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哈絲的漫長等待-痛苦的層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莒哈絲的漫長等待》是改編自作家瑪格麗特莒哈絲(Marguerite Duras,原姓為Antelme)的自傳小說《痛苦》。電影的原片名為《La douleur》亦即小說書名「痛苦」。而小說的原名便直接點破了《莒哈絲的漫長等待》的故事核心。

raw-image

  「痛苦」的主題從電影一開始便開始透露端倪。在丈夫身邊,莒哈絲的愁眉不展和她的掩面,都透漏了痛苦的負面情緒。然而跟著故事繼續發展,觀眾看到莒哈絲為了讓丈夫回到身邊,無所不用其極地四處奔波。那份擔憂源自於莒哈絲心裡深處對丈夫侯貝最深層的愛意。為了丈夫,他甘願冒著反抗組織曝光的危險,接近能放她老公免於被送往集中營的蓋世太保哈比耶(Rabier),甚至不情願地和哈比耶有著若有似無的曖昧。當侯貝在卡車上被送往集中營,莒哈絲的情緒更凸顯了她對丈夫的在乎。那麼,片頭的莒哈絲的情緒就更啟人疑竇了。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全世界歡欣鼓舞,忙著慶祝、喝酒,但一群女性卻在歡樂的背後默默流淚。這群女人整天將自己的身體囚禁在家中或是火車站,將自己的心鎖在擔憂之情的牢籠中,寄望歸返的將士軍人們有那一抹能夠引爆內心狂喜情緒的熟悉身影。

raw-image

  然而當一批批的將士歸返,卻始終不見良人歸來,豈不焦躁?丈夫愛人死於戰場或集中營的思緒縈繞心頭,尤其當貝森的壕溝死屍上了報紙頭條,豈有不擔心受怕的道理?這些思緒如浪潮拍打般,將一個個深閨夢裡人捲入了情緒煉獄。當男人帶著傷痕與疲憊歸國時,女性卻仍舊困在戰火之中。

  而集中營戰俘布亨瓦的出現,本該削弱莒哈絲的擔憂之情,帶給莒哈絲情緒上的安慰。但布亨瓦提供的資訊過少,他只知道侯貝為了保護他人而反抗德軍,卻不知侯貝之後的去向。再加上貝森壕溝死屍的消息,反而增添了更多的不確定性,替莒哈絲增添了更多的哀愁,也使得往後的敘事手法做出了令人驚豔的轉變。

raw-image

  編導伊曼紐爾.芬柯(Emmanuel Finkiel)以二戰結束的時間點作為整部電影敘事手法轉變的分水嶺。前半段幾近平舖直敘,但後半段的敘事則偏向文學裡的意識流敘事手法,以莒哈絲內心的獨白與視角繼續推動故事的進行。尤其伊曼紐爾.芬柯並非以突兀的方式瞬間改變敘事,而是以「痛苦」的情緒漸近式堆疊、逐漸加強,並逐漸集中在莒哈絲身上。角色間的關係與故事進展本是清晰透徹,但這層認知卻隨著故事進行而愈加模糊。

  這樣的手法凸顯了莒哈絲在情緒上的累積與轉變,也更加集中與強化莒哈絲內心世界與周遭人物及環境的互動關係,使得電影的前半段與後半段就像是兩個不同的世界,也替本片在敘事手法上加了不少分數。

  且後半段的敘事更加集中在女性角色身上,包括莒哈絲的兩名女性角色,一名等待丈夫歸來,一名則是等待被送往集中營的身障女兒。這兩名女性的勇敢與脆弱和莒哈絲相互輝映。回不來的只能哀悼,卡茲太太(Katz)的命運令人垂憐。但回來的真的有比較快樂嗎?至少對莒哈絲來說是否定的。對她而言,她對侯貝的愛與痛苦所交織情感已成往事雲煙,對迪歐尼的愛與未來,才是她生命與情緒的出口。



以上劇照由佳映娛樂提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文翼的沙龍
13會員
53內容數
劉文翼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1/05
《幸運女神》是一部十分迷人的電影。佛森歐茲派克藉由「家庭」的崩解與重建,探討生命認同的過程。
Thumbnail
2020/11/05
《幸運女神》是一部十分迷人的電影。佛森歐茲派克藉由「家庭」的崩解與重建,探討生命認同的過程。
Thumbnail
2020/07/30
今年是《小鬼當家》上映的三十周年,重看《小鬼當家》後,有了新的發現與感受。尤其《小鬼當家》並非純粹的以「智取竊賊」作為全片的敘事核心(但難以否認是賣點)。反而全片所有的情節安排,都與「家庭」難以脫卻關係
Thumbnail
2020/07/30
今年是《小鬼當家》上映的三十周年,重看《小鬼當家》後,有了新的發現與感受。尤其《小鬼當家》並非純粹的以「智取竊賊」作為全片的敘事核心(但難以否認是賣點)。反而全片所有的情節安排,都與「家庭」難以脫卻關係
Thumbnail
2020/03/31
《奧斯卡配樂大師:亞歷山大戴斯培》和《聲入其境:電影配樂大師》皆為佩斯卡庫諾(Pascale Cuenot)所製作與執導的紀錄片,也就是說兩部紀錄片系出同源,擁有血緣關係。本片聚焦在亞歷山大戴斯培的創作歷程上,更藉由實際作品的舉例,讓人能更加瞭解亞歷山大戴斯培的音樂魅力。
Thumbnail
2020/03/31
《奧斯卡配樂大師:亞歷山大戴斯培》和《聲入其境:電影配樂大師》皆為佩斯卡庫諾(Pascale Cuenot)所製作與執導的紀錄片,也就是說兩部紀錄片系出同源,擁有血緣關係。本片聚焦在亞歷山大戴斯培的創作歷程上,更藉由實際作品的舉例,讓人能更加瞭解亞歷山大戴斯培的音樂魅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莒哈絲最後的情人》的導演重現了 1982 年的那場訪談。以直率、甚至粗糙、不掩飾的方式呈現,包括鏡頭在訪談者與受訪者間游移的晃動、受訪者面對錄音機與受訪的不自在、話語欲言又止的中斷與停頓,還有更多或長或短的,兩個人之間的尷尬沉默。我們透過訪談聽到的,是莒哈絲化的主體。
Thumbnail
《莒哈絲最後的情人》的導演重現了 1982 年的那場訪談。以直率、甚至粗糙、不掩飾的方式呈現,包括鏡頭在訪談者與受訪者間游移的晃動、受訪者面對錄音機與受訪的不自在、話語欲言又止的中斷與停頓,還有更多或長或短的,兩個人之間的尷尬沉默。我們透過訪談聽到的,是莒哈絲化的主體。
Thumbnail
這是場註定無法結束的愛情故事 那年少女十五歲半,與大她十二歲的中國男人,相遇在越南湄公河上的渡輪。 多加隆香脂、櫻桃色的暗紅色唇膏、套上母親舊衣改成的茶褐色真絲連衣裙、腳上是一雙飾有金絲小圖案的皮製高跟鞋。 頭頂上玫瑰木色平沿軟氊的男帽,圈繞寬黑飾帶。 這幅半生不熟的噯昧形象形成一股致命吸引力,對
Thumbnail
這是場註定無法結束的愛情故事 那年少女十五歲半,與大她十二歲的中國男人,相遇在越南湄公河上的渡輪。 多加隆香脂、櫻桃色的暗紅色唇膏、套上母親舊衣改成的茶褐色真絲連衣裙、腳上是一雙飾有金絲小圖案的皮製高跟鞋。 頭頂上玫瑰木色平沿軟氊的男帽,圈繞寬黑飾帶。 這幅半生不熟的噯昧形象形成一股致命吸引力,對
Thumbnail
……他劃掉「黑夜」,改成「月亮」。 生活在山洞之中,無聲無息,山洞之外,我沒有生活。妳代替我生活。
Thumbnail
……他劃掉「黑夜」,改成「月亮」。 生活在山洞之中,無聲無息,山洞之外,我沒有生活。妳代替我生活。
Thumbnail
書中有9篇故事,我會分成兩篇來介紹內容,其中我會將本文結論放在前面以做防雷,只想瞭解大概但不想知道太詳細的人可以選擇看完結論就離開~
Thumbnail
書中有9篇故事,我會分成兩篇來介紹內容,其中我會將本文結論放在前面以做防雷,只想瞭解大概但不想知道太詳細的人可以選擇看完結論就離開~
Thumbnail
一個女人愛著男人,男人卻不敢再愛女人,兩人愛與不愛的原因是一樣的,因為對方是過去的象徵,於是一種痛苦的循環開始了,一下子男人追著女人,一下子女人追著男人,在愛情裡面雙方都是贏家,但在愛情未成的愛情遊戲時,付出較多的、被留下來的,都是輸家,於是女人從勢均力敵變成了劣勢,因為她對男人的愛過於裸露,男人卻
Thumbnail
一個女人愛著男人,男人卻不敢再愛女人,兩人愛與不愛的原因是一樣的,因為對方是過去的象徵,於是一種痛苦的循環開始了,一下子男人追著女人,一下子女人追著男人,在愛情裡面雙方都是贏家,但在愛情未成的愛情遊戲時,付出較多的、被留下來的,都是輸家,於是女人從勢均力敵變成了劣勢,因為她對男人的愛過於裸露,男人卻
Thumbnail
如膠似漆的兩姊妹,因為姊姊姬達一時的意亂情迷,與一個水手伊葛斯私奔且懷上了孩子,再次回來時,妹妹已經嫁人,氣憤的父親將大肚子的姬達掃地出門,並告訴姬達妹妹尤莉絲已經結婚並遠行至維也納,但其實妹妹仍然在當地,而被迫結婚的她從未放棄尋找姊姊,在一個男人的作弄下,兩個女子隔空吶喊著彼此,那麼遠卻那麼近
Thumbnail
如膠似漆的兩姊妹,因為姊姊姬達一時的意亂情迷,與一個水手伊葛斯私奔且懷上了孩子,再次回來時,妹妹已經嫁人,氣憤的父親將大肚子的姬達掃地出門,並告訴姬達妹妹尤莉絲已經結婚並遠行至維也納,但其實妹妹仍然在當地,而被迫結婚的她從未放棄尋找姊姊,在一個男人的作弄下,兩個女子隔空吶喊著彼此,那麼遠卻那麼近
Thumbnail
《莒哈絲的漫長等待》前半段幾近平舖直敘,但後半段的敘事,則偏向文學裡的意識流敘事手法,以莒哈絲內心的獨白與視角繼續推動故事的進行。並以「痛苦」的情緒漸近式的堆疊、加強與集中在莒哈絲身上,呈現出敘事變化的高妙手法。
Thumbnail
《莒哈絲的漫長等待》前半段幾近平舖直敘,但後半段的敘事,則偏向文學裡的意識流敘事手法,以莒哈絲內心的獨白與視角繼續推動故事的進行。並以「痛苦」的情緒漸近式的堆疊、加強與集中在莒哈絲身上,呈現出敘事變化的高妙手法。
Thumbnail
◎ 檢視的對象版本:陳映真主編《諾貝爾文學獎全集》、志文版楊耐冬翻譯的《獨裁者的秋天》 ◎ 檢視之後的心得: 不知是中文、西班牙文兩者的美學差異很大,還是翻譯者的功力問題,我在閱讀《一百年的孤寂》和《
Thumbnail
◎ 檢視的對象版本:陳映真主編《諾貝爾文學獎全集》、志文版楊耐冬翻譯的《獨裁者的秋天》 ◎ 檢視之後的心得: 不知是中文、西班牙文兩者的美學差異很大,還是翻譯者的功力問題,我在閱讀《一百年的孤寂》和《
Thumbnail
作者克莉絲汀•漢娜說:「愛,讓我們明白自己想成為的樣子;但戰爭,卻讓我們看到自己真正的模樣。」寒冬來了又去,當日子終於捱到戰爭停息,那些失去消息的人還會回來嗎?那個悄悄成型的新生命將帶來希望,還是絕望的隱喻?
Thumbnail
作者克莉絲汀•漢娜說:「愛,讓我們明白自己想成為的樣子;但戰爭,卻讓我們看到自己真正的模樣。」寒冬來了又去,當日子終於捱到戰爭停息,那些失去消息的人還會回來嗎?那個悄悄成型的新生命將帶來希望,還是絕望的隱喻?
Thumbnail
遺忘之所以恐怖,是因為遺忘痛苦之時,也必須遺忘愛。而每一次新的相遇都是「第一次」的迴光返照,它燃起又熄滅,一次比一次微弱,卻未必能夠達到真正的遺忘。電影最後,女人尖叫著:「我會忘記你,我已經在忘記你了!」真切地表達了這樣的恐懼。遺忘看似是從回憶中解脫的方法,卻同時是對愛的失去,而他們是活在過去的人。
Thumbnail
遺忘之所以恐怖,是因為遺忘痛苦之時,也必須遺忘愛。而每一次新的相遇都是「第一次」的迴光返照,它燃起又熄滅,一次比一次微弱,卻未必能夠達到真正的遺忘。電影最後,女人尖叫著:「我會忘記你,我已經在忘記你了!」真切地表達了這樣的恐懼。遺忘看似是從回憶中解脫的方法,卻同時是對愛的失去,而他們是活在過去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