讀書的台式教育最不同的是,你還當真不能「混」過去 — — 我一恍神開始寫起對這堂課心得的大綱,老師就突然問我 “Rogers, and you? What’s your opinion?” 要我發表對文中這位英國新嬉皮青年的看法?認為他有什麼做法 (自主換物、種菜、重視友情多於物質)可以沿用到生活中?,還好這是位比較溫和風趣的老師,如果是比較哲思嚴謹的,我亂回答應該就尷尬了 LOL;就這層意義來看,相比於我說你寫、振筆疾書的台式應試課堂,其實這樣可怕 (?) 多了,需要全神貫注理解、咀嚼,甚至吐出自己的看法,並用他國語言呈現 (當然最好就直接用英語思考 XD )也是十分過癮。

重點不只是一堂課,而是這些方法

綜合以上:
其一:彼此對話的重要 — — 帶我們進入狀況
其二:用異國語言解決問題、自主組織答案
其三:注重學生的看法,就是鍛鍊思考


是我上這堂課程所學到的,相信大家即使是自學、線上課程或跟朋友學習,也可以善用這些方式創造學習環境、鍛鍊思考跟真槍實彈的語言能力,讓寫作跟開口不在成為難事,成為獨立自主的語言學習者!

當然,如果發現不夠、還有需求,英國文化協會除了提供語言技能檢測跟專業劍橋認證師資課程以外,還有專業的導師跟外師幫你調整學習路徑,五感並具、又有遊戲化踏上學習

之路的感覺,搭配 App 選課系統無痛學習,還可以參加課外活動認識新朋友 (?),有興趣的朋友當真可以考慮。


(課後休息時幚閱讀測驗畫的圖 XD 也因此跟旁邊 的人聊了起來,認識了新朋友,算是意外的收穫吧 ?)

現在有免費體驗,想上課程的快來看看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星際廢話線 Murmurline的沙龍
76會員
23內容數
造橋人以跨文化溝通悠遊在不同領域。不同於刻板印象的雜而不精,造橋人是盜火者,如:將翻譯的對等理論轉用到設計、將設計的創意思考應用到程式。本計劃將分享自己在設計、創業與接案的路上,揉合不同典範跟思維,探索可能性的隻字片語,以對話與圖像等生動展現所思所想;以及些許以設計思維反思人生的生涯體悟。
2018/11/27
Before / 以創辦人的青蛙為底,搭配比較硬派的字體跟填色。 After / 在原有青蛙的底下加了台灣島,以及點題的等高線/波紋,並搭配較為樸拙的字體。
Thumbnail
2018/11/27
Before / 以創辦人的青蛙為底,搭配比較硬派的字體跟填色。 After / 在原有青蛙的底下加了台灣島,以及點題的等高線/波紋,並搭配較為樸拙的字體。
Thumbnail
2018/07/11
方才看完超級歪的《韋瓦第效應》說書影片。片中提到一個概念,叫做刻板印象威脅。 如果你在做事時,心中想的是如何超越刻板印象,你就要花額外的心理負擔在這件事上。結果腦中活躍的就變成掌管情緒的部分,導致表現更差,自我印證刻板印象。 這就是「刻板印象威脅」。
Thumbnail
2018/07/11
方才看完超級歪的《韋瓦第效應》說書影片。片中提到一個概念,叫做刻板印象威脅。 如果你在做事時,心中想的是如何超越刻板印象,你就要花額外的心理負擔在這件事上。結果腦中活躍的就變成掌管情緒的部分,導致表現更差,自我印證刻板印象。 這就是「刻板印象威脅」。
Thumbnail
2018/06/19
本文收錄於《318 佔領立法院:看見希望世代》 「雖然我們是學藝術的,一般人可能覺得我們的專業沒什麼用。」氣質出眾的總召緩緩道來。「但是我們今天在這裡,也想做點事情,運用我們的專業,守護民主。」
Thumbnail
2018/06/19
本文收錄於《318 佔領立法院:看見希望世代》 「雖然我們是學藝術的,一般人可能覺得我們的專業沒什麼用。」氣質出眾的總召緩緩道來。「但是我們今天在這裡,也想做點事情,運用我們的專業,守護民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雙語政策的議題,和曾經有2歲的台灣學生上課,外加無數工作職場的「大」學生們問⋯⋯
Thumbnail
雙語政策的議題,和曾經有2歲的台灣學生上課,外加無數工作職場的「大」學生們問⋯⋯
Thumbnail
我小時候唯一補過習的科目,是英文。 那是一家離我家不遠的私人補習班 費用非常貴,一週上兩次 晚上2小時,每個月6000–7000塊(快20年前) 當時非常討厭英文,一直到自己長大後,才自己去啟蒙了對英文的喜愛。 現在回想起來 真的不知道當時那些老師都在幹嘛,雖然收了數十萬的學費 ▼ 先破壞,再創新
Thumbnail
我小時候唯一補過習的科目,是英文。 那是一家離我家不遠的私人補習班 費用非常貴,一週上兩次 晚上2小時,每個月6000–7000塊(快20年前) 當時非常討厭英文,一直到自己長大後,才自己去啟蒙了對英文的喜愛。 現在回想起來 真的不知道當時那些老師都在幹嘛,雖然收了數十萬的學費 ▼ 先破壞,再創新
Thumbnail
我不是在國外長大,但我也的確在國外待了一段時間... 聽到我有留學經歷,普遍的反應多是"真羨慕你,我也想出國念書,這樣我英文也會跟你一樣講得很好吧"。然而,你只是看到了你想看的那部分。
Thumbnail
我不是在國外長大,但我也的確在國外待了一段時間... 聽到我有留學經歷,普遍的反應多是"真羨慕你,我也想出國念書,這樣我英文也會跟你一樣講得很好吧"。然而,你只是看到了你想看的那部分。
Thumbnail
最近二年級的大寶算是英文學習上遇到瓶頸,媽媽發現他可能連很基本的 “how old are you”都聽不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網路上也看到兩篇文章,一篇是講看很多書卻沒感覺有多大用處,是一種 “低等勤奮陷阱[1]”。另一篇文章,則是從申請入學資料消失一事看待寒門子弟要在看似公平的標準中脫穎
Thumbnail
最近二年級的大寶算是英文學習上遇到瓶頸,媽媽發現他可能連很基本的 “how old are you”都聽不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網路上也看到兩篇文章,一篇是講看很多書卻沒感覺有多大用處,是一種 “低等勤奮陷阱[1]”。另一篇文章,則是從申請入學資料消失一事看待寒門子弟要在看似公平的標準中脫穎
Thumbnail
【英語口說學習 VS 塔羅牌教學】⁣⁣ 🔥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深層的渴望⁣⁣ ⁣⁣6年前說要去澳洲練英文,認識外國人,見識世界的遼闊⁣⁣ ⁣⁣「你學不到英文的,台灣人去那邊都講中文」⁣⁣ 總會獲得這句回饋,但從不以為意⁣⁣ ⁣⁣「我是我,他們是他們」⁣⁣ ⁣⁣後來理解原因,開口需要勇氣,大多人都太習
Thumbnail
【英語口說學習 VS 塔羅牌教學】⁣⁣ 🔥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深層的渴望⁣⁣ ⁣⁣6年前說要去澳洲練英文,認識外國人,見識世界的遼闊⁣⁣ ⁣⁣「你學不到英文的,台灣人去那邊都講中文」⁣⁣ 總會獲得這句回饋,但從不以為意⁣⁣ ⁣⁣「我是我,他們是他們」⁣⁣ ⁣⁣後來理解原因,開口需要勇氣,大多人都太習
Thumbnail
「英文重要嗎?」 「這是還用問,當然重要啊? 找工作、旅行都用的上啊!」 「如果我工作用不到英文,出國都跟團,那英文還重要嗎?」 「…這樣啊!」 英文重要嗎? 當我學了20幾年的英文才理解 英文學習陪伴我過了大半輩子,誠實地說,大叔一直沒能將英文學好,特別是在我確定在工作中,不需要高度的英文能力時。
Thumbnail
「英文重要嗎?」 「這是還用問,當然重要啊? 找工作、旅行都用的上啊!」 「如果我工作用不到英文,出國都跟團,那英文還重要嗎?」 「…這樣啊!」 英文重要嗎? 當我學了20幾年的英文才理解 英文學習陪伴我過了大半輩子,誠實地說,大叔一直沒能將英文學好,特別是在我確定在工作中,不需要高度的英文能力時。
Thumbnail
到底該怎麼把英文變好呢? 這是我很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其實工具跟環境都不是真正的問題,問題在於
Thumbnail
到底該怎麼把英文變好呢? 這是我很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其實工具跟環境都不是真正的問題,問題在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