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 與「小塊(紙)片;小抄(紙)片;便條(紙);手抄本;寫抄本」等的轉換密碼

scrip 與「小塊(紙)片;小抄(紙)片;便條(紙);手抄本;寫抄本」等的轉換密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完整標題:scrip 與「小塊(紙)片」及「小抄(紙)片」、「便條(紙)」、「手抄本」或「寫抄本」等的轉換密碼


sc:小塊、sculpt、sketch、寫刻、手寫、手抄、書寫、書卷、......等。

ri:read、讀、錄、抄、複印、......等。

p:piece or paper、片 or 紙、本、......等。

sc + ri + p = scrip


由上述分析,scrip 可能有兩類意義:


1. 小塊(紙)片,如:便條(紙)、小抄、書寫紙、書寫於紙、......等。

2. 手寫本、手抄本、複刻本、寫刻讀本、書卷紙本、......等。


scrip 的概念衍生出以下幾個 English words:


script:scrip (手抄本) + t (冊、典 -- text) = script,直譯類似「手抄本冊」或「寫抄本典」,引申爲「文本」、「劇本」、「經文」等。此外,script 也可能通過「script = sscriptt 省一個 s 省ㄧ個 t = 手雙c連|平田个个 = 手卯ㄧ田竹 =扌丣田竹 = 扌畱竹 = 㩅竹 = 籒」而橋接於漢字「籒」(義通其異體字「」)。漢字文化中有所謂的「籒文」,通常是指「篆文」的早期字體,也就是「小篆」之前的「大篆」。不過,早期「籒」字可能只是「讀書」或「認讀」甚至「教學用的童書」之意,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就記載「籒,讀書也。从㩅竹聲。《春秋傳》曰『卜籒』云。直又切〖注〗卜籒,占卜認讀。」《康熙字典》則說「籒,《廣韻》《韻會》《正韻》直又切。《集韻》直祐切,音胄。史籒,周宣王太史名,造大篆。《法書攷》籒文者,史籒所作也,與古文大篆小異,後人以名稱書,謂之籒文。《七略》曰:卽周時史官敎學童書也,與孔壁古文異體,卽奇字也。其跡則《石鼓文》存焉。《學古編》李斯旣作小篆,遂以籒文爲大篆。又《說文》讀書也。」。這麼說來,script ㄧ字搞不好也有「識看認卜文」或「學習認辨文(字)」或「書卷認辨讀」之類的古意呢!

【附圖:「籒、籀」字形演化】

【附圖:「籒、籀」字形演化】

scripture:script (手抄本典) + ure (兀立,突出、出顯之意) = scripture,直譯即類似「手抄本典兀立」,意爲「手抄本典巨著」,引申爲「文本巨著」、「劇本巨著」、「經文巨著」、「經典」等。

scribe:手抄筆、寫抄筆,意爲「抄寫員」、「文書人員」、「代書」、......等。(P.S. 古代契文時期文字是用刻劃的,也可能以「匕」爲書寫工具,漢字「匕、筆」同音,華語發音 bǐ 或 bì。「匕」的含意很多,「匕首」、「手指」、「旨意」、「稽核」等都有「匕」的文字基因。)

avatar-img
羅聖爾的沙龍 / LS. Salon / LSSL
76會員
1.3K內容數
LS. Salon / Rooms: 1.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Subtle Space of Texts 2.夢的原理 The Elements of Dream 3.易的故事 The Story of I.E. 4.橋接文字 Bridge Words 5.一籮筐詩詞 ALOPAL 6.爾爾藝廊 22Gallery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漢字「圖書館」的「館」字內含漢文「食」,但是在一般圖書館中是不能一邊看書同時一邊飲食的,可見此處的「食」可能是指「精神食糧」之意。……
完整標題:libra 與「秤;天平;天秤;量秤;量拜;量衡;天拜;天平量衡;天秤量衡;兩邊量衡;兩方量衡;衡;衡平;辟;磅;鎊」等的橋接
含 AI 應用內容
#libra##天平
據說古漢字「禪」本來是指「帝王祭天之禮」或 yield (揖讓;禮讓;禪讓) 之意,所以可能為了避免搞混,English 就用 Zen 來表達另一個和 Buddhism (悟道) 比較相關的「禪」,而這個「禪」(Zen) 其實源自 Sanskrit 的 dhyāna 及 Bali 的 jhāna。
漢字「圖書館」的「館」字內含漢文「食」,但是在一般圖書館中是不能一邊看書同時一邊飲食的,可見此處的「食」可能是指「精神食糧」之意。……
完整標題:libra 與「秤;天平;天秤;量秤;量拜;量衡;天拜;天平量衡;天秤量衡;兩邊量衡;兩方量衡;衡;衡平;辟;磅;鎊」等的橋接
含 AI 應用內容
#libra##天平
據說古漢字「禪」本來是指「帝王祭天之禮」或 yield (揖讓;禮讓;禪讓) 之意,所以可能為了避免搞混,English 就用 Zen 來表達另一個和 Buddhism (悟道) 比較相關的「禪」,而這個「禪」(Zen) 其實源自 Sanskrit 的 dhyāna 及 Bali 的 jhā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