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只是羞辱,還是種暴力。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外婆的戲謔笑聲在門外哈哈作響,兒子原本開心的宣言受到嘲笑,默默走進我房內扁起嘴呆站在門口。我抬頭一瞧發覺不對勁,輕聲問起怎麼了,扁起的小嘴憋不住情緒了,抽抽噎噎地準備訴說的當下將房門輕輕一推,委屈地投到我懷裡。
不想被看見的難過,我懂。我緊緊摟著兒子告訴他,你想要當克莉雅就當克莉雅,媽媽支持你,你喜歡克莉雅覺得她很厲害所以才想當她對不對?兒子點點頭。那下次你就跟阿嬤說你是喜歡克莉雅所以才想當她,有什麼好笑的,這樣好不好?
房門外笑聲不絕於耳,性別刻板印象就是這樣在家裡蔓延開來的,透過對男孩陰性氣質的嘲笑和糾正,否定男孩柔軟的表現,在一旁跟著阿嬤大笑的女兒也附和著阿嬤對弟弟的嘲弄。將門打開的她臉上帶著笑容,稍稍放鬆的兒子身體又繃起來望著他姊姊和外婆。
門縫外的外婆試圖將嘲笑正當化,笑著問兒子為什麼把門關起來,其實是自問自答地隨即說克莉雅一聽就是女生的名字,你想要當女生的(動畫)角色我才笑的,這樣就要躲到房間把門關起來,真好笑。我旋即替兒子報不平,正色說道他想當就當沒有關係,不該取笑他,接著女兒因為我指出她也有參與取笑弟弟的行為,躲到房間裡哭了起來。
這場對性別氣質的羞辱戲碼始於傷人的笑聲,卻不會停在女兒的哭聲裡,從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擔憂」話語在我耳邊響起時,我便無時無刻地擔憂起我的小孩在根深蒂固父權思想的外婆陪伴下,會遭受什麼樣的思想荼毒,但今天默默走進我房裡的兒子讓我明白,他連開心做自己都不行。
才四歲多的他,只知道自己喜歡或不喜歡什麼的他,根本不會去分別男生或女生的他,這樣的小男孩,一個欣賞女孩角色的小男孩,對克莉雅的喜愛很大的成分純粹是投射他對於自己姊姊的喜愛,這樣的喜愛卻因為一個無聊的原因被嘲笑,他除了受到羞辱之外,還得承受被大人剝奪表達自己的隱形暴力,用譏笑的言語對著一個四歲小男孩說他不該選擇當一個自己喜歡的女孩角色,這就是在告訴他,不可以展露「像女生」的氣質表現,即使只是口頭回答說說想法都不被允許,如此暴力否定又訕笑羞辱一個小男孩的想法,不覺得很熟悉嗎?
我們的文化不會特別強調男生要體格強壯,但看到展露陰性氣質的男生卻迫不及待地糾正甚或霸凌他(們)。
然而這些刻板思想都是在家庭裡發芽的,接著在學校裡散播開,慢慢長成名為歧視的大樹籠罩著社會和個人,太陽般的女性主義出現時,多數人還是選擇躲在大樹的陰影下,因為那樣比較「舒適」。對誰舒適,就因身分而異了。
我不知道這樣的文化傷害或荼毒了多少小男孩的心,間接給了他們歧視的養分和力量去欺負展現柔軟面向的其他人,但我知道兒子臉上皺在一起的情緒讓我好生心疼。如果,我們不想要再有任何一個男孩因為性別氣質遭受不公平的對待而失去表達自我的自由,請從家裡患有「性別意識失調症候群」的家人著手教育,必要時採取隔離手段,將思想侵害降到最低。
最重要也最簡單卻最容易被忽略的其實就是:愛小孩本來的樣子。
3會員
5內容數
在生活中營造親子學習阿美語的環境,讓母語活在我們的嘴巴裡,讓成為阿美族實踐在日常裡。從學習族語的過程,反思不當政策的遺毒、提倡母語平權,也看見與世界南島語族的連結。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樂理遊戲化} 搜尋不只是注意力功能,也是學習力的重要角色但是,我們要怎麼知道眼前是我們要找的特定人事物呢? 上述狀況都需要我們從過去的記憶中翻找、提取與配對,例如我們記得五元的大小、顏色與硬幣上的國字。因此,由以上舉例能知道搜尋會用到的能力並不是只有『找』一種動作,還有知覺和記憶。 然而,我們要從過去的記憶中翻找、提取與配對那些資料呢? 在認知心理學中提
Thumbnail
avatar
蕭瑞玲音樂治療隨想
2021-08-10
體悟分享|努力不只是努力,而是尋找努力的「施力點」在方格子的第一篇文章,就從「努力」開始說起吧。(緊張的吸吸吐) 原因是這段期間看到有人在討論關於「努力去做某件事吧!」不適用於長期改變,這樣的話題。 (來源:噗浪截圖) 對於這個的主題剛好有不同的感觸,覺得可以寫出來當作不同面相的分享,於是第一篇文章的主題就這麼決定好了~ 所謂的「努力」到底是什麼
Thumbnail
avatar
莫脩
2021-04-15
安靜是種超能力--內向不應只是藉口!      內向雖是天生的,但也別因此就自我放棄。這就好像說風象星座比較適合當明星,因為他們多變且能扮演好很多角色,但其他星座就完全沒機會了嗎?那也未必!不然檯面上也只會有風向星座的明星了,事實並不然。無論唱歌也好,演戲也好,都有各種不同星座的人參與。     
Thumbnail
avatar
深邃月光
2021-02-20
國際關係,不只是淺薄的「實力至上」我經常見到台灣有人倡議一種淺薄的國際現實主義,主張國際上一切均以利益與實力為主,沒有私交與價值的空間。這種說法在國民黨、民進黨與時代力量的支持者中都有人附和,最多的還是柯粉,但這種主張即使就表面而言,也錯得離譜。
Thumbnail
avatar
沈榮欽
2020-07-06
你的孩子是太不努力還是太努力?老師不是死板守舊,而是他有太多無法改變的壓力!新課綱時代,家長和學生,讓我們自己「學習斷捨離」吧! 我到小學與校長及教務主任聊 SIMPRO ,也就是專案導向學習法(PBL,Project/ Problem Based Learning)的工具,因為與生活結合、有動機、自發找答案,這種學習不用重複
Thumbnail
avatar
六叔觀察站
2020-06-18
為什麼我這麼努力還是沒被主管認同?如果有這種心態會害你一輩子………有理小姐久違的職場文來了!! 為什麼老是被老闆挑毛病?為什麼升官都沒有我的份? 有可能是你的職場人格出了問題,職場上常見的人格種類,來看看你是哪一種吧!
Thumbnail
avatar
有理小姐的反轉人生
2019-10-28
「不只是故事」:第一線面對戰爭性暴力的兩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十月初,諾貝爾委員會宣布本屆和平獎由剛果醫師穆克維格(Denis Mukwege)和女性權益運動者穆拉德(Nadia Murad)共同取得,表揚兩人在「武裝衝突/戰爭中的性暴力」議題上所作的努力。
Thumbnail
avatar
姝文創
201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