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也許不是很清楚,政府所謂的「經濟成長率」指的就是「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意思是指在一個地區在一定時間內的生產總值或地區生產總值,也就是一個區域內的經濟活動中所生產出之全部最終成果(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
怎麼定義與計算的?現在網路很發達與便利,毋須翻厚重的經濟學教科書,查找一下維基百科就知道答案了。
GDP=C+I+G+ (X-M)
當中C = 民間消費,I = 民間投資, G = 政府消費,X = 出口總值,M = 進口總值,因為GDP是計算本地生產的總值,但進口不是,所以要計算淨出口(X-M)。要讓GDP成長,簡單來說就是讓C、I、G與(X-M)成長,但GDP計算的是毛額,當中一個元素成長不盡然會讓GDP成長,必須看其它元素的消長情況。
但,偏偏,元素之間並非完全獨立的,甚至,還是彼此相依。例如,進口負成長有可能會造成民間投資與民間消費雙雙負成長,所以,即使淨出口為正(即出超)也毋須高興太早。
政府消費增加,擴大公共支出,也可以讓GDP成長,但政府搶資源的結果,也許會排擠民間投資。
消費券之謎
臺灣在2009年對國民與具有長期居留資格的住民全面發放「
振興經濟消費券」(簡稱消費券),每人3,600元,當年的經建會以為在金融海嘯中民間消費低迷造成經濟成長無力,依據經濟學理,發放「消費券」的「乘數效應」可以刺激民間消費成長。
但經建會不可能不知道,所謂的簡單凱因斯乘數理論,可是得在封閉型國家才能辦得到,但我們不是封閉型國家。結論是消費券的投入對GDP增加363億元,但政府卻得舉債858億元,事後經建會自估消費券對於GDP的貢獻僅約0.28~0.43%,然替代率達60%至70%,即六成至七成的花費是用以購買本來就打算購入的項目,成果低於預期。
為什麼消費券效果低於預期?其一,替代了原本的消費,意思是買了蔥,沒多買蒜;其二,我們消費了進口商品,移轉成為其他國家的GDP,如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或美國等。(GDP計算的是淨出口)
大一經濟學的道理,經建會不可能不知!
經濟成長不代表幸福
再來,GDP計算是的是國內生產總值,所以,經濟成長代表支出面成長,與幸福感無關。政府舉債擴大支出,經濟也會成長,但債留子孫,豈有幸福感?
經濟成長率要看基期
這個政府最喜歡玩弄,某個年度出現高成長率,這時候要警覺的是是否存在有「基期效應」,如2010年為金融海嘯後,當年的GDP成長率一定很高,正是因為2009年基期表現差。
經濟成長率各家預測不一
這個更要小心,因為經濟成長率的預測方法,每個預測機構可能都不一樣,以致於預測值有些樂觀,有些就會悲觀,但都不是實績,僅僅是預測值。
政府拿這個預測值誇大為政績,坦白說,就離譜了,更何況,經濟成長要看長期,而不是短期(短期有季成長與年成長)。請參見:
讓人又喜又憂的GDP成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