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遊戲,能夠強化孩子對暴虐的耐受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Image Source: Behind Closed Doors 影片

Image Source: Behind Closed Doors 影片

英國的史德林大學,去年底一個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訪談 4 個國家的 107 位 8-18 歲兒童和青少有關「他們怎麼面對處遇自己的家暴受虐,發現「自由遊戲 (Free Play)」對他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遊戲讓他們能夠逃避家中問題、家暴虐待發生時就去遊戲,且能用遊戲時的創意想像,去玩出家暴虐待的它種詮釋。如此一來,透過自由遊戲,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連結和自我感覺給找回來,而不會過於被家暴受虐影響太大。

通常家有施暴行虐者,都會用強迫和控制,去限制孩子遊戲。家暴施虐者會掌控孩子何時能玩、怎麼玩耍,甚至不准孩子在家中遊戲。


有孩子受訪時表示,當和手足玩得瘋癲傻氣時,玩具會被家暴施虐因憤怒而丟擲,遊戲會被中止而不被允許進行,「但是我們是小孩,小孩都是這樣玩的啊!」
所以,走出家門、跟朋友玩,或沈浸在電玩,「像是有一個自己的世界,做自己想做的」,變成他們對控制狂行為的逃跑及解脫。


孩子用創意想像,去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去體驗「享受自由」和「控制力量」,並且確認自己有「身為人」的感覺。孩子有創意和能力去遊戲,才能把成人世界重塑,比較兒童友善一點。


一個孩子提到當自己害怕時,自己躲在櫃子裡玩,「到爸爸家時,我會窩在一個狹小角落玩手指像是玩遊戲一樣,這樣會比較開心又好像不孤單。」怎麼玩手指,會讓人不孤單?孩子示範說:「假裝手指抓人、手指足球,還有手指好朋友。」沒有玩具、生氣或恐懼時,就玩手指。擁有想像朋友,來對抗家中的控制和孤立,自己給自己溫暖、舒適和友情。


聽孩子自己說「玩遊戲」的故事,才不會把遊戲「工具化」,也脫離僅用成人視角去詮釋它的好壞,才真正瞭解孩子在自己的世界經歷著用自己的脈絡去玩出什麼。
孩子自己講遊戲的故事,強調了遊戲對於孩子面對處遇人生困境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就近來去遊戲空間,某些時間能不受成人介入地自由遊戲。這不代表被家暴或有創傷的孩子能夠「遊戲自療」,很多孩子依然需要成人協助和支援。
研究者最後說:讓我們找到幫助孩子「玩得嬉鬧」的解決方案吧~ 自由遊戲的空間,對孩子無比要緊。


#街道遊戲是張社會安全網 #還給孩子自由安全溫暖和社區共養

研究全文: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chso.12302
Image Source: Behind Closed Doors 影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ristine Yuihwa Lee 李玉華的沙龍
37會員
57內容數
邁向兒童友善城市 (Towards the Child Friendly City) 國際研討會,核心四大主軸:空間規劃、兒少倡議、遊戲實務和人本交通,近八十位全球講者的國際研討會。由歐洲兒童友善城市聯盟 (European Network for CFC) 主辦,在歐洲知名城市布里斯托舉行。
2024/03/05
什麼是【#兒童遊戲權】呢?阿汀要幫大家重點連載以下這篇國北教大文教法律所碩士石鎮嘉的論文 <兒童遊戲權之研究-從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三十一條檢視我國兒童遊戲權之保障> :
2024/03/05
什麼是【#兒童遊戲權】呢?阿汀要幫大家重點連載以下這篇國北教大文教法律所碩士石鎮嘉的論文 <兒童遊戲權之研究-從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三十一條檢視我國兒童遊戲權之保障> :
2024/03/05
#討戰文長慎入 因為盧駿逸開「論述課」關係,我自己跳坑針對人渣小周的 Peppa Pig 硬拗文來做作業,加上我們家阿皮是 Peppa Pig 重度使用者,我是洗腦巧虎和公主王子的抵制者,阿狗是被我母職霸凌回家沒有電視可看的電視兒童,我覺得這次網路廣傳的「得獎卡通的道德倫理」文章很需要被除蟲⋯⋯
Thumbnail
2024/03/05
#討戰文長慎入 因為盧駿逸開「論述課」關係,我自己跳坑針對人渣小周的 Peppa Pig 硬拗文來做作業,加上我們家阿皮是 Peppa Pig 重度使用者,我是洗腦巧虎和公主王子的抵制者,阿狗是被我母職霸凌回家沒有電視可看的電視兒童,我覺得這次網路廣傳的「得獎卡通的道德倫理」文章很需要被除蟲⋯⋯
Thumbnail
2024/03/05
遊戲場設計的七大原則 - Seven Principles of Playground Design by Tim Gill 原文出處:https://rethinkingchildhood.com/.../02/20/playground-design/
Thumbnail
2024/03/05
遊戲場設計的七大原則 - Seven Principles of Playground Design by Tim Gill 原文出處:https://rethinkingchildhood.com/.../02/20/playground-design/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從「玩」開始,自然地經驗對於遊戲的好奇、驚喜,對於輸贏的期待、不安、失落、嫉妒、不滿、困惑、驕傲與成就感,接著在字裡行間好好地表達自己對於「玩」的觀察與內在的情緒變化是什麼,以及應對的姿態。
Thumbnail
從「玩」開始,自然地經驗對於遊戲的好奇、驚喜,對於輸贏的期待、不安、失落、嫉妒、不滿、困惑、驕傲與成就感,接著在字裡行間好好地表達自己對於「玩」的觀察與內在的情緒變化是什麼,以及應對的姿態。
Thumbnail
如果家長們發現孩子像(上圖)一樣玩顏料,整件衣服和臉上都是七彩顏色的,相信很多家長都會覺得心很累吧!(顏料沾上衣服超級難洗,可以說要整件報銷了~)你們有沒有想過讓孩子自由遊戲(Free Play)可以有很多好處?
Thumbnail
如果家長們發現孩子像(上圖)一樣玩顏料,整件衣服和臉上都是七彩顏色的,相信很多家長都會覺得心很累吧!(顏料沾上衣服超級難洗,可以說要整件報銷了~)你們有沒有想過讓孩子自由遊戲(Free Play)可以有很多好處?
Thumbnail
在一個社團看到關於打小孩的管教方式討論,底下一堆爸媽大喊「不打是要我怎麼教小孩?」看得我膽顫心驚。
Thumbnail
在一個社團看到關於打小孩的管教方式討論,底下一堆爸媽大喊「不打是要我怎麼教小孩?」看得我膽顫心驚。
Thumbnail
#校園霸凌的背後成因 #有愛才能無礙 #
Thumbnail
#校園霸凌的背後成因 #有愛才能無礙 #
Thumbnail
華人的家庭時常對於越界或是破壞秩序和規則反應非常猛烈,兩方都非常硬弄得兩敗俱傷。如果父母就沒學過溝通妥協,甚至也不覺得需要對孩子這麼做,自然面對家中的衝突時就拉開了距離,也難以真的落實關係和保護的功能。
Thumbnail
華人的家庭時常對於越界或是破壞秩序和規則反應非常猛烈,兩方都非常硬弄得兩敗俱傷。如果父母就沒學過溝通妥協,甚至也不覺得需要對孩子這麼做,自然面對家中的衝突時就拉開了距離,也難以真的落實關係和保護的功能。
Thumbnail
當我們太過習慣使用暴力在孩子上,我們確實能得到一位乖巧聽話的小孩;但與此同時,我們可能在無形中也向他傳遞了「暴力使用」的錯誤觀念。 此外逼迫孩子聽話,也會令小孩過於習慣壓抑,使得他們面對難題時選擇默不作聲,並將負面感受累積在心裡──一旦這樣的情緒在某天爆發,那它帶來的影響,可能是下一場暴力的發生──
Thumbnail
當我們太過習慣使用暴力在孩子上,我們確實能得到一位乖巧聽話的小孩;但與此同時,我們可能在無形中也向他傳遞了「暴力使用」的錯誤觀念。 此外逼迫孩子聽話,也會令小孩過於習慣壓抑,使得他們面對難題時選擇默不作聲,並將負面感受累積在心裡──一旦這樣的情緒在某天爆發,那它帶來的影響,可能是下一場暴力的發生──
Thumbnail
小孩子是玩樂和遊戲的生物,但隨著學校功課日漸增多,小孩玩樂的時間便越來越少;而電子產品的出現更進一步令小孩可接觸的遊戲變得單一和靜態。然而,最新的研究卻告訴我們,動態遊戲不單是小孩的人權,更是培育孩子的重要工具!!
Thumbnail
小孩子是玩樂和遊戲的生物,但隨著學校功課日漸增多,小孩玩樂的時間便越來越少;而電子產品的出現更進一步令小孩可接觸的遊戲變得單一和靜態。然而,最新的研究卻告訴我們,動態遊戲不單是小孩的人權,更是培育孩子的重要工具!!
Thumbnail
您的孩子喜歡玩遊戲嗎? 您願意讓孩子玩遊戲嗎? 是指導孩子玩遊戲,還是陪著玩遊戲? 孩子跟您分享過遊戲嗎?
Thumbnail
您的孩子喜歡玩遊戲嗎? 您願意讓孩子玩遊戲嗎? 是指導孩子玩遊戲,還是陪著玩遊戲? 孩子跟您分享過遊戲嗎?
Thumbnail
看似簡單的遊戲卻訓練著兒童在未來面對社會時各項需要具備的能力,這是兒童非常重要的學習過程,有了這些遊戲的練習,他們更能漸漸瞭解如何與人互動。
Thumbnail
看似簡單的遊戲卻訓練著兒童在未來面對社會時各項需要具備的能力,這是兒童非常重要的學習過程,有了這些遊戲的練習,他們更能漸漸瞭解如何與人互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