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Jason
隨著國民「保健營養」的知識水準提高,
2015 年台灣的「保健食品」產值高達 716 億。
而這個數字仍然在穩定的持續成長當中。
我自己也是靠著「保健品」,加上「飲食調整」及「肌力訓練」。
讓我從以前體弱多病的「奧少年、破少年」,變成現在是個體脂維持在 15% 的精壯少年郎。
所以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我自己的:
【5 個挑選「保健食品」的心得】
1⃣【信賴的公司】
這個世界上最危險的事,無疑是把「毒品」當成「補品」天天吃了。2010 年的塑化劑風波,知名的益生菌膠囊竟然驗出「塑化劑 DEHP」。
補充保健食品的目的是想要變得更健康,這點是無庸置疑的。
但是自己天天吃、甚至給小孩吃的保健食品竟然被檢驗出「四級毒性化學物質」,真的是格外的諷刺及痛心呀。
所以這類出包的業者,沒有辦法好好為消費者的健康把關,
我才不管你是上游還下游出問題,一律「打入冷宮,永不錄用」。
2⃣【食品添加物】
我們都知道「添加物」吃太多會造成身體的負擔,
可是保健食品要完全「零添加」在執行上卻是相當的困難,畢竟膠囊本身就是添加物。
但也不代表可以肆無忌憚的添加,
一個有良心的業者,就不該添加一些沒有「必要性」的添加物,既使真的必須添加,也會遵守規定劑量、並挑選安全性較高的添加物。
當然不表示添加就一定不好,而是業者為了什麼「目的」而添加,有沒有站在消費者的立場。
像是為了看起來「便宜又大粒」,而大量添加的增量劑;
或是為了掩飾原料「味道不好」,而添加的甜味劑及香料;
亦或是只為了「降低成本」一昧的延長保存期限,而加入的防腐劑等,都是沒有實質意義的添加物。
3⃣【原料與品質】
我們都聽過「天然ㄟ雄好」,但你也必須了解保健品必然是「天然ㄟ雄貴」。
而且有很多情況下,「合成成分」卻不一定輸給「天然成分」,有時甚至效果更佳呢。
所以重點不是「天然或合成」,而是「效果」和「傷害性」
一個好的業者只要是「合成」的安全有效,就添加合成成分;
如果真的是「天然」的效果最佳,當然就選擇天然成分。
而不是只為了「成本」的利益考量,永遠只用「合成成分」。
「合成成分」最大的優點就是濃度高、而且價格親民,
但千萬不要去購買原料來路不明、或設備技術劣質的工廠所代工的原料。
以「維生素C」為例,「瑞士生產 vs 中國生產」的價格可是會差到「數百倍到數萬倍」的價差。
買貴事小,劣質工廠因為沒有好的「品質措施」有效的去除「冒牌維生素C」等產物,
其不但沒有任何保健效果,還有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呢!
所以保健食品不是劑量越高越好、價格越低越優。
如果單單以「價格」作為挑選保健品的標準,
貪小便宜的下場,可能就是你花了錢還買到無效傷身的「冒牌貨」。
此外,如果是萃取於「天然成分」的保健品,
也要特別注意原料的來源是否安全可靠。
像是「綠茶」是否含有農藥,「魚油」是否含有重金屬成分等..
如果對於「原料來源」與「品質措施」隻字不提的業者,建議還是少碰為妙。
4⃣【有效成分含量】
最近我身邊多了許多「懷孕中」和「準備懷孕」的女性朋友,
「葉酸」大概是很多女性朋友第一個接觸的保健品,
因為「葉酸」是懷孕期間的不可或缺的營養素之一。
所以只要掛上「孕婦專用」的葉酸相關保健品,都會賣得嚇嚇叫,
但偏偏「葉酸」每天的建議攝取量只需要少少的 「 600 微克」。
1 公克 = 1000 毫克
1 毫克 = 1000 微克
600 微克 = 0.0006 公克
以一顆膠囊 1 公克為例,葉酸的比例只佔了 0.06 %
那其他 99.94 % 的成分又是什麼東西呢?
除了其他少數的營養素外,其實絕大部分都是「99 % 的賦形劑」
這樣根本就不是在花錢買「葉酸」,而是在花錢買「賦形劑」吧!
提供媽媽們一個簡單挑選的好方法,
幾乎所有的「綜合維生素」都有包含葉酸(約400微克)、B12,
所以如果購買「綜合維生素」也是可以補充葉酸和其他維生素礦物質。
若醫師建議孕婦需要補充較高劑量的葉酸、B12,可能就得選擇只含葉酸、B12的保健品,劑量才會比較高。
這樣一來不但可以減少瓶瓶罐罐的數量,也可以降低吃到「賦形劑」的風險。
5⃣【標章與實證】
大家有沒有發現,以上的主題幾乎都是圍繞著「安全」兩個字。
因為「保健品」不是「藥」,不可能一吃見效。
往往都要維持一定的「有效濃度」、並補充數十天到數個月的「持續時間」,
才能到達預期的保健功效。
這樣長時間的服用,絕對是「安全第一」、再來才是考慮「保健功效」,而最簡單的分辨方法就是認明「健康食品標章」與「SNQ 國家品標章」。
最常見的「小綠人」標章,特色是需要經過科學實驗認可,
具有調節生理機能功效的特定成分,經國家認可才可以稱之為「健康食品」。
而「SNQ 國家品質標章」會考慮原料、配方設計、品質控管等標準皆納入審查範圍,由第三方的專家學者把關審核,讓消費者免除安全與品質的疑慮。
購買時認明這兩個標章,可幾乎是十拿九穩了。
但是,是不是沒有這些標章,就不是一個好的保健食品呢?
當然不是,這些標章其實相當的「勞財傷神」
「小綠人」與「SNQ 」標章分別每五年、和每一年都要重新審查一次,這對一般中小企業的廠商可是一筆非常大的成本、與負擔。
我就認識一些良心又正直的廠商,不以賺大錢為主要目標,堅持最好的原料、與品質管理,只為提供給民眾最優質的保健食品。
他們並沒有任何標章,但是我親身體驗後,覺得其保健效果超級好的,根本不輸各家大廠、甚至國際品牌。
另外,有些成分依目前法規,並沒有辦法申請國內的「健康標章」。
但如果有些夠力的廠牌,可以自己提供「臨床實驗報告」、甚至發表「國際期刊」等,也都是相當靠譜、夠力的優質保健食品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