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F 這一切都是一場錯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知道是在哪一個moment,我突然有種感想:會不會我們現在的所有都是一場錯覺(illusion)?
我不知道該如何形容我們現在看到的一切,是假的?是虛無的?我甚至想過會不會當我們睡著的時候,夢裡面的發生才是所謂的現實?醒來活著的感覺是一場錯覺,也許我們正在做夢也說不定。
這世界為何而來?如何運作?人類會何去何從?幾千萬的“為什麼”,我相信沒有人可以給我們一個非常明確的答案。因為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所認知的、所獲得的一切資訊還不都是“自己人”給的。而活在好幾個世紀前的前人其實又如何獲知這些訊息呢?說白了,還不都是“假設”、“假想”、“推論”等。沒人敢100%拍著心口說:This is how the world works。
對我來說,我們都是取“哪個可能性更高”、“比例更大”等奠定為“事實”、“正常”等,告訴世人:“這個社會本該就是這個樣子。”說實在話,這樣的想法真的大大局限了人類的無限創造力、想象力甚至是包容力。世界有著無限可能,但是人們卻覺得:“你是不是多想了?”。
可我真覺得生命並非像我們舊有的那種認知。我打從懂事以來,就很好奇“我是哪裡來的?”(相信每個小孩都會問媽媽這個問題)、“來到這世上,我到底要做些什麼?”(這是我幼兒園問自己的問題,想要幫人的我就立志成為醫生。後來上了中學就知道醫生不是想當就能當,需要考量很多。唯有從自己能力所及做起去幫助他人如做義工。)一路到我大學畢業,開始了第一份全職工作后,“Who are we? Why are we here?”等等的問題再次襲擊我。
還記得當全公司的人搭上巴士,浩浩蕩蕩到山上去做team building,法國老闆的兒子也有同行。當時年僅8歲多的他就問全巴士的人:“Do you think we are human or animal?”的時候,大人們都笑了,這是什麼愚蠢的問題?
坐在我後座的西洋同事笑說:We are plant。小孩頓時啞口無言,然後說:No, we are animal。西洋同事笑著說:Who told you we are animal but not plant?
我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忍不住的,我轉過頭對著坐在我旁邊的波斯男同事說:我覺得我們可能活在夢中。說完之後,我心裡想:他會不會覺得我是神經病。
出乎意料,波斯男同事接著說:It could be。我看過一篇文章說宇宙是一場精密的設計,這是一個方程式、計算機。而我們人類搞不好是那個設計者沒有留意到的bug。
就著我很感興趣的話題,這麼一來一去的交流,讓我覺得很過癮。我一直都覺得我們必須放下自己的傲慢以及必須抱著開放的態度去面對這個世界。我們肯定不是最厲害的那位,但也不會是最低級的那個——大前提是抱著開明的思想以及謙卑的心。
寫這篇文章中,特意上網搜尋一下有沒有相關的資料,還滿喜歡這分為()&()兩篇的文章。無論是科學還是宗教,我相信世上的一切都是有連貫性的,大家其實無法被切割。而我們真的無需因為立場不同而激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4會員
297內容數
我喜歡分享,喜歡探索生活,探討生命。我喜歡的東西很多,想要說的話也很多。 簡單來說,我在這裡的原因很簡單。我把我想要說的寫出來,希望可以將這些小小體會分享出來,或啟發你,激勵你,或一起討論,或滿足一些想要八卦的你。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艾米 Emi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雙魚媽曾經說過每次我和老弟放學回家后,我就會嗶哩吧啦說不聽,不斷分享自己在學校遇到的人事物。可我除了沒印象,也總覺得自己屬於比較文靜的人BUT因為太害怕冷場,所以總會不斷找話題,讓氣氛熱絡起來。
最近劃臉書的時候,看到和我相識于小四(10歲)的M註冊結婚了。第一反應就是很高興!我看著她在感情路上走走跌跌,心底一直都很心疼這位處女女。這麼好的女生,值得一個很好的男生來保護以及對待。所以當看到。。。
“這樣已經很好了。”、“這樣的生活就夠了。”、“我這樣很好,並不需要改變。”、“我就是這樣宅,不可以嗎?”等,我很想說:“沒有對或錯。但我不覺得居安思危&與時並進是一種不滿足、不知足。請你別誤會。。。
最近努力養成早上6點起床,和屋主外出走走,出了一身汗才去洗澡、上班,精神爽利。我們說好一定要養成這樣的習慣,我:一定會的,現在才一月份,是很好的開始。21天后就會成習慣!我們會邊快走,邊聊天。
定期觀賞一個我很喜歡的YouTuber的Vlogmas,我尤最欣賞她的bullet journal,簡單乾淨,沒有過多的花樣,很實在。當我看到她在Relationship關係這一欄寫著。。。
相信大家都會在新的一年有一些目標以及期望。我也不例外。坦白說,去年的我卑微得不敢想太多。我的目標只有一個:希望自己可以離開二手煙密室(辦公室里無窗口)工作環境,到一個健康的地方工作就好。
雙魚媽曾經說過每次我和老弟放學回家后,我就會嗶哩吧啦說不聽,不斷分享自己在學校遇到的人事物。可我除了沒印象,也總覺得自己屬於比較文靜的人BUT因為太害怕冷場,所以總會不斷找話題,讓氣氛熱絡起來。
最近劃臉書的時候,看到和我相識于小四(10歲)的M註冊結婚了。第一反應就是很高興!我看著她在感情路上走走跌跌,心底一直都很心疼這位處女女。這麼好的女生,值得一個很好的男生來保護以及對待。所以當看到。。。
“這樣已經很好了。”、“這樣的生活就夠了。”、“我這樣很好,並不需要改變。”、“我就是這樣宅,不可以嗎?”等,我很想說:“沒有對或錯。但我不覺得居安思危&與時並進是一種不滿足、不知足。請你別誤會。。。
最近努力養成早上6點起床,和屋主外出走走,出了一身汗才去洗澡、上班,精神爽利。我們說好一定要養成這樣的習慣,我:一定會的,現在才一月份,是很好的開始。21天后就會成習慣!我們會邊快走,邊聊天。
定期觀賞一個我很喜歡的YouTuber的Vlogmas,我尤最欣賞她的bullet journal,簡單乾淨,沒有過多的花樣,很實在。當我看到她在Relationship關係這一欄寫著。。。
相信大家都會在新的一年有一些目標以及期望。我也不例外。坦白說,去年的我卑微得不敢想太多。我的目標只有一個:希望自己可以離開二手煙密室(辦公室里無窗口)工作環境,到一個健康的地方工作就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為何需要當人? 為何要來這個人世間受苦受樂? 為何我的意識會長在這個身體裡? 你是否也跟我有一樣的疑問 想想如果這個我本有意識、有智慧 那原本 來之前的我 就該應該有意識地知道要成為之後來的我 那來之後的我 知道來這個有邏輯有科學的「真實世界」 也是老早就下定決心 世間之流的規則是公平的 來之
Thumbnail
PLAVE (플레이브) '달랐을까 (What If)' 韓中歌詞/翻譯
以前我也有這個what if想法,但現在是覺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就是因為我無法時光倒流,也就無謂多想。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然後我發現自己現在真的格局高了,淡定許多了。有一天我同事衝過來向我說一件她覺得很大件事的事情,我真的一點感覺也沒有,是很急要處理的事情,但我竟然可以處之泰然。我要讚一讚
Thumbnail
一個大我分成不同的小我在整個宇宙中進行著人生體驗?!如今在現代科學與哲學的交匯點,意識與宇宙的關係成為了一個令人著迷的研究領域。傳統上,科學和哲學將意識與宇宙分開討論,但近年來,跨學科研究開始探討這兩者之間的潛在聯繫。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討宇宙意識的假說和量子力學與意識的關係,為讀者提供一種新的視角。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的真實與平衡,提到了物質與精神生活的需求,以及追求圓滿生活的目標,對於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提出了考驗。文章中對生命的掙扎和迷失作出了深刻的反思。
Thumbnail
我們所感知的世界,其實是大腦根據感官輸入所建構出來的。這個建構過程可能受到我們的經驗、記憶、情感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所感知到的世界並非客觀世界的完全反映。 我們用語言來描述世界,但語言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相同的詞語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會有不同的含義。不同的語言之間也有思維的先天限制與隔閡。
自我關注的是預測每種情況的結果,由於它過度專注外在世界,它的感覺完全脫離了99.99%的現實.事實上越是透過我們的感官去定義現實,這樣的現實越會成為我們的法則,因為我們把覺察放在哪裡,哪裡就是我們的現實。所以倘若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身體和物質世界上,被束縛在特定的線性時間中,那麼這就會成為我們的現實。
Thumbnail
本書收錄的問題都很瘋狂,但也都是可以用科學實證出來的,這些看似不正經的提問都由作者非常認真地找出科學數據或公式去解答眾人的怪問題。
Thumbnail
以下非官方正式入圍名單! 以下非官方正式入圍名單! 以下非官方正式入圍名單! 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與其說是預測,倒不如說這是我心目中理想的夢幻入圍名單。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為何需要當人? 為何要來這個人世間受苦受樂? 為何我的意識會長在這個身體裡? 你是否也跟我有一樣的疑問 想想如果這個我本有意識、有智慧 那原本 來之前的我 就該應該有意識地知道要成為之後來的我 那來之後的我 知道來這個有邏輯有科學的「真實世界」 也是老早就下定決心 世間之流的規則是公平的 來之
Thumbnail
PLAVE (플레이브) '달랐을까 (What If)' 韓中歌詞/翻譯
以前我也有這個what if想法,但現在是覺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就是因為我無法時光倒流,也就無謂多想。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然後我發現自己現在真的格局高了,淡定許多了。有一天我同事衝過來向我說一件她覺得很大件事的事情,我真的一點感覺也沒有,是很急要處理的事情,但我竟然可以處之泰然。我要讚一讚
Thumbnail
一個大我分成不同的小我在整個宇宙中進行著人生體驗?!如今在現代科學與哲學的交匯點,意識與宇宙的關係成為了一個令人著迷的研究領域。傳統上,科學和哲學將意識與宇宙分開討論,但近年來,跨學科研究開始探討這兩者之間的潛在聯繫。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討宇宙意識的假說和量子力學與意識的關係,為讀者提供一種新的視角。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的真實與平衡,提到了物質與精神生活的需求,以及追求圓滿生活的目標,對於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提出了考驗。文章中對生命的掙扎和迷失作出了深刻的反思。
Thumbnail
我們所感知的世界,其實是大腦根據感官輸入所建構出來的。這個建構過程可能受到我們的經驗、記憶、情感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所感知到的世界並非客觀世界的完全反映。 我們用語言來描述世界,但語言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相同的詞語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會有不同的含義。不同的語言之間也有思維的先天限制與隔閡。
自我關注的是預測每種情況的結果,由於它過度專注外在世界,它的感覺完全脫離了99.99%的現實.事實上越是透過我們的感官去定義現實,這樣的現實越會成為我們的法則,因為我們把覺察放在哪裡,哪裡就是我們的現實。所以倘若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身體和物質世界上,被束縛在特定的線性時間中,那麼這就會成為我們的現實。
Thumbnail
本書收錄的問題都很瘋狂,但也都是可以用科學實證出來的,這些看似不正經的提問都由作者非常認真地找出科學數據或公式去解答眾人的怪問題。
Thumbnail
以下非官方正式入圍名單! 以下非官方正式入圍名單! 以下非官方正式入圍名單! 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與其說是預測,倒不如說這是我心目中理想的夢幻入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