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之後|從讀到寫。林怡辰的閱讀教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從讀到寫這本書,其實我是跳看跳看完成的,今天才認真地將筆記稍微整理。
一開始拿出這本書時,心裡是將它當作工具書,猜測著可能會一如其他文本一樣說些讀寫的方法,剛好大女兒將銜接寫作階段,覺得自己可以拿來當作參考,結果翻閱時才明白不盡如此。

身為國小教師的作者分享她親身經歷的教學環境—在一所偏鄉的小學,偏鄉的落差確實不是身處城市的我們所能想像的,除了軟硬體資源的缺乏外(學校圖書館竟然沒有幾本書),家庭教育的失衡也是其中主要的關鍵。可想而知,身處在這樣環境下的老師壓力會有多大。她提倡閱讀力拉拔小孩,過程竟還被閱讀所害—受到同儕的排擠與家長的不諒解等挫折,所幸最後仍是閱讀所救,書本引領她反思,加上作者自己的各種努力,終於也有大好結局。

我很喜歡她分享的其中一句:「身為老師,我們努力種下種子,但不要把長多高當成自己的責任,別把孩子的人生背在自己身上啊!」我的好友們,千萬記住了;而身為全職母親,我也將這句話送給自己以及我的戰友們。

還有這一句:不要逼自己永遠正向,太過認真不健康,過度正向會憂鬱。

你是還在逼迫自己要快樂的人嗎?每天有點憂鬱絕對是正常的呢,快來互相給彼此一點負能量吧!

其實這本讀到最後,作者自述她小時候的家庭狀況讓我感動流淚很久。難怪她也說著,貧窮是最好的老師,它能讓你懂得知足,懂得感恩,懂得理解爸媽的給予有多不簡單。

你還在富養你的孩子嗎?或許這本書會給你有不同的啟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毛小姐的沙龍
288會員
98內容數
發牢騷而已,都是些小事
小毛小姐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2/07
讀一場世人遺忘的歷史記憶,煮一桌淡中有味的常日生活——《藝術家的一日廚房》
Thumbnail
2021/12/07
讀一場世人遺忘的歷史記憶,煮一桌淡中有味的常日生活——《藝術家的一日廚房》
Thumbnail
2021/08/19
羅妹號事件,宛若台灣歷史蝴蝶之翅的第一次拍動,接續拍出了1874年日本人的台灣出兵(牡丹社事件)、1875年沈葆楨的開山撫番,以及1895年長達五十年的日治時代,一直到日本人離台,這片海灘產生的台灣史蝴蝶效應才倏然而止
Thumbnail
2021/08/19
羅妹號事件,宛若台灣歷史蝴蝶之翅的第一次拍動,接續拍出了1874年日本人的台灣出兵(牡丹社事件)、1875年沈葆楨的開山撫番,以及1895年長達五十年的日治時代,一直到日本人離台,這片海灘產生的台灣史蝴蝶效應才倏然而止
Thumbnail
2021/07/20
全篇文字充滿詩意,在詩與字的流動之間,傳遞著布農族男孩哈魯牧特的心緒紛飛,那內心的衝突與壓抑,終在前往三叉山救援的途中迸發,這是一段尋求自我與蛻變成長的旅程。
Thumbnail
2021/07/20
全篇文字充滿詩意,在詩與字的流動之間,傳遞著布農族男孩哈魯牧特的心緒紛飛,那內心的衝突與壓抑,終在前往三叉山救援的途中迸發,這是一段尋求自我與蛻變成長的旅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林怡辰老師的這本⟪從讀到寫⟫,寫她推動閱讀的點滴,並不是一開始就很順利,尤其在偏鄉,資源匱乏,人力缺乏,宜辰老師幾乎從零開始,用閱讀去提升學生的學習,也改善班級經營,讓學生對於學習更有動力。
Thumbnail
林怡辰老師的這本⟪從讀到寫⟫,寫她推動閱讀的點滴,並不是一開始就很順利,尤其在偏鄉,資源匱乏,人力缺乏,宜辰老師幾乎從零開始,用閱讀去提升學生的學習,也改善班級經營,讓學生對於學習更有動力。
Thumbnail
這是一本發人省思的父母教養書,推薦給父母們閱讀。都說言教不如身教,作者以自身當為負面教材,做了最好的身教示範,透過真誠的道歉,寫下了媽媽的悔過書,化解誤會衝突,用愛重新擁抱她的一雙兒女,找回孩子們的心,修復曾經短暫支離破碎的親子關係。
Thumbnail
這是一本發人省思的父母教養書,推薦給父母們閱讀。都說言教不如身教,作者以自身當為負面教材,做了最好的身教示範,透過真誠的道歉,寫下了媽媽的悔過書,化解誤會衝突,用愛重新擁抱她的一雙兒女,找回孩子們的心,修復曾經短暫支離破碎的親子關係。
Thumbnail
國小老師林怡辰老師寫的這本《從讀到寫》。怡辰老師文筆流暢、敘事生動、而且有豐富的閱讀推廣及寫作教學經驗,幾乎沒有引用理論,使得這本書並不難讀,裡面夾雜了大量的人生故事都很引人入勝,而且所開的分齡閱讀書單、所談的教學方法都很棒。
Thumbnail
國小老師林怡辰老師寫的這本《從讀到寫》。怡辰老師文筆流暢、敘事生動、而且有豐富的閱讀推廣及寫作教學經驗,幾乎沒有引用理論,使得這本書並不難讀,裡面夾雜了大量的人生故事都很引人入勝,而且所開的分齡閱讀書單、所談的教學方法都很棒。
Thumbnail
讀完這本書,才知道 原來當個好老師,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啊! 老師本身要學這麼多東西,還要設法應用在孩子們身上 老師本身的心態也要能夠時時保持平和 才能面對很來自多家長跟孩子們給的挫折跟考驗 也因為讀了這本書,知道老師們在忙什麼?困難點又在哪? 家長該如何配合,才能讓孩子的學習效果達到最高效率!
Thumbnail
讀完這本書,才知道 原來當個好老師,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啊! 老師本身要學這麼多東西,還要設法應用在孩子們身上 老師本身的心態也要能夠時時保持平和 才能面對很來自多家長跟孩子們給的挫折跟考驗 也因為讀了這本書,知道老師們在忙什麼?困難點又在哪? 家長該如何配合,才能讓孩子的學習效果達到最高效率!
Thumbnail
這本書很適合給當父母和老師的人閱讀,雖然我沒有小孩,生活周邊也很少有機會接觸到,那麼就以自己為假想對象吧。 以我這個年紀來算,小時候最常看的就是漫畫,沒有錢或機會去閱讀到課本以外的書籍,因此很羨慕現在的孩子還有圖書館這麼好的地方,更有像這本書的作者可以這麼認真和執著的希望孩子們能多多閱讀和寫作。 看
Thumbnail
這本書很適合給當父母和老師的人閱讀,雖然我沒有小孩,生活周邊也很少有機會接觸到,那麼就以自己為假想對象吧。 以我這個年紀來算,小時候最常看的就是漫畫,沒有錢或機會去閱讀到課本以外的書籍,因此很羨慕現在的孩子還有圖書館這麼好的地方,更有像這本書的作者可以這麼認真和執著的希望孩子們能多多閱讀和寫作。 看
Thumbnail
如果說家長是孩子學習的對象,我衷心希望自己的做法讓孩子看見慣常的規律下藉由獨立自主創造的可能性。-作者徐玫怡
Thumbnail
如果說家長是孩子學習的對象,我衷心希望自己的做法讓孩子看見慣常的規律下藉由獨立自主創造的可能性。-作者徐玫怡
Thumbnail
這兩天正在看楊照的「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這本書,不得不說,這是一本看了會令人焦慮的書,過往就一直對於目前台灣的教育方式不是非常苟同,所以一直不想讓孩子再次面對我們曾經所受的學校制度,甚至是教育局,整個社會所規範出來這樣的大環境。 對於自己的孩子未來要受的教育,我感到無助,甚至有點無力。
Thumbnail
這兩天正在看楊照的「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這本書,不得不說,這是一本看了會令人焦慮的書,過往就一直對於目前台灣的教育方式不是非常苟同,所以一直不想讓孩子再次面對我們曾經所受的學校制度,甚至是教育局,整個社會所規範出來這樣的大環境。 對於自己的孩子未來要受的教育,我感到無助,甚至有點無力。
Thumbnail
因為有足夠的勇氣,才能真實的剖析自己;因為溫柔,才能原諒那些傷害。 這是一本關於貧窮、社會階級、社會歧視、社會的眾多不平等的書,作者用詼諧的文字赤裸裸地告訴讀者,其實我們的社會有很多的不公平,只是我們幸運的沒有遇到。希望每一個人在有能力的時候,可以幫助需要的人,即使不能,也給他們一些鼓勵。
Thumbnail
因為有足夠的勇氣,才能真實的剖析自己;因為溫柔,才能原諒那些傷害。 這是一本關於貧窮、社會階級、社會歧視、社會的眾多不平等的書,作者用詼諧的文字赤裸裸地告訴讀者,其實我們的社會有很多的不公平,只是我們幸運的沒有遇到。希望每一個人在有能力的時候,可以幫助需要的人,即使不能,也給他們一些鼓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