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遊戲,能夠強化孩子對暴虐的耐受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Image Source: Behind Closed Doors 影片
英國的史德林大學,去年底一個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訪談 4 個國家的 107 位 8-18 歲兒童和青少有關「他們怎麼面對處遇自己的家暴受虐,發現「自由遊戲 (Free Play)」對他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遊戲讓他們能夠逃避家中問題、家暴虐待發生時就去遊戲,且能用遊戲時的創意想像,去玩出家暴虐待的它種詮釋。如此一來,透過自由遊戲,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連結和自我感覺給找回來,而不會過於被家暴受虐影響太大。
通常家有施暴行虐者,都會用強迫和控制,去限制孩子遊戲。家暴施虐者會掌控孩子何時能玩、怎麼玩耍,甚至不准孩子在家中遊戲。

有孩子受訪時表示,當和手足玩得瘋癲傻氣時,玩具會被家暴施虐因憤怒而丟擲,遊戲會被中止而不被允許進行,「但是我們是小孩,小孩都是這樣玩的啊!」
所以,走出家門、跟朋友玩,或沈浸在電玩,「像是有一個自己的世界,做自己想做的」,變成他們對控制狂行為的逃跑及解脫。

孩子用創意想像,去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去體驗「享受自由」和「控制力量」,並且確認自己有「身為人」的感覺。孩子有創意和能力去遊戲,才能把成人世界重塑,比較兒童友善一點。

一個孩子提到當自己害怕時,自己躲在櫃子裡玩,「到爸爸家時,我會窩在一個狹小角落玩手指像是玩遊戲一樣,這樣會比較開心又好像不孤單。」怎麼玩手指,會讓人不孤單?孩子示範說:「假裝手指抓人、手指足球,還有手指好朋友。」沒有玩具、生氣或恐懼時,就玩手指。擁有想像朋友,來對抗家中的控制和孤立,自己給自己溫暖、舒適和友情。

聽孩子自己說「玩遊戲」的故事,才不會把遊戲「工具化」,也脫離僅用成人視角去詮釋它的好壞,才真正瞭解孩子在自己的世界經歷著用自己的脈絡去玩出什麼。
孩子自己講遊戲的故事,強調了遊戲對於孩子面對處遇人生困境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就近來去遊戲空間,某些時間能不受成人介入地自由遊戲。這不代表被家暴或有創傷的孩子能夠「遊戲自療」,很多孩子依然需要成人協助和支援。
研究者最後說:讓我們找到幫助孩子「玩得嬉鬧」的解決方案吧~ 自由遊戲的空間,對孩子無比要緊。
研究全文: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chso.12302
Image Source: Behind Closed Doors 影片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7會員
57內容數
邁向兒童友善城市 (Towards the Child Friendly City) 國際研討會,核心四大主軸:空間規劃、兒少倡議、遊戲實務和人本交通,近八十位全球講者的國際研討會。由歐洲兒童友善城市聯盟 (European Network for CFC) 主辦,在歐洲知名城市布里斯托舉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ristine Lee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養小孩也是一定有風險。 財務投資,大家都會評估風險效益,有時衝有時鬆有時猛有時守,陪小孩遊戲,其實也是差不多的學問XD
遊戲時間結束了!Playtime Is Over! 現代媽爸真的很難當,被要求要一直陪小孩 pretend play (扮演遊戲),但真的很累,怎麼辦?⋯⋯
使用者經驗才是正經事 兒童遊戲場的故事 x 3 的第一則 【把親近自然生態的權利還給孩子】丹麥案例
「整個城市都是孩子遊樂場」的背後思維 -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的起始
安全的玩?:公共空間中兒童遊戲風險與責任的全球白皮書 #台灣 #台灣經驗和案例出現在國際兒童研究機構白皮書 白皮書內容非常好看、值得瘋傳 - tinyurl.com/yaqdhq9m。
全球的遊戲場革命已經開始 (Source: CityLab) #Taiwan #台灣 #特公盟帶著台灣的進步登上國際舞台
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養小孩也是一定有風險。 財務投資,大家都會評估風險效益,有時衝有時鬆有時猛有時守,陪小孩遊戲,其實也是差不多的學問XD
遊戲時間結束了!Playtime Is Over! 現代媽爸真的很難當,被要求要一直陪小孩 pretend play (扮演遊戲),但真的很累,怎麼辦?⋯⋯
使用者經驗才是正經事 兒童遊戲場的故事 x 3 的第一則 【把親近自然生態的權利還給孩子】丹麥案例
「整個城市都是孩子遊樂場」的背後思維 -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的起始
安全的玩?:公共空間中兒童遊戲風險與責任的全球白皮書 #台灣 #台灣經驗和案例出現在國際兒童研究機構白皮書 白皮書內容非常好看、值得瘋傳 - tinyurl.com/yaqdhq9m。
全球的遊戲場革命已經開始 (Source: CityLab) #Taiwan #台灣 #特公盟帶著台灣的進步登上國際舞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根據米爾格倫的實驗所示:人的殘暴性會隨著實況而加劇】由此實驗證明人類的殘暴性,但是近些年來的性犯罪指數開始慢慢地成長,而暴力事件反而沒有甚麼變化,有沒有曾想過為甚麼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遊戲力對家長與孩子成長的影響,以及遊戲力的核心目的是幫助孩子發展獨立自主及與他人連結的能力。作者透過提出多個觀點和信念來對遊戲力進行思考。文章對於遊戲力的觀點提出了多個問題,並邀請讀者思考自己的觀點和教養方式。
Thumbnail
「民主,是由『我』來決定『我』跟『群體』之間的關係。」---林秀幸 大概沒有人比小孩更常練習「協商」這件事了,另外一個常聽的說法則是「討價還價」。 小孩除了得經常跟大人「協商」之外,在自由遊戲的過程中也總是需要協商。不過,現代的小孩太少經歷「自由遊戲」,連遊戲都是滿滿的規條,早已不知協商為何物,
Thumbnail
「你知道「玩」是兒童的基本人權嗎?」「你知道孩子最喜歡的一堂課是「下課」嗎?」「你知道嗎?其實只要「玩」得盡興,許多兒童行為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這幾句話是我有一天在社群軟體上偶然看到的訊息,而這看似短短的幾個字,卻深深的引發我渴望探索的好奇心。
Thumbnail
兩歲的小小孩,因為語言發展尚未成熟,無法拿捏身體的協調性,社會化也較不足,與外界的互動還不夠,尚處於「自我中心」發展階段。文章提供了父母應對小孩打人行為的方式,建議利用模擬遊戲與情緒卡等方式來理解小孩的想法和情緒,並引導小孩找出打人行為背後的真正意涵,以及替代行為的方式。
Thumbnail
那天全家一起去了華盛頓大學附近的一個戶外的大型商場,那裡有一個小小的兒童遊戲區可以讓孩子放電。 在S進去前我就注意到有個大約兩歲的孩子不知什麼原因在媽媽身旁上演了崩潰劇。 S進去玩一陣子之後便邀請我進去一起玩,但我說我站在外面看就好。
Thumbnail
我發現和小孩玩一些搞笑的遊戲,大人和小孩都會充滿快樂能量,陪玩的時光就會感覺過的比較快。 「笑」的好處還不只這樣,正面情緒可以幫助學習、提高專注力、增強記憶,還能連結彼此的心。
Thumbnail
從心理層面來看,青少年透過玩電玩遊戲或許可以提升看不見的能量,未來有機會轉換成金錢的能量。電玩不再是父母眼中的負面影響,對於科技產品保有開放態度,或許能夠開創出不同的可能性。
Thumbnail
你是否曾深夜輾轉反側,思考如何保護孩子免受看不見的傷害? 當精神霸凌悄悄逼近,我們的孩子需要的不僅是避風港,更需要智慧與勇氣去面對。 本文探討如何與孩子並肩作戰,閱讀全文,讓父母的愛與智慧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堅實後盾。 孩子的世界:如何應對精神霸凌?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遭遇到精神霸凌,無
Thumbnail
文章中分享了一段小女孩在玩鞦韆的故事,父親以引導而非命令的方式教導女孩面對同儕需求。同時也提到了父母不願意成長可能導致的傷害,以及在社會中尋求認同感所帶來的影響。最後作者分享了在西方教育環境中體會到的鼓勵獨特與開放性的教育方式。總結,這篇文章呼籲用愛與尊重來引導孩子成長,而不是傳統命令式的教養方式。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根據米爾格倫的實驗所示:人的殘暴性會隨著實況而加劇】由此實驗證明人類的殘暴性,但是近些年來的性犯罪指數開始慢慢地成長,而暴力事件反而沒有甚麼變化,有沒有曾想過為甚麼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遊戲力對家長與孩子成長的影響,以及遊戲力的核心目的是幫助孩子發展獨立自主及與他人連結的能力。作者透過提出多個觀點和信念來對遊戲力進行思考。文章對於遊戲力的觀點提出了多個問題,並邀請讀者思考自己的觀點和教養方式。
Thumbnail
「民主,是由『我』來決定『我』跟『群體』之間的關係。」---林秀幸 大概沒有人比小孩更常練習「協商」這件事了,另外一個常聽的說法則是「討價還價」。 小孩除了得經常跟大人「協商」之外,在自由遊戲的過程中也總是需要協商。不過,現代的小孩太少經歷「自由遊戲」,連遊戲都是滿滿的規條,早已不知協商為何物,
Thumbnail
「你知道「玩」是兒童的基本人權嗎?」「你知道孩子最喜歡的一堂課是「下課」嗎?」「你知道嗎?其實只要「玩」得盡興,許多兒童行為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這幾句話是我有一天在社群軟體上偶然看到的訊息,而這看似短短的幾個字,卻深深的引發我渴望探索的好奇心。
Thumbnail
兩歲的小小孩,因為語言發展尚未成熟,無法拿捏身體的協調性,社會化也較不足,與外界的互動還不夠,尚處於「自我中心」發展階段。文章提供了父母應對小孩打人行為的方式,建議利用模擬遊戲與情緒卡等方式來理解小孩的想法和情緒,並引導小孩找出打人行為背後的真正意涵,以及替代行為的方式。
Thumbnail
那天全家一起去了華盛頓大學附近的一個戶外的大型商場,那裡有一個小小的兒童遊戲區可以讓孩子放電。 在S進去前我就注意到有個大約兩歲的孩子不知什麼原因在媽媽身旁上演了崩潰劇。 S進去玩一陣子之後便邀請我進去一起玩,但我說我站在外面看就好。
Thumbnail
我發現和小孩玩一些搞笑的遊戲,大人和小孩都會充滿快樂能量,陪玩的時光就會感覺過的比較快。 「笑」的好處還不只這樣,正面情緒可以幫助學習、提高專注力、增強記憶,還能連結彼此的心。
Thumbnail
從心理層面來看,青少年透過玩電玩遊戲或許可以提升看不見的能量,未來有機會轉換成金錢的能量。電玩不再是父母眼中的負面影響,對於科技產品保有開放態度,或許能夠開創出不同的可能性。
Thumbnail
你是否曾深夜輾轉反側,思考如何保護孩子免受看不見的傷害? 當精神霸凌悄悄逼近,我們的孩子需要的不僅是避風港,更需要智慧與勇氣去面對。 本文探討如何與孩子並肩作戰,閱讀全文,讓父母的愛與智慧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堅實後盾。 孩子的世界:如何應對精神霸凌?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遭遇到精神霸凌,無
Thumbnail
文章中分享了一段小女孩在玩鞦韆的故事,父親以引導而非命令的方式教導女孩面對同儕需求。同時也提到了父母不願意成長可能導致的傷害,以及在社會中尋求認同感所帶來的影響。最後作者分享了在西方教育環境中體會到的鼓勵獨特與開放性的教育方式。總結,這篇文章呼籲用愛與尊重來引導孩子成長,而不是傳統命令式的教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