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Source: Behind Closed Doors 影片
英國的史德林大學,去年底一個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訪談 4 個國家的 107 位 8-18 歲兒童和青少有關「他們怎麼面對處遇自己的家暴受虐,發現「自由遊戲 (Free Play)」對他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遊戲讓他們能夠逃避家中問題、家暴虐待發生時就去遊戲,且能用遊戲時的創意想像,去玩出家暴虐待的它種詮釋。如此一來,透過自由遊戲,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連結和自我感覺給找回來,而不會過於被家暴受虐影響太大。
通常家有施暴行虐者,都會用強迫和控制,去限制孩子遊戲。家暴施虐者會掌控孩子何時能玩、怎麼玩耍,甚至不准孩子在家中遊戲。
有孩子受訪時表示,當和手足玩得瘋癲傻氣時,玩具會被家暴施虐因憤怒而丟擲,遊戲會被中止而不被允許進行,「但是我們是小孩,小孩都是這樣玩的啊!」
所以,走出家門、跟朋友玩,或沈浸在電玩,「像是有一個自己的世界,做自己想做的」,變成他們對控制狂行為的逃跑及解脫。
孩子用創意想像,去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去體驗「享受自由」和「控制力量」,並且確認自己有「身為人」的感覺。孩子有創意和能力去遊戲,才能把成人世界重塑,比較兒童友善一點。
一個孩子提到當自己害怕時,自己躲在櫃子裡玩,「到爸爸家時,我會窩在一個狹小角落玩手指像是玩遊戲一樣,這樣會比較開心又好像不孤單。」怎麼玩手指,會讓人不孤單?孩子示範說:「假裝手指抓人、手指足球,還有手指好朋友。」沒有玩具、生氣或恐懼時,就玩手指。擁有想像朋友,來對抗家中的控制和孤立,自己給自己溫暖、舒適和友情。
聽孩子自己說「玩遊戲」的故事,才不會把遊戲「工具化」,也脫離僅用成人視角去詮釋它的好壞,才真正瞭解孩子在自己的世界經歷著用自己的脈絡去玩出什麼。
孩子自己講遊戲的故事,強調了遊戲對於孩子面對處遇人生困境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就近來去遊戲空間,某些時間能不受成人介入地自由遊戲。這不代表被家暴或有創傷的孩子能夠「遊戲自療」,很多孩子依然需要成人協助和支援。
研究者最後說:讓我們找到幫助孩子「玩得嬉鬧」的解決方案吧~ 自由遊戲的空間,對孩子無比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