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呢?這個世界相當的不平衡,若只是看著相處在同樣生活環境的人,可能無法感受這個世界的失衡,特別在中國新年的這段時間,人們回家團圓,攜家帶眷的出遊,但卻有另一個世界的人,冒著生命危險,只是為了與親人再次從逢,這個世界談論的是偷渡,移工的世界,拋家棄子的遠行打工,為的只是能讓家庭生活能改變,金錢與親情之間又該如何衡量?生存這個議題不是想像,而是許多人掙扎著只是為了餬口,為了下一代能改變。
書中簡介描寫到:「因為窮到養不起孩子,安立奎的母親在他五歲時,忍痛拋下子女,遠赴美國工作。漫長的十一個年頭過去,極度思念母親的安立奎決定動身去尋找母親。帶著母親的電話號碼,他獨自一人從宏都拉斯出發。」這個議題我一直沒有認識,直到閱讀這一本書之後,知道這段尋母之旅,偷渡過程的危險,但明知危險還是得前往,這樣的生命掙扎,並不是在安穩富足的社會下的我們,可以真正感受到,或是連理解都難上加難,透過文字敘述,認識一個不一樣的世界,而這個世界又是如此的失衡與荒謬,而人性中的現實與殘酷,卻又看到資源有限的人又能如此慷慨,到底這世界出了甚麼問題嗎?
以前看過一部電影【
麵包情人】,認識了移工的世界,為了金錢而離開貧窮的家鄉,把家人孩子留在家裡,因為長時間的別離,孩子缺乏親情的陪伴,種下來負面的情緒,而偷渡者的世界,比合法移工風險更高,光是前往打工地點的奔波與生命的威脅,面對一切未知的世界,如何能找到工作?找到親人呢?當我們在抱怨自己未能擁有的一切?而有另一群人,只是為了能找到基本的人倫與飽足。
「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摩太前書 6:8
「約翰 回答說:「有兩件衣裳的,就分給那沒有的;有食物的,也當這樣行。」路加福音 3:11
「我願你如今在這裏指着上帝對我起誓,不要欺負我與我的兒子,並我的子孫。我怎樣厚待了你,你也要照樣厚待我與你所寄居這地的民。」創世記 21:23
讀完這本書,讓我想到這三段經文,思考我們現今的生活,我們抱怨和酸言酸語的意義在那邊呢?我們通常用愛人如己來談不懂愛自己如何愛別人?然而這是一個謊言,關於愛要先願意分享,不在於你有多少,而是當你有時,你願意分享一半給人嗎?信仰中的愛是捨己的愛;最後我們是如何對待這群寄居的人呢?能善待他們而不苛刻嗎?聖經讓我們學習很多的事情在生活上,而不是一種知識,需要去實踐。
被天堂遺忘的孩子:一場重現愛與勇氣的冒險之旅
Enrique’s Journey
作者: 索妮雅.納薩瑞歐
原文作者: Sonia Nazario
譯者: 許晉福
出版社:樂果文化
出版日期:2017/08/04
語言:繁體中文
簡介:
「求求祢上帝──別讓我就這麼死了,我還想見到媽媽。」
『這不只是一個故事,而是每位第三世界孩子的真實心聲。』
『在偷渡的死亡列車上,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機智、意志和勇氣……』
因為窮到養不起孩子,安立奎的母親在他五歲時,忍痛拋下子女,遠赴美國工作。漫長的十一個年頭過去,極度思念母親的安立奎決定動身去尋找母親。帶著母親的電話號碼,他獨自一人從宏都拉斯出發。身上僅有五十七塊美金的他,只有一種方法能夠進入美國──那就是偷搭人稱「死亡列車」的載貨列車,沿著墨西哥鐵路非法潛入美國。
在黑幫、惡盜和貪污警察層層環伺的路途上,安立奎和其他偷渡的孩童成為惡徒眼中的獵物,隨時都可能慘遭搶劫剝削、毒打殘殺;他們攀附在車頂、車廂邊,在行進的火車上跳上跳下,面臨著被碾斷手腳,甚至喪失生命的危險。
每年中南美洲都有數千名的偷渡兒童,湧入美國尋母;這些孩子──有些甚至只有七歲大,有的曾被遣返達二十七次,他們勇闖死亡險境、歷經無法想像的苦難,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機智、意志和勇氣……
這個由普立茲新聞獎得主索妮雅.納薩瑞歐所著,根據《洛杉磯時報》系列報導而寫成的故事,生動刻畫了十六歲男孩安立奎跨國尋母的過程,使世人了解,在我們不熟悉的南美洲,有這麼一群孩子,身無分文,手無寸鐵,僅憑意志力和勇氣,單槍匹馬踏上這段嚴峻不已的旅程。
這是個真實的故事,也是他們共同的史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