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級實習生》—我們必須接受在別人眼裡,看見不好的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袒露自己是一件很有壓力的事情,因為那代表我們不能只做想要的自己,展顯美好的模樣給對方看,我們必須接受在別人眼裡,看見不好的自己。當別人願意參與更多時,便會產生這樣的問題,我可以讓他看見更多的我嗎?更多不是那麼美好,而是目前真實情況的自己。

在走過這關之前,先面對到的是自己底接不接受這樣的自己,在人我關係裡,阻擋別人走近自己是容易的事情,有各式各樣的方法,能夠婉轉拒絕,即使別人是善意的想要幫助,甚至是為了想要有更深厚的情感。在自我還未準備好要坦露時,輕舉妄動是可怕的事情,因為那可能會造成後續不好的影響,甚至從此封閉願意袒露自我的可能,因為只要關起門來就不會受傷,自此之後,要面對的就不是袒不袒露的問題,而是重重沉重的心理防衛。

願意袒露自己的心態,可以正向的回饋自己面對自我時所遭到的不安與惶恐,雖然在袒露前必須先自我接納,知道自己多了解自己,明白自己有哪裡仍然模糊,但當有一段關係可以承載袒露後的自己時,無疑是一股龐大的力量,正向的使在揭露後不堪的自己,希冀改變後誕生的更好的自己。

在每一段關係裡,都會有一次或幾次貼近袒露的時刻,那個時刻你心裡會知道,在這個當下你可以選擇,到底要不要說出更多的話,讓別人走的距離更近一些,或者還是跟以前一樣,維持著安全的距離。這沒有明確的時間點,也沒有明確的行為準則,只有當自己處理好自己,也準備好面對在袒露後人我關係的動盪時,你將獲得一個禮物,那份禮物會在拉開蝴蝶結、撕開包裝紙,打開盒子的那刻,知道自己究竟穿越了多少困難,抵達於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日宣的沙龍
13會員
57內容數
日宣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14
多元複雜而交互重疊的情緒,是人們對於事件感受的泉源,身為訊號的感受,使人們能在第一時間觸發各種思考方式。
Thumbnail
2024/07/14
多元複雜而交互重疊的情緒,是人們對於事件感受的泉源,身為訊號的感受,使人們能在第一時間觸發各種思考方式。
Thumbnail
2024/02/10
是否有一條路徑,在抵達終點的時候能夠說明,那條路究竟是如何被開闢出來的?在孤寂與熱鬧的駕駛室與車廂之間,直面隧道陰暗與光線明亮的穿梭之間,乘車者的眾無名臉孔,亦以平行面壁的方式注視著如流星搖曳,瞬眼即過的燈光。
Thumbnail
2024/02/10
是否有一條路徑,在抵達終點的時候能夠說明,那條路究竟是如何被開闢出來的?在孤寂與熱鬧的駕駛室與車廂之間,直面隧道陰暗與光線明亮的穿梭之間,乘車者的眾無名臉孔,亦以平行面壁的方式注視著如流星搖曳,瞬眼即過的燈光。
Thumbnail
2023/04/05
我們大概都想長成那種四面玲瓏的大人,在自己與自己、自己與伴侶、自己與孩子,自己與各種他者之間。然而人並不是這樣構築的一種生物,在各種關係之前,作為一個獨立運作與思考的生物,這個我便已是一道過度龐大而厚實的牆壁,矗立在所有事物之前。早在我們誕生而還未有意識之時。
Thumbnail
2023/04/05
我們大概都想長成那種四面玲瓏的大人,在自己與自己、自己與伴侶、自己與孩子,自己與各種他者之間。然而人並不是這樣構築的一種生物,在各種關係之前,作為一個獨立運作與思考的生物,這個我便已是一道過度龐大而厚實的牆壁,矗立在所有事物之前。早在我們誕生而還未有意識之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比較清楚知道自己真實的樣貌,並且能夠如實接納真實的自己,在面對新的人生或職涯角色的衝擊時,是否比較能夠穩住自己、保有韌性及力量去迎接挑戰呢?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比較清楚知道自己真實的樣貌,並且能夠如實接納真實的自己,在面對新的人生或職涯角色的衝擊時,是否比較能夠穩住自己、保有韌性及力量去迎接挑戰呢?
Thumbnail
最怕在公共場合被人說出缺點了! 這個症頭我相信許多人都有,昨晚在帶領脈輪意識拆解線上課時,也是一樣,我們同學也有過被人當場講出自己缺點而惱羞成怒的生命經驗,「我的缺點只可以由我自己認,別人憑什麼講」 但事實上,我們都知道,的確會有自己做不到的地方、也的確會在他人的角度上,看到我們做不好的地方。
Thumbnail
最怕在公共場合被人說出缺點了! 這個症頭我相信許多人都有,昨晚在帶領脈輪意識拆解線上課時,也是一樣,我們同學也有過被人當場講出自己缺點而惱羞成怒的生命經驗,「我的缺點只可以由我自己認,別人憑什麼講」 但事實上,我們都知道,的確會有自己做不到的地方、也的確會在他人的角度上,看到我們做不好的地方。
Thumbnail
【人最負面的情緒不是憤怒,也不是悲痛,而是羞愧】 當我們展現出真實的自我,卻沒有獲得正面的回應與支持,會產生內心的空洞,那便是羞愧感的來源 羞愧讓我們覺得自己不被愛、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覺得自己不值得,面對過往痛苦的經驗,我們才有機會清除羞愧 要記住:「也許事情出了問題,但有問題的不是你!」
Thumbnail
【人最負面的情緒不是憤怒,也不是悲痛,而是羞愧】 當我們展現出真實的自我,卻沒有獲得正面的回應與支持,會產生內心的空洞,那便是羞愧感的來源 羞愧讓我們覺得自己不被愛、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覺得自己不值得,面對過往痛苦的經驗,我們才有機會清除羞愧 要記住:「也許事情出了問題,但有問題的不是你!」
Thumbnail
有時候,會沒來由地對自己很不自信。 那些突如其來的負面情緒,無論是一點一滴提醒無數個不足的事蹟,或是排山倒海的過多聲響將你壓垮,都是。 它真實存在,自卑,一直都在,從來沒消失過。 人都會有低潮期,無論你有多麼的愛自己。
Thumbnail
有時候,會沒來由地對自己很不自信。 那些突如其來的負面情緒,無論是一點一滴提醒無數個不足的事蹟,或是排山倒海的過多聲響將你壓垮,都是。 它真實存在,自卑,一直都在,從來沒消失過。 人都會有低潮期,無論你有多麼的愛自己。
Thumbnail
「坦承」這兩個字大概是我今年的關鍵字吧。 是一種承認並誠實的行為,對於究竟要寫成「坦承」還是「坦誠」, 也是件令人煩惱的事,姑且先用前者來記錄吧。 透過不斷的自我揭露、建立新的觀點又反覆推翻的過程, 逐漸發現不論是人際關係或是寫論文, 原來我在做的就只是在「對自己坦承」以及「不畏懼對他人坦承」而已。
Thumbnail
「坦承」這兩個字大概是我今年的關鍵字吧。 是一種承認並誠實的行為,對於究竟要寫成「坦承」還是「坦誠」, 也是件令人煩惱的事,姑且先用前者來記錄吧。 透過不斷的自我揭露、建立新的觀點又反覆推翻的過程, 逐漸發現不論是人際關係或是寫論文, 原來我在做的就只是在「對自己坦承」以及「不畏懼對他人坦承」而已。
Thumbnail
你唯有對自己坦誠了,你才不會因為有人看著你的內裡而感到害怕,若是幸運你搞不好能夠遇見懂得你的坦誠,而把自己交到你手上的那種「信任」。
Thumbnail
你唯有對自己坦誠了,你才不會因為有人看著你的內裡而感到害怕,若是幸運你搞不好能夠遇見懂得你的坦誠,而把自己交到你手上的那種「信任」。
Thumbnail
你是不是偶爾也會遇到類似的情形:顧慮自己做的事會惹人不開心,會造成別人的困擾,或是正在做的事情並不是自己擅長的,擔心做出來的成果不如他人的預期。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不擅長的地方,我們或多或少都明白,但是願意正視和面對的人卻很少,那是因為面對自己的不足與懦弱是需要很大的勇氣
Thumbnail
你是不是偶爾也會遇到類似的情形:顧慮自己做的事會惹人不開心,會造成別人的困擾,或是正在做的事情並不是自己擅長的,擔心做出來的成果不如他人的預期。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不擅長的地方,我們或多或少都明白,但是願意正視和面對的人卻很少,那是因為面對自己的不足與懦弱是需要很大的勇氣
Thumbnail
從我們有意識以來,都是從別人眼中、嘴中了解自己,但發自內心的說,你真的毫無保留的將自己完全嶄露嗎? 就算是很真誠的交朋友,遇到不同個性的人,對待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那麼你認為的了解是真的了解嗎? 我很常跟自己對話,問自己這是我喜歡的嗎?我想要的?或是需要的?亦或者真的討厭嗎?不斷的測試我自己的反應狀
Thumbnail
從我們有意識以來,都是從別人眼中、嘴中了解自己,但發自內心的說,你真的毫無保留的將自己完全嶄露嗎? 就算是很真誠的交朋友,遇到不同個性的人,對待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那麼你認為的了解是真的了解嗎? 我很常跟自己對話,問自己這是我喜歡的嗎?我想要的?或是需要的?亦或者真的討厭嗎?不斷的測試我自己的反應狀
Thumbnail
之前聽自我價值課時,主題是要如何接受自己,成為更自在的自已。一開始,在場的學員們一開始總是興致勃勃、眼中散發出希望得到真知的光彩;但是隨著講師拆解每一個現象背後的信念與邏輯是如何影響外在行為,因此要由內而外地一步步改變對自我、外在的認知與看法,從他們的反應看得出來,是趟不容易的旅程。
Thumbnail
之前聽自我價值課時,主題是要如何接受自己,成為更自在的自已。一開始,在場的學員們一開始總是興致勃勃、眼中散發出希望得到真知的光彩;但是隨著講師拆解每一個現象背後的信念與邏輯是如何影響外在行為,因此要由內而外地一步步改變對自我、外在的認知與看法,從他們的反應看得出來,是趟不容易的旅程。
Thumbnail
袒露自己是一件很有壓力的事情,因為那代表我們不能只做想要的自己,展顯美好的模樣給對方看,我們必須接受在別人眼裡,看見不好的自己。當別人願意參與更多時,便會產生這樣的問題,我可以讓他看見更多的我嗎?
Thumbnail
袒露自己是一件很有壓力的事情,因為那代表我們不能只做想要的自己,展顯美好的模樣給對方看,我們必須接受在別人眼裡,看見不好的自己。當別人願意參與更多時,便會產生這樣的問題,我可以讓他看見更多的我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