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第十一號人物專訪 — 吳亮衡 】將歷史重新搬上說書舞台,文資生在職場貫徹自己所愛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吳亮衡,國立台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系、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系畢業,現職 StoryStudio 業務經理。深耕於台灣歷史,覺得台灣儘管只有短短的幾百年歷史,卻還有很多尚未被公開的史料,所以還有很多耐人尋味的故事等著被訴說。亮衡認為人們太常將眼前的事情合理化,視為理所當然,忘記去追根究底探索其背後的原因,所以希望能透過文字,讓大家跳脫原本的框架,更懂得用不同角度進一步思考。
「了解過去不一定能讓現在更好,但是可以更有機會想像未來。」| 圖片來源:火力創新

把興趣當工作,將歷史透過轉譯重新搬上檯面所遇到的挫折

對於歷史、社會人文、台灣史,人們大都已經有些既定印象,甚至覺得讀歷史就是死讀書,只會背幾年發生甚麼事,所以亮衡在一路上遇到不間斷的質疑聲,被認為是一群太過理想化的人,這其實是因為大家沒辦法看見對於這份工作的「未來藍圖」,所以會感到沒有信心。亮衡還提到,其實在歷史界裡面也分為兩派人,一派會支持自己現在在做的轉譯工作,另一派卻覺得這「有背於過去學術的精神」,他們認為轉譯工作只是了無心意的將歷史知識淺薄化的給人們看見而已。
從本質上思考:想要對話的對象到底是誰?
後來亮衡領悟到在面對學術工作者時,的確需要用學術的角度與前提對話,然而,他們現在在做的轉譯工作,主要是面對社會大眾。在讀歷史的人眼裡認為「這不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嗎?」的史事,它的來龍去脈其實並非所有人都了解。

跳脫框架,藉由歷史讓思考多一條路

「人們把太多事都視為理所當然,而因此習以為常,這就是所謂的框架」這會使人們喪失很多探索與思辨的可能性,所以亮衡想做的事是把事情的起承轉合、來龍去脈都老老實實的交代清楚,讓大家有機會重新思考同樣的某一件事情是否只是如同表面上的理所當然。
亮衡覺得世界上有太多事情不該只是被「二分法」所區分的,透過歷史,可以在作價值判斷時增加不同的思維角度,讓看似也許只有「是與非」的選項多出第三個選項,甚至是更多元的想法。「引起紛爭對我來說本質上是一件好的事情」,亮衡提到如果人們因為不接受「既定的事實」而提出其他論點加以辯論與力爭,是因為大家有重新思考與檢視過眼前的論點。

在「尋臺啟事」上的一字一句,是為了要讓人們更懂的思考

亮衡會先觀察這個社會還有什麼應該要被討論卻不太被注意到的議題,再將它們寫出來。(延伸閱讀:尋「臺」啟事)然而在寫這些文章時,亮衡通常不會給出一個確切的「第三個答案」,而是會保留自己的立場,進而讓讀者自己有空間可以思考與判斷。「我想要的目的不是說服讀者跟我有一樣的想法,而是提供古今之比的異同之處,讓讀者可以好好思考他們認為的正解應該是什麼。」
「現在的人會罷工,那以前的人會嗎?」
亮衡舉例過去在長榮航空的罷工事件發生時,他將這個事件連結到在更早以前的「全島罷工事件」,每一次罷工一定都會出現資方「壓迫勞工」與勞方「貪得無厭」兩邊立場的言論,但提起過去的大事可以讓現在的人知道「我們不孤單」之外,還可以檢視過去的人遇到了什麼問題、怎麼解決的。
突破非黑即白這種二元對立式的既有觀念 | 圖片來源:火力創新

對話的對象不同、目的不同,那方法就得不同

在學界裡面發表論文,大致上只會有「學界裡對自己這個議題有興趣」的人會去看,這樣子的人是少數,但是可以跟他們一起討論並精進議題是很好的事,也是學術存在的必要性。然而,今天如果是要跟社會大眾對話,「管道」就非常重要。今天如果寫了一篇有趣的文章,在社群平台上被廣泛轉發,那那篇文章的影響力就會非常大,有很大的力道。而亮衡寫著有關台灣歷史故事,可以讓想知道過去的人有更不一樣的途徑、更有趣的方式認識歷史,也可以透過今昔對比,回應社會當代議題,提供人們不同的思考邏輯。

歷史系學生在學生時期難免對未來職涯感到徬徨,但你可以一起這樣做

「學生時期的徬徨主要是對未來沒有想像」,過去亮衡與同為歷史系同學在讀書時其實蠻羨慕讀理組的學生,因為相較於自己,他們對未來的職業與去向有更明確的答案,知道自己所學可以運用在什麼崗位上;然而,歷史系和中文系的同學看似什麼都能做,卻沒有一個既定的答案「一定能做什麼」。「沒有一個工廠,等著我們這群畢了業的學生可以直接投入」,這樣的徬徨是無可避免的,很正常,而且除了學生,學生背後的家長更是著急。亮衡舉了一個例子,他聽過好多故事關於「對歷史很有興趣卻因為家人怕沒有出路而反對」,他覺得很可惜,歷史界因為這樣「對未來的擔憂」喪失了很多優秀人才,不能一起並肩,專注於歷史的推廣。
亮衡接下去說:「我們要變成一個工廠,一個可以培養社會人文學科畢業的人才工廠,創造一個新的產業型態(知識轉化、研究案、調查案、出版案)。一旦成長到一個規模之後,可以讓學生與家長知道讀社會人文科系畢業的人可以這樣做、可以很有未來,並做得有聲有色。」
| 圖片來源:火力創新

對於想在社會人文領域繼續深耕的同學

多看雜書,可以擴充對某些議題的想像;另外,也要多動筆寫作,對亮衡來說寫作比出門做田野調查還來得重要,因為唯有把東西寫下來,才能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就算是在 Facebook 上發廢文,也要培養定期發文的習慣。怎麼樣提筆寫出第一句話是最難的,後頭還得有脈絡的把事情論述清楚。發現問題、收集資料、反思問題、給出結論,這四個步驟可以解決未來很多問題,所以在徬徨的時候,就先從這四個步驟訓練自己的調理。」

專訪影片紀錄


什麼是「創新人物誌」?我們在追求什麼?

「創新人物誌」藉由數位化技能,從規劃、製作、故事、包裝等整合來製作完成。目的要推廣各色人物歷程,來激發有潛質之青年吸收與進步。以失敗、挫折、轉型等職涯與目標路途上所面臨的困難作契機,邀請你/妳共同參與這場成長改革的硝煙! 如果喜歡我們,也歡迎來到火力創新實驗室幫我們按個讚 👍! 或是在臉書粉絲團上進行互動,我們都熱情的歡迎您 🔥 🔥 🔥
原文出處:https://pse.is/GQZH4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1會員
    28內容數
    獨特的人正獨特的活著,你還尚未見識到不代表不存在,創新星球中是新的居所,持續湧進。 歡迎觀看創新人物誌,何時你會被入選到星球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火力創新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周詣,畢業於台大國企系,卻有個熱愛文學跟歷史的靈魂。曾經當過分析師、實習記者、編輯、學生媒體主編,現在是管理顧問裡的大數據分析師。沒有為了特定目的的看書,卻因為對很多領域感到有興趣,所以看了很多課外書
    Irene (蔣愛琳),沐影影像工作室創辦人,也是個知性型 YouTuber。曾經是個遊學顧問、活動現場特派記者,待過菲律賓一段時光,照顧著在菲律賓遊學的學生們。Irene 拔掉了上班族的頭銜,開始專
    從 Pokemon Go (寶可夢) 開啟的市場中,發掘出台灣的藍海 Kenji 表示當初他們是從 Pokemon Go 引領出的風潮中,發現 LBS 在台灣的應用並不多,而且 O2O 是一片新的場域,所以他們相信 LBS 與 O2O 的結合會是一片藍海。然而,在 TaiwanGo 剛推出的時候..
    文 蔡昀靜 攝 陳敬彥 創新人物誌,全文共長 2700 多字,文字閱讀時間約十五分鐘。適合在一個寧靜的午後、睡前的省思與獨處的時間裡,跟講者做個簡單的閱讀互動。本文附上人物專欄另有專訪影片紀錄提供於原
    創新人物誌,全文共長 2700 多字,文字閱讀時間約十五分鐘。適合在一個寧靜的午後、睡前的省思與獨處的時間裡,跟講者做個簡單的閱讀互動。本文附上人物專欄另有專訪影片紀錄提供於原
    創新人物誌,全文共長 2300 多字,文字閱讀時間約十五分鐘。適合在一個寧靜的午後、睡前的省思與獨處的時間裡,跟講者做個簡單的閱讀互動。本文附上人物專欄另有專訪影片紀錄提供於原
    周詣,畢業於台大國企系,卻有個熱愛文學跟歷史的靈魂。曾經當過分析師、實習記者、編輯、學生媒體主編,現在是管理顧問裡的大數據分析師。沒有為了特定目的的看書,卻因為對很多領域感到有興趣,所以看了很多課外書
    Irene (蔣愛琳),沐影影像工作室創辦人,也是個知性型 YouTuber。曾經是個遊學顧問、活動現場特派記者,待過菲律賓一段時光,照顧著在菲律賓遊學的學生們。Irene 拔掉了上班族的頭銜,開始專
    從 Pokemon Go (寶可夢) 開啟的市場中,發掘出台灣的藍海 Kenji 表示當初他們是從 Pokemon Go 引領出的風潮中,發現 LBS 在台灣的應用並不多,而且 O2O 是一片新的場域,所以他們相信 LBS 與 O2O 的結合會是一片藍海。然而,在 TaiwanGo 剛推出的時候..
    文 蔡昀靜 攝 陳敬彥 創新人物誌,全文共長 2700 多字,文字閱讀時間約十五分鐘。適合在一個寧靜的午後、睡前的省思與獨處的時間裡,跟講者做個簡單的閱讀互動。本文附上人物專欄另有專訪影片紀錄提供於原
    創新人物誌,全文共長 2700 多字,文字閱讀時間約十五分鐘。適合在一個寧靜的午後、睡前的省思與獨處的時間裡,跟講者做個簡單的閱讀互動。本文附上人物專欄另有專訪影片紀錄提供於原
    創新人物誌,全文共長 2300 多字,文字閱讀時間約十五分鐘。適合在一個寧靜的午後、睡前的省思與獨處的時間裡,跟講者做個簡單的閱讀互動。本文附上人物專欄另有專訪影片紀錄提供於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昨天在視頻上,聽到台大歷史系教授的一句話,蠻有深意的。 他在批評讓世界看見台灣這件事,他的意思是,何必去管別人有沒有看見你,重點是我們有沒有去看這個世界!別人有千百種理由可以忽視你,畢竟主動權在他,但是我們有沒有資格去忽視任何人呢? 剛創業的時候,有些客戶的道德觀是我無法接受的,但是為了生意,還
    Thumbnail
    《脈絡》這本書首次表露了吳軍的觀點和獨特見解,涵蓋歷史、現在和未來,並提出了對現實判斷的檢驗方式。本文分析了他對歷史觀的看法,以及對唐太宗立儲君事件的評論,強調歷史研究的重要性在於通過過去的經驗檢驗現實的判斷,並強調用歷史作為理解現實的訓練數據。
    Thumbnail
    許倬(ㄓㄨㄛˊ)雲:中研院院士,1930年生,1949年國共內戰來台。台大歷史系學士、碩士,芝加哥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台大歷史系教授、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1.現在世界全球性的問題:人找不到目的,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在哪裡。於是無所適從,尤其今天網絡媒體,每人彼此影響,但是難得有人「自
    Thumbnail
    以歷史科系為例,從三個基本面向討論:求知識、論定位、找職缺。 1. 求知識:常見的出發點,就是歷史可知曉過去,判斷未來。 2. 論定位:歷史故事很有趣。 3. 找職缺:歷史直接相關工作有限,延伸機會較多。
    Thumbnail
    除了聚焦在台灣的土地或對我們有著深遠影響的中國,曾經在大航海時代佔有一席之地的島嶼,是否能用更巨觀的視角來探究這塊島嶼的歷史?在更全面了解台灣史的同時,如今也在國際上能見度日增的台灣人們,能不能經由過去的經驗,來引導我們探索未來的方向?
    Thumbnail
    在閱讀完胡昌智博士的《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的第一個章節後,深感胡博士在章節末尾對1980年代台灣(中華民國)歷史教育的思慮是非常當下也非常發人省思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是一般人沒聽過的文字,敝人唸科學的背景,終於讓我搞懂無知之幕。也就是說大家都想好,但誰要去衝第一名?第一名的人可能就是犧牲的人。無知之幕是一種思想實驗,用以探討共生社會下的道德問題。其概念在1955年被經濟學家約翰·夏仙義提出,並為政治哲學家約翰·羅爾斯在1971年於著作《正義論》
    Thumbnail
    「前一名代表,應該是…… 吳若瑄同學有提到,過去的代工產業當成本削減、利潤便會愈高。這樣的策略難道不好嗎?」提出問題的是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的朱伯勇教授。 「就讓我來回答教授的問題好了。」文逸毫不猶豫地站到台上。
    在一個又一個歷史敘述引起争议甚或被重新書寫後,我的研究兴趣逐漸轉向瞭解和認識歷史。我的寫作也主要集中於歷史文化和政治經濟方面。 在我看來,認識歷史分為三個層次:「事實如何」、「為何如此」和「應當如何」?弄清真相是最基本的,也是異常困難和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由於諸多限制和個人偏好,我主要依靠已有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昨天在視頻上,聽到台大歷史系教授的一句話,蠻有深意的。 他在批評讓世界看見台灣這件事,他的意思是,何必去管別人有沒有看見你,重點是我們有沒有去看這個世界!別人有千百種理由可以忽視你,畢竟主動權在他,但是我們有沒有資格去忽視任何人呢? 剛創業的時候,有些客戶的道德觀是我無法接受的,但是為了生意,還
    Thumbnail
    《脈絡》這本書首次表露了吳軍的觀點和獨特見解,涵蓋歷史、現在和未來,並提出了對現實判斷的檢驗方式。本文分析了他對歷史觀的看法,以及對唐太宗立儲君事件的評論,強調歷史研究的重要性在於通過過去的經驗檢驗現實的判斷,並強調用歷史作為理解現實的訓練數據。
    Thumbnail
    許倬(ㄓㄨㄛˊ)雲:中研院院士,1930年生,1949年國共內戰來台。台大歷史系學士、碩士,芝加哥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台大歷史系教授、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1.現在世界全球性的問題:人找不到目的,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在哪裡。於是無所適從,尤其今天網絡媒體,每人彼此影響,但是難得有人「自
    Thumbnail
    以歷史科系為例,從三個基本面向討論:求知識、論定位、找職缺。 1. 求知識:常見的出發點,就是歷史可知曉過去,判斷未來。 2. 論定位:歷史故事很有趣。 3. 找職缺:歷史直接相關工作有限,延伸機會較多。
    Thumbnail
    除了聚焦在台灣的土地或對我們有著深遠影響的中國,曾經在大航海時代佔有一席之地的島嶼,是否能用更巨觀的視角來探究這塊島嶼的歷史?在更全面了解台灣史的同時,如今也在國際上能見度日增的台灣人們,能不能經由過去的經驗,來引導我們探索未來的方向?
    Thumbnail
    在閱讀完胡昌智博士的《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的第一個章節後,深感胡博士在章節末尾對1980年代台灣(中華民國)歷史教育的思慮是非常當下也非常發人省思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是一般人沒聽過的文字,敝人唸科學的背景,終於讓我搞懂無知之幕。也就是說大家都想好,但誰要去衝第一名?第一名的人可能就是犧牲的人。無知之幕是一種思想實驗,用以探討共生社會下的道德問題。其概念在1955年被經濟學家約翰·夏仙義提出,並為政治哲學家約翰·羅爾斯在1971年於著作《正義論》
    Thumbnail
    「前一名代表,應該是…… 吳若瑄同學有提到,過去的代工產業當成本削減、利潤便會愈高。這樣的策略難道不好嗎?」提出問題的是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的朱伯勇教授。 「就讓我來回答教授的問題好了。」文逸毫不猶豫地站到台上。
    在一個又一個歷史敘述引起争议甚或被重新書寫後,我的研究兴趣逐漸轉向瞭解和認識歷史。我的寫作也主要集中於歷史文化和政治經濟方面。 在我看來,認識歷史分為三個層次:「事實如何」、「為何如此」和「應當如何」?弄清真相是最基本的,也是異常困難和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由於諸多限制和個人偏好,我主要依靠已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