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號人物專訪 — 周詣 】將生活融進「詣言堂」,耕耘自己的興趣,用雜學觀點拓展自己的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周詣,畢業於台大國企系,卻有個熱愛文學跟歷史的靈魂。曾經當過分析師、實習記者、編輯、學生媒體主編,現在是管理顧問裡的大數據分析師。沒有為了特定目的的看書,卻因為對很多領域感到有興趣,所以看了很多課外書籍,漸漸地累積了屬於他自己的獨到見解,因此創立了自己的寫作平台「詣言堂」,紀錄著自己的想法,同時也分享給同樣有興趣的朋友們。

周詣沒有特定的目標,但對於有興趣的事都很勇於嘗試 | 圖片來源:火力創新

周詣沒有特定的目標,但對於有興趣的事都很勇於嘗試 | 圖片來源:火力創新

雜學是一種吸收知識的方式,也是目的的本身

周詣覺得「斜槓」像是一個呈現出來的表徵,而非目的本身,他舉例來說:「我在看了很多書之後,開始決定要寫作,這是一個水到渠成的概念,但是當別人看見我又閱讀又寫作時,他們卻將我稱之為斜槓青年。」周詣覺得在一開始他並不是特意要閱讀及寫作,而是在跨領域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有著不同的呈現方式。雜學對周詣來說是不設限的廣泛學習各種知識,可以是聽講座、看書、寫作,亦或是跟人互動。所以在「雜學的方法有很多」的前提之下,重要的是要知道為什麼要做這些事,而學習的本身其實就是一種回報

「 在手裡拿著鐵鎚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釘子。」(To the man with only a hammer, every problem looks like a nail.) — 查理.孟格 (Charlie Munger)

周詣希望自己能盡量從各種不同學科、觀點、理論來看待世事,「如果你只會一門學科,那你就會硬把世界套進那個框架裡面,用單一觀點來解讀眼前的事情,把複雜的事情過度簡化,好比盲人摸象」,所以從更多切入點來看待同一件事情時,可以越看見那件事的本質,進而更了解這個世界。

找出差異化很重要,但這需要自己去挖掘

管理學大師 邁克爾·波特 (Michael Porter) 的三項競爭策略中,提到了低成本策略、差異化策略及專精策略,而對周詣來說,「差異化」是最有用的。所以不論周詣在做什麼事,都會不斷地對自己提出問題,問自己為什麼這麼做?做了會怎麼樣?由「我」來做這些事跟別人的差別會是什麼?

周詣告訴我們,他寫出來的文章都是他自己真正知道的東西、身體力行過的事情,這些都是跟「個人經驗」有關的。「正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 100% 一樣的人,更沒有 100% 跟自己經歷過一樣事情的人,所以將這兩個組合在一起,就是所謂的差異性。」找不找得到自己與別人的差別取決於自己有沒有足夠努力去發掘那些不同處,並且要不斷的向自己提問。周詣也說這個過程是很痛苦的,當初他也不斷的在反問自己「為什麼要寫這些文章?寫了有什麼用?讀者看了可以幹嘛?」他笑笑的說這就像自己是自己的編輯,在實踐之前一直在反覆思考為什麼要做這些事。

現在的時代資訊太多,人們會習慣把某些事情自動過濾掉,而誤以為自己「沒有靈感」| 圖片來源:火力創新

現在的時代資訊太多,人們會習慣把某些事情自動過濾掉,而誤以為自己「沒有靈感」| 圖片來源:火力創新

多去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

「我做了很多事情都不是為了達到什麼目標,只是單純覺得很有趣」人們對於有興趣的事情會很有動力的持續做下去,而一旦繼續往下走,就會漸漸地發展出別人比較沒辦法模仿的東西,這就是特色。周詣說他很喜歡健身,同時也喜歡研究人類心理學,所以他曾經從「匱乏心理學」的角度寫了一篇關於「現代人要節食要健身為什麼這麼難?」的文章,這就是在興趣中發想出很新穎題材的好例子。(延伸閱讀:【健身】擁有好身材為什麼這麼難(上)?問題成因篇

「雜學讓我變成一個有趣的人」,讓興趣把自己變得有趣

周詣覺得因為雜學,他不論遇到誰,好像都可以聊上兩句,「因為喜歡涉獵的東西很多,所以儘管聊天的主題不是自己的專業,卻也都多少可以從相關的話題切入」。跟不同的人聊天對周詣來說很重要也很有趣,「每個人都是一本書」,在跟他們聊天的時候總是會有很不一樣的體悟。

其實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真正有興趣的東西是什麼,只是你夠不夠勇敢去承認。

周詣相信大家潛意識裡都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事,因為當自己很投入的在做某一件事情時,會進入到一個心流的狀態、會感覺到時間過得非常快,那就是「享受在自己有興趣的東西裡」。

周詣認為大部分的人「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裡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對自己不夠誠實,可能因為社會的眼光而不敢承認那是自己喜歡的東西;第二,害怕做出的每一次嘗試都會耗費太高的成本(時間、金錢、精力……),這種時候,應該利用「發現型導向規劃」來初步審核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在這個領域多做發展。

大量閱讀對於寫作的幫助:從量變到質變

周詣笑笑的說自己從前是個不太有自己主見的人,但現在卻寫著書評、影評,很大的原因是來自於大量閱讀,在閱讀的量越來越大之後,漸漸的會開始有自己的觀點,「坦白說就是將不同學科的觀點套在不同的地方,譬如將生物的演化學套在商學時,可能就會產生一個新的理論」。而閱讀除了可以累積靈感,還可以更充實自己的內涵。

一開始寫作就像在討論商業競賽,壞點子可以變成好點子,沒點子反而是最糟的,所以應該要讓壞點子活得夠久。

在寫作的時候,周詣認為不應該太在意「寫的到底是不是壞點子?會不會寫得不好?」而是應該順順地先把它寫完。他分享他在寫作時,通常會運用「文字拆解」的技巧,一開始定好了題目之後,沒有完整的寫作模式也沒關係,先把腦袋裡的想法先寫下來,譬如標題的定義、個人的解讀、別人的看法,最後再舉例子。把原本比較沒有條理的思緒都從腦袋裡移到草稿上之後(使用 Trello ),周詣會過一段時間之後再重新用另一個角度去整理剛剛的所有想法。這樣的優點是會讓文章比較沒有批判性,並讓壞點子有可能發展成好點子。

「我的第一版文章其實都蠻難看的,很多時候就像是在寫日記,與自己對話。這樣的方式可以促進思考,也可以養成『寫』的習慣」| 圖片來源:火力創新

「我的第一版文章其實都蠻難看的,很多時候就像是在寫日記,與自己對話。這樣的方式可以促進思考,也可以養成『寫』的習慣」| 圖片來源:火力創新

「寫就對了!」

寫作是一種與自己對話的方式,也可以檢視自己是否真的有學到東西,不要畏懼動筆,只要你對某樣東西有獨到的見解,都很值得記錄下來,寫完了再請別人看看自己的文章,給自己一些反饋。

最重要的是要先想清楚自己到底擅長什麼、喜歡什麼、跟別人不同之處是什麼。

「一開始大家都不獨特,但寫久了就會有自己的風格」,初期需要先練習產出,寫久了就會順,同時要不斷為自己注入新的知識,看書也好、讀別人的文章也罷,「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這樣才不會寫到最後掏空了自己而匱乏新點子。

專訪影片紀錄


什麼是「創新人物誌」?我們在追求什麼?

「創新人物誌」藉由數位化技能,從規劃、製作、故事、包裝等整合來製作完成。目的要推廣各色人物歷程,來激發有潛質之青年吸收與進步。以失敗、挫折、轉型等職涯與目標路途上所面臨的困難作契機,邀請你/妳共同參與這場成長改革的硝煙! 如果喜歡我們,也歡迎來到火力創新實驗室幫我們按個讚 👍! 或是在臉書粉絲團上進行互動,我們都熱情的歡迎您 🔥 🔥 🔥

原文出處:https://reurl.cc/AADd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火力創新的沙龍
31會員
28內容數
獨特的人正獨特的活著,你還尚未見識到不代表不存在,創新星球中是新的居所,持續湧進。 歡迎觀看創新人物誌,何時你會被入選到星球呢?
火力創新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7/21
如果每個人的起跑線一樣,與成功相關的論證與方程式大概早就存在,也不用各路投資專家每天盯著股票市場分析,何況現在網上資源從來不缺。但我想幾乎所有領域的成功人士大概都不會否認,我的成功並不是因為我對自身的要求與規劃。 理財比起存錢更像是一門自我管理的學問,這老生常談大概在腦中大概已打轉了無數次,好像也
Thumbnail
2020/07/21
如果每個人的起跑線一樣,與成功相關的論證與方程式大概早就存在,也不用各路投資專家每天盯著股票市場分析,何況現在網上資源從來不缺。但我想幾乎所有領域的成功人士大概都不會否認,我的成功並不是因為我對自身的要求與規劃。 理財比起存錢更像是一門自我管理的學問,這老生常談大概在腦中大概已打轉了無數次,好像也
Thumbnail
2020/05/04
李萬鏗,為「三明治工」共同創辦人。大學就讀於香港藝術學院,畢業後緊接著來到臺北藝術大學修讀藝術跨域研究所。與香港相比,他更喜愛台灣的生活步調,對於創作環境來說也較為舒適,因而研究所畢業決定逗留在台灣發展自己的事業。起初李萬鏗與兩位好友成立三明治工的故事源於研究所時期的課程「藝術與社會參與」,也因此與
Thumbnail
2020/05/04
李萬鏗,為「三明治工」共同創辦人。大學就讀於香港藝術學院,畢業後緊接著來到臺北藝術大學修讀藝術跨域研究所。與香港相比,他更喜愛台灣的生活步調,對於創作環境來說也較為舒適,因而研究所畢業決定逗留在台灣發展自己的事業。起初李萬鏗與兩位好友成立三明治工的故事源於研究所時期的課程「藝術與社會參與」,也因此與
Thumbnail
2020/04/13
時代不同,學生對老師或是老師對老師這「角色」的理解上都逐漸變質。教育競爭的激烈,補習班的泛濫,把老師的工作導向了著重知識的壓縮與傳遞,或是學生背誦的重要性,因而大多數對老師的刻板印象都會伴隨著嚴格和難親近的感覺,與像朋友般的相處模式好像沾不上邊。 學校中我們需要的是一位老師還是教育工作者呢?兩者之間
Thumbnail
2020/04/13
時代不同,學生對老師或是老師對老師這「角色」的理解上都逐漸變質。教育競爭的激烈,補習班的泛濫,把老師的工作導向了著重知識的壓縮與傳遞,或是學生背誦的重要性,因而大多數對老師的刻板印象都會伴隨著嚴格和難親近的感覺,與像朋友般的相處模式好像沾不上邊。 學校中我們需要的是一位老師還是教育工作者呢?兩者之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生活不是追隨熱情,而是大量的嘗試 已經快抵達三十而立了,好像對未來還是很模糊,有什麼事會讓自己廢寢忘食的投入又能夠為他人帶來價值,以為換了工作就會一切開明了起來,但只是開啟另外一段自我懷疑。 我也沒後悔自己換工作,畢竟永遠不知道另一個選擇的平行時空是好是壞,很羨慕那種年紀輕輕就知道自己熱情所在的人,
Thumbnail
生活不是追隨熱情,而是大量的嘗試 已經快抵達三十而立了,好像對未來還是很模糊,有什麼事會讓自己廢寢忘食的投入又能夠為他人帶來價值,以為換了工作就會一切開明了起來,但只是開啟另外一段自我懷疑。 我也沒後悔自己換工作,畢竟永遠不知道另一個選擇的平行時空是好是壞,很羨慕那種年紀輕輕就知道自己熱情所在的人,
Thumbnail
《唐鳳的破框思考力》是一本由楊倩蓉採訪撰文、唐鳳親自口述的書,內容大致可以分成唐鳳對學習、工作和科技發展的見解。   在書中,唐鳳談到自己從小自學、工作游牧,到後來進入政府機關工作的經驗,以及這些經歷如何影響到他的思考和工作方式。
Thumbnail
《唐鳳的破框思考力》是一本由楊倩蓉採訪撰文、唐鳳親自口述的書,內容大致可以分成唐鳳對學習、工作和科技發展的見解。   在書中,唐鳳談到自己從小自學、工作游牧,到後來進入政府機關工作的經驗,以及這些經歷如何影響到他的思考和工作方式。
Thumbnail
帶著問號去旅行」,要讓旅行有收穫,而不會變成走馬看花,過眼雲煙,最好在旅行前就能先鎖定一個自己有興趣的主題,懷著這個問題意識去觀察眼前陌生的一切,這會給我們全新的刺激與思考。 除了生活中的旅行之外,若以我們整個人生當作一趟旅行的話,該如何帶著問號去旅行呢? 空檔年… 講座內容: 一、活動時間:
Thumbnail
帶著問號去旅行」,要讓旅行有收穫,而不會變成走馬看花,過眼雲煙,最好在旅行前就能先鎖定一個自己有興趣的主題,懷著這個問題意識去觀察眼前陌生的一切,這會給我們全新的刺激與思考。 除了生活中的旅行之外,若以我們整個人生當作一趟旅行的話,該如何帶著問號去旅行呢? 空檔年… 講座內容: 一、活動時間:
Thumbnail
這本《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的作者山口周,他的背景非常有意思。雖然大學主修的是哲學,碩士更專攻美學美術史,但畢業後,居然能到各大知名外商顧問公司任職,並出版多本商業著作,可說是成功跨足看似完全風馬牛不相關的領域。他怎麼做到的呢?答案就是:自學。
Thumbnail
這本《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的作者山口周,他的背景非常有意思。雖然大學主修的是哲學,碩士更專攻美學美術史,但畢業後,居然能到各大知名外商顧問公司任職,並出版多本商業著作,可說是成功跨足看似完全風馬牛不相關的領域。他怎麼做到的呢?答案就是:自學。
Thumbnail
這本《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用乘法讀書法建構跨界知識網,提升自我戰力,拓展成功人生》便是在講在這個人人都得以成名的時代,我們該如何快速的累積知識且準確運用……
Thumbnail
這本《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用乘法讀書法建構跨界知識網,提升自我戰力,拓展成功人生》便是在講在這個人人都得以成名的時代,我們該如何快速的累積知識且準確運用……
Thumbnail
最近斜槓、複業、游牧工作者盛行,每個人的自我介紹講出來都有十八般武藝,可是隔行如隔山,每一個行業門檻都不一樣,我該怎麼從現有的領域跨到其他有興趣的領域呢?
Thumbnail
最近斜槓、複業、游牧工作者盛行,每個人的自我介紹講出來都有十八般武藝,可是隔行如隔山,每一個行業門檻都不一樣,我該怎麼從現有的領域跨到其他有興趣的領域呢?
Thumbnail
第一次聽到「斜槓青年」 其實已經忘了為什麼或哪裡聽到的,或許是因為一直以來都將「達成財務自由」當成首要目標,不知不覺就接觸到了吧! 財務自由聽起來滿滿的銅臭味,卻是一輩子的人生課題,畢竟應該沒有人希望做著自己不熱愛的工作一輩子!人們也都說「若能將興趣結合工作,應該會很快樂吧!」不過真正能
Thumbnail
第一次聽到「斜槓青年」 其實已經忘了為什麼或哪裡聽到的,或許是因為一直以來都將「達成財務自由」當成首要目標,不知不覺就接觸到了吧! 財務自由聽起來滿滿的銅臭味,卻是一輩子的人生課題,畢竟應該沒有人希望做著自己不熱愛的工作一輩子!人們也都說「若能將興趣結合工作,應該會很快樂吧!」不過真正能
Thumbnail
資方被迫改變,勞方主動轉變,從中適應並挖掘好處。 漸漸地出現一人多職、一人多角的社會,記得幾年前曾經在TED上看過一段演講,他說有些人就是沒辦法選擇興趣,他的興趣太多元了,但常常也做一陣子就放棄,覺得自己沒有天賦,再換下一個,這樣的循環無止境,但演講者是相信就是有些人有多重天賦,應該要持續下去,當時
Thumbnail
資方被迫改變,勞方主動轉變,從中適應並挖掘好處。 漸漸地出現一人多職、一人多角的社會,記得幾年前曾經在TED上看過一段演講,他說有些人就是沒辦法選擇興趣,他的興趣太多元了,但常常也做一陣子就放棄,覺得自己沒有天賦,再換下一個,這樣的循環無止境,但演講者是相信就是有些人有多重天賦,應該要持續下去,當時
Thumbnail
周詣,畢業於台大國企系,卻有個熱愛文學跟歷史的靈魂。曾經當過分析師、實習記者、編輯、學生媒體主編,現在是管理顧問裡的大數據分析師。沒有為了特定目的的看書,卻因為對很多領域感到有興趣,所以看了很多課外書
Thumbnail
周詣,畢業於台大國企系,卻有個熱愛文學跟歷史的靈魂。曾經當過分析師、實習記者、編輯、學生媒體主編,現在是管理顧問裡的大數據分析師。沒有為了特定目的的看書,卻因為對很多領域感到有興趣,所以看了很多課外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