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奴工島》-Welcome to 鬼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文內容是出自對於《奴工島:一名蘇州女生在台的東南亞移工觀察筆記》一書的閱讀心得與筆記。

「Welcome To鬼島 ,太平洋上的小島,這裡的民主人權根本大逆不道 ,這裡的言論自由根本褻瀆領導!」(黃明志 Namewee、大支 Dwagie,2019)

這是大馬歌手黃明志一首2019年膾炙人口的新歌-《鬼島》,透過嘲諷性的歌詞隱喻,來展現台灣民主及人權的難能可貴。但事實上,在2018年時,有這樣一本著作,作者透過自身在國外時當「移工」的背景;搭配在台唸書時,在台灣國際勞動協會(TIWA)的參與、研究,以及與移工朋友們「搏感情」的生活故事,描繪了台灣社會是如何透過層層相連的剝削、不公平待遇以及普遍世俗的偏見,打造了一座外籍移工生命歷程中的「奴工島」。

他們是免洗奴隸。這些比底層還底層的人以靈魂搏鬥,以血肉之軀與殘暴現世抗衡,直到命懸一線,被用完即丟。

故事的開始,是一則對台灣前陣子耳熟能詳的移工「阮國非」事件的明喻,而後經由其死去冤魂引領的魔幻寫作方式,一步步地讓讀者進入七個移工事件的生命歷程之中。

我們心懷想望,體制卻殺人如麻。

敘事過程中,台灣針對移工的法律及仲介雇傭體制往往佔據了一個重要位置,像是〈十萬元的右手〉,敘述了一名因未經訓練上工,導致工傷而失去了一隻手掌,卻被仲介及雇主要求簽立和解的女移工莘蒂之故事;〈千里尋夫記〉中,境外漁工帕瓦因不堪雇主長期工作壓榨及身心霸凌,因此選擇在漁船「和順才 237 號」上喋血而入獄服刑等。這些都一再顯示了法規傾向雇主與仲介的立場,以及移工們掙扎於此當中的各種無奈,然而,如果我們的體制始終沒有改變,這些過去只會不斷地在未來重演。

raw-image
但,這本書除了悲劇之外的,更多的是由諸多細節構築成,看似瑣事的敘事方法:


那張椅子只屬於她,她也只能坐在那裡,客廳的沙發沒有她的位置,廚房的其他椅子她也不能觸碰...阿姨要把她隔離開來,與自己的乾淨整潔劃清界線...(p.224)

報導,只要清楚的記載了人事時地物,以及它如何發生,便可稱為一篇不錯的報導;但文學,更是將文字用各種方式呈現,試圖展露它的美。上述看似簡短的一段狀態記事,呈現的卻是幅清晰的階級分野與偏見歧視之景貌,並把主僕地位的象徵通過生活日常般的敘事方法深刻描寫。這也是報導文學既不屬報導,也不同於文學的特徵,是一種有部分事實根據的文學創作,亦可說是透過虛實間的講述技巧及精妙敘事編排後的實事紀錄(記實)。

這...看起來是本不錯的書
但一個中國人在台灣...談人權?會不會有點母湯啊...

姑且不論中國對於移工(或是本國人)的人權問題,至少就本書的脈絡中,作者姜雯在這本可稱是「魔幻寫實」的報導文學作品內所描繪的種種移工處境,的確是一幅幅我們可以透過媒體報導,甚至從街頭巷尾的觀察便得以想見,但卻經常選擇性忽視的生活樣貌,而唯有正視這些面向,作為本國的公民或許才有這樣的資格成就,並昭告台灣作為一個尊重且保有人權的國度。

raw-image


raw-image



筆記就寫到這,感謝您的閱讀,希望在這個時代,我們都能透過文字/閱讀,學著好好理解彼此。

RockNiu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ockNiu的沙龍
4會員
8內容數
厭世青年們將近期閱讀細細咀嚼後,透過平易的文字與心得方式呈現。它可能是廢文,也可能讓你從中找到些靈感,而我們希望是後者。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第一次來台灣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像個奴隸。」
Thumbnail
    「第一次來台灣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像個奴隸。」
Thumbnail
近年移工團體大聲疾呼揭發個案狀況、爭取移工權利時,社會上不乏出現「貪心可惡」、「嫌少就滾回去」、「本勞薪水也很低」等聲浪......
Thumbnail
近年移工團體大聲疾呼揭發個案狀況、爭取移工權利時,社會上不乏出現「貪心可惡」、「嫌少就滾回去」、「本勞薪水也很低」等聲浪......
Thumbnail
當台灣高喊「最美的風景是人」時,「奴工島」一詞血淋淋的呈現:有一群不被當人看的人,他們所看到的風景,可和我們不一樣。
Thumbnail
當台灣高喊「最美的風景是人」時,「奴工島」一詞血淋淋的呈現:有一群不被當人看的人,他們所看到的風景,可和我們不一樣。
Thumbnail
為了擺脫貧窮,移工們遠渡重洋來到台灣,面對未知的命運,有人衣錦還鄉、有人卻厄運連連甚至就此殘缺,但不變的卻是回到故土後,仍必須努力活下去的現實。
Thumbnail
為了擺脫貧窮,移工們遠渡重洋來到台灣,面對未知的命運,有人衣錦還鄉、有人卻厄運連連甚至就此殘缺,但不變的卻是回到故土後,仍必須努力活下去的現實。
Thumbnail
還記得當時新冠肺炎爆發之際,第32例確診患者,是一個逃逸移工。 一直存在台灣社會、被當成隱形人的高比例的逃逸外籍移工成了大家擔憂的事情。 只要發生問題,便高呼「徹底查緝逃逸外勞」,彷彿問題就可以被解決......誰不愛一份安穩的工作,移工為什麼會要逃跑?
Thumbnail
還記得當時新冠肺炎爆發之際,第32例確診患者,是一個逃逸移工。 一直存在台灣社會、被當成隱形人的高比例的逃逸外籍移工成了大家擔憂的事情。 只要發生問題,便高呼「徹底查緝逃逸外勞」,彷彿問題就可以被解決......誰不愛一份安穩的工作,移工為什麼會要逃跑?
Thumbnail
為了讓家人有更好的生活遠渡重洋來台,何以最後身陷囹圄?眾人眼中的老實人,為何在異地卻成為殺人兇手?自從台灣漁業引進移工,便發生過多起案件,2013年蘇澳籍漁船特宏興386號,發生印尼籍船員殺害船長及輪機長的事件,引發軒然大波。
Thumbnail
為了讓家人有更好的生活遠渡重洋來台,何以最後身陷囹圄?眾人眼中的老實人,為何在異地卻成為殺人兇手?自從台灣漁業引進移工,便發生過多起案件,2013年蘇澳籍漁船特宏興386號,發生印尼籍船員殺害船長及輪機長的事件,引發軒然大波。
Thumbnail
  嗯,我已經感受到電腦前的你已經在吐槽,都已經更了三十章了,怎麼現在才想到要解釋一下專欄命名的起因。   我現在就告訴你!       因為我忘記寫了,哈哈哈哈(遭踹   咳咳,好了,拉回來,要講正經事了。   大概是N年以前,我和一位朋友飄洋過海到南半球,在非常靠近南極附近的紐西蘭度過了一個月的
Thumbnail
  嗯,我已經感受到電腦前的你已經在吐槽,都已經更了三十章了,怎麼現在才想到要解釋一下專欄命名的起因。   我現在就告訴你!       因為我忘記寫了,哈哈哈哈(遭踹   咳咳,好了,拉回來,要講正經事了。   大概是N年以前,我和一位朋友飄洋過海到南半球,在非常靠近南極附近的紐西蘭度過了一個月的
Thumbnail
《做工人的》+《如此人生》: 生命的層次,層層剝開都會讓人流淚 前幾年的暢銷作品,書寫底層生活的人的故事。 來自各行各業,我們的勞動價值或許稱不上好, 但我們努力活著,我們有我們的故事。
Thumbnail
《做工人的》+《如此人生》: 生命的層次,層層剝開都會讓人流淚 前幾年的暢銷作品,書寫底層生活的人的故事。 來自各行各業,我們的勞動價值或許稱不上好, 但我們努力活著,我們有我們的故事。
Thumbnail
無論是本書一個蘇州女性對於台灣奴工的紀實,還是報導者對血淚漁工的載述,或是沈榮欽對於現代奴隸的評析,不同的角度與立論指出了同樣的問題:奴隸。 台灣進步價值主張的是民主自由平等,但實際上卻充斥著歧視,被歧視也歧視:崇拜著高加索人種,貶低著東南亞人種。具有平等意識的人並不是不會產生貶低的意識,
Thumbnail
無論是本書一個蘇州女性對於台灣奴工的紀實,還是報導者對血淚漁工的載述,或是沈榮欽對於現代奴隸的評析,不同的角度與立論指出了同樣的問題:奴隸。 台灣進步價值主張的是民主自由平等,但實際上卻充斥著歧視,被歧視也歧視:崇拜著高加索人種,貶低著東南亞人種。具有平等意識的人並不是不會產生貶低的意識,
Thumbnail
2018年時,有這樣一本著作,作者透過自身在國外時當「移工」的背景;搭配在台灣時非營利組織的參與、研究,以及與移工朋友們「搏感情」的生活故事,描繪了這個社會是如何透過層層相連的剝削、不公平待遇以及普遍世俗的偏見,打造了一座外籍移工生命歷程中的「奴工島」。
Thumbnail
2018年時,有這樣一本著作,作者透過自身在國外時當「移工」的背景;搭配在台灣時非營利組織的參與、研究,以及與移工朋友們「搏感情」的生活故事,描繪了這個社會是如何透過層層相連的剝削、不公平待遇以及普遍世俗的偏見,打造了一座外籍移工生命歷程中的「奴工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